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饭无范儿
cocoabread
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复习资料:有变动?2019年执业中药师最新报名条件!!距离执业药师考试时间还有200多天,很多考生已经按捺不住了,执业中药师最新报名条件是什么?这是很多考生非常关注的问题,因为执业中药师报考条件暂未公布,不知道自己符不符合报名资格,下面由小编为你解答:一、如果你是老考生(参加2017年或者2018年执业药师考试,但是四个科目没有全部通过需要继续报考2019年执业药师的考生)1、2017年考生:2017年报名执业药师考试但是没有报考全部科目,2018年考剩下的科目没有通过,这样2019年可以继续报考;或者是2017年第一次考试没有通过,2018依旧没有通过,2019年还是可以作为老考生参加执业药师考试。2、2018年考生:2018年第一次考试,缺考,四个科目全部为零分,明年也可以作为老考生继续考;2018年第一次考试,四个科目没有全部通过或者报考科目没有报全的考生都可以按照老考生继续参加2019年考试。执业药师成绩目前采用的是以2年为周期滚动式管理的方式,只要你在相连的两年内通过四个科目就算考试通关。如果你属于以上2种情况,就可以作为老考生继续参加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
annking168
执业药师考试分为四个科目,分别是《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简称中药一)、《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简称中药二)、《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简称中药综合)、《药事管理与法规》(简称法规)。四科当中法规是较为简单的科目,可以穿插在三科之间复习,或是置于三科之后学习。那么中药一、中药二、中药综合该怎么复习呢?首先,中药二的学习需要中药综合的功底铺垫,中医药的基础也在中药综合中体现。其次,中药综合的部分章节又和中药二的中成 药部分紧密联系,故而中药二中成 药部分的学习,也可以解决中药综合的部分重难点内容。故而,中药二和中药综合的学习可以相辅相成。而中药一具有知识板块多,内容杂的特点,只有少部分的知识与中药二和中药综合有所关联,大致上中药一是相对较为独立的。了解了这些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规划了。如果是零基础或者中药基础较强,那么中药二的学习可以置于第一位,因为中药二更加贴近生活,便于理解,可以让备考有一个良好的、充满信心的开始。但倘若中医基础较强,便可以选择从中药综合开始。总之,第一门应该选择相对简单,不易让人丧失信心的科目。而中药一科目多而杂,有大面积的内容需要学习记忆,更有中药化学需要仔细钻研,所以中药一不要着急去看,等到将中药综合和中药二系统学习之后再去入手中药一的学习。以上,小编对于执业药师复习顺序的一个小小的建议。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方法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正确的。祝愿大家的执业药师备考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为2020年顺利通过执业药师考试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密云汉子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学习《方剂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制剂学》和临床各科的基础学科。药味数量繁多,内容涉及面广,学生颇感单调乏味难记。为了有助于学生学习《中药学》这门课程,现就自己20年的教学体会,浅谈一下《中药学》的学习方法。 对比分析法 通过对比,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能加深理解记忆,更好地掌握药物功效应用。《中药学》各论中,首先要对同一章节功效应用相似的药物进行对比,找出异同点。如解表药中发散风寒的麻黄与桂枝,二药均能发汗解表,治疗风寒表实证相须配用,但麻黄发汗力强,只能用于风寒表实证,桂枝发汗力弱,风寒表实证、风寒表虚证均可用。麻黄又能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桂枝又能温经通脉、通阳化气。以此类推,同一章节功效相似常作对比的药物还有:荆芥与防风,桑叶与菊花、葛根、柴胡、升麻,石膏与知母、黄芩、黄连、黄柏,金银花与连翘,大青叶与板蓝根,牡丹皮与赤芍,大黄与芒硝,藿香与佩兰,砂仁与白豆蔻,茯苓与猪苓、附子、肉桂、干姜、山楂、神曲、麦芽,大蓟与小蓟,乳香与没药等。 其次,对不同章节的药名相似、功效应用方面有某种共性的或功用完全不同的药物,也要进行对比,以免混淆。如羌活与独活,苍术与白术,石决明与决明子,吴茱萸与山茱萸,附子与白附子等。对同一药源,因入药部位不同,或采集时间不同,或炮制方法不同,其功效异同亦可进行对比,以利于临床正确选择用药。如麻黄与麻黄根,麻黄入药部位为草质茎,为发汗解表的要药;麻黄根入药部位为根及根茎,为固表止汗的要药。如陈皮与青皮,陈皮为橘的成熟果皮,药性缓和,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可理脾、肺气,为治脾胃气滞、痰湿壅滞的常用药;青皮为橘的未成熟果皮,药性峻烈,能疏肝破气、消积化滞,可疏肝、胆气,用于肝气郁结重证,食积气滞重证。