慵懒安静的阳光
快到碗里吧吧吧
先看一个表:这个数据是业内知名公司,德勤咨询,在2015年左右发布的《2020年健康医疗预测报告》中提供的。在全球的咨询公司里面,德勤综合前五,排名在麦肯锡、波士顿咨询、贝恩咨询这些光听名字就很牛掰的后面,所以这个报告很有说服力和公平性,特权威没毛病!这么一个纯商业的咨询公司,干了相关部门该做的事,也真是良心企业! 情况有多严重,看看上表心里大致有个数:高血压6亿、高血脂1亿、糖尿病9240万、超重或肥胖7000万~2亿、血脂异常6亿、脂肪肝患者约2亿。国内总人口8亿人,其中城镇9亿,乡村9亿,像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这些简称‘三高’的患者数共计5亿例,如果不考虑一个人同时患两种或三种‘三高’疾病,这些人数已经达到总人口的25%左右,也就是说4个中国人里面会有一例,什么概念?也就是说最常见的5口之家里面,平均会摊一个! 我真心觉得有关部门应该感谢这样的企业!只统计数据,不察言观色。再者说,公务员们也食五谷杂粮,也在这8亿之列,或许他们在社会地位上更优势,但在有些疾病面前很难超脱,尤其是高血脂、痛风此类‘富贵病’,不管地位,只看吃喝,食物过精,饮酒过多,慢性病改得就得,绝不看半分脸色。相比工作,或许他们更需注重健康,毕竟权钱名利皆身外之物,健康才是那个落地即碎的琉璃小球。 这是爱康国宾对国内大约30万公务员(共约1000万公务员)进行的统计,血脂过高的比例达到57%,超重或肥胖的超50%,而普通群众中,这两个比例分别是41%和25%。更有特点的是,50%多男性官员患有脂肪肝,而普通群众脂肪肝男性比例约20%,已知该疾病与肥胖、过度饮酒有关。 所以在这个时代,‘富贵病’已成定局,管你精英还是官员,没人能置身事外!慢病患病率目前已达20%!死亡数已达总死亡数83%!35岁~46岁死于心脑血管病患者已达22%!平均每30秒就有人罹患糖尿病!平均每30秒就有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这时候就需要整个社会仔细思考一下了:没有健康的梦想,发展又有何用?已经簇拥到身边的慢病,你又怎可能随性而逃?这社会发展的如此之快,在距离理性科学尚且遥遥无期之际,各种慢病已经在黑暗处如影随形!在你能反应过来之前,它们已经,或单帮或结队的,附在了你或者亲人的身上! 估计即便作为从业人员,之前也很少有人想过,如果整个国家的过1/4人口都是慢性病会怎么样?但是大多数人能体会到的,是在大医院就诊的心酸和艰难,一群群白发的、发福的面孔,日复一日周复一周,看同样的门诊开同样的药物,企图‘治愈’缠身的慢性病。但谁又真的被告知过‘慢性病’三个字意味着什么?现在学术界有个观点:癌症也是慢性病,甚至有本书的名字就叫《癌症只是慢性病》。把癌症勇敢的视为一种慢性疾病。也许作者本意是指,癌症可以像常见慢性病一样用药物维持。这样固然可以最大程度减轻癌症患者心理压力,但是专家们是否也琢磨过:把高血压/高血脂这些疾病与癌症同时并列为慢性病,会不会增加更常见的‘三高’慢病人群心理压力? 顾名思义,慢性病是病程长达数年至数十年的疾病,指不构成传染、具有长期积累形成疾病形态损害的疾病总称。但是,病程跨度很长并不绝对意味着患者生命跨度同样持久,一旦防治不及时不到位,一样会造成生命的危害。从这一点上看,确实与某些癌症有共同之处:有效治疗方案与药物维持可最大限度延长患者生命!换句话说,慢性病是需要药物维持的,药物维持好了可以当作慢性病,不用药物或者维持不到位,慢性病终究会发展到要命!想不用药而自行康复的,作为国家发证的一个执业药师,我听说过但没真见过,如果有,估计也是凤毛麟角,这个成语如果真要被算成概率统计意义的话,前提是你得相信凤凰和麒麟真的存在。 这些年来,媒体对慢性病的宣传多侧重预防和发现,鲜有靠谱专业人士用药教育!然而这恰恰是问题的核心所在:5亿例的慢病已经在那里了,没有专业的、系统的后续指导和服务,你让这么一个庞大的群体怎么办?这些患者都是得病的人群,你对他们说预防和发现?他们得都得了、病都病了,预防个啥?发现个啥?显然这些宣传对他们是马后炮啊!这5亿慢病还是有被关注被指导的权利啊!他们需要长期用药维持治疗啊!而且他们对药物的消耗,对家庭和社会财富的消耗,才应该是核心之中的核心,重点之中的重点啊! 国人重前戏,轻系统的毛病久矣!之前鲁迅先生就写过《娜拉出走之后》,但显然这个社会从来没当真研究过。而且从小受的教育也基本类似:王子公主幸福快乐的结婚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上名校了、北大本硕博毕业进中科院了但问题恰恰在于:结婚后还有大半辈子的酱醋油盐、大学里还有网游翘课睡大觉、哪怕是中科院的北大博士仍然可以买不起房而黯然离京。媒体宣传可以有诗和远方,但慢病患者这么一个庞大的群体,绝不能掩耳盗铃、视而不见,把他们当作生活的苟且而任他们摸索求生!再者说,既然慢病的预防和发现都需要医学和科学,那慢病的用药和维持明明更为重要,恰恰需要更为系统专业的教育和指导,有什么理由让这些患者自己艰难的摸索? 