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41

五百米深蓝
首页 > 医学类资格证 > 陕西中医执业医师改革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美美吻臭臭

已采纳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医学,发展中医事业,适应社会发展对中医医疗保健的需求,保障公民身体健康,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中医(包括中西医结合和民族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以及中医教育、科研和对外交流等活动,适用本条例。第三条 发展中医事业,应当按照继承、保护、扶持、提高的原则,发挥中医的特色和优势,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创新,促进中医现代化。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加强对中医工作的领导,将发展中医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完善中医医疗、教育、科研和管理体系,采取措施为中医事业的发展提供条件和保障。第五条 省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中医事业。省中医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全省的中医管理工作。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中医工作。市、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设置中医管理机构或者专职人员,负责日常中医管理工作。  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支持中医事业发展。第二章 中医医疗机构与医疗服务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中医医疗机构建设纳入区域卫生规划和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合理布局中医医疗机构,建立健全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城乡中医医疗保健体系。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办好非营利性的中医医院。综合医院应当加强中医科室建设,乡镇卫生院根据需要设立和完善中医科室。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兴办中医医疗机构。  具有执业医师资格并符合其他法定条件的中医人员,可以依法申请个体行医。第八条 中医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其中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不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  中医医疗机构的用地、业务用房、医疗设备、技术质量指标等应当达到国家或者本省规定的标准。第九条 中医医疗机构实行院(所、站)长负责制,依法享有人员聘用、收入分配等经营管理自主权。第十条 中医医疗机构应当坚持以中医为主的服务方向,加强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引进和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第十一条 城镇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应当开展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综合服务。中医医疗机构应当参与城镇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第十二条 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工作中的作用。城镇中医医疗机构应当组织中医人员到农村开展多种形式的医疗服务和技术协作。第十三条 中医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中药材质量验收制度,加强中药材加工、炮制和中药制剂配制的管理,保证中药饮片和中药制剂的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禁止使用假药、劣药和未取得许可证的中药制剂。第十四条 中医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第三章 教育与科学研究第十五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社会需求和中医事业发展的需要,建立健全中医教育体系,重点发展中医高等教育,改善中医教育机构的办学条件,达到国家或者本省规定的标准。第十六条 中医高等院校应当加强中医药理论教育和研究,重视中医临床和现代医学理论的教学,培养中医药各学科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和中医机构应当根据中医事业发展的需要,制定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划;培养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安排全科医生、乡村医生的继续教育应当有中医教学内容。第十八条 鼓励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临床经验的中医药专家带徒授业,开展师承教育。具体实施办法,由省中医管理机构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第十九条 鼓励西医药人员学习和运用中医药理论、中医诊疗技术,鼓励中医药人员学习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鼓励中、西医药人员共同研究中西医结合理论和诊疗技术,促进中医药科学的发展。第二十条 省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制定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规划,建立和完善中医药科研体系,加强中医药科研机构和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支持开展中医药理论、中医临床研究和技术创新,组织重大中医药科研课题研究,加快中医药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陕西中医执业医师改革

198 评论(14)