如生地黄与熟地黄,生地黄性味甘、苦,寒,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酒炖或酒蒸后为熟地黄,性味甘,微温,功效补血滋阴,益精填髓。其他如枳实与枳壳为采集时间不同;生姜、干姜、炮姜、姜炭为炮制方法不同。 综合归纳法 此法适于中药功效应用和用法等内容的学习,便于知识积累,使其条理系统。学完一章药物后,将具有同一功效、应用的药物都归纳到一起,在此基础上再分析它们各自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如理气药,能理脾胃气,用于脾胃气滞证的药有:陈皮、枳实、木香等;能疏肝理气,用于肝郁气滞证的药有:香附、青皮、川楝子等。 亦可打破章节范围,对全书药物进行如此综合归纳。例如紫苏、黄芩、桑寄生、杜仲、续断、白术等均能安胎,紫苏行气以安胎,黄芩清热以安胎,桑寄生、杜仲、续断补肝肾以安胎,白术补气以安胎。朱砂、酸枣仁、远志、茯苓均可治心悸失眠,但朱砂治心火亢盛所致的心悸失眠,酸枣仁治心肝血虚所致的心悸失眠,远志治心肾不交所致的心悸失眠,茯苓治心脾不足所致的心悸失眠。归纳有透疹功效的药:荆芥、薄荷、牛蒡子、蝉蜕、葛根、升麻、紫草;有明目功效的药:蝉蜕、桑叶、菊花、木贼、夏枯草、决明子、谷精草、密蒙花、青葙子、石决明、珍珠母、刺蒺藜、羚羊角、菟丝子、沙苑子、枸杞子、女贞子。另外,用法中,先煎的药、后下的药、包煎的药等均可加以归纳以系统掌握。 歌诀记忆法 《中药学》教材与《方剂学》不同,书中并无现成歌诀。而歌诀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容易熟记,长期不忘,如“十八反”、“十九畏”的歌诀记忆。在学习《中药学》的参考书中,《中药四百味》是一本较佳的中药歌诀书籍,书中的歌诀对中药性味、功效概括较全面精确,可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学生也可针对药物的功效、应用、用量、使用注意等内容,自编一些通俗易记的歌诀。如地榆外敷是治疗烧烫伤的要药,但不宜大面积使用,易致中毒性肝炎。可记为“药中有地榆,不怕烫伤皮,外敷疗效好,不宜大面积。” 顾名思义法 有些中药是因功效而得名,或功效与药名有一定关系。如因功效而得名的“防风”,可防御风邪,风为百病之长,常挟寒湿热等邪侵袭人体,而致风寒表证、风热表证、风湿表证、风疹瘙痒、风寒湿痹证等,外风自伤口侵入引动内风可致破伤风痉挛抽搐等,防风微温不燥、甘缓不峻,为治风通用之品,故可治疗上述病证。再如滋补延年良药何首乌,能补精血,乌须发,治疗精血亏虚,须发早白等。妇科常用药益母草,可活血调经,治疗妇科血瘀经产诸证。藤类药多有通经络作用。如忍冬藤、络石藤、海风藤、夜交藤、鸡血藤等。 直观实物标本 中药实物标本,适时应用,声形并俱,可加深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在《中药学》的学习中,直观实物标本是不容忽视的。如条件允许,教师讲授《中药学》这门课程,无论什么专业,均应携带并展示实物和饮片标本,加强直观教学。学生应充分利用实验课或课外时间,在中药标本馆、药用植物园等仔细观察辨认,对常用的中药形态和饮片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联系临床科研 学习《中药学》还应联系中药的临床实际应用和现代药理研究,同时关注中药发展新动态。学生自身也应涉猎一些专业期刊报纸书籍,内容丰富生动。若能上网在网上查阅中药应用方面信息、资料则更为迅速方便。中药现代药理研究,对学生理解中药的功效、应用、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亦有裨益。中药在不断发展,总数已达12800余种,但同时也在淘汰。如马兜铃科的关木通,因含马兜铃酸,对肾脏损害较大,易致肾功能衰竭,已明文规定不再入药,2005年版的《中国药典》未再收载。2005年版的《中国药典》中药的用量亦有新的标准。 总之,掌握《中药学》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既可强化记忆,又可加深理解,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导读】想要拥有执业中药师证,就需要通过相应的考试来进行取得,通过考试自然就可以拿到相应的资格证书,但是想要通过考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接
首先,执业药师是有一定难度的,且中药、西药都考四门科目,考点多就需要花费时间多。我觉得备考证书需要坚持,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和学习计划。从零开始,不是
需要大专及以上学历取得(一)药学类,中药学类专业大专学历,在药学或中药学岗位工作满五年。(二)取得药学类,中药学类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在药学或中药学岗位工
本科阶段学习药理最主要的是归好类,理解每一类的药的作用机制,进而掌握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什么的,典型的药记住几个,这个阶段学的是一些基础的东西,关键在理解,而不要
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报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4-7月份左右。报名条件:1、取得药学、中药学或相关专业(化学专业、医学专业、生物学专业)中专学历,从事药学或中药学专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