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elle850322
luanqiqing
紫苏,属于药食同源的植物,入药则分为苏叶、苏梗、苏子三种。紫苏子化痰的力量比较强,药性比其他两者强,可化痰散结,如三子养亲汤。平素所言紫苏是指苏叶和苏梗,在常见处方中,药师抓药时也一般是苏叶、苏梗各半。梗者中空利水,故能畅达中焦,对脾胃有好处;叶者散也,故可发散风寒。下面,我将结合功效来阐述紫苏的临床应用。发散风寒,治风寒表证风寒表证通常兼有气滞,表现为胸腕满闷、恶心,呕吐等,常配伍陈皮治疗,如中成药香苏散。秋天燥咳患者比较多,可分凉燥和温燥两种。秋燥之小寒则表现为咳嗽、痰少、口鼻干燥等。临证治疗凉燥兼风寒表证患者时,可用杏苏散或中成药杏苏止咳露。紫苏性温,其解表之力也比较湿和,感冒轻症患者乃至淋雨受寒,都可用苏叶、苏梗泡水饮用,效果比生姜、葱白煮水显著。苏叶温行入血,成人一次用6g入煎剂,虽不酿汗然解肌之力亦在,与荆芥相须为伍则发汗见汗。行气宽中,治脾胃气滞证,止呕脾胃位于中焦,若患者气机不畅,雍阻中焦则有恶心、呕吐,我常用紫苏配伍半夏、陈皮治疗。如患者总咽喉中有异物感,无疼痛,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如有物阻,与情志有关,若焦躁、烦闷甚,则病情加重,常无器质性病变,中医将其称为“梅核气”,《金匮要略》说:“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半夏厚朴汤中即含有苏叶。紫苏属于解表药,所以很多医书都不提及其止呕作用,而是将该功效概括到行气宽中的功效范畴,临证则以行气宽中的治法来止呕,如连苏饮。曾有一慢性肾病患者,后期出现严重恶心、呕吐而请章次公先生疗。其嘱患者先用鸽子煮汤以闻汤之香气,以薄粥少许鼓舞胃气,以生津、恢复食欲,接着处方连苏饮:黄连3g、苏叶5g。黄连苦寒,降胃止呕;苏叶行气宽中、止呕。用后不久该患者的恶心呕吐渐止。须注意的是,患者若是单纯呕吐,伴大小便不通,属关格重症表现,先用鸽子汤加养胃气,再予以连苏饮治疗,则属于中医“四两拨千斤”的治疗方法,所谓“轻舟速行,船小好掉头”。自此案例后,临证治疗恶阻患者,我都先予以小量连苏饮(黄连1~2g,苏叶2~3g,也可加一点苏梗)治疗,然后再辨证论治。苏叶也是治疗妊娠恶阻的要药之一。产后妇女体质比较虚弱,寒病较多,中医有言“产前宜凉,产后宜温”,即是女性产后服用生化汤、温经汤的原因;而产前孕妇则多不怕冷,有的还伴温热表现,此时可适当使用凉药,我临床常建议患者用黄连、苏叶泡水饮用,以降逆止呕安胎。解鱼蟹毒,治青霉素过敏生活中吃了鱼蟹,我们可能会出现两种不良反应:一是吃后吐泻,特别是进食鱼蟹不干净时;二是吃后容易过敏,比如皮疹、腹痛、腹泻等。此时可用紫苏治疗,常用剂量3~10g;也可与生姜同用。须注意的是,紫苏和其他辛温解表药一样,有香味,容易挥发,所以不宜久煎,3~5分钟即可。此外,因紫苏和生姜同属药食同源的植物,故两者不仅均可解鱼、虾、蟹、螺(田螺)之毒,若将两者与上述食物齐炒也是极好的调味佳品,可提鲜去腥。而且芳香的药物还可醒脾开胃,促进食欲。若在秋天膏肥蟹美的季节,可将紫苏和螃蟹齐蒸以去腥;吃蟹后,再用紫苏和生姜煮水饮用,以温胃、暖胃、抗过敏。曾经遇一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治疗出现后遗症患者,表现为腹泻、腹痛、神昏,以苏叶10g加痛泻药方(陈皮10g、炒白芍30g、焦白术15g、防风10g)治疗。一剂腹痛减轻,三剂症状全无。自此,遇到因用西药内服外治之过敏,都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苏叶治疗,常事半功倍。
俺的天哪。明白规则的时候可能已经修改超过7次。重打锣鼓另开张吧。不过如果采纳答案的话,请采纳怡然熙熙的吧,我还是更喜欢上面的名字。谢谢。呵呵。科目:中医学基础试
孕妇应禁用和慎用的中药,概括起来为大多为活血化瘀药、凉血解毒药、行气驱风药、苦寒清热药。在使用过程中,告诉医生自己怀孕情况,然后让医生决定你该用那些药物,不该用
人社部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其实是(工人)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所以你会看到有什么初级工、高级工、技师之类的资格证书。执业药师是医药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准入证书之一,
益母草虽然对于女性来说十分有益,但是有一些月经不调,白带异常的女性还是不要服用,因为这样会加大你身体内激素的紊乱,会导致你患病。
中药的用药禁忌主要包括配伍禁忌、证候用药禁忌、妊娠禁忌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四个方面。所谓配伍禁忌,就是指某些药物合用会产生或增强剧烈的毒副作用或降低、破坏药效,因
优质医学类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