lin2000west

一、陕西中医药大学在哪里 陕西中医药大学地址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西咸大道,该校是陕西惟一一所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的普通高等院校,是1978年******56号文件确定的全国8所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之一。 二、陕西中医药大学介绍 陕西中医药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创建于西安的西北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升格为陕西中医学院,1961年迁至古都咸阳,是陕西唯一一所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的普通高等院校,是1978年******56号文件确定的全国8所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之一,1978年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有条件接收国外留学生、港澳台地区学生的高等院校,2015年更名为陕西中医药大学。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陕西中医药大学已成为一所以中医药专业为主体,医、理、工、文、管多学科专业相互支撑、交叉融合的医学类院校。 一、基本情况 学校北校区坐落于古都咸阳,南校区位于沣河之畔的西咸新区,总占地面积3平方米。现有各类在校生近5万名,设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下设中医系、中西医临床医学系)、第二临床医学院(下设临床医学系)、药学院、针灸推拿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技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人文管理学院、外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14个教学单位,2所直属附属医院、2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以及陕西中医药大学制药厂和陕西医史博物馆。 二、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5000余人(含两所直属附属医院),有专任教师910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504人;有硕士研究生导师500余名、兼职博士生导师16名、博士后导师8名;分别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及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成都、黑龙江、浙江、辽宁等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学校现有国医大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中医药教学名师、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3人,国家级、省级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指导教师70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陕西省名老中医、名中医49人,陕西省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师德标兵21人,陕西省“三秦学者”、“”、“特支计划”人才13人,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10个,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特支计划”三秦学者创新团队5个,形成了一支敬业精神强、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 三、人才培养 六十多年来,学校坚持立足陕西、面向西北、辐射全国,为国家培育了8万余名德才兼备的优秀中医药人才。现开设24个本科专业,已形成了以中医药为核心,医、理、工、文、管等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学校自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临床医学、药学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中医、中药学、护理、公共卫生、应用心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具有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截至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生13562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220人,本科生12215人,留学生127人。学校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教育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2个、省级一流专业8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系)2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共20门。近五年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8项,其中一等奖3项。 四、科学研究 学校注重科技创新,打造一流学科平台,取得了丰硕成果。现已形成了以中医中药为主体,布局比较合理,层次比较齐全的重点学科群,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7个、陕西省一流学科2个、优势学科6个、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5个。建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学、中药学、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博士后创新基地2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国家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3个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5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4个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陕西省临床研究中心与分中心、2个陕西省重点研究室、13个陕西省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与陕西省免疫炎症相关疾病中医药防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陕西省中药资源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陕西省创新药物研究中心、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省级“双导师制”科技创新创业中心、咸阳市中药产业技术发展研究院、院士工作站、国医大师研究院、整合医学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建立了完善的医药科技创新体系。近五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行业重大专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陕西省重点科技专项等科研项目70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43项。学校主办的《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现代中医药》系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陕西省优秀期刊。   五、医疗服务 学校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始建于1940年,是西北地区建立最早的一所中医特色突出,综合实力雄厚,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产业、文化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国家中医药示范医院,也是国家“七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七所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之一。医院针对不同个体的优质服务和健康指导,建立起独具中医特色的“诊”“案”“调”“管”“养”齐备、产业链条完整的健康服务平台。拥有以“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基地”等为代表的医疗、教学、科研、文化平台38个。是国家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基地、国家中西医结合传染病临床基地、国家首批中医药传承创新重点工程重点中医院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陕西省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基地。医院注重文化建设,富含中医药传统文化特色的庭院环境收到了很高的社会赞誉,荣获国家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第二附属医院是西北地区首家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陕西省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单位,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医院现有国家临床重点学科和专科建设项目21个,其中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类别)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3个、重点学科2个,陕西省中医药重点专科9个、重点学科2个,咸阳市重点专科4个。2017年获批为“陕西省危重孕妇救治与转诊中心”,被誉为本地区“母婴健康的保护神”。 六、科技产业 学校充分发挥中医药产学研优势,积极推进协同创新,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建设,服务大健康产业,先后与咸阳市、渭南市、杨凌示范区、铜川市、宝鸡市、商洛市、旬邑、子洲、佳县、柞水、镇巴、洛南等二十余市县建立了政产学研合作关系,与步长制药等著名医药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学校作为技术总依托单位对全省60个县中药资源进行了普查,摸清了中药资源的家底,为我省发展中医药产业提供了决策依据,学校指导建立了20多个以“秦药”为特色的中药材示范种植基地,对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助力精准脱贫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由学校研发的固肠止泻丸、咽炎清丸、金砂五淋丸、消炎退热合剂、天麻眩晕宁合剂、通脉口服液、益视口服液等系列中成药畅销全国,产生了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七、对外交流 学校是中国最早有条件开展对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地区学生进行中医药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有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和陕西省人民政府“三秦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先后同美国、加拿大、韩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波兰等国家和台湾、香港等地区的高校建立校际合作交流关系,先后为世界各地3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3000多名中医药人才,现有来自15个国家在校留学生127人。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地缘和人文优势,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学校积极投身“一带一路”中医药传播事业,先后获批国家丝绸之路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陕西)、中国-瑞士中医药中心(日内瓦),在美国、俄罗斯、罗马尼亚成立了中医药医疗中心。

223 评论(13)

相关问答

  • 执业药师职称改革陕西省

    回答 执业药师只是执业资格,没有等级的,你要申请高级一般需要先有初级满几年,还有学历、论文什么才可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百发布了《关于执业药师职业资格度制度规定

    sweetmiriam 评论(2) 2025-07-31
  • 中西医执业医师改革

    【导读】大家都知道2020年我国医疗卫生部门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其中也包括了不少考试报名条件的变动,很多报考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的考生们对此很是不解,不知道自己是

    布丁无敌 评论(3) 2025-07-31
  •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改革

    医学教育网回复:1、机考考试可能会增加今年口腔、公共卫生类别、中医类别中西医结合专业执业、执业助理医师以及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实行计算机化考试。计算机化考试是医师资

    goodluck6699 评论(4) 2025-07-29
  • 执业医师中西医结合改革

    [align=left][size=5pt]一、 区内变更[/size][/align][align=left][size=5pt] 1[font=宋体]、《医

    岁月静好-静静 评论(4) 2025-07-31
  • 中西结合执业医师改革

    医师资格考试是行业准入考试,是评价申请医师资格考试者是否具备从事医师工作所必需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考试。医师资格考试为全国统一考试,每年举行一次,由卫生部医师资

    木木兮123 评论(6) 2025-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