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41

无人边框
首页 > 医学类资格证 > 执业药师中药药效技巧总结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蓝晶灵儿

已采纳
【导读】中药综合可以说是执业药师考试中比较难的科目,这时候我们一定要严格按照考纲和教材进行复习,想必目前很多考生已经开始紧锣密鼓的进行2020年执业药师中药综合科目的复习了,但是其实有很多人在备考中药综合的时候会遇到很多的难题,所以我们一定要整理出2020执业药师中药综合科目重难点,然后进行针对性复习。难点:执业药师与中药药学服务此部分的分值可能会由原来的2分左右上调为3-4分。1、第二节中“常用古文献典籍”2、第三节“用药咨询与用药教育服务”。依据:此部分内容原为中药综合第6章的内容,2020年将此部分的内容调整为《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的第1章,并且补充了“中药药学服务模式”一节内容,注意关键词“中药”。同时还补充了“用药教育服务”这一小结中医理论基础核心内容不变,考试重点小节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气血津液、病因、发病与病机。考试约占分值10分其中:对五脏的考察将不再会停留在主要功能上,会更加细化。依据:对于五脏的生理功能有细化,特别是肝脏的疏泄功能,直接新增两大点,即①“协调脾胃升降”与②“促进胆汁生成与排泄”。对病因的考察会增加或细化。(1)对六淫的考察可能会出现六淫邪气的对比。依据:教材新增了六淫邪气的发病规律,并明确了火邪与热邪的异同点。(2)对痰饮的考察会细化依据:相对较大篇幅增加了痰饮致病特点的描述。(3)将会增加病理产物性病因的考察。依据:教材较大篇幅新增结石、毒邪、药邪的内容。(4)邪正盛衰中将会以实例的形式考察依据:教材新增相关举例,也是近些年的考试趋势。(5)治未病与康复的内容分值会有所提高,由往年的1分上调至2分中医诊断基础考试重点仍为辨证与四诊中的①望诊与②问诊,分值会由原来的10多分下降到10分以内。依据:以用定考的趋势日趋显著,给常见病症辩证论治提供涨分空间。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此部分说法有变动,指标的名称有修改,但是无实际意义,预测考试分值与往年持平,约1~3分,考试重点仍为:①血常规、②肝功能、③血液生化检查的指标及其临床意义治则与治法此部分原为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现整合原《中药一》的①八法,并在原基础更加细化,并增加“调和脏腑”“调理气血津液”两种治疗原则。预计此部分的分值会有提升。依据:八法在《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本身都占分值,本章预计分值2~3分重点:中医内科常见病的辨证论治本章在原基础上新增“①肺胀、②心悸、③胁痛、④汗证、⑤水肿、⑥腰痛、⑦内伤发热、⑧积聚”的辨证论治。预计以往重点内容仍然是重点,新增内容也需要重点关注,需要掌握的知识更加宽泛。2020年复习重点为①感冒、②咳嗽、③喘证、④胸痹、⑤不寐、⑥胃痛、⑦泄泻、⑧便秘、⑨眩晕、⑩消渴、⑪癃闭、⑫虚劳,同时加上新增内容。其中中成药的选用在本年的考试中分值比例会有所上升,预计会约占10分,或许会涉及用法用量。依据:历年考试分值分配与今年新教材中成药部分明显细化中医外科常见病的辨证论治本章在原基础上新增 ③“乳痈”④“男性不育症”,预计20202年的考试重点为①粉刺(尤其是肺经风热型)、②痔以及新增内容中医妇科常见病的辨证论治本章在原基础上新增①“月经过少”、②“月经过多”,预计2020年考试重点为③月经先期、④崩漏(尤其是气血两虚型、肝肾不足型)以及新增内容中医儿科五官科常见病的辨证论治本章在原基础上新增①“耳鸣耳聋”, 预计2020年考试重点为②乳食内积型积滞、③脾胃气虚型厌食、④心脾积热型口疮以及新增内容民族医药基础知识预计本章分值会下降,约占1分,考试重点为①藏医常用方剂的功效中药调剂和贮藏养护此部分是在原第7章和第8章的基础上进行了整合,并新增表格①“饮片的特殊调剂、②内服特殊煎法和特殊用法、③外用方法”、新增④“含毒性饮片、按麻醉药管理饮片、以及含朱砂的中成药调配”、新增⑤“中药临方炮制和临方制剂加工”一节内容、新增;⑥“超高压处理技术、植物源天然防霉剂养护技术、生物防控养护技术”等。预计新增表格内容与“中药临方炮制和临方制剂加工”一节内容2020年会有考查,重点考查内容还有⑦饮片的别名与并开药名、⑧饮片的处方应付、⑨中成药的内服药引、⑩中药汤剂的特殊煎煮方法、⑪有毒、小毒中药的用法用量、⑫中药贮藏的名词术语定义、⑬对抗贮存法的药组举例。本章由原占分值20~30分会有明显回落。以上就是2020执业药师中药综合科目重难点总结,备考2020年考试的考生赶紧学起来,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善于总结,更多2020年执业药师备考方法、备考资料等等,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执业药师中药药效技巧总结

