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01

WJH卡琪屋
首页 > 医学类资格证 > 执业医师备考重点总结归纳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坏坏的小幸福

已采纳
公卫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总结    一、肿脸   脸部肿胀是最典型的小儿腮腺炎的症状,腮腺炎患儿的脸部通常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扩展的肿,肿大的脸部通常呈半球形,没有明显的边缘界限,用手触摸患儿肿胀的脸部能够感觉到表皮温度较热,并伴随小儿张嘴或咀嚼时有疼痛感。家长最好选择些具有清热消肿功效的中药粉末如仙人掌粉用水调和好后给宝宝敷脸。    二、发烧、乏力、厌食   除了肿脸之外,小儿发热、乏力、厌食也是最常见的小儿腮腺炎的症状之一。因为有外来病毒感染,小儿身体自身产生抗病能力,故而以发热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发烧是小儿腮腺炎的症状之一。同时又因发烧使患儿体内的代谢酶活性下降,加之大肿脸咀嚼时的疼痛,使小儿表现为厌食、乏力。家长应多给宝宝准备些清淡、易于下咽消化的流体或半流体食物。   同质|变异   我们称具有相同性质的一类事物为同质,而在同质条件下,就同一观察指标来说,各观察单位表现出来的数量间存在着差异,这种客观存在的差异性称为变异。   例如,研究儿童的身体发育,同性别、同年龄儿童(统计上称为“同质”观察单位)的身高,有高有低,各不相同,称为身高的变异。日常生活中,有时也可以看到,同性别中,有的低年龄儿童的'身高,高于高年龄儿童,但总的说来,儿童的身高总是随年龄而增加,这是客观规律。   同理,同种属、同性别、年龄相近的小白鼠,喂以同种饲料,其所增体重(g)亦各不相同,亦称为变异,但客观规律是饲料所含营养成分愈多,所增体重愈多。上例中的个体变异表现为定量,如身高的高低,所增体重的多少;有时亦可表现为定性的,如用某药治疗某种病人后的痊愈、好转、恶化等。同质观察单位之间的个体变异,是生物的重要特征,是偶然性的表现,是由于生物体内外环境中,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造成的,其中许多因素是未知的,也是难于控制的。   统计研究的是有变异的事物,统计的任务就是在同质分组的基础上,通过对个体变异的研究,透过偶然现象,反映同质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 ;

执业医师备考重点总结归纳

307 评论(11)

