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兔子好好
林小清,作为一个在医学界有了一定名气,未来前途无量的医疗大V,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对自己的女粉丝进行性骚扰,这种行为实在让人感到遗憾。
此事在网络曝光后,他本人所在的医院已与他解除合同,而他本人也对此事作出了郑重道歉。但对于网友来说,道歉并不能起到任何作用,因为事情已经发生,对女粉丝所带来的伤害也已客观存在。
林小清现已被所属医院解除合同,处于无工作状态,那么后续还会有医院会聘用他吗?
我看是很难。
我们常常说在做事之前先做人,通过做事可以反应出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和道德人品。如果一个人的品德低下,哪怕是专业技术再高,也不能被社会所接受,因为他的专业价值的光芒完全被品德所覆盖。对于现代的企业来说也是一样,品德不良的人进入企业,可能会给企业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人们常说的“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人的品德在社会中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我们现在在买房时,需要有个人征信报告,只有个人征信良好的人还有资格向银行申请贷款;甚至你要去骑一个共享单车,也需要你的信用分良好,也只有信用分达标才可以免押骑行。
可以想见德已经深入影响到了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如果一个人的德出现问题,不仅不能买房,不能高消费,甚至连最基本的使用共享单车都不可行。
而且现在是互联网时代,通过社会中的每个人的日常行为,都会留下痕迹,并形成大数据平台。如果一个人的品德低下,不仅给自己带来不良影响,也会给企业及社会带来不利影响。
从林小清的道歉声明来看,他首先承认自己的行为,并因此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是可以肯定的。但他把自己的行为原因解释为心理问题,这就有点为自己开脱的意思了。至于是不是真的心理出现问题,网友们不得而知,也无法求证。
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医生,应该对自己的情况非常了解。作为一个专业医生,治病救人就是他们的职责,但却不能治疗自己的心理疾病?作为一个局外人,这个问题比较专业,不敢妄加评论,但心存疑问,应该是很多的人的共性。
林小清的性骚扰问题经网络曝光后,对于他这种医术高超,但道德低下的人,他再想进入医护体系工作,肯定是相当难的。即使进入其他行业,恐怕也是非常困难的。对此,你怎么看呢?
超级懒喵喵
1 前段时间看了一本书,叫做《小青之分析》,作者是潘光旦。《小青之分析》是他读书时的一篇作业。 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这位作者,潘光旦与叶企孙、陈寅恪、梅贻琦并成为清华百年四大哲人。一生涉猎广泛,在性心理学、社会思想史、家庭制度、优生学、人才学、家谱学、民族历史、教育思想等众多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摘自百科] 当年在全国上下倡导人多力量大的时候,潘光旦等人提出应该适当限制人口。但那时唯我独尊一言九鼎,限制人口的声音很快就被压下去了,潘光旦还被打成右派,直到79年才被解放。 潘光旦在清华堂读书时有一位老师,叫做梁启超,当时梁启超在清华堂给学生上课,讲的内容是“中国五千年历史鸟瞰”,要求学生妹据此写一篇文章作为作业。 潘光旦用当代的心理学生理学知识,分析了几百年前冯小青之死——相当于用现代的知识为过去的某些事情或者某些现象做出解释。 这个角度在当时非常别致,再加上潘光旦的分析有理有据,这份作业受到了梁启超的激赏。梁启超给了他很高的评价,说他的头脑滢澈,情绪深刻,无论是当科学家还是当文学家都能取得巨大的成功,希望他专注某一方面,必能大成。 事实上,潘光旦并没有按照梁启超先生的建议走专一化的道路,依然走广与博的路线,一生涉猎广泛。在优生学和性心理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2 这本《小青之分析》就是他后来根据当时的作业完善拓展而来的,从性心理的角度考察分析当时冯小青为什么会死掉,冯小青顾影自怜究竟与性心理何干,甚至还给出了一些预防措施。 