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63

龙舌兰日出shine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严伯虎心理咨询师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oli心的怪蜀黎

已采纳

东吴建安郡东汉末年,孙策在击败吴中豪帅严伯虎之后,亲自谋划平定冶县。冶县平定后,在闽北正式设立了建安(今建瓯)、汉兴(今浦城)、南平(今南平)三县;接着,又打败逃往侯官(今闽侯)的会稽郡守王朗,占领侯官,并立县。这是汉王朝第一次正式在福建地区立县。此时,原冶县(东冶)地就有了四个县。建安十年(205)又转讨上饶,并分建安之桐乡地,设立建平县(今建阳)。这样,汉廷第一次真正地在东冶(今福建)建立了五县(建安、汉兴、南平、建平、侯官),确立了政治统治。孙权于建安8年(203),确定了自己在东冶(今福建)的统治地位,在建安县设立了南部都尉府,隶属于会稽郡。这是一个军事管制委员会性质的政权。吴永安3年(260),建立了建安郡城,这是福建辖境的第一座省城。建安郡的设立,标志着福建地区从此成了一个独立的政治行政建制,标志着“会稽郡南部都尉府”、“冶县”、“东冶”等提法退出了历史舞台。建安郡的建立,使福建从此被正式纳入了中国古代郡县制的轨道,结束了“此前不通中国”的局面,标志着“七闽,至三国吴时,始通中国”(乾隆福州府志),即正式接受中央王朝统治。当时福建重心在闽北,中心在建安。“建安”是当时福建疆域的代称。

严伯虎心理咨询师

123 评论(10)

小宇宙88888888

是救孙策吧 第十五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孙伯符大战严伯虎 “却说孙权与周泰守宣城,忽山贼窃发,四面杀至。时值更深,不及抵敌,泰抱权上马。数十贼众,用刀来砍。泰赤体步行,提刀杀贼,砍杀十余人,随后一贼跃马挺枪直取周泰,被泰扯住枪,拖下马来,夺了枪马,杀条血路,救出孙权。余贼远遁。”周泰不惜性命救了孙权而遭受了致命之伤:“周泰身被十二枪,金疮发胀,命在须臾。”吴主孙策感周泰舍命救其弟之恩,想方设法延请名医救治他的性命:“帐下董袭曰:‘某曾与海寇相持,身遭数枪,得会稽一个贤郡吏虞翻荐一医者,半月而愈。’策曰:‘此贤士也,我当用之,’乃令张昭与董袭同往聘请虞翻。翻至,策优礼相待,拜为功曹,因言及求医之意。翻曰:‘此人乃沛国谯郡人,姓华,名陀,字元化。真当世之神医也。当引之来见。’不一日引至。策见其人,童颜鹤发,飘然有出世之姿。乃待为上宾,请视周泰疮。佗曰:‘此易事耳。’投之以药,一月而愈。策大喜,厚谢华陀。”

119 评论(8)

凡人帽子11

吴国。三国时候吴国的扬州包括荆州以东,长江以南的大片地方。包括江西,安徽南部,江苏南部,上海和福建,州治是吴县,后来到了京口(现镇江),建业(现南京)。

三国时候福建的归属有前后期之分。前期,福建属于扬州刺史部会稽郡,郡治在山阴(现绍兴)。后期是从景帝孙休永安三年(260)年,分会稽郡南部置建安郡,辖地即现在的福建。郡治在建安(现建瓯)。另外闽北宁德一带属于临海郡。

隋唐时期,福建的政治经济中心从闽北转移到了福州一带。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原闽州改名为福州,福州之名肇始。中唐以后,福州的经济和文化教育大幅进步。中晚唐中原动荡,北方汉人持续移民入闽。

乾符六年(879年),福州城一度被黄巢军队攻占。景福元年(893年)王潮、王审知的光、寿州军占领了福州,并以福州为据点统一了福建,开创闽国,并带来中原移民潮,被称作“十八姓从王”。开平三年(909年),王审知建立闽国、定都福州。

保大三年(945年)闽国被南唐所灭,开运四年吴越击败军阀李弘义而控制了福州,直至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北宋吞并吴越、占领福州为止。福州城在五代非常繁荣,城池的扩建将乌山、于山、屏山圈入城内,从此福州也得名“三山”。

此时的佛教在福州的发展也很迅速,中国南方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华林寺大殿就建于这一时期。福州族群也在隋唐五代时期逐渐形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福州