彩衣girl

药理学单元 细目 要点一、药物效应动力学 1.不良反应 (1)副反应(2)毒性反应(3)后遗效应(4)停药反应(5)变态反应(6)特异质反应2.药物剂量与效应关 (1)半数有效量系 (2)半数致死量  (3)治疗指数3.药物与受体 (1)激动药(2)拮抗药二、药物代谢动力学 1.吸收 (1)首过消除(2)吸入给药(3)注射给药(4)局部给药2.分布 (1)血浆蛋白结合率(2)血脑屏障(3)胎盘屏障(4)解离度3.代谢 (1)药物代谢酶(2)药酶诱导剂(3)药酶抑制剂4.药物消除动力学 (1)一级消除动力学(2)零级消除动力学     5.药物代谢动力学重要参数 (1)半衰期(2)清除率(3)表观分布容积(4)生物利用度三、胆碱受体激动药 1.乙酰胆碱 药理作用  2.毛果芸香碱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四、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 1.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 (1)作用机制  (2)药理作用  (3)新斯的明的临床应用  2.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 (1)毒理作用机制  (2)急性中毒  3.胆碱酯酶复活药 碘解磷定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五、M胆碱受体阻断药 阿托品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不良反应及中毒六、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1.去甲肾上腺素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不良反应及禁忌证  2.肾上腺素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不良反应及禁忌证  3.多巴胺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4.异丙肾上腺素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七、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酚妥拉明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2.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不良反应八、局部麻醉药 1.局麻作用及作用机制 (1)局麻作用  (2)作用机制  2.常用局麻药 (1)普鲁卡因的临床应用  (2)利多卡因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3)丁卡因的临床应用九、镇静催眠药 苯二氮?类 (1)药理作用  (2)作用机制  (3)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十、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1.苯妥英钠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卡马西平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3.苯巴比妥、扑米酮 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4.乙琥胺 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5.丙戊酸钠 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6.硫酸镁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十一、抗帕金森病药 1.左旋多巴 (1)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2)不良反应  2.卡比多巴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3.苯海索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十二、抗精神失常药 1.氯丙嗪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不良反应  2.丙米嗪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碳酸锂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不良反应  4.氯氮平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5.氟西汀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十三、镇痛药 1.吗啡 (1)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2)临床应用  (3)不良反应  2.哌替啶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不良反应  3.纳洛酮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十四、解热镇痛抗炎药 1.阿司匹林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不良反应  2.对乙酰氨基酚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不良反应  3.布洛芬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不良反应  4.塞来昔布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十五、钙通道阻滞药 1.分类及代表药物 (1)选择性钙通道阻滞药  (2)非选择性钙通道阻滞药  2.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 (1)药理作用  (2)不良反应十六、抗心律失常药 1.抗心律失常药的分 (1)Ⅰ类 钠通道阻滞药  类 (2)Ⅱ类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3)Ⅲ类 选择性延长复极的药物    (4)Ⅳ类 钙拮抗药  2.利多卡因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普萘洛尔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4.胺碘酮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5.维拉帕米 临床应用十七、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 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抗心衰的作用机制  2.β肾上腺索受体阻断药 临床应用  3.利尿药 (1)呋塞米的药理作用  (2)呋塞米的临床应用  4.强心苷 (1)地高辛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2)地高辛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十八、抗心绞痛药 1.硝酸甘油 (1)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2)临床应用  2.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临床应用  3.钙通道阻滞剂 临床应用十九、调血脂药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1.HMG-CoA还原酶抑制药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不良反应  2.贝特类药物 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二十、抗高血压药 1.利尿药 (1)作用机制  (2)临床应用  2.钙通道阻滞药 临床应用  3.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2)临床应用  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1)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2)临床应用  (3)不良反应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 (1)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2)临床应用二十一、利尿药 1.袢利尿药 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噻嗪类 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3.保钾利尿药 螺内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4.碳酸酐酶抑制药 乙酰唑胺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5.渗透性利尿药 甘露醇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二十二、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1.肝素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2.香豆素类抗凝血药 (1)药理作用  (2)药物相互作用  3.抗血小板药 (1)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2)双嘧达莫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4.纤维蛋白溶解药 链激酶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5.促凝血药 维生素K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6.抗贫血药 (1)铁剂的临床应用  (2)叶酸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3)维生素B12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7.血容量扩充剂 右旋糖酐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二十三、组胺受体阻断药 1.H1受体阻断药 (1)氯苯那敏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氯雷他定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H2受体阻断药 雷尼替丁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二十四、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1.抗炎平喘药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2.支气管扩张药 (1)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2)氨茶碱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3)异丙托溴铵、噻托溴铵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3.抗过敏平喘药 色甘酸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二十五、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抗消化性溃疡药 (1)质子泵抑制剂的药理作用  (2)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二十六、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类药 (1)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2)不良反应二十七、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物 抗甲状腺药 (1)硫脲类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碘及碘化物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二十八、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1.胰岛素 (1)胰岛素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  (2)胰岛素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口服降血糖药 (1)双胍类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2)磺酰脲类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4)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二十九、子宫平滑肌兴奋药 子宫平滑肌兴奋药 (1) 缩宫素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2) 垂体后叶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3) 麦角生物碱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4) 前列腺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三十、β-内酰胺类抗生素 1.青霉素类 (1)青霉素G的抗菌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的抗菌作用及临床应用2.头孢菌素类 (1)抗菌作用(2)临床应用三十一、大环内酯类及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1.红霉素 (1)抗菌作用(2)临床应用2.阿奇霉素 (1)抗菌作用(2)临床应用3.林可霉素类 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的抗菌作用及临床应用三十二、氨基苷类抗生素 1.氨基苷类抗生素的共性 (1)抗菌作用及作用机制(2)不良反应2.常用氨基苷类 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的临床应用三十三、四环素类 1.四环素类 (1)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的抗菌作用(2)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三十四、人工合成的抗菌药 1.喹诺酮类 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磺胺类 (1)抗菌作用、作用机制(2)磺胺嘧啶、磺胺甲恶唑及复方新诺明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3.其他类 (1)甲氧苄啶的抗菌作用、作用机制(2)甲硝唑的抗菌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三十五、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 1.抗真菌药 (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2.抗病毒药 (1)利巴韦林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2)干扰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3)阿昔洛韦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三十六、抗结核病药 1.异烟肼 (1)临床应用  (2)不良反应  2.利福平 (1)临床应用  (2)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  3.乙胺丁醇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4.吡嗪酰胺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三十七、抗疟药 1.主要用于控制症状的抗疟药 氯喹、青蒿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2.主要用于控制远期 伯氨喹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复发和传播的抗疟药3.主要用于病因性预 乙胺嘧啶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防的抗疟药三十八、抗恶性肿瘤药 1.抗肿瘤药的分类 (1)干扰核酸合成(2)破坏DNA结构与功能(3)嵌入DNA及干扰转录RNA(4)干扰蛋白质合成2.常用药物 甲氨蝶呤、巯嘌呤、羟基脲、环磷酰胺、氟尿嘧啶、阿霉素的临床应用

214 评论(10)