有必要介绍一下冯小青的故事。冯小青是明朝万历年间的才女,从小聪慧,十岁时有个尼姑到她家口授佛经,她听一遍就能背诵。这个尼姑想要收她做弟子,冯小青的母亲没同意。 到了十六岁的时候,冯小青的母亲贪恋财物,把她嫁给了一个富人做小老婆。这个富人的大老婆是个悍妇,悍妇把小青单独迁到一个院落,没有自己的允许不准自己的丈夫与小青见面。 小青日益忧郁,后来大家发现冯小青经常跟自己的影子絮絮叨叨地聊天,旁人一近前就戛然而止。 本来冯小青周围有个可以跟自己交流的杨夫人,后来杨夫人随夫去了外地,冯小青更加孤独,更加忧郁。到最后变得茶饭不思,每天只喝几口梨水。 再后来冯小青觉得自己要死了,请画师来为自己画像,画了几次她都说不像,后来画师观察她的举动,终于做出一副她满意的画像。她对着画像说,小青,小青。然后就死掉了。 3 潘光旦从性心理的角度分析了这个故事中小青的一些行为形成的原因,和她为什么忧郁而死的原因,还提出了自己的性发育观。 潘光旦把人的性心理发育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子母认同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母体客观化与母恋阶段;第三个阶段是自我自觉及自我恋阶段;第四个阶段是自我恋扩大与同性恋阶段;第五个阶段是性成熟与异性恋阶段。 第一个阶段 就是小孩刚出生没多久,没有自己的意识,还认为自己和母亲是一个整体。 第二个阶段 是小孩逐渐有了自己的意识,意识到自己的母亲是另一个客观存在,并不和自己是一个整体,这个时候小孩在精神上对母亲充满了爱恋。 第三个阶段 小孩已经脱离了母亲的怀抱,受到社会压力或者大人引导,意识到母恋不会被允许,于是转而爱恋母亲之外的人。除了双亲之外,最熟悉的人就是小孩自己,这个时候的小孩在心理上爱恋的对象往往就是自己。 第四个阶段 自己的性心理逐渐发展,爱恋的对象从自己转移到别人,但是步子又不能迈的太大,往往会转移到不是自己但与自己相近的人的身上,也就是同性身上。恰在这个阶段,自己接触最多的别人往往是与自己同性的人。 第五个阶段 在生理上成熟了,繁殖的本能、欲望的本能共同影响,自我恋、同性恋已经无法应付这总影响,只有发育健全的异性才能满足这种需求,于是就进入了异性恋阶段。 4 《小青之分析》认为,人的性心理要经历上述5个阶段——子母认同、母恋、自恋、同性恋、异性恋。子母认同是开端,异性恋是归宿。 这个过程受某些因素影响,可能会发生回流。例如经历了同性恋阶段,跨越到异性恋后,受到某种刺激,在心理上就会退缩,性心理的发展阶段可能会退回到同性恋阶段,甚至退回到自我恋阶段。 很多人非常自恋,用《小青之分析》里的观点解释的话,那就是这人从自恋到同性恋、异性恋发展的过程中,受到过某些阻滞,在这个地方形成了一个影响深刻的心理区域,这个区域一直伴随着自己。 水仙花代表自恋。传说水仙花原本是一个美男子,他不爱任何人,没对任何人产生过爱情。有一次在水边低头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就对自己的影子产生了爱情,当他扑向水里拥抱自己的影子时,便化身一朵水仙花。 按照《小青之分析》的解释,水仙花这位美男子在性心理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一直停留在自我恋阶段,没能顺利进入同性恋、异性恋阶段。也有可能进入过这个这两个阶段,但发生了回流。 冯小青的故事中,有冯小青跟自己的影子讲话的情节,还有冯小青最后跟自己的画像讲话的情节。潘光旦认为,冯小青很可能也像水仙花一样,停留在了自我恋阶段——很可能是回流。 想想吧,一个十六岁的小女孩嫁给了一个富人,在那过程中可能经历了口臭体臭腋窝臭,言粗语俗动作野等等刺激,再加上被他家大老婆排斥,很难再对异性、同性产生爱恋,就退回到了自我恋阶段。 恋母的妈宝男妈宝女也可以用《小青之分析》里的观点解释。本应从母恋阶段跨越到自我恋阶段的,但这个过程可能受到了阻滞——例如并没发现自己有什么值得下意识里自我恋的美好方面;或者母亲过度疼溺导致他们很难走出甚至走不出母恋这个阶段;或者虽然已经走出了这个阶段,但受到某些影响又回流退缩了。 当然,这里说的性心理状态,都是心理的范畴,很多东西都是一闪而过的下意识,并不会表现的那么清晰,自己未必能明显感觉到——不会说是“我几岁的时候处在母恋阶段”、“那年我从自恋阶段来到了同性恋阶段”。 阶段与阶段之间还会有重叠,而且某些阶段的作用会长期影响一个人。受到某些外力的影响,即便一个人做出了后面阶段的行为,例如整天与异性啪啪啪,TA的心理上可能还处在同性恋甚至自我恋阶段。 