90 评论(15)

优优妈妈0509

怎么熬中药药效会最好   煎熬中药,看似简单,其实里面的讲究颇多。比如:挥发类药物必须加盖煎,不易溶解药物则要敞着熬;煎煮药物不搅拌不行,搅拌太多也不行……只有掌握了基本煎药技巧,才能将药性发挥到最大。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怎么熬中药药效会最好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煎药最忌“自来水”   很多人熬药会接自来水直接煎用,这种方法并不是很好。因为,水质的不同会对中药的药效产生重要影响。自来水多用氯消毒,或多或少都有氯残留,同时自来水中的`钙、镁离子较多,也容易和药材发生反应。   我们一般建议,煎煮中药时要选择蒸馏水或纯净水,放凉后的白开水也可以。如果一定要用自来水,可以适当加热去除其中的氯后再使用。   二、开盖关盖因药而异盖关盖因   一些挥发性药材如果敞开熬,有效成分就会随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药效也将大打折扣。这些挥发性药材多是辛散解表或芳香化湿类的药物,如薄荷、苏叶、藿香等等,煎煮时间不宜过久。同样,一些补益类的药物,如人参、鹿茸、西洋参等,需要在容器内用小火慢煎久熬,才能使有效成分充分煎煮出来。煎煮时,也应该盖上盖子,防止药物成分在慢煎久熬中随水蒸气丢失。   又如一些重量轻、体积大的药材,如金钱草、番泻叶等,如果熬药容器不够大,盖上盖子易使药液溢出。而那些不易溶解的药材,煎熬时则需经常搅拌,这样的药物最好不要盖着盖子煮。当然,搅拌也应该顺着一个方向,这样能使药材均匀受热,使有效成分完全溶解,一般间隔10分钟就需要翻动1次。   三、先煎后煎有讲究   药物的先煎后煎非常有讲究。比如贝壳类、矿物类、骨甲类等应先煎1 0分钟后再放入其他药物。贝壳类有牡蛎粉、蛤粉等,矿物类有石膏粉、龙骨等,骨甲类有鳖甲、龟板等等。另一些药方要求某些药后煎,也就是在其他药煎1 0分钟后再放入药罐。因为这些药材久煎无效,如钩藤等;有些药材带有芳香味,久煎则降低药效,如金银花、连翘、薄荷等。此外,有些药久煎也可以减轻药的毒性,如马钱子等。煎煮这些药前,最好先把药材用温水泡40分钟,让中药泡透,以便将药中有效成分更多地煎出。   四、大火小火有方法   入罐后,有的药要久煎微火,有的药则要猛火、煎煮时间短。比如滋补药应微火久煎,泻下药、伤风感冒药用猛火、时间短。小心中药的“假沸”现象   五、小心中药的“假沸”现象小心中药现象的“假沸”现象   要特别提醒的是,很多人以为听到药壶“咕嘟咕嘟”沸腾了就是熬好了,但沙参、田七、牛膝、甘草、桔梗等药物在温度没有达到100℃时就会开始沸腾,如果此时把这些药从火上拿下来,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没有充分溶解,药效就会大打折扣。   六、药汁最好煎180毫升   煎取的药汁多少非常关键。煎三次,一次煎180毫升左右为好。如果药汁多了,药渣里的有效成分就少了;反之如果药汁少了,药渣会把药的有效成分吸附回去,也就浪费了。当然这里讲的是正常药方,而不是特殊大方。 ;

317 评论(13)

相关问答

  • 中药师考试方法和技巧总结

    【导读】众所周知,执业中药师考试总共考察四个科目的考试内容,不过其考试难度,考试内容有有些许的差别,为了帮助更好更快的吸收考试内容,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2021

    Lucia慢半拍 评论(2) 2025-07-26
  • 中药师应试技巧总结与体会

    如下:在十二月中旬的时候,我转至住院药房进行学习实践,我渐渐发现门诊和住院药房之间的区别,在门诊药房,采用的是预调配模式,而病区药房采用的是统领模式。我觉得病区

    哈啰辉辉 评论(3) 2025-07-26
  • 执业药师提问技巧总结

    一、新版考试大纲修订的背景是什么? 二、新版考试大纲修订的原因是什么? 三、新版考试大纲修订所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四、新版考试大纲修订的过程是怎样的?五、新版

    请叫我姚锅 评论(2) 2025-07-26
  • 中药师应试技巧总结与反思

    【导读】众所周知,执业中药师考试总共考察四个科目的考试内容,不过其考试难度,考试内容有有些许的差别,为了帮助更好更快的吸收考试内容,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2021

    cc江南小水龟 评论(3) 2025-07-24
  • 执业药师审题技巧总结汇总

    回答 执业药师要考药学专业知识、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药事管理与法规。执业药师考试不仅仅要考核考生的专业学术理论知识,还会考核关于药学的实践技能、药学管理办法以

    雅轩0310 评论(4) 2025-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