对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病,常见药物种类数量繁多:像常用抗高血压药,50多种常见口服药物,根据机理分为10多类;常用调节血脂药,不低于6大类19种;常用口服降糖药,多于18种7大类!记住这些药物分类、如何配伍、何时服用、注意事项,对于专业医师和药师都是考试难点,对于老年群体为主的慢病群体,他们需要在这么多药物里面选择服用,又怎么忍心荒谬到让他们自己摸索?但现实情况恰恰是更残忍,有的糖尿病患者擅自停药致亡,有的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不利中风,有的并发肢体坏死,有的导致器官衰竭!而这个面对慢病患者用药指导的缺失,又导致了市场上的种种怪力乱神,像什么白菜能治脑血栓,吃把绿豆防‘三高’,‘极藻’能灭癌细胞 现实就是这样,无论理性思维和医学技术,仅仅只是工具,如果你想不起来用,那显然不是她们的职责!保健品伪科普横飞的结局,一定是以个人或亲属沉重的财富和更珍贵的健康为代价!社会整体,亦或家庭个人,对慢病群体的长期跨度仍准备不足,这个社会发展的是如此迅速,在短短一代人的时间,慢性疾病已经像蝗虫一样,侵入了这个社会的几乎所有家庭!你只有面对,无处可逃! 而慢病需要长期用药的复杂性,又远远超出了普通患者的认知。作为执业药师,在慢病群体中,我见过规律用药控制很好的;见过更多不按医嘱用药致残致死的;但我现在想要告诉你的,则是普通大众所完全不了解的:因长期服药导致不良反应的严重性! 比如说高血压的ACEI类药物服用,可导致血管性水肿;ARB类药物可导致急性肾衰;普萘洛尔等可以导致阳痿;最要命的是,甲基多巴还可以导致男性乳房增大!比如说调节血脂的药物,烟酸类不能用于痛风,辛伐他汀不能再饮用葡萄柚汁;又比如说糖尿病患者不能使用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痛风药物丙磺舒不能和阿司匹林合用!这确确实实是很多惨痛教训所积累的医学知识,但现实情况是,很少有专家医师告诉你一个普通患者,这里面还有如此复杂曲折的内容真情。 再贴一个数据吧,国家统计局的,全国每年非正常死亡超320万,约20万死于药物不良反应,排名非正常死亡榜第二!仅仅低于第一的自杀,但甚至高于医疗事故死亡人数!每年5000万住院人次,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的可达250多万,其中药物不良反应死亡的约20万;不合理用药者占用药群体比率可高达26%;180多万聋哑儿童中,超百万是药物中毒性耳聋,目前仍以每年2万的速度增长。如果谁再觉得用药无非就是喝水吞咽那么简单,请一定想想药物可能对肝肾脾胃心血管造成的作用!想一想肝脏,想一想肾衰,琢磨下阳痿,看一看乳房! 药物不良反应一定是吃药引起的,这个逻辑一点毛病都没有,但需要大家进一步琢磨,哪些群体才是长期服药的主力?这对于慢性病患者来说,真的是一个细思极恐的事情:不吃药,致死致残;瞎吃药,不良反应。这么一个复杂、系统、来不得半点差错的事情,居然仍然没有相关部门和媒体的重视和呼吁,任凭庞大的慢病群体在那里自行摸索,撞大运、凑概率的传播养生鸡汤!真的是没有半点理性和科学。 之前有个会员,说家里的1岁多小宝宝体质弱爱哭闹,京城里西医中医都看过,不知原因,不见效果。后信因果,招魂祭鬼神,患儿情况加剧,家人愈恐,一掷千金给神婆算命,仍如故。家人招数使尽,不得己咨询用药,问过儿研所专家,问过维也纳儿科主任,均说需补维生素D。患者家人疑惑:之前有给孩子服用过维生素D啊,没见什么效果啊。后来再询问小孩食谱,发现孩子从来没吃过肥肉!你看,有科学和理性,事情就是这么简单解决了:维生素D是与脂肪一起吸收的,日常补点肥肉丁可促进维生素D吸收。 所以说,慢性病的种种现状也许没那么复杂,声嘶力竭的宣传防治和检测,对于已经是庞大的慢病群体不起半点作用;而另一面,对于慢病长期用药的知识储备不足,一方面导致了药物不良反应的逐年递增;一方面导致了市场上种种劣像横生。你看今年的CCTV15晚会,随便举出几个例子都是骗子针对老年保健(慢病)来骗钱的事。社会的慢病数据已经在哪儿了,5选一,平均下来每家一个,作为个人,你又能往哪里逃?事关自身的人们更应该勇敢正视,直面问题的关键,关注慢病长期用药,关注长期用药安全。 作者简介: 孙博士曾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维也纳大学,是美国化学会会员、维也纳青年科学家协会会员、中国执业药师。他义务普及用药安全,免费解答用药常识!以专业知识,义务的、免费的服务会员,曾获得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保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四川省政府联合授予的银奖!
