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小茬子521
书中人物的设定,来自英国作家肯尼斯格雷厄姆的经典著作,柳林风声。 本书的主角是蛤蟆,蛤蟆本是一个热情时尚又爱冒险的家伙,惹出过不少麻烦和笑话,可他现在陷入了抑郁不能自拔,他的朋友们决定带他去接受心理咨询。于是本书的故事就此展开。 精彩摘录 第一章中当鼹鼠来到蛤蟆庄园,发现蛤蟆先生抑郁了。鼹鼠回去把蛤蟆的情况告诉了河鼠。 河鼠和鼹鼠决心要帮助这个昔日的好朋友。他们想到了带蛤蟆先生去做心理咨询。河鼠和鼹鼠再去蛤蟆庄园的路上碰到獾,于是三人决定一起去援助蛤蟆? 精彩摘录 蛤蟆的朋友们先是精心照料了他,接着鼓励他,然后严正告知他必须振作起来,最后他们把蛤蟆将要面临的凄惨前景说的明明白白,用能言善辩的獾的原话说,这些坏事都会降临,除非蛤蟆“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然而这些对蛤蟆都没有用。终于獾看不下去了,这个令人钦佩的家伙虽擅长规劝,却缺乏耐心。“听着蛤蟆,这一切必须到此为止。” 看完朋友劝说蛤蟆的场景,我们是不是似曾相识?当我们的朋友碰到困难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是极力劝说。 曾经有个好闺蜜和她老公吵架了,她就找我倾诉。我听完后义愤填膺,支持闺蜜和她老公干到底,咋们必须刚!现在回想起来,我真不是个会倾听的人。 每次当我儿子学习上碰到困难的时候,我总是在一旁竭力劝说,一份付出,一份收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恨不得把脑海中所有的辞藻一股脑儿倒出来,以证明我说的都是对的。其实讲此时道理对孩子来说毫无用处。 精彩摘录 蛤蟆打算完全听咨询师的,只要咨询师觉得是最好的,他都会照办,他知道朋友们是为了他好。 咨询师认为,心理咨询向来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都得出于自愿,所以这就意味着只有当咨询者是为自己,而不是为取悦朋友们才来咨询的时候,他们才能真正的合作。 蛤蟆意识到他得为自己的咨询担起责任来。这和他原来打算坐等受教的态度,相去甚远。他真的能够靠自己摸索出摆脱痛苦的办法来吗? 咨询师对蛤蟆承诺,我会对你倾注我全身心的关注,我也希望你对咨询是全心投入。 当我们面对困境时,没有人能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只有向自己的内心去探索。 如果再有闺蜜找我倾诉,我想我会对她倾注我全身心的关注,是不是的与她共情即可。 如果孩子在学习上碰到困难,我不会再说教了,我将会倾注我的全身心关注,积极与他共情。精读《蛤蟆去看心理医生》——感悟与反思
AndyBarrel
孩子两岁多了,也正是孩子发育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发育期——叛逆期,这个阶段过渡的好的话时间就短,过渡的不好的话时间就会长。妈妈说的情况,对于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可以选择拒绝
小兔子lucky
一、冷静对待,当孩子发脾气耍赖时,让他独自在一个屋子里呆一会,不要急于去说服他,没有多久,他就会安静下来,这时在和他讲道理,他就会接受。二、适当体验,有时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本来是不正确的,这时,大人不妨在没有危险的前提下,可以让他尝试,当他碰壁时,在给他讲道理,他也会乐意接受。四、及时鼓励,鼓励对任何一个调皮的孩子都是良药,当发现他有一点进步,就要鼓励表扬,给他信心,他就会自觉的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断的强化,逐渐改变不良的习惯。化解宝宝任性6大建议“我们宝宝非常任性,啥事不依着他,就撒泼打滚,连哭带闹,真没辙!”秘诀一:读懂宝宝的心父母A:一个双休日,我领着女儿逛商店。兴致正高时,女儿却心烦意乱发脾气。我一边哄,一边劝,怎么也不管用。我急了,准备抱起孩子往外走。就在我蹲下身来的瞬间,才恍然大悟:原来蹲下身来从孩子的角度看去,看不见色彩斑斓的商品,而是晃来晃去的人腿!怪不得孩子任性发脾气,原来和我心情不一样。