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41

燕园小西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北京草桥少年心理咨询师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tianyaguke1968

已采纳

1、青少年心理咨询师是专门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专家。他往往结合生理、心理、社会三大因素来分析导致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原因,主要工作为激发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消除厌学逃学和学习障碍、协调同学关系和亲子关系、中高考心理减压、学生职业规划、高考志愿填报辅导、青春期性心理教育、不良品行纠正与健全;性格塑造;青少年神经症治疗(儿童自闭症、儿童多动症、儿童抽动症、口吃、考试焦虑症、社交恐惧症、网络成瘾、学校适应不良综合症等青少年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的心理治疗)。 2、工作内容: (1)对青少年进行心理方面的分析和,并进行咨询和疏导工作; (2)协助教学部门或者家长对青少年进行一些心理方面的测评分析; (3)对不同问题的青少年的心理状况做出分析与诊断,制定辅导计划与方案。

北京草桥少年心理咨询师

184 评论(14)

04年8月6号

应该是徐凯文和马晓年吧,两位老师都很厉害,还有慧心荣德的磊淼

273 评论(11)

夜很*^*安静

我虽然没有参加或者接触过具体的青少年心理辅导,但是参加了心理学辅导师的一些课程,比如萨提亚课程,也接受过催眠。我感觉这些课程和经历对我有不少正向价值。

可以尝试找具体的心理辅导师来聊一下,让辅导师给一下具体的方案和建议。每个孩子不想上学应该都有自己深层次的原因,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认知。或许1对1的心理辅导师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我还想提两个重要的事情:

1、要看孩子的整体问题和深层次问题!

孩子不想上学,只是大部分家长最焦急的一个显性特征而已,这只是一个具体的表层问题。要全面的观察一下孩子整体状态,多思考整体问题和深层次问题,多反思环境问题和家长自己的问题。

2、要改变孩子所在的环境!

心理学可以解决一个人当前的问题,但如果不改变所在的环境,问题很快会复发。这一点,我认识的心理咨询师也是同感。

孩子的整体状态和深层次的问题:

1、孩子的心理是否正向积极,对自己充满信心(即使在某一个领域),对某一个领域充满兴趣,愿意去尝试。

2、孩子是否习惯了自己做选择,自己承担选择的后果。

3、孩子是否在日常能够生活中能够理出自己的每个小目标和诉求,自己想办法实现。

4、孩子是否可以专注的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环境和家长的问题:

1、家长是否一直在努力看到孩子正面形象,具体而细微的优秀行为、品质和进步,并且不断的传递给孩子。

2、家长是否鼓励孩子的尝试,而不是各种阻挠、否定孩子的行为。

3、家长是否更多的关注和称赞孩子的努力过程、而不是过多的关注和评价结果。

4、家长是否在引导孩子想明白自己的目标和需求,自己做选择达成目标,自己承担享受结果。

5、家长营造的环境是否太多诱惑,各种声光电的刺激,让孩子不愿意回到枯燥的学习中。

6、家长是否没有培养孩子的专注习惯,比如经常打断孩子的专注过程。

7、家长关注过孩子所在的学校环境、老师和周边朋友的情况么。

80 评论(12)

土豆泥nice

杨凤池,男,46岁,医学心理学暨精神医学专业研究生毕业,硕士学位,首都医科大学副教授。现任首都 医科大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特殊职业群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副秘书长。 长期从事心理学教学、科研、咨询工作。共发表科研论文二十余篇,译著六部,主编、参编教材七部及科普著作四部。曾获两项科研成果奖,一项技术改进奖。1995年获首都医科大学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1996年获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同年9月当选为首都医科大学十佳青年。自1987年开始从事心理健康工作,有12年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工作经验。1995、1996和1997年三度赴意大利进修,学习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疗技术,1996年获国际本体心理学会颁发的?/FONT>临床心理学家资格证书。1997年6月参加瑞士日内瓦国际心身疾病研讨会,1997年10月参加莫斯科第一届世界本体心理学年会,并做大会发言。此外,还开展了大量心理学社会实践活动,被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重庆电视二台,北京和中央电台和报刊所报道,并应邀在电台和电视台主持心理咨询节目。杨凤池副教授长期从事青春期心理发展和心理障碍的咨询、人际关系不协调的咨询、婚姻家庭心理障碍的咨询,在这些方面富有经验。通过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人恢复原本的自我,作出新的生活选择;也可以促进人们行为的改变,塑造健全的人格,体验到生活的充实和快乐。 李子勋老师简介:中日友好医院心理学科临床主任医师。毕业于四川华西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心理硕士及精神卫生研究所心理专业进修,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项目第一届学员。1990年至今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成员。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信息夜话栏目主办涉及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专题讲座,在《父母必读》杂志长期开设心理咨询专栏,接触过许多涉及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实际案例,在实话实说栏目曾就“中学生强迫症”话题做过深入分析。 李子勋老师担任: 《父母必读》亲子关系栏目主持人。 《女友》深圳版布鲁夫妻婚姻咨询主持人。 《时尚健康》心理栏目撰稿人。 中央广播电台《星星夜谈》《情感世界》亲子关系节目主持人。 北京电视台《心理时间》心理专家之一。 中央电视台12频道《心理访谈》心理专家之一。

196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