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98

Charles2Lillian
首页 > 医学类资格证 > 中医执业医师目录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游客56742389

已采纳
执业要求变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发布了中医诊所基本标准2022年修订版征求意见稿,对2017年颁布实施的中医诊所基本标准进行了修订。对比旧版设置标准,中医诊所设置中,有些变化值得关注。对中医执业医师要求更高对中医执业医师的门槛提高是这次政策最大的调整:2017版:具有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3年。2022版:具有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注册后在医疗卫生机构中执业满5年。以前中医执业医师在医疗机构或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都行,现在要求必须在医疗卫生机构执业,且执业时间从3年提高到5年。2、中医诊所诊疗技术进一步放宽2017版:有与开展诊疗范围相适应的其他设备包括中医诊疗设备。2022版:有与开展诊疗范围相适应的其他设备包括中医诊疗设备。开展中医微创类技术、中药注射剂、穴位注射等存在一定医疗安全风险的技术,应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近年以来,中医药利好政策频出,中医药领域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2021年2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从人才、产业、资金、发展环境等多个方面提出28条举措,为中医药高质量特色发展保驾护航,为老百姓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固本培元。同年年底,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按规定将符合条件的中药饮片、中成药、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等纳入医保药品目录,各地根据基金承受能力和临床需要,按程序将符合条件的民族药、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和中药饮片纳入本地医保支付范围,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中医执业医师目录

85 评论(10)

Leo不是处女座

和这两个网站不错,我昨天从这两个网站下的大纲和复习题今年最新的好像还没出来,先看看往年的吧现在从头看书也来不及了,我都一年多没碰过医学相关的东西了,呵呵

326 评论(8)

蝶澈kaixin

第一章中医诊断方法第一节 问诊第二节 望诊第三节 闻诊第四节 切诊第二章 常用针灸穴位第三章 针灸操作技术第一节 毫针刺法第二节 灸法操作第三节 其他针法操作第四节 针灸异常情况的处理第五节 常见急症的针灸治疗第四章 拔罐技术第五章 推拿技术第六章常见中医病证第一节 感冒第二节 咳嗽第三节 哮病第四节 喘证第五节 肺痨第六节 心悸第七节 胸痹第八节 不寐第九节 癎病第十节 胃痛第十一节 呕吐第十二节 腹痛第十三节 泄泻第十四节 痢疾第十五节 便秘第十六节 胁痛第十七节 黄疸第十八节 头痛第十九节 眩晕第二十节 中风第二十一节 水肿第二十二节 淋证第二十三节 癃闭第二十四节 阳痿第二十五节 郁证第二十六节 血证第二十七节 消渴第二十八节 内伤发热第二十九节 虚劳第三十节 癌病第三十一节 痹证第三十二节 痉证第三十三节 痿证第三十四节 腰痛第三十五节 乳癖第三十六节 蛇串疮.第三十七节 痔第三十八节 脱疽第三十九节 肠痈第四十节 崩漏第四十一节 痛经第四十二节 绝经前后诸证第四十三节 带下病第四十四节 胎漏、胎动不安第四十五节 产后发热第四十六节 不孕症第四十七节 肺炎喘嗽第四十八节 小儿泄泻第四十九节 水痘第五十节 痄腮第五十一节 桡骨下端骨折第五十二节 颈椎病第五十三节 腰椎问盘突出症第七章 现代医学体格检查方法

310 评论(13)

独步幽森

人卫版,今年不知道有没有啊。我去年只看人卫的,轻松考过。

179 评论(11)

相关问答

  • 执业中药师目录

    药学类考试科目为:药学专业知识(一)、药学专业知识(二)、药事管理与法规、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四个科目。中药学类考试科目为: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学专业知识(

    flower99sunny 评论(5) 2025-07-30
  • 中医执业医师目录

    执业要求变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发布了中医诊所基本标准2022年修订版征求意见稿,对2017年颁布实施的中医诊所基本标准进行了修订。对比旧版设置标准,中医诊

    Charles2Lillian 评论(4) 2025-07-31
  • 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目录

    可以看,卫生法规也是占了分的,传染病学也是,不过分值不大,题目范围比较窄,建议买参考书,更有效率

    嘻嘻哈哈喽 评论(3) 2025-07-31
  • 中医执业医师大纲目录

    中医执业医师考哪些科目都是按照考试大纲来确定的,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范围如下:1)中医基础科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2)中

    一人食24 评论(3) 2025-07-31
  • 执业医师中药目录

    第一章中医诊断方法第一节 问诊第二节 望诊第三节 闻诊第四节 切诊第二章 常用针灸穴位第三章 针灸操作技术第一节 毫针刺法第二节 灸法操作第三节 其他针法操作第

    海派装饰0312 评论(6) 2025-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