5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孩子有一个正常的性心理发展过程,而不是始终停留在母恋、自恋、同性恋这种中间状态,对于那种回流了的性心理成长过程,该如何是好呢? 外界的影响可能会导致性心理的发展的阻滞,同样可以疏通和促进性心理的发展。 冯小青的故事中,冯小青认识一个被称为杨夫人的女人,这个女人在的时候,可以帮冯小青宽心解闷,如果这个人能长期引导冯小青,她可能再次从自恋到后面的性心理阶段的成长。杨夫人走了,冯小青只能顾影自怜,别人又不能和她接触,她自检就走不出自我恋的阶段了。 作为孩子的父母,可能更关心一个孩子身体上的成长,对心理尤其是性心理的成长,往往关心的不够。这就导致了性心理变态的人越来越多——变态在这里不是贬义词,是中性词,意味没有按照常规发展的意思。 父母除了关心孩子身体的成长,还应该关注孩子心理的成长,包括难以启齿的性心理——并不是说你假装看不到问题的存在,问题就真的不存在了,假装问题不存在,有概率问题会自行化解,但更可能问题越积越严重,最终追悔莫及。 其实,在正常情况下,父母只要提供一个正常的环境,孩子就可以朝着正常方向发展——该亲亲抱抱举高高的时候就亲亲抱抱举高高,但千万不要一直亲亲抱抱举高高。
yaodabian0214
在人人离不开网络的现代社会当中,一些特殊职业的人也借助了网络的便利性,让自己在网络当中成为被人所熟知和尊重的人。
比如很多医生,因为职业本身就是受人尊敬的,是凭着一技之长还有医者仁心让人敬佩,所以只要这个医生医疗技术好,人比较平易近人,再有一些文采的话,网络平台上就会吸引很多的粉丝。
林小清就是这众多医生当中的一个,但是因为他设想骚扰患者,已经被医院解聘,在这件事情暴露出来之后,其他的医院也不会在轻易和林小清签订聘用合同了。
医院就是治病救人的地方,医院不需要流量,而且如果医院的医疗技术过硬、硬件配套好、医生技术高超的话,那么慕名而来的患者就会有很多。排号还排不过来,所以也就不用想着去靠着流量给自己带来病号。
所以,林小清出现骚扰患者此类事件的医生,一般的大型医院可能根本不会考虑在聘用,即便是医疗技术再好,但是口碑不行,影响医院的声誉,基本就已经断送了再去大型正规医院的渠道。
可能是一些小的私立医院会愿意接受,不过这类医院相信林小清医生也未必乐意屈尊降贵地去就职。
现在人们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和前些年医生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年代大不一样。尤其是年轻人,他们生长的环境更加地自由,属于敢说敢干的类型。所以即便是遇到像林小清这样的网红大V医生,也不买他的账,该回怼照样回怼,该举报照样举报。
而林小清医生赶上了时代的潮流,借助网络让更多的人熟悉了他,并且通过网络向他咨询一些医学问题。在受到别人尊重,能够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同时,林小清的内心也有一些膨胀。
试想每天有160多万的粉丝关注自己,其中不乏一些年轻貌美的女性,这种飘飘然的感觉让林小清有些把持不住。于是借着网络平台,在女患者询问问题之际,进行一些言语上的骚扰,让人不齿。
尊重是患者给的,当你在医生的岗位,不做医生的本心本职工作,那么就会从神坛跌落下来,林小清就是那个跌落神坛的人,并且摔得很惨,名誉扫地,并且工作上也被医院解聘。
有了前边这家医院的前车之鉴,后面再想接收林小清做本院医生的医院,都得三思而后行了。
培养一个医生的成本很高,普通的医学院的学生都是需要读五年才能毕业,毕业之后也不像其它行业一样,就可以直接到了岗位上工作。医生得需要一个实习期,在临床上实习操练很久,积累够了经验,才会让你实际的去给病患看病。
如果抱着一颗宽容心来看待,医生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医生。犯了错误就要承认,也要受到该有的惩罚,但是这一身医生的本领实在是不该荒废。
网络事件都有个风头,可能在热搜的时候大家都比较关注,可劲谴责,虽然林小清也出来道歉,但是有人认为他是借着说自己有心理问题而在甩锅。
是不是真的具有心理疾病还有待确认,但是即便是真的有心理疾病,有心隐,也不是可以对患者进行骚扰的理由。在这一点上,永远也是林小清的错误。希望能够意识到错误之后,认证改正,对于心态也调整好。
对于一身的医学本领,还是尽可能的学有所用,造福患者。
每一个群体里都有优秀的,也有不光彩的,林小清就是医生群体中不光彩的一个,他利用自己的权利来骚扰他人,这样的行为让人觉得不齿,以后也不会有医院聘用这样的医生。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