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73

luoyue1231
首页 > 医学类资格证 > 中医执业医师执业范围管理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小千寻小尼玛

已采纳
中医类别医师包括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师1、中医专业:中医专业执业范围须填写二级学科,如中医内科专业。2、中医专业二级学科有:内科专业、外科专业、妇产科专业、儿科专业、皮肤科专业、眼科专业、耳鼻咽喉科专业、口腔科专业、肿瘤科专业、骨伤科专业、肛肠科专业、老年病科专业、针灸科专业、推拿科专业、急诊科专业、康复医学专业、预防保健科专业。经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考核合格的临床、中医类别医师,可以申请加注或变更全科医学专业执业范围。加注后,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基层医疗机构医师注册的执业范围应当不超过3个专业,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医师注册的执业范围应当不超过2个专业。有医考方面的问题,欢迎私信阿虎医考小编哦!

中医执业医师执业范围管理

288 评论(13)

怪叔叔是绅士

新医师法中医师职业范围扩大:医师注册的执业范围应与所在执业机构诊疗科目的设置相适应,以及医师经过培训和考核,可以增加执业范围。医师经注册后,可以在医疗卫生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注册医师:1、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2、受刑事处罚,刑罚执行完毕不满二年或者被依法禁止从事医师职业的期限未满;3、被吊销医师执业证书不满二年;4、因医师定期考核不合格被注销注册不满一年;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从事医疗卫生服务的其他情形。二、医师注册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注销注册,废止医师执业证书:1、死亡;2、受刑事处罚;3、被吊销医师执业证书;4、医师定期考核不合格,暂停执业活动期满,再次考核仍不合格;5、中止医师执业活动满二年;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从事医疗卫生服务或者应当办理注销手续的其他情形。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 第九条 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一)具有高等学校相关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卫生机构中参加医学专业工作实践满一年;(二)具有高等学校相关医学专业专科学历,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在医疗卫生机构中执业满二年。

103 评论(9)

小马哥686

回答你好,现在已经马不停蹄的为你整理答案,请稍等一下哦谢谢。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执业范围包括:从事内科、妇产科、儿科、老年病科、急诊科、预防保健科、康复科、临床心理科及其他专业的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等。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执业范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执业范围包括以下专业类别:中西医结合专业:不符合全科医学专业注册条件,在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执业的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执业范围可注册为中西医结合专业。(一)中西医结合专业1:从事内科、妇产科、儿科、老年病科、急诊科、预防保健科、康复科、临床心理科及其他专业(指中西医结合专业2、中西医结合专业3之外的其他专业)的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执业范围注册为中西医结合专业1。(二)中西医结合专业2:从事外科、骨伤科、皮肤科专业的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执业范围注册为中西医结合专业2。(三)中西医结合专业3:从事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专业的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执业范围注册为中西医结合专业3。感谢您给我这一次机会,已经帮您解答。记得帮我赞下谢谢,祝您事事如意,幸福美满!更多1条

97 评论(10)

相关问答

  • 中药师的管理范围

    各类药房中药师的主要专业功能:负责调剂,指导合理用药等。药师的主要职能是临床用药把关(医疗机构),是药品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指导公众合理用药(药品经营企业)

    无忧快乐起 评论(3) 2025-07-31
  • 中医类别医师执业范围管理

    中医执业医师执业范围包括以下专业类别: (一)全科医学专业:取得中医类别全科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者,或经省级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认可的中医类别

    魔幻光环 评论(3) 2025-07-30
  • 医师执业范围管理办

    2017年2月28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国家卫生计生委令第13号,以下简称《办法》),现解读如下。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医师执业注册管

    风荷丽景 评论(2) 2025-07-31
  • 执业医师范围管理办法

    医师执业范围变更应当到准予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办理变更注册手续。受理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准予注册,并发给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印制的医

    玉子狗尾草 评论(2) 2025-07-31
  • 医师执业范围管理

    1、可及性服务。2、人格化照顾。3、综合性照顾。4、持续性服务。5、协调性服务。6、以家庭为照顾单位。7、以社区为基础的照顾。8、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诊

    蓝梦蝶朵丽卡 评论(2) 2025-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