我突然领悟到,有时候孩子任性发脾气,有他的道理,我们需要理解孩子,读懂孩子的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心理咨询师点评:孩子任性不听话,不接受大人讲的道理,往往因为大人不懂“小人”心。如果从孩子的立场,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用孩子的心感受生活,孩子的心才能和我们相通。我们一旦读懂了孩子的心,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就会多一些顺利,少一些失误。秘诀二:不给宝宝把任性当作要挟父母的机会父母B:我看过前苏联英雄舒拉小时候的故事。一次他非要在饭前吃饭后才吃的粉羹,爸爸妈妈不仅没有同意,而且没有哄他,屋里只剩下舒拉自己。他哭喊了一阵后,不见回音,自觉没趣就用木块码东西玩了。以后每次舒拉任性哭闹时,爸爸妈妈不迁就他,也不给他当“观众”,事后再给他讲道理。就这样,很快治好了舒拉任性哭闹的毛病。我们这样对孩子,也没有孩子任性的烦恼。所以,我的切身体会是:最好开初时狠狠心,不迁就孩子,像舒拉的父母那样防患于未然。心理咨询师点评:这位父母的感悟是有道理的,作为一种性格特征,任性有很大的后天因素。你是不是孩子刚一哭闹,就心软了,就百依百顺?等到孩子掌握了任性哭闹这个要挟大人的“法宝”,而无休止地恶性发展下去时,再想解决就很难办了。孩子会很敏锐地抓住时机,学会影响父母,甚至要挟父母。所以,必须从很早就注意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式,不给孩子学会用任性要挟父母的机会。秘诀三:以合理的方式满足宝宝的合理需求父母C:我认为,适时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也是预防孩子任性毛病的一个方法。比如,孩子一天没见到你了,想跟你亲热一番,让你讲个故事什么的,这就是合理要求。你为什么非要等他大哭大闹犯起性子来再满足他呢?我孩子刚进幼儿园的时候,我就坚持这样的原则,送孩子的时候,不等孩子闹,我就把孩子抱在怀里,拥抱亲吻一番,满足他的亲情和皮肤感觉需要,之后绝不再迁就。孩子总能高高兴兴地跑进幼儿园,从没有因为不想离开妈妈而任性犯拧的时候。心理咨询师点评:不错,孩子的任性常常是为了争取某种需要的满足。聪明的做法是以合理的方式满足孩子合理的需要;等孩子任性发脾气了再来答应孩子的要求,是最愚蠢的做法。当然,满足孩子的需要一定要讲究条件,对于不能或不该满足的需要一定要坚守原则,毫不妥协。秘诀四:给宝宝创造集体生活的机会父母D:一次,我的孩子带着刚买来的自动坦克在外面玩的时候,邻居几个小朋友想和孩子交换玩。孩子不愿意,我们赶紧劝说他给小朋友玩一会儿,可他就是不听,而且和我们任性地大闹。别的小朋友则继续玩起了他们的游戏,非常开心。我的孩子不闹不吵了,静静地看着他们,最后不得不“求和”,和大家交换玩具,一起玩。由此,我感到,预防孩子任性的毛病,最好是让孩子和同伴一起玩。从此,我想了好多办法,给孩子创造集体活动的机会。心理咨询师点评:任性是自我中心的产物,集体活动是破除自我中心的最好途径。因为集体活动有其规范,遵从集体规范是参与集体活动的前提。而孩子的天性就是不喜欢孤独,所以,让孩子到伙伴中去,到集体中去,的确是富于远见的对策。秘诀五:宝宝任性时不予理睬父母E:我孩子两岁的时候,常常任性胡闹,我呵斥他就跟夸奖他一样,越是呵斥他越是来劲。有天他又任性胡闹,恰好我手上正忙着一件事情,根本没顾上他。几分钟后,等我忙过了,孩子已经在旁边安静地玩起来了。这偶然的发现,让我找到了一个对付孩子任性的秘诀,那就是有时候孩子发脾气胡闹,我全当没看见,一会儿就风平浪静了。心理咨询师点评:孩子都有引起成人关注的强烈愿望。有时候孩子胡闹,与其说是任性不如说是为了吸引成人的注意。而这时一旦对孩子给予批评呵斥,恰好满足了孩子被关注的愿望,于是孩子学会了用任性来引起成人的关注,因此,不予理睬是可取的对策。等孩子终止任性行为的时候再给予关注,这样,就把孩子引起成人关注的需要和良好的行为表现建立了暂时神经联系,从而也就抑制了任性的行为。秘诀六:及时转移宝宝的注意心理咨询师点评:人的心态是由注意决定的,注意转移了,心态也就变化了。因此,转移注意是矫正孩子任性毛病的可行办法。想方设法转移孩子的注意,用不着哄劝,不知不觉间就会淡化孩子的拧劲,消除任性的毛病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