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边上观望
(齐帆齐微课) 求学阶段,写作偶有被语文老师点名表扬,末了会加一句,就我们专业班情况而言如此。言下之意,其他班级写作真正出色的大有人在。 那时候学的专业非语言文学,对这样的点评并不怎么上心,从没想过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想啥写啥而已。 只是阅读于我似乎有一种天然的需要,自小喜欢看书,小时候将家里的书翻了又翻,看了又看,出门上学经常跑图书馆借书还书,乐此不疲。 十七八岁时,会每年为自己准备一个喜欢的本子,但很少动笔写东西,如若有写一写的冲动,那必定是心里有委曲、有不痛快了,借文字纾解心情,很随意,很随性,多与少全凭心情。 工作数年后,有一次收拾旧物,这些小小笔记本又重见天日。再度翻阅,诧异本子上记录的都是愁滋味,一阵哑然,可又马上为自己庆幸,在那生机勃勃又彷徨的岁月里,是文字抚慰了那颗焦躁不安年轻的心。 工作、恋爱,踏入婚姻,阅读量骤减,写作更是离我很远,直到孩子降临,我开始有意识地用文字记录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这时,文字记录成了生活中的常态。 一开始只是记录小姑娘的童言童语及趣事,后来随着孩子长大,对养育孩子的思考也越来越多,我开始主动用文字梳理自己的思考。 这时期,在网上遇上了一个博主“维尼老师”,他是一位心理咨询师,专门撰文讲述他的育儿观念,他的观点很吸引我,每天下班前空闲的时间就是我专心阅读他文章的时刻。 他反复提议要将和孩子产生矛盾、发生冲突的过程记录下来,每一次纪实就是一次很好的反思过程,就像第三者来观察整个事件,会对亲身经历的事情有一个新的视角、新的领悟。正值女儿的第一个逆反期,原本对自己养育孩子的满腹信心被她一点点打击,我开始严格执行发生一事、记录全程。 每一次回顾亲子冲突并不轻松,要重新面对焦灼、气馁、彷徨甚至气愤的心情,就在文字整理的过程中,我看到了自己的诸多问题。一边是过程记录,一边是对事件中自己反应的反思,追究自己自动化思维背后的心理,背后的需求。 随着记录越来越多,反思越来越深刻,改变越来越明显,频频获益的我对阅读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从大量的育儿专题阅读,渐渐拓宽其他类型,小说、散文、哲学、科普等等,一次次被震撼到,一次次引起强烈共鸣。阅读速度快了,数量多了,喜欢的作家也多了,那份想靠近他们,想用文字去表达自己的心愿日益强烈。 2015年写下了对文字的喜爱之情。 随着孩子渐渐可以脱手,曾经高度聚焦她的那颗心,渐渐开始审视自己的生命。除了妈妈这个角色,我本人的天赋是什么,我能创造什么价值?待白发苍苍坐在摇椅中的我,会如何回望自己这一生呢?会有许多遗憾,许多悔意吗?还是觉得这一辈子没有白过,拥有很多幸福与骄傲? 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中提到: 人的第三次死亡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于是,你就真正地死去,整个宇宙都将不再和你有关。 我们每一个人都真实存在于这个世界,留下我们的欢声笑语、绵绵情意,如何能证明我们曾经来过这个世上呢? 人生如此短暂,我的喜怒哀乐,我的思绪万千,我与他人的种种故事,都那么值得回味,纵然如今音像记录相当便捷,但唯独文字能将我心中所感所想所思所念表达得淋漓尽致。 于是,我对写作有了前所未有的迫切感。 从2007年开始的日常记录,到2011年起每年一篇年终总结,回顾整一年的喜悦与收获,再到读书笔记、工作随笔的撰写,写得越多,越热衷于此。 从最初随意地写,到后来主动地写,再到为集成一册刻意地写,阅读与写作已然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开心的事情写着写着更喜悦,伤心事、气愤的事,写着写着心中愈加清明,旅游的事、喜欢的事、有趣的事、深思的事,统统发生在身边,生发在心中的,都用文字记录下来,生活愈加美好,愈加让人珍惜,也就更加感恩生命的馈赠。 对文字的亲近与喜爱,就是一场自我救赎,记录的是事件,却悄然治愈了不安,抚平了焦躁,品味了更多的美好,积攒了更多的力量,丰盈的内心还会惧怕什么呢? (齐帆齐第四期28天写作成长营,第6篇,打卡主题2:文字路上难忘的事,1787字,累计9868字)
