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rophelandStella
angelabaobao
疼痛 一、头痛 头痛通常是指头颅内、外各种性质的疼痛。 头痛的特点 (1)头痛发生的缓急:急起的头痛,特别是第一次发生的剧烈头痛,原因常为器质性,可见于急性感染、急性中毒、中暑、三叉神经痛、急性青光眼、急性脑血管疾病、牙原性头痛等。急性头痛伴有意识障碍与呕吐者,青壮年应注意蛛网膜下腔出血;老年人多注意脑出血。慢性头痛进行性加剧并伴有颅内压增高症状者,常见于颅内占位性病变;不伴颅内高压症的慢性头痛,以肌收缩性头痛与鼻原性头痛为多见。慢性复发性头痛是偏头痛的特征之一。 (2)头痛的部位:颅内或全身急性感染所致的头痛多为全头痛,呈弥散性,较少放射,随感染的缓解而好转。伴颈部剧烈疼痛和脑膜刺激征见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一侧性头痛见于偏头痛、丛集性头痛与脑神经痛。颅外病变(眼、鼻、耳、牙原性头痛)为浅在性头痛,位于刺激点或受累神经分布的区域内。颅内病变如脑炎、脑膜炎、脑脓肿、脑肿瘤等引起的头痛常较弥散与深在,其部位不一定与病变部位相符合,但疼痛多向病灶侧的外面放射。 (3)头痛的性质:血管性头痛多为胀痛、搏动性痛。脑神经痛多为电击样、烧灼样或刺痛性质。肌收缩性头痛多为重压感、紧箍感。颅内高压性头痛多属深在性,呈胀痛、钻痛、牵拉痛、转动性痛等。神经官能性头痛性质不一、部位不定,或弥漫全头部。 (4)头痛的程度:头痛的程度和病情轻重之间通常无平行的关系,而可能与患者对痛觉的敏感性有关。一般以三叉神经痛、偏头痛、脑膜刺激所致的头痛最为剧烈。有时神经官能性头痛也可相当剧烈。眼原性、鼻原性、牙原性头痛多为中度。脑肿瘤的头痛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可能为轻度或中度。 (5)头痛发生时间与规律:颅内占位性病变所致头痛常在晨间加剧,与睡眠后颅内压相对增高有关。高血压性头痛也常于晨间较剧,其后逐渐减轻。由于睡眠中鼻窦内脓液积蓄,副鼻窦炎可出现有规律的晨间头痛。丛集性头痛往往于夜间发作。眼原性头痛在长时间阅读后发生。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持续数秒至1~2min,骤发骤止。偏头痛的特点是头痛呈周期性反复发作,多于上午发生,持续数小时至1~2日。脑肿瘤所致头痛通常为慢性进行性,早期可有或长或短的缓解期。脑外伤性头痛有明显的发病日期。神经官能性头痛以病程长、明显的波动性与易变性为特点。 (6)激发、加重或缓解头痛的因素:对提示诊断常有帮助。如摇头、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等使颅内压增高的动作,常使脑肿瘤与脑膜炎的头痛加剧。神经官能性头痛因精神紧张、焦虑、失眠等诱发或加重。丛集性头痛因取直立位而减轻;腰椎穿刺后的头痛则因直立位而加重。颈肌急性炎症时的头痛因颈部运动而加重;而与职业有关的颈肌过度紧张所致头痛则在颈部活动后减轻。组胺试验可诱发丛集性头痛;而麦角胺可使偏头痛缓解。 头痛的伴随症状 (1)伴体温升高:体温升高与头痛同时出现者,常为急性感染、中暑等;急性头痛后出现体温升高,可见于脑出血、某些急性中毒、颅脑外伤等。 (2)伴剧烈呕吐:常见于颅内高压症,如脑膜炎、脑炎、脑瘤等;偏头痛在呕吐后头痛明显减轻。 (3)伴剧烈眩晕:见于小脑肿瘤、小脑脑桥角肿瘤、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基底型偏头痛等。 (4)伴神经精神症状:急性头痛可见于颅内急性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一氧化碳中毒等;慢性进行性头痛须注意脑肿瘤。慢性进行性头痛如突然加剧,神志逐渐模糊,提示有发生脑疝的危险。 (5)伴视力障碍:多为眼原性(如青光眼)和某些脑肿瘤。短暂的视力减退可见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发作或偏头痛发作开始之时,偏头痛发作开始时可有闪光、暗点、偏盲等先兆。 (6)伴癫痫发作:可见于脑血管畸形、脑寄生虫囊肿、脑肿瘤等。 (7)伴神经官能症症状:见于神经官能性头痛。 二、胸痛 胸痛主要由于胸部(包括胸壁)疾病所引起,有时腹腔疾病也可引起胸痛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疼痛常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或剑突下。 