265 评论(13)

我有个性

出自第十五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孙伯符大战严伯虎

孙坚之子孙策向袁术借兵,意图继承父亲遗志,发展大业。孙策攻取秣陵,击败扬州刺史刘繇,收降太史慈。吴郡严白虎企图造反,会稽王朗起兵相助,被孙策击败。

简要概括:

建安二年(197年),袁术拉拢丹杨、宣城、泾、陵阳、始安、黟、歙等县山贼头目祖郎,作乱当地,时孙策六县山贼,而周泰与孙权住宣城,只有不到千人,斗志低下,而且没有防护工事,山贼数千人蜂拥而至,孙权刚刚上马,山贼就已经杀到跟前,兵器已经砍到了马鞍上,士众都难以安心迎敌。

只有周泰奋起,激昂作战,用自己的身体来保护孙权,其他人受周泰的影响才与周泰一起慷慨应战,奋力将山贼杀退,周泰身上受伤十二处,很久才康复。孙策对其非常赞赏,任命周泰为春谷长。

建安四年(199年),袁术死后,其部将刘勋占据宛城,击败想要投靠孙策的杨弘和张勋,后孙策西讨黄祖时,周泰随从袭击宛城,后又于江夏大破黄祖。周泰一直随孙策打到豫章,被任命为宜春长。

扩展资料:

1、周泰:

字幼平,九江下蔡(今安徽凤台)人。三国时期吴国武将。孙策平定江东时与同郡蒋钦一起加入孙策军,随孙策左右,从征刘繇、严白虎、王朗等人,数有战功。

后来,孙权爱其为人,向孙策请求让周泰跟随自己。周泰多次于战乱当中保护孙权的安危,身上受的伤多达几十处,就像在皮肤上雕画一样。从征黄祖,在赤壁之战抵御曹操,皆有战功。后来,孙权为了表彰周泰为了东吴出生入死的功绩,而赐给他青罗伞盖,使他留督濡须,吴将朱然、徐盛等因此对其拜服。

官至汉中太守、奋威将军,封陵阳侯。死于黄武中年,有子周邵,亦数有战功,死于黄龙二年,周邵的弟弟周承继承了兵权和爵位。 陈寿将他列为“江表之虎臣” 。

2、孙策:

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孙坚长子、吴大帝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孙吴的奠基者之一。

兴平二年(195年),孙策征得袁术许可,东渡长江,进攻樊能、于糜,又在当利口袭击张英。并以曲阿为据点,与扬州刺史刘繇进行决战,大败刘繇。建安元年(196年),率兵进攻会稽王朗和吴郡严白虎。建安二年(197年),袁术僭越称帝后,孙策与袁术决裂;

同年夏,被朝廷任命为骑都尉,袭父爵乌程侯,兼任会稽太守。建安三年(198年),朝廷任命孙策为讨逆将军,并封为吴侯。建安四年(199年),孙策击败庐江太守刘勋及刘表部将黄祖。

建安五年(200年)初,在夺取豫章郡后统一江东;同年4月,孙策在丹徒狩猎时为刺客所伤,不久后身亡,年仅二十六岁。其弟孙权接掌孙策势力,并于称帝后,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周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孙策

341 评论(11)

陈英杰哥哥

东吴。

公元前222年,秦朝设闽中郡(今福州隶属于它)。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无诸被正式封为闽越国国王,今福州冶山一带的冶城建都,又称东冶,乃福州建城之始。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朝灭闽越国,部分闽越人被强制迁徙到江淮一带,冶城衰落。直到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才在此设立冶县。三国时期福州为东吴的造船中心之一。

吴永安三年(260年),以会稽南部都尉为建安郡,侯官县属建安郡。置典船校尉,主谪徙之人造船于此。福州开元寺东直巷即吴时都尉营,号船场。

扩展资料:

三国时期的地盘在现今位置:

1、魏国

辽宁东北部,山东,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陕西部分地区,甘肃以及青海以北地区,江苏、安徽、湖北部分地区。

2、蜀国

今云南全省,四川、贵州二省的大部,陕西、甘肃南部,广西西北部及缅甸东北部,越南西北部。

3、吴国

今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湖南省的完整地区,以及江苏、广西、安徽、湖北省和重庆、上海市的部分地区,还包括现今越南的北部地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福州

299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