•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01

表哥很内涵
首页 > 医学类资格证 > 执业医师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减肥大胃王

已采纳
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有哪些 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有哪些,我们知道宝宝的生长发育是有一定规律的,假如家长能够对此有所了解,就可以对宝宝的成长是否正常做到心中有数,以下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有哪些 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有哪些1 1 、连续性和阶段性 孩子的成长发育在整个儿童期来说是不断进行的,不同的年龄段有着不同的特点。每一个阶段的发育都是在为下一阶段做准备。任何发育阶段都是衔接在一起的,不能够跳跃发展。如果这一阶段的发育没有发育完成,那么就会影响到下一阶段的发展。比如说,一个孩子他没有获得站立的功能,那么他就不会进行跑跳,站立是跑跳的基础。 2、不均衡性 人体各器官的发育具有不均衡性,有的器官发育慢,有的发育快。我们的神经系统发育较早,大脑在出生后的两年内发育很快。生殖系统发育较慢,一般要到青春期才接近成熟。 3、一般规律性 儿童的成长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这些规律是:由上到下、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我们孩子最早的发育是头部,然后是躯干,最后是四肢。运动的发育首先是抬头,再是胸部的运动,再者才是下肢的运动。 4、个体差异性 开始的时候我们就提到了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事物,包括我们的孩子。每个孩子在发展过程中,除了遵循一般的发展规律以外,也有特殊性存在。比如说我们的双胞胎,他们也会有差异性,两个孩子的运动发育也会存在不同,他们有可能不是在同一天学会走路,这就是差异之一。 宝宝生长发育受哪些因素影响? 一、遗传:遗传因素对小儿的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如父母身材的高矮、皮肤的颜色、毛发的多少以及形态等,对子女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营养:营养对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婴幼儿期需要合理的饮食结构,否则不但影响正常发育,而会影响日后的智能。 三、睡眠:儿童入睡后,脑垂体的前叶就能分泌出一种生长激素。如睡眠不足,生长激素就可能受阻,形成精神性侏儒症。 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有哪些2 婴儿生长发育特点有哪些 从出生到一周岁的婴儿期是人体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时期,表现为体重从出生时的平均3kg增至1岁时的9kg以上,身高从50cm增至75cm,头围从34cm增至46cm,上臂围从11cm增至16cm等。 婴幼儿的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肾脏等尚未发育完善,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和对代谢产物的排泄能力较低。因此,膳食组成、烹调方法及餐次等应顾及其生理特点。 婴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1、婴幼儿生长发育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年龄越小体格增长越快。生后6个月内生长最快,尤其在出生3个月内。 2、各系统器官发育不平衡。各系统发育快慢与不同年龄生理功能有关。神经系统发育先快后慢,生殖系统先慢后快。神经系统发育先快后慢,生殖系统先慢后快。 3、婴幼儿生长发育一般遵循由上到下,有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如运动是先抬头,后挺胸,再会坐,站和走;先抬臂和伸臂,后控制双手的活动;先控制腿,再控制脚的活动等。 4、生长发育在一定范围内受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差异。因此婴幼儿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应考虑各种因素对个体的影响。 婴儿的每一个进步,都和家人有着很大的关系。对于宝宝的发育家长要了解每一个阶段的变化,才能在成长的过程中保证宝宝的健康。婴儿虽小,但是对于外界的变化是感觉的,家长要给宝宝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宝宝在和谐健康的家庭环境中茁壮的成长。 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有哪些3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标准是什么? 首先,婴幼儿的'身高体重是衡量宝宝生长发育健康的重要在指标,可以参考1-6个月龄的体重(kg)=出生体重(或者是3kg)+月龄×0、6(kg),7-12个月龄的体重(kg)=出生体重(或者是3kg)+月龄×0、5(kg),2-10岁的体重(kg)=年龄×2+7(或者是8);而身高标准,足月的宝宝平均身高大概是50cm,出生后第一年会增长25cm左右,因此,1岁的时候大概是75cm,以后每年大概以5cm的增长速度。如果身高是超过标准的10%,或者是不足10%,都属于不正常的现象。 其次,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除了有先天的因素,后天的影响也是占据很大一部分,比如营养、运动和睡眠等,当宝宝的营养跟不上生长发育的需求,比如跟骨骼发育相关的维生素D、钙质等,都会造成宝宝矮小的情况。 最后,宝宝的睡眠时间是否充裕,通常新生儿的睡眠时间需要20小时左右,2-6个月的为15-18小时,6-18个月的在13-15个小时,18个月-3岁的12-13个小时,3岁-7岁的是11-12小时,但一些宝宝睡眠时间少,发育情况也正常,家长也无需强求。

