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gie13050
AppleApple是苹果
(1999年7月16日卫生部令第5号发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医师执业活动,加强医师队伍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医师经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后,方可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活动。 执业地点是指医师执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及其登记注册的地址。 执业类别是指临床、中医(包括中医、民族医和中西医结合)、口腔、公共卫生。 未经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者,不得从事医疗、预防、保健活动。 第三条 卫生部负责全国医师执业注册监督管理工作。 卫生部负责全国医师执业注册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是医师执业注册的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医师执业注册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 注册条件 第四条 凡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均可申请医师执业注册。 第五条 有不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注册: (一)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二)因受刑事处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二年的; (三)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二年的; (四)甲类、乙类传染病传染期、精神病发病期以及身体残疾等健康状况不适宜或者不能胜任医疗、预防、保健业务工作的; (五)重新申请注册,经卫生行政部门指定机构或组织考核不合格的; (六)卫生部规定不宜从事医疗、预防、保健业务的其他情形的。 第三章 注册程序 第六条 拟在医疗、保健机构中执业的人员,应当向批准该机构执业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拟在预防机构中执业的人员,应当向该机构的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拟在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医疗机构中执业的人员,应当向核发该机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 第七条 申请医师执业注册,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医师执业注册申请审核表; (二)二寸免冠正面半身照片两张; (三)《医师资格证书》; (四)注册主管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出具的申请人6个月内的健康体检表; (五)申请人身份证明; (六)医疗、预防、保健机构的拟聘用证明; (七)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重新申请注册的,除提交前款第二至七项规定的材料外,还应提交医师重新执业注册申请审核表和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或组织出具的业务水平考核结果证明; 获得执业医师资格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后二年内未注册者,申请注册时,还应提交在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机构接受3至6个月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的证明。 第八条 注册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注册申请之日起30日内,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审核合格的,予以注册,并发给卫生部统一印制的《医师执业证书》。 第九条 对不符合注册条件的,注册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注册申请之日起30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申请人如有异议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重新申请注册: (一)中止医师执业活动二年以上的; (二)本办法第五条规定不予注册的情形消失的。 重新申请注册的人员,应当首先到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或组织,接受3至6个月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方可依照本办法的规定重新申请执业注册。 第十一条 执业助理医师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后,继续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应当按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申请执业医师注册。 申请人除提交本办法第七条第一款规定的材料外,还应当提交原《医师执业证书》。注册主管部门在办理执业注册手续时,应当收回原《医师执业证书》,核发新的《医师执业证书》。 第十二条 《医师执业证书》应妥善保管,不得出借、出租、抵押、转让、涂改和损。如发生损坏或者遗失的,当事人应当及时向原发证部门申请补发或换领。损坏的《医师执业证书》,应当交回原发证部门。《医师执业证书》遗失的,原持证人应当于15日内在当地指定报刊上予以公告。 第四章 注销注册与变更注册 第十三条 医师注册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所在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当在30日内报告注册主管部门,办理注销注册: (一)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二)受刑事处罚的; (三)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的; (四)因考核不合格,暂停执业活动期满,经培训后再次考核仍不合格的; (五)中止医师执业活动满二年的; (六)身体健康状况不适宜继续执业的; (七)有出借、出租、抵押、转让、涂改《医师执业证书》行为的; (八)卫生部规定不宜从事医疗、预防、保健业务的其他情形的。 