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02

阿里上市前
首页 > 医学类资格证 > 中医助理医师要考的病名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宝cute

已采纳
中医助理医师考点:小儿暑热症   【概述】   暑热症为婴幼儿时期一种特有疾病,临床以入夏长期发热、口渴多饮、多尿、汗闭或汗少为特征,秋凉后症状可自然消退。发病原因,一般认为气温炎热,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汗腺分泌减少或缺乏所致。我国东南及中南地区多见,发病多在6~8月。有些患儿常可连续发病数年。此病最早为20世纪30年代上海中医儿科名医徐小圃先生发现,提出上实下虚的'病理变化,创温下清上汤,效果显卓,此一发现已为中西医儿科界所公认。本病西医称“夏季热”。   【病因病理】   本病发病内因为体质虚弱,外因为夏季暑热熏蒸。小儿感受暑气后,蕴于肺胃,灼伤肺胃之阴津,阴津受损,内热炽盛,则发为高热,口渴多饮。暑热易于伤气,气虚下陷,气不化水,水液下趋膀胱而小便增多。肺主皮毛,又司 腠 理开合,肺津为暑热所伤,化源不足,水液不能敷布,肌 腠 毛孔闭塞,故汗闻或出汗甚少。汗与小便同为阴液,汗闭则尿多,尿多则津伤,故饮水自救。若病情迁延,或素体脾肾不足,内之真阳不足,易出现热盛于上,阳气虚于下。   【诊断要点】   有明显季节性,多在夏天6~8月发病。好发于2~5岁体弱儿童及弱智儿童。   高热可持续在39~4iC之间,可持续3~4月之久,当外界气温下降时,可暂时体温下降,秋凉后多能自愈。次年可复发。   口渴、多饮、多尿,每天排尿次数可达20次以上,尿液清长。皮肤干灼无汗或少汗。患儿一般情况良好,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无特殊。   【辩证分型】   暑伤肺胃症状:发热持续不退,口渴引饮,皮肤灼热,无汗或少汗,小便频数,色泽淡黄,烦 躁 不宁,口唇干燥,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数。   证候分析:冒受暑气,蕴于肺胃,灼伤阴津,津亏内热炽盛,则长期壮热不退,口渴引饮,烦 躁 不宁,舌质红。热伤肺津,化源不足冰液不能敷布,则肌肤灼热无汗或汗少。气不化水,多饮而水液下趋,故尿多而色淡。舌苔薄黄,脉数,均为暑伤肺胃,内热炽盛之象。   下虚上盛症状:神萎,虚烦不宁,发热日久不退,面色苍白,下肢欠温,口渴多饮,尿多清长,频数无度,大便稀搪,食欲不振,舌质淡,苔薄,脉细数无力。   征候分析:发热日久,证属虚实并见,脾肾两虚,肾阳命火已亏,故面色苍白,神萎纳呆,便 溏 肢冷,小便清长。暑气耗阴,水不济火,心火易旺测虚烦不宁。舌淡苔薄,脉细数无力,均为下虚上盛,虚实并见之象。   【分型治疗】   暑伤肺胃治则:清暑益气。   主方:王氏清暑益气汤加减。   加减:病初壮热无汗,加香 薷 10克、羌活10克;   烦渴引饮,舌苔黄燥,加生石膏30克、鲜生地10克;   纳呆食少,加白术10克、麦芽10克。   主方分析:本方为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之要方。   方中西瓜翠衣清热解暑,西洋参益气生津为主药,荷梗、石 斛 、麦冬清热生津,黄连、知母、竹叶清热除烦,粳米、甘草益胃和中。   处方举例:   西洋参6克(另煎)石 斛 10克 麦冬10克黄连3克 竹叶6克 知母10克 西瓜翠衣10克荷梗10克 甘草6克   下虚上盛治则:温下清上。   主方:温下清上汤加减。   加减:心烦口渴,加莲子心3克、玄参10克;口渴不止,小便清长,加金匾肾气九10克(包煎);大便稀薄,加山药10克、扁豆衣6克。   主方分析:本方为虚实并治,寒热并用之方。方中附子温肾阳,黄连清心火,磁石潜降浮越之阳,补骨脂、 菟 丝子、覆盆子、桑嫖 蛸 、莲须温肾固涩,天花粉、蛤粉清热生津止渴。   处方举例:   附子6克(先煎)黄连5克 补骨脂10克 菟 丝子10克 覆盆子10克 桑嫖 蛸 10克 莲须6克 天花粉10克 磁石30克(先煎)玄参10克   【中成药】   生脉饮 每日2次,每次1支口服。适用于暑伤肺胃。   缩泉丸 每日2次,每次3克吞服。适用于下虚上盛型小便频多时。   【简便方】   蚕茧20枚,红枣20枚,煎汤代茶。适用于小便频多,发热不退的患儿。   西瓜皮50克,鲜荷叶1张,地骨皮、生地各10克,煎汤代茶。适用于暑伤肺胃。   【其它疗法】   【注意事项】   患儿居室保持空气流通,清洁凉爽。必要时可使用空调,一般室温控制在摄氏26~28℃,不宜过低。   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适当补充一些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注意小儿体温变化,常用温水洗浴,以帮助降温散热。勿滥用抗生素。 ;

中医助理医师要考的病名

259 评论(14)

我是梅干啊

会者不难,难着不会,主要考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药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等。考试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技能,在七月份考试,一个部分是笔试,好像在九月份考试。

293 评论(11)

相关问答

  •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不考的病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范围为:   1)中医基础科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  2)中医临床医学科目: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

    baibaicause 评论(4) 2025-07-29
  • 中医助理医师证常考的疾病

    会者不难,难着不会,主要考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药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等。考试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技能,在七月份考试,一个部分是笔

    zizzandwzy 评论(3) 2025-07-31
  • 中医助理医师最常考的病症

    主要考《中基》《基础诊断》《中药学》《方剂学》《中内》《中外》《针灸》《中医妇产科》《中医儿科》。操作嘛,中内22个证,是写病历(笔试关),真正操作时是六条题,

    毛毛爱囡囡 评论(2) 2025-07-31
  • 助理医师病例要带教签名

    后面的。后面的

    唔记得叫咩名 评论(4) 2025-07-30
  •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疾病名称

    1、中医基础科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2、中医临床医学科目: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3

    吕鹤是谁 评论(3) 2025-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