执业医师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324 评论(14)

变猪猪911

儿童的生长发育速度和顺序都遵循一定规律进行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并非等速进行,具有阶段性。一般体格生长,年龄越小,增长越快,生后6个月内生长最快,周岁后基本稳步成长,至青春期又迅速加快。1、生长发育是一连续过程,又有阶段性生长发育在整个儿童期不断进行,但不是等速进行的,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有一定的特点。所谓阶段性是指每个发育阶段都有鲜明的特点,而连续性则是指前后发育阶段间规律地交替衔接,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奠定基础,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必然趋势。2、各系统器官发育不平衡儿童各器官、脏器的发展速度是不均衡的,遵循一定的规律。发育最早的是神经系统,脑在生后2年内发育较快;发育最晚的是生殖系统,淋巴系统在儿童期生长迅速,于青春期前达高峰,以后降达成人水平;心、肝、肾、肌肉等系统的增长基本与体格生长相平行。3、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生长发育遵循由上而下、由远而近、由粗糙到精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规律。比如,孩子出生后运动发育规律是先抬头、后抬胸,再会坐、立、行走,这是由上到下;先会挥动手臂,然后才会做手指的运动,这是由近而远。先会抓东西,然后才会用拇指和食指捏取东西,这是由粗糙到精细;先会发单音,后是词组、句子,这是由简单到复杂;先会看、听、感觉事物,认识事物,再发展到有记忆、思维、分析和判断,这是由低级到高级。4、每个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儿童生长发育有许多共性,但由于先天遗传以及先天、后天环境条件的差异,个体发育不可能一致,必然呈现高矮、胖瘦、强弱以及智力高低的不同。有些孩子是先会说话,后会走,有些孩子刚好相反,先会走,后会说;有些孩子生性活泼,好动,有些孩子则比较内向;有些孩子生来和别人好相处,有些孩子则比较难接近,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每个人生长的“轨道”不会完全相同。

323 评论(12)