三、腹痛 腹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症状之一。系由腹部或腹外器官疾病所引起,可为急性或慢性。 腹痛的部位: 腹痛的部位常为病变的部位。如胃痛位于中上腹部;肝胆疾患疼痛位于右上腹;阑尾炎疼痛常位于McBurney点;小肠绞痛位于脐周;急性盆腔炎症、结肠绞痛常位于下腹部;膀胱痛位于耻骨上部。但某些疾病如早期急性阑尾炎、肺炎球菌肺炎、心肌梗死等则不尽然。也有疼痛可为广泛性与不定位性,如结核性腹膜炎、腹膜转移癌、腹膜粘连、血卟啉病、结缔组织病所致的腹痛。 腹痛的性质与程度: 消化性溃疡常呈周期性、节律性中上腹刺痛或灼痛,如突然呈剧烈的刀割样、烧灼样持续性疼痛,可能系并发急性穿孔;胆绞痛、肾绞痛、肠绞痛也相当剧烈,病人常呻吟不已、辗转不安;剑突下钻顶样痛是胆道蛔虫梗阻的特征;持续性广泛性剧烈腹痛见于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脊髓痨胃肠危象表现为电击样剧烈绞痛;肝癌疼痛多呈进行性加剧;肠寄生虫病多呈发作性隐痛或绞痛;结肠病变常呈阵发性痉挛性痛,排便后常缓解;直肠病变常伴里急后重;慢性肝炎因包膜牵张常表现为肝区胀痛;幽门梗阻时上腹痛于呕吐后减轻或缓解。 发热 概念:若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或体温调节中枢本身功能紊乱等原因,导致体温超出正常范围则称为发热。 发热的临床分度: 低热: 4~38℃; 中等度热: 1~39℃; 高热: 1~41℃; 超高热: 41℃以上。 超高热: 4l℃以上。 超高热: 4l℃以上。 发热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体温上升期:临床表现为畏寒或寒战、皮肤苍白并干燥无汗、疲乏不适、肌肉痛等症状 2 高热持续期:临床表现为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加快、加强,心率加快,可有出汗 体温下降期。 热型: (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左右,达数日或数周,24h波动范围不超过1℃。见于肺炎球菌肺炎、伤寒、斑疹伤寒等的发热极期。 (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h内体温差达2℃以上,最低时一般仍高于正常水平(如最低时低于正常水平则称为消耗热)。可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疾患等。 (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体温波动幅度可达数度,无热期[间歇期)持续1日乃至数日,反复发作。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4)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5)回归热:体温骤升至39℃以上,持续数日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日,即有规律地交替一次。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等。 (6)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或以上,数天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数天后再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鲁斯菌病。
品名暂无
57题组病史采集 女 22岁 停经43天 伴恶心 呕吐 病例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广泛前壁)第二站 技能操作 吸痰术 傅宾实验 胸骨上窝 腋窝 锁骨中线 小腿检查 第三站 正常心电图 心动过速 正常胸片 心包摩察音 脑梗塞 还有记不清了
