姗姗爱C
中学生对网络好奇、对网络游戏感兴趣是符合青、少年发展的天性,网络游戏是他们现今交流最多的游戏话题,从农场、真三、CF等游戏中,他们或多或少也感觉到快乐。1、发现中学生沉迷玩游戏,要冷静处理当发现中学生沉迷于玩网络游戏时,首先是保持冷静的态度,其次要多表扬他(她)的优点,给予他们恰当的表扬和关心,培养他们的现实活动兴趣。2、树立榜样,父母少玩手机电脑如果父母经常在家里打电话、发短信、玩微信,或者打游戏、看电影,那么多半孩子也会对手机产生兴趣并希望从手机中获得满足。因此,规劝低头一族的家长朋友,一定记得不要在孩子面前拼命地玩弄手机。3、引导中学生合理平衡游戏和学习。适度的游戏可以起到良好积极的作用,但并不提倡完全禁止中学生玩游戏,在课余期间,可以适当的限制时间陪着孩子玩一些益智有趣的游戏。这样不但可以锻炼中学生的大脑,也增进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两全其美。4、要积极寻求专业帮助,如找心理咨询师当发现中学生游戏成瘾时,家长不要批评和打骂,而应积极地寻求专业帮助,如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者带孩子隔绝网络环境。如果情况特别严重的,甚至伴有其他精神症状,如幻想、抑郁等,要及时与医院联系,尽早接受住院治疗。对于一些已经沉迷于网络的中学生,家长过分指责只会增加他们的逆反思想,家长首先要做是先平静自己的心态,和小孩多接触,多沟通,了解他们为什么喜欢游戏,并引导他们对其它诸如体育、艺术方面的兴趣。
滋味游龙
01 这里作为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简单说一下如何找靠谱的咨询师,以及从专业的角度是怎么看待孩子玩手机的问题。 首先,我们自己也承认这个心理行业是鱼龙混杂的,我们接手过很多同行咨询效果不佳,然后来我们这里做咨询的孩子。 发现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还是挺多的。 比较常见的是,咨询关系不匹配。 比如,一个初三的男生之前去做咨询,咨询师和孩子聊原生家庭的苦难。 结果孩子的情绪问题在咨询室里是解决了,但是回家家里之后和父母的冲突更加严重了。 一个16岁的男生,还在上学,把亲子关系搞得太恶劣,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而且还对社会功能造成了更加严重的影响,和父母非常对立。 还有一个高二的女生,原本学习很好,但是因为一些事情产生了厌学情绪和厌学行为,去做催眠疗法。孩子是内心是获得宁静了,但问题是高二就是一个学习很紧张的时刻,而且女生在学校遇到的冲突,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咨询过后,孩子反而更加不愿意回到学校了。 02 另外一种比较常见的是,咨询师有多重身份,这种常见于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 我们厌学症管心营接到很多个案,已经在学校里面接到了心理老师的辅导,但是很难得到好转,甚至有加深的迹象。 一个无奈的现实就是,学校心理咨询师在了解情况之后,很多时候没有办法做到保密,甚至于有些咨询师,非但不保密,还会主动的告诉学生的班主任老师等负责人员。 这样的做法,固然减少了出事之后的责任,也是出于一种安全心理,但对于来访的学生,却感觉到是一种出卖。 当然,我们也发现很多专业的心理老师,虽然不能解决问题,但还是稳定了孩子的情绪,在那个当下确实是帮助到了孩子渡过难关。 还有一些比较乱七八糟的情况,这里就不细说了,简单举例一下 没有出示相关资质的,比如没有经过心理学培训、没有执业资格证、是教育机构但是干咨询机构的事情 让办卡的,比如说一次交10次咨询费,或者像理发店一样推销充值卡 超越咨询边界的,比如来访者找不到工作,给安排工作;来访者成绩不好,咨询师帮忙找补课老师等等,这些都属于越界。 最重要的一点,假如你在咨询中觉得【不舒服】或者你觉得【没有效果】,这里我们都建议你不要再进行咨询了。在发现咨询没有效果的时候,要及时终止咨询,千万不要耽误改变的时机,特别是孩子在上学,关键时机就这么几年。 03 最后从专业的角度分析一下玩手机这件事情。 这里你表述是,【男孩沉迷手机不愿上学】。 实际上是,男孩不愿意上学,所以沉迷玩手机。 玩手机是解决方案,而不是问题本身。 我们厌学症管心营在咨询中发现,很多家长不明白这点,因为家长本身就陷在问题中,成为了维持孩子问题的一环,所以没办法超出认知来解决问题。 家长很天真地以为,玩手机是问题,认为孩子沉迷手机了之后就解决问题了。 其实事实恰恰相反,当孩子无法通过手机来宣泄情绪的时候,就有可能转换为更加严重的心理问题。 从心理角度分析,玩手机,可以理解成一种逃避方案,而逃无逃之后呢? 断掉玩手机这条渠道之后,孩子出现强迫行为、自残行为、睡眠障碍等问题的概率直线上升,那个问题不比玩手机严重? 家长有一个普遍的错误认知,那就是认为是手机、游戏、网络害了孩子。 很多家长说,我家孩子自从有了手机以后就开始出现问题了;有的家长说,自从我们家买了电脑以后,孩子就开始玩游戏,有网瘾了……. 实际上是孩子先有了问题,才逃避到网络上去。 是孩子在现实中,没办法感受到爱和理解,没办法感受到快乐,所以才把自己的精神寄托到网络中去。 不管是厌学,还是网瘾,其实都是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玩手机只是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而已,就像是成年人亲面对工作压力,回家坐在车上抽烟。 在车里抽烟,是成年人面对工作压力的解决方案。 但是解决方案变成了一个问题,因为抽烟有害健康,容易患上一些肺部的疾病。 玩手机也是一种解决方案。 但是在家长看起来,这个解决方案很糟糕,因为它有比较严重的负面作用。 那么玩手机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呢?
阳光靖好
如何应对高中生游戏成瘾:
1、发现中学生沉迷于游戏,冷静应对。 在寻找沉迷网络游戏的中学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的心态,其次要表扬他(她)的优点,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关怀,培养他们对现实生活活动的兴趣。
2. 以身作则,父母少用手机和电脑 如果父母经常在家打电话、发短信、玩微信,或者玩游戏、看电影,大部分孩子也会对手机感兴趣,希望得到满足 从手机。 因此,我奉劝低头族的家长朋友们切记不要在孩子面前拼命玩手机。
3.引导中学生合理平衡游戏与学习。 适度的游戏可以起到很好的积极作用,但完全禁止中学生玩游戏是不可取的。 课余时间,可以适当限制陪孩子玩一些教育有趣的游戏的时间。 这样既可以锻炼中学生的大脑,又可以增进亲子之间的亲子关系,两全其美。
4、积极寻求专业帮助,比如找心理咨询师。 发现中学生沉迷游戏时,家长不要批评责骂,而是积极寻求专业帮助,比如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者让孩子远离网络环境。 如果情况特别严重,甚至伴有其他精神症状,如幻想、抑郁等,应及时与医院联系,尽快接受住院治疗。
5.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 这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 绝大多数网瘾儿童的共同特点是,父母经常“控制”孩子,不断对孩子提出限制性要求。 单看家长们为孩子提出的安排,真的很好,也很合理。 但是你把所有的“管理”都扛在了肩上,孩子哪里还有机会学习自我管理呢?
6、让孩子有丰富的课外阅读,网络游戏只能成为精神空虚的孩子的鸦片; 丰富的课外阅读会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变得更聪明、更理性,其强大的力量会占据位置,不要给游戏留下更多的空间。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