绿草泱泱

儿童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儿童发展的规律有哪些,很多的宝妈对于孩子的成长状况还是很担心的,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将康成长,但孩子的发展规律是什么样的,孩子分为身心发育,思维发育等,儿童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儿童发展的规律有哪些1 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呢 1、生长发育速度的规律是年龄越小,生长速度越快;生长发育的顺序规律是从头到脚,从中轴到边缘;身体系统成熟的顺序规律是神经系统最早成熟,骨骼肌肉系统次之,最后是生殖系统。 2、幼儿的心理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幼儿的认识能力从具体形象为主,慢慢向抽象逻辑发展;幼儿的情绪由无意、易变、外露到稳定和有意地控制发展。 3、幼儿生理上的发展和成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的心理发展。当某种生理机能达到成熟水平时,相应的心理能力也会迅速发展起来。 心理及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根据国内外研究资料证明,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有三个关键的年龄阶段。这三个阶段是:2、3岁,6、7岁和11、12岁左右。所谓关键性的年龄阶段, 是指无论在儿童的认识水平、个性特征和行为活动等各个方面,都由量的积累而产生了一个质的变化,即发生了质的飞跃。在这三个关键性的年龄阶段中,有两个年龄阶段是处在学 前期(3岁-6、7岁)。研究表明,学龄前孩子在言语、思维等方面发展中,表现出了明显的质变。 2至3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至5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二个质变期,也是学习书面言语的关键期;2至3岁是计数能力发展的转折点; 5至6岁是数概念发展的转折点;3至5岁是音乐能力发展的关键期;3至8岁是学习外国语的关键期;2岁半至3岁是教孩子怎样做到有规矩的关键期;3岁是培养人具备独立性的一个关键期。 对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就是为了抓住这些规律和关键时期,做出合适的教育行为。这样父母不仅能更加理解孩子的行为,还能在相应的时期选择更加合适的教育方式,使幼儿教育更加事半功倍,更加得心应手。 儿童发展的规律有哪些2 幼儿思维发展有哪些规律? 动作思维阶段。宝宝可以借助别东西帮助自己达到目的。比如够不到东西,搬小板凳踩在上面。这一阶段的宝宝通常喜欢在动作中思考,作为家长的我们可以在生活场景中设置问题,考考宝宝。 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这时期的宝宝会缺少立体感空间感,家长可以给他们拆玩具,让他们慢慢理解平面和立体的关系,也能让宝宝画出来去体会其中关系。鼓励宝宝多多观察和思考,善于总结。 抽象逻辑思维阶段。可以多考考宝宝一些抽象的题目,由简到难,来锻炼宝宝的思维能力。可以买些锻炼脑力的书,来开发宝宝的智力。要注意让宝宝独立思考,不能太快的公布答案。 宝宝爱模仿、思维直接不懂拐弯。所以作为父母尽量以身作则在宝宝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宝宝的模仿能力很强。不然会导致宝宝学会坏习惯。宝宝对有些事情还不能做到举一反三,可以逐渐地训练他。 宝宝的形象思维还没成熟,不能像大人那样从具体事物中归纳出抽象概念,家长可以积极地引导宝宝,多跟教宝宝从生活中归纳出抽象道理。并且丰富自己的词汇,给宝宝听故事,对宝宝的语言发展都是有好处的。 宝宝会主次不分,闹出常识性的笑话。那是因为宝宝的社会经验太少,生活经历太少,很多生活常识都不知道。家长最好每天为他讲故事、讲道理、讲生活常识,让宝宝慢慢的懂事起来。 宝宝的好奇心强,让宝宝有自由的活动空间,可以让宝宝在动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是要检查好玩具有没有容易误食的小零件,防止意外的发生。在面对宝宝的提问,家长要鼓励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 儿童发展的规律有哪些3 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是怎样的 儿童的生长发育一般都是遵循着由上而下,由近到远,有粗到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性,受到许多先天以及后天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是连续性的有阶段性的过程,而且各个器官系统的发育的速度也是不同,都是有一定的先后顺序。 例如神经系统和淋巴系统的发育是先快后慢,生殖系统是最晚发育的系统,皮下脂肪和肌肉组织的发育,在年幼时期和青春期比较发达,孩子的生长发育也受到遗传因素以及外在因素的影响。 儿童的体格发展具有哪些规律 儿童体格发育的一般规律主要包括:近侧发展规律、头尾规律和向心律。顺序为: 1、近侧发展规律:在婴幼儿期,其体格发育表现形式之一为躯干的生长先于四肢,四肢的近端生长先于远端; 2、头尾发展规律:青春发育期之前,儿童头部生长快 于躯干和四肢,出生时婴儿的头长为身长的四分之一,2个月胎儿的头长为身长的 二分之一,而成人的头长则为身长的八分之一; 3、向心律:在青春期,青少年身高发育遵循由足至小腿、大腿再到躯干的发育规律。

118 评论(14)

相关问答

  • 执业医师发育规律总结

    时间的速度总是不如人意,转眼间就过去了一年,一年过去了,医生们也来好好地 总结 自己的工作情况吧!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有关医生 个人 工作总结

    沈阳硅藻泥 评论(2) 2025-07-29
  • 执业医师发育规律是什么

    22年临床执业医师,二是儿科学速记考点有哪些?那就是儿科的一些有关的临床,还有一些知识,必须得要掌握,必须得多学习,多看或者多请教老师

    妞妞们要健康 评论(1) 2025-07-30
  • 执业医师发育规律总结报告

    医生,是指钻研学习医学科学技术,挽救生命以治病为业的人,一般指临床医师。 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医生 月 工作 总结 范文 ”,

    iamYolandaXYZ 评论(2) 2025-07-29
  • 执业医师发育规律变化大吗

    学习与医者为大。学习是指不断地学习知识,学习有经验的前辈;医者为大是指在医护的道路上,有一颗善良的心,救死扶伤。才有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坚强一点Aaron 评论(5) 2025-07-30
  • 执业医师发育规律变化

    (对比记忆)·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组成是——锋电位· 可兴奋细胞受刺激后,首先出现——局部电位·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复极相,K+外流至膜外又暂时阻碍K+进一

    奕彩彩绘 评论(3) 202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