美羊羊小P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病原体1934年在日本发现,故名日本乙型脑炎,1939年我国也分离到乙脑病毒,解放后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改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属于血液传染病。 乙型脑炎的极期 病程第4~10天,进入极期后,突出表现为全身毒血症状及脑部损害症状。 高热:是乙脑必有的'表现。体温高达39~40℃以上。轻者持续3~5天,一般7~10天,重者可达数周。热度越高,热程越长则病情越重。 意识障碍:大多数人在起病后1~3天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嗜睡、昏迷。嗜睡常为乙脑早期特异性的表现。一般在7~10天左右恢复正常,重者持续1月以上。 惊厥或抽搐:乙脑严重症状之一。由于脑部病变部位与程度不同,可表现轻度的手、足、面部抽搐或惊厥,也可为全身性阵发性抽搐或全身强直性痉挛,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 呼吸衰竭:乙脑最为严重的症状,也是重要的死亡原因。主要是中枢性的呼吸衰竭,可由呼吸中枢损害、脑水肿、脑疝、低钠性脑病等原因引起。表现为呼吸表浅,节律不整、双吸气、叹息样呼吸、呼吸暂停、潮氏呼吸以至呼吸停止。 中枢性呼吸衰竭可与外周性呼吸衰竭同时存在。外周性呼吸衰竭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频率改变、呼吸动度减弱、发绀,但节律始终整齐。 高热、抽搐及呼吸衰竭是乙脑急性期的三联症,常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加重病情。 脑膜刺激征:较大儿童及成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脑膜刺激征。婴儿多无此表现,但常有前囱隆起。 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若锥体束受损,常出现肢体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强,巴彬斯基征阳性。少数人可呈软瘫。小脑及动眼神经受累时,可发生眼球震颤、瞳孔扩或可缩小,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等;植物神经受损常有尿潴留、大小便失禁;浅反身减弱或消失,深反射亢进或消失。 其他:部分乙脑患者可发生循环衰竭,表现为血压下降,脉博细速。偶有消化道出血。 多数病人在本期末体温下降,病情改善,进入恢复期。少数病人因严重并发症或脑部损害重而死于本期。 乙型脑炎遗症期 虽经积极治疗,部分患者在发病6个月后仍留有神经、精神症状,称为后遗症。发生率约5~20%以失语、瘫痪及精神失常最为多见。如继续积极治疗,仍可望有一定程度的恢复。 根据病情轻重,乙脑可分为4型: 轻型:患者神志始终清晰,有不同程度嗜睡,一般无抽搐,脑膜刺激不明显。体温通常在38~39℃之间,多在一周内恢复,无恢复期症状。 中型:有意识障碍如昏睡或浅昏迷。腹壁反射和提睾反射消失。偶有抽搐。体温常在40℃左右,病程约为10天,多无恢复期症状。 重型:神志昏迷,体温在40℃以上,有反射或持续性抽搐。深反射先消失后亢进,浅反射消失,病理反射强阳性,常有定位病变。可出现呼吸衰竭。病程多在2周以上,恢复期常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异常及瘫痪表现,部分病人可有后遗症。 暴发型:少见。起病急骤,有高热或超高热,1~2天后迅速出现深昏迷并有反复强烈抽搐。如不积极抢救,可在短期内因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死亡。幸存者也常有严重后遗症。 乙脑临床症状以轻型和普通型居多,约占总病例数的三分之二。流行初期重型多见,流行后期轻型多见。
学啥考啥
根据往年的话,2019年是11月起陆续发布,2018年是10月起陆续发布,2017年是12月起陆续发布,今年的话预计于2020年10月起陆续发布。近三年的考试时
翳学考试在线网站有免费在线练习,可以一看。
导语:心脏性猝死系指由于各种心脏原因所致的突然死亡。可发生于原来有或无心脏病的患者中,常无任何危及生命的前期表现,突然意识丧失,在急性症状出现后1小时内死亡。我
2015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临近,为了帮助即将参加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的考生顺利复习,环球网校搜集整理了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脑膜炎的鉴别诊断,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
优质医学类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