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75

梦想空间小编
首页 > 医学类资格证 >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常见问题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贪吃的大吃货

已采纳
考前做好复习周计划  (1)查漏补缺,增强重点知识内容的熟练水平,减少考试中的失误率。建议大家把近段时间考过的模拟大考的卷子认真总结一下,发现薄弱环节,可找一到两份这方面的单元题强化训练。对于基础偏于中等的学生,可认真阅读课本知识以及考试大纲,熟练课本习题、例题,掌握一定的做题规律,这也叫考前回归课本。对考试大纲提出的重点内容熟练把握,考纲提过的知识点未必全考,但是试卷的题目必定都是考纲提到的。  (2)培养应试做题策略,提升做题速度,把握好考试时限。  大家都知道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笔试全部都是选择题,所以难度降低很多,至少还有选择正确的概率。提醒大家做选择题力求一遍准确不回头(一般也没时间检查),因此读题要细心,争取读两遍以上题后再下笔,以免忙中出错。  (3)调整好考试心态,降低考试中的紧张情绪;  对于关系个人将来执业的考试,大家都紧张,适度的紧张可以刺激大脑的兴奋,考出更好的成绩,就象体育比赛中的热身赛,并不是考前多少天一题不做,书不看,那样也不利于应考;适当的多休息,少熬夜,注意调养。过度紧张也有负面影响,因此调整好状态,适度紧张。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常见问题

347 评论(10)

贪嘴森淼

有很多备考的书籍,就是特别厚的那两本,一本是题,一本是书,就看这两本就完全可以通过

347 评论(14)

王子麻麻

考试复习顺序建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诊断学基础、内科学、传染病学卫生法规、医学伦理学各单元的重点和分值比例每年考试单元科目会有变动,以2020年的各单元科目为例:第一单元: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卫生法规、中医经典第二单元:内科学、诊断学基础、方剂学、中医经典、伦理学、传染病第三单元:中医内科学、针灸学、中医经典第四单元: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可以借助阿虎医考的视频课程,效率高一点各科目的分值比例大致如下:中医基础理论(7%)中医诊断学(5%)中药学(7%)中医经典(5)方剂学(5%)内科学(5%)诊断学基础(5%)医学伦理学(5%)中医内科学(15%)针灸学(10%)中医外科学(5%)中医妇科学(5%)中医儿科学(5%)传染病学(4%)卫生法规(5%)

193 评论(9)

bluecode12345

医师也应该按照你平时学的和你考试的内容方式,这种系统的一遍一遍的学习,反复记就可以更好

110 评论(11)

小果子真不赖

想要高效的复习考试最重要的就是效率,但对于一些自身基础不是很好的同学,自己对照书本大纲自学考点的效果可能就不是很好。可以试一下阿虎医考的视频。这个时候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现状的直播课程就能起到很好的帮助,甚至还可能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看视频就相当于在老师的带领下看考纲,快速从繁多的知识点中理出重点,也会理解的更加全面。

220 评论(15)

深田和美

基础不错、自制力强的话可以自学,各个系统复习顺序如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针灸学→实践技能→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外科学→医学伦理学→内科学→卫生法规。如果基础薄弱,自学能力不强或时间不多,可以选择报一个网络课程班,跟着有经验的老师学,可能比自己自学更轻松些。

142 评论(14)

相关问答

  • 2016助理医师常见问题

    很多人都在问分数啊,可是这个每一年都没有明确规定的啊。乡镇级助理医师分数线按常理是考试结束后,不会当场就告诉你的,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确定建议合格分数线医学教育整

    一个老神仙 评论(2) 2025-07-31
  • 中医助理医师常见问题

    先考实践(面试),再考理论。特难考,单单学涵授没用,除非自己自学。

    忘忧毛球 评论(4) 2025-07-31
  • 医师助理常见问题

    【导读】骨折作为乡村全科助理医师考试的重点考察部分,考生们需要对此重点复习巩固,特别是常见骨折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防治原则,为了帮助大家更加高效高质的进行备

    幸福人生168 评论(2) 2025-07-30
  •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常见问题

    考前做好复习周计划  (1)查漏补缺,增强重点知识内容的熟练水平,减少考试中的失误率。建议大家把近段时间考过的模拟大考的卷子认真总结一下,发现薄弱环节,可找一到

    梦想空间小编 评论(6) 2025-07-30
  • 2014助理医师常见问题

    没有官方规定哪个单元考哪些科目,把各个知识点都掌握好。

    夏天天夏天 评论(3) 2025-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