注册主管部门对具有前款规定情形的,应当予以不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 第十四条 被注销注册的当事人如有异议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五条 医师注册后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其所在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 应当在30日内报注册主管部门备案: (一)调离、退休、退职; (二)被辞退、开除; (三)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六条 医师变更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等注册事项的,应当到注册主管部门办理变更注册手续,并提交医师变更执业注册申请审核表、《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以及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提交的其他材料。 但经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批准的卫生支农、会诊、进修、学术交流、承担政府交办的任务和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义诊等除外。 第十七条 医师申请变更执业注册事项属于原注册主管部门管辖的,申请人应到原注册主管部门申请输变更手续。医师申请变更执业注册事项不属于原注册主管部门管辖的,申请人应当先到原注册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变更注册事项和医师执业证书编码,然后到拟执业地点注册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变更执业注册手续。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变更执业注册事项的,除依照前款规定办理有关手续外,新的执业地点注册主管部门在输执业注册手续时,应收回原《医师执业证书》,并发给新的《医师执业证书》。 第十八条 注册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变更注册申请之日起30日内办理变更注册手续。对因不符合变更注册条件不予变更的,应当自收到变更注册申请之日起30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申请人如有异议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九条 医师在办理变更注册手续过程中,在《医师执业证书》原注册事项已被变更,未完成新的变更事项许可前,不得从事执业活动。 第二十条 医师执业注册主管部门,应当对《医师执业证书》的准予注册、发放、注销注册和变更注册等,建立统计制度和档案制度。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准予注册、注销注册或变更注册的人员名单予以公告,并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汇总,报卫生部备案。 第二十二条 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十六条和本办法第十五条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导致严重后果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对该机构的主要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中医(包括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的医师执业注册管理由中医(药)主管部门负责。 第二十四条 医师执业范围另行制定。 第二十五条 医师执业地占在两个以上的管理规定另行制定。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所称医疗机构是指符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条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第二条和第三条规定的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采供血机构适用《医疗国则》第三条第十二项的规定;预防机构是指《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第七十三条规定的机构。 第二十七条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中的医师适用本办法的规定。 第二十八条 境外人员申请在中国境内执业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hylandstar
执业医师考试现场确认必须是本人携带个人的有效证件去办理,不可以代替报名,需要本人签字盖章,具体的现场审核流程是考生持所打印的《医师资格考试网上报名成功通知单》及书面报名材料等,按照所在考点的具体要求。进行现场资格审核,考生在考点打印的《医师资格考试报名暨授予医师资格申请表》上签字确认后,办理交费手续(如所报考的考区开通了网上缴费功能,可在规定的缴费时间段内进行网上缴费)。 考生在审核现场应仔细核对、确认报名信息,签字确认后的报名信息一律不得更改。 注意事项:(1)必须经考点同意后方可修改,考点对不合理处有权拒绝修改,退回报名材料;(2)按考点规定的日程修改;(3)通过现场确认后的信息材料,经考生签字同意即为最终结果,谁都不可修改(包括考生、考点、考区和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确实需要按新信息执业的,只能在下一年用新信息重新报名考试。也就是说,如果网报信息有误记得现场确认先不要签字,问清考点有关安排,是否能够修改具体还是得看考点规定,在细节上不同的考点可能要求不同。最近关于现场确认流传着很多说法,比如对带教老师的要求、对注册单位的限制等,众说纷纭,小编建议除了卫健委给出的明确公告,其他来源的信息不要盲目听信。最好到确认现场多看多问,就自己面临的具体问题咨询工作人员,切不可因谣言引起恐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甚至自封报考之路。
可以本人去,也可以由所在单位的人持授权委托书去办理。
异地可以报考,程序上一样,具体要看各地的规定,一般是要在工作单位所在地报考,如果档案不在本省,可以把档案转过来,或者在报名时找档案所在单位在报名表上盖章一般也可
您好,报名考试人员请持毕业证、职称证、身份证(原件)、从事专业工作年限证明、近期一寸彩色照片二张。报考人员的资格条件由人事考试部门负责审核并存档备查。免试人员的
这种场合是不能代替去的,因为身份证信息必须与本人相符,代替无法确认。
办理要求、需提交的资料 1、医师申请执业变更注册属于原注册部门管辖的,到原注册部门办理变更注册;不属于的,申请人应当先到原注册部门办理变更注册事项和医师执业证
优质医学类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