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enhachi
你可以上网查找对比,对比的方式可以如下,第一搜索出有地址电话的南宁心理咨询师,然后通过电话或者现场去了解,了解从业时长、擅长领域、是专职还是兼职等,很多人选心理咨询师会忽视这个心理咨询师有没有督导的问题,没有督导的心理咨询师严格意义上来讲是不合格的,所以一定要问清楚,据我了解,在广西南宁只有心翔心理会严格遵守心理咨询师督导制度。
六月之程
您好,南宁是省会级城市,应该有的:三级医院心理科或心身科医生,不断学习积累;医院外心理服务机构,只要人社部或卫健委官网能查询到职业资格证书且为二级、连续从业十年以上。上述两者都是专家级的,自然靠谱。供参考,祝康乐。
davidzeng168
杨凤池,男,46岁,医学心理学暨精神医学专业研究生毕业,硕士学位,首都医科大学副教授。现任首都 医科大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特殊职业群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副秘书长。 长期从事心理学教学、科研、咨询工作。共发表科研论文二十余篇,译著六部,主编、参编教材七部及科普著作四部。曾获两项科研成果奖,一项技术改进奖。1995年获首都医科大学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1996年获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同年9月当选为首都医科大学十佳青年。自1987年开始从事心理健康工作,有12年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工作经验。1995、1996和1997年三度赴意大利进修,学习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疗技术,1996年获国际本体心理学会颁发的?/FONT>临床心理学家资格证书。1997年6月参加瑞士日内瓦国际心身疾病研讨会,1997年10月参加莫斯科第一届世界本体心理学年会,并做大会发言。此外,还开展了大量心理学社会实践活动,被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重庆电视二台,北京和中央电台和报刊所报道,并应邀在电台和电视台主持心理咨询节目。杨凤池副教授长期从事青春期心理发展和心理障碍的咨询、人际关系不协调的咨询、婚姻家庭心理障碍的咨询,在这些方面富有经验。通过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人恢复原本的自我,作出新的生活选择;也可以促进人们行为的改变,塑造健全的人格,体验到生活的充实和快乐。 李子勋老师简介:中日友好医院心理学科临床主任医师。毕业于四川华西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心理硕士及精神卫生研究所心理专业进修,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项目第一届学员。1990年至今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成员。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信息夜话栏目主办涉及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专题讲座,在《父母必读》杂志长期开设心理咨询专栏,接触过许多涉及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实际案例,在实话实说栏目曾就“中学生强迫症”话题做过深入分析。 李子勋老师担任: 《父母必读》亲子关系栏目主持人。 《女友》深圳版布鲁夫妻婚姻咨询主持人。 《时尚健康》心理栏目撰稿人。 中央广播电台《星星夜谈》《情感世界》亲子关系节目主持人。 北京电视台《心理时间》心理专家之一。 中央电视台12频道《心理访谈》心理专家之一。
卷卷卷和毛
没有最好,只有更合适!通过口碑、资料查询和自我感觉做基本判断。心理师职业主要指从事非药物心理咨询或者治疗的专业工作者,涵盖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和心理科医师等。常春藤心理中心擅长非药物心理干预治疗。在求助者和心理师之间,第三方专业机构认证的合格、资深心理师是可求助的心理助人专业人士。从事非药物心理干预的才叫做心理师。心理师大体分为三个群体:1、学院派。高校“庙大”名声大,学院派著书立说的多,职称高的多。除了少数常年从事学生心理辅导的健康中心或兼职开业的老师,大多数心理老师未必有临床心理干预能力。2、医院派。医院虽有心理科、精神科,但是极少有真正从事非药物心理干预治疗的医师,医院派重药物治疗。除了体制原因,部分医师不熟悉非药物干预且对心理咨询持不屑观念,基本是鼓励吃药。须知药物治标不治本,遇到庸医连标(情绪调节)也治不了。3、开业派--独立或者合伙开办心理咨询服务机构群体。开业派不像前两类“吃皇粮”而在技能和效果上不断刻苦精进,注重全人多因素干预治疗,视需要也建议来访者到医院适当服药调节情绪。国家有明确的职业资格考前培训体系,即使是博士、教授,要取得心理咨询师证,也需要接受规定的培训,合格后取得人社部统一印制的certic培训证。至2017年底,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合格持证者,已达到130万人次,而持证只是进入行业的入场券,尚需不断继续教育修炼。