香城宝地邑人
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含金量高。最近一两年考取执业药师资格证的人会发现,现在挂靠药店的钱没有前几年给的高了,其实这是国家药监部门调控的短期现象,一些临时政策的实施导致对药师资格证的刚需有所下降,这肯定是暂时的。把眼光放长远来看,从大的方向来说,国家肯定是要对制药售药相关行业要严格把控的,这是国家医药健康长远规划必走的一步。没有证想从事和药有关系的工作,到时候无异于违法犯罪。从当下来看,据有关部门数据统计:全国药店数量近45万家,以每家至少配备一名执业药师计算,执业药师缺口超过25万,而且药店数量还在飞快的增长,这只是药店的缺口,制药厂的缺口也不可小视。而每年的执业药师考试通过率一直低于15%,直接导致供不应求的局面。最近一年互联网的概念异常火爆,医药行业也被狠狠的圈入其中,最近一年医药行业如雨后春笋,在线购买药品。一个寻医问药线上平台需要海量的药师人员,当然做在药品顾问,收入也非常可观,但是想进入这个行业,药师资格证就是一个敲门砖。职业资格证书每年都吸引数以百万计的人为之奋战。然而,在司法、药师、建造师等高技术知识含量职业资格证书备受追捧的同时,这些证书考试的群体舞弊也在大肆上演。众人追逐的“一纸证书”背后到底有多少含金量,让众多考生不惜铤而走险?如何理顺职考体系,让考试回归选拔行业人才的本质? 调查发现,我国目前有1000多项职业资格考试,群体舞弊事件多发生在通过率低、“含金量”高的证书考试中。此类证书因其资源紧缺,参与作弊者各自逐利,不惜铤而走险。一方面,这些证书的“含金量”源于它们都是行业“硬门槛”且是“高门槛”,通过率低而资质受认可度高。另一方面,证书的高“含金量”还来自于其背后的“高收益”。一般企事业单位比较认可职业资格证书,有证才能加薪或评职称。而职业资格证书“人证分离”现象滋生出不菲的“挂靠费”,也吸引不少人急于取得证书。以建筑行业证书为例,一级建筑师证挂靠“行价”每年12万元左右;一级建造师2万至4万元,二级建造师2万元左右。此外,执业药师证、注册会计师、房地产评估师也都明码标价,几乎半公开化,并滋生出灰色产业链:证书持有者通过“挂靠”获利,企业“租来”证书实现资质达标,中介机构则通过资质转租收取服务费。执业药师、建造师、司法考试等关乎群众健康、公共安全和社会公平,对于这些职业资格,政府部门必须严考严管,真正确保从业人员的实质水平;提高防作弊手段,加大打击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但除这些重要的职业资格考试外,我国还存在众多“可有可无”的职业资格证书。湖北省人力资源协会秘书长李锡元指出,当前,确实存在一些权力部门、行业协会与社会培训机构相互勾结,以职业资格考试之名,行收费之实,有权力寻租的嫌疑,还容易滋生腐败,对于此类并非必要的资格证书,应逐步清理。“要让市场规范起来,不仅要处罚作弊者,更要打掉背后的食利链条。”
医师与执业药师区别:执业药师的执业特点从事药师职业的主要人员基本来自医药院校毕业的药学专业的大中专学生,现在的药学专业教育以化学为主,本科生的主要课程有无机化学
执业药师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国家有关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的各项法规及政策。执业药师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有关法规、规章
转眼就是新一年,是时候好好 总结 一番了。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查漏补缺,发现工作中不足的地方,从而促进我们后续工作的进步。下面由我给大家带来医院药剂科工作 个
老年人如果患有慢阻肺的,可以吃一些冬虫夏草,灵芝,还有这个人参,这个是比较滋补的中草药,它可以起到补气润肺的作用,可以提高患者的基础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抵抗病原体
你的这个情况是不符合的。一般的助理医师在开处方的时候都需要执业医师先查看,查看合格后签字或加盖公章。应当经所在执业地点执业医师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后方有效,光凭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