好人旦旭

以下是我的临床执业医师考试一点复习经验:系统复习的做法有人说:“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这话说得很精辟,它充分说明了知识系统化的重要性。这也正是高考前总要有一个系统复习阶段的原因。具体说,系统复习可以让记忆重现,使知识得以巩固;可以查漏补缺,使知识更加完整;可以把多而杂的知识变得少而精,完成知识由“厚”到“薄”的转化;可以综合运用,在记忆和理解的基础上,使知识实用化。那么,怎么进行系统复习呢?    第一、通过看书、笔记、作试卷,围绕中心问题阅读一定要以考纲和课本为主,狠抓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领会。阅读前可尽量采取回忆的办法,阅读速度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要边读边想,有了心得就及时记下来。总之,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俯而读,仰而思”,以思为主。    第二、整理出系统的复习笔记整理复习笔记是实现知识由“繁而杂”向“少而精”转化的好办法。做得好,可以把厚厚的一本书变成薄薄的几页纸;把一个复杂的专题变成一张系统表;把容易混淆的概念或不易记忆的内容改造成醒目的图示。总之,把书上密密麻麻的文字表述,变成各式各样的笔记形式,如果再使用彩色笔标记各种特殊符号,就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了。有了系统的复习笔记,时常拿出来看看,可以起到提纲挈领、强化记忆的作用。因为一看复习笔记,就能迅速抓住知识的全局、重点、难点以及内在联系,又由于是自己整理的,所以印象格外深刻。毫不夸张地说,系统的复习笔记是极难得的学习备忘录,为自己复习阶段或临考前的复习提供了很有使用价值的资料,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此外,有了整理复习笔记的愿望,复习起来会更专心,因为你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考虑怎样把已经形成的“知识网”,用最形象、最简明、最醒目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考虑本身就推动了复习时的思考。没有整理复习笔记的愿望,系统复习时就容易分心。    整理复习笔记应努力做到以下四点:    ①复习笔记要尽量反映知识的系统性,特别应当把重点概念和原理的联系与区别反映出来,做到一看见笔记,就可以从整体和全局上把握某个专题的知识,即可以把“知识网”展现出来    ②复习笔记要力求简明扼要,一目了然,力戒变成课本或课堂笔记的再现;    ③复习笔记要适合自己使用,具备个人特点,掌握得好,记得牢的地方,笔记可以简单些,甚至只用一、两个字表示即可;而自己掌握得不好,记得不牢的地方,要详细一些;以前理解不深或曾经有过错误的地方,就更要详细一些;因为是自己整理自己看,所以还可以用一些符号或简称,使笔记更加实用;    ④复习笔记是自己心血和劳动的结晶,又是知识的精华,一定要保存好,以便随时取用;经过多次使用,直到记熟为止。从这个意义上讲,整理和使用复习笔记,正是为了最终不要复习笔记。许多人正是在反复的学习过程中,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而使笔记越来越精练,直到抓住知识的精髓,最后完全离开笔记。    第三、练习阅读和整理主要是为了解决知识的深入领会和进一步巩固的问题,当知识系统化以后,必须还要做一些练习题。通过做题来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再深入地读书钻研,而后再做题,这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做哪些题呢?一般来说,基础好一点的兄弟也可以自己适当多找一些。但绝不是做题越多越好,题不在多而在精。每做一道题,都要反复思考题目的类型,解题时运用的概念、定理以及解题思路和逻辑关系等。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运用知识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以达到举一反三、提高解题效率的目的。    第四、使知识的再现、表达和解题达到熟练的程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不仅可以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磨练学习意志,而且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减少或杜绝时间上的浪费。按计划办事,就会使学习和生活很有规律,甚至逐渐形成条件反射,到时候就不必为起不了床或睡不着觉再付出意志上的努力了。学习和生活似乎完全达到了“自动”的境界:不起床就睡不着了;不睡觉就困了;不学习就好象缺点什么似的。有了计划的兄弟们一定知道,自己玩一个小时,将会使计划上的哪些项目落空,所以他们对时间特别珍惜;而没有计划,一旦坐下来,往往还要为该干什么事而考虑半天。这说明,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计划与顽强意志长期结合的产物。

244 评论(8)

相关问答

  • 执业医师备考重点归纳总结

    执业医师考试怎么复习比较好,小编整理如下一、不求甚解,蜻蜓点水。看第一遍书的时候,不要求样样精通,先定一个时间表,如我就定了2个星期看完一个科目,大家可以根据自

    陌唯言Y 评论(3) 2025-07-31
  • 中药药师总结归纳

    【导读】中药综合可以说是执业药师考试中比较难的科目,这时候我们一定要严格按照考纲和教材进行复习,想必目前很多考生已经开始紧锣密鼓的进行2020年执业药师中药综合

    肖小月半仔 评论(2) 2025-07-31
  • 执业药师药二考点归纳总结

    2020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口诀总结一药用部位为块茎的药材“两天三泻胡半白”。该句可拆成:两天(天南星、天麻),三(三棱),泻(泽泻),胡(元胡)

    shmilyflying 评论(2) 2025-07-31
  • 执业医师备考重点归纳

    (对比记忆)·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组成是——锋电位· 可兴奋细胞受刺激后,首先出现——局部电位·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复极相,K+外流至膜外又暂时阻碍K+进一

    飞天之梦想 评论(2) 2025-07-31
  • 助理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归纳

    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复习药理学记忆方法是什么?下面请大家仔细阅读环球网校快问编辑专门为您整理的“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复习药理学记忆方法总结”这

    爱米利的米粒 评论(2) 2025-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