部分心理咨询师经验丰富,也难免鱼龙混杂,大部分还在学习发展。第三方按照标准做实际能力认证才是一个合理的评判方式。心理干预一样人命关天,咨询心理师、临床心理师的认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注册心理师协会是专业心理师认证机构之一。干预的深度和能力有关,分三个层次:1、支持性心理干预。属于抚慰,陪伴,提示等浅显的心理支持性干预。家人、亲友、智者、甚至网友等非专业人士,公益项目或团体也能给予有效帮助。电视媒体秀出来的,困扰者被专家巧妙、聪明、点化开窍的多属于此类。更有甚者,有的电视台播出的心理访谈类节目是策划的表演桥段。经过电视台剪辑配音,满足大众窥私、好看、好玩和好学的心理,虽然缺少深度,但是有很好的科普意义。有些心理困扰化解需要深度和过程,并不能茅塞顿开。2、再教育型心理干预。需要专业心理师进行,价值观澄清重整,文化取向厘清,现实冲突焦虑策略构建等咨询性干预。大部分二级心理师经训练合格后,可从事再教育型心理干预。3、重建型心理干预。重建就是临床变态心理的深度干预或者治疗。成熟或资深心理师可从事此类干预,此类心理师占心理咨询师比例不超过3%,具备此种干预能力。促进思维模式合理化,引导来访者自我的“问题”探索发现,人格偏向矫正,情绪障碍治疗等。典型的临床心理障碍一般都需要数月的康复过程。中国注册心理师协会注册认证的心理师,部分可以从事系统性、结构性和深层次的心理干预。心理师有分级和资历深浅,但是对于求助者,没有最好,只有更合适!网络求助有更多选择,不必拘泥于本地。
食遍金陵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近几年的数据却显示人们的结婚意愿逐年降低。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数据统计,从2013年开始,我国结婚率逐年下降:2013年全国结婚率为‰,2014年为‰,2015年为9‰,2016年为‰,2017年为‰,2018年全国结婚率只有‰,创下5年以来新低,“2018年结婚率创新低”还为此上了热搜。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婚或者晚婚?他们是出于什么原因才做出这种决定?2019年2月14日,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办证大厅内挤满许多办理婚姻登记手续的新人。(王彪/人民图片)(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或。)社会经济越发达,结婚率就越低吗?年轻人都出于什么心理不愿意结婚?对此,人民网科普中国采访了北京大学校医院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李松蔚,他认为:“年轻人不愿意结婚是因为没有了顾虑。在过去,人们对生活有顾虑,需要通过结婚这种社会契约来获得安全感。拥有婚姻这份承诺,意味着多一个人分担风险,还可以生孩子保障晚年生活。随着经济越来越发达,人们的观念变了,顾虑越来越少。尤其是大城市里的年轻人经济独立,养老有保险,生活精彩且选择更多,结婚不再是唯一的选择。”另外,心理学专家、石家庄市第八医院精神卫生专业主任医师、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张素辉也表示:“当代年轻人尤其是90后,更加关注自我,不再局限于社会的评价和认可,能够直接表达自己的需求。”张素辉经过多年临床诊断发现,年轻人的婚恋观念与中年人的有很大差异,“年轻人更加注重情感的质量而不是形式,他们不太在乎一纸证书。”另外,社会水平的不断发展使结婚成本不断提高,也使得很多年轻人不愿意结婚。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心理专家、主任医师蔡溢表示:“现实社会给现在的年轻人带来较大的压力,如结婚要准备房子,不仅会花掉大部分的积蓄,可能还背上沉重的房贷压力,结婚聘礼、酒席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对许多年轻人来说,是一道很高的门槛。一旦条件无法达到,就容易出现不愿意结婚的情况。”除了客观的原因,有的人不想结婚是因为有“婚姻恐惧症”。为何有些人会对婚姻产生恐惧心理呢?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心理督导师韦志中在接受人民网科普中国采访时介绍道:“人们在经历每一段感情不可能是很顺利的。当我们在感情中经历挫折的时候,我们就会经历一些不良体验,这些不良体验会影响我们对婚姻的看法。不良体验的深度不同,对我们的影响也就不同。如果是轻微的不良体验,可能只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深一点,就会影响我们的个性和价值观;再深些,就和我们的整个人生幸福挂钩了,就可能觉得不想结婚了。不良体验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另一个就是替身经历,即从外界获取经验,从而进行体验。比如父母吵架会让下一代对于婚姻有不良体验。我们通过体验会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婚姻观,从而形成我们亲密关系的相处模式。不想结婚的人可能就存在不良体验的情感创伤,因此对婚姻存在恐惧感。”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