jialing612
人之所以烦,在于有过多的执着,把很多东西看得很重,如钱、如事业、如名声。佛说,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放下,便自在,学会放下,那你的心情就会自然、平和。这很难做到慢慢来,一旦做到你会受益终生的。另外你要培养一种观念就是把一切事情都当成一种人生体验,无论好也好,坏也好。建议看一下《老子》,他无为、不争、顺其自然正是我们当今浮澡的社会所欠缺的。.我给您意见,您看行吗?1.用心另眼看世界吧,这世上不是每个人都很顺利,只是看自己怎么解决,比如你走路的时候被人撞了,别人给你道歉了,有时候你还是会觉得很火,但是你却没想到撞你的人心里其实比你还难受,还是想想那句“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何不如天天开心”。2.想到心情不好就心情会不好,那就不用想它,如果还是想,那就让自己忙起来,让自己没有空闲去想它,让自己充实地过好每一分钟,再有早晨醒了以后不要恋床,醒了就起来,忙起来,推开窗,呼吸清晨的新鲜空气,放松全身,让自己想像成一个快乐的小天使……3.选择一个空气清新,四周安静,光线柔和,不受打扰,可活动自如的地方,取一个自我感觉比较舒适的姿势,站、坐或躺下。4.活动一下身体的一些大关节和肌肉,做的时候速度要均匀缓慢,动作不需要有一定的格式,只要感到关节放开,肌肉松弛就行了。5.作深呼吸,慢慢吸气然后慢慢呼出,每当呼出的时候在心中默念“放松”。6.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些日常物品上。比如,看着一朵花、一点烛光或任何一件柔和美好的东西,细心观察它的细微之处。点燃一些香料,微微吸它散发的芳香。7.闭上眼睛,着意去想象一些恬静美好的景物,如蓝色的海水、金黄色的沙滩、朵朵白云、高山流水等。8.做一些与当前具体事项无关的自己比较喜爱的活动。比如游泳、洗热水澡、逛街购物、听音乐、看电视等。9.生容易,活容易,生活却不容易。别发愁,这个社会的和你差不多还很多,但是都快乐的生活着,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的,只要你努力对待每件事情,对生活认真一点,只要你认真对待每一天,不管你的人生怎么样,我相信都是精彩的。加油吧!.最后祝你能快乐的过好每一天!!!
雪蓝的枫叶
要想心平气和,要认真把握以下几点:首先,任何时候都是观察自己、了解自己、创造快乐的最佳时机,生活得快乐与否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对人、事、物的看法。保持良好的心态会使你在任何困难中都能找到值得庆幸的地方,并且将绝望转变成希望;再说,人世间有许多的状态和时空是无法超越、难以改变的,但生活本身又有许多精华存在于险象环生的环境之中,人们要学会从中发现这些宝贵的东西,人活着就要从痛苦中了解生活的真谛,从困难中取得生存的经验,善于超越苦难,达到自我满足的心态,这样才会领略到生活旋律的美妙。第三,人的生命无常流转,现实人生在人的生命流程中,只不过是极有限的一环,因而人在现实生活中所经历和拥有的一切,包括富贵和象征富贵的一切内容,以及恋情、人与人之间的恩怨,都只不过是因缘和合而起的一种偶遇,并不属于人的本质,缘尽之时,相互也就离散,所以人们在短暂的现实人生中所拥有的富贵和恋情,相对于流转不休的生命而言,只不过是过眼云烟,转瞬即逝,不值得为之念念于心,焦虑烦恼。朋友,人生苦乐参半,所以,我们拥有的一切都不完美,无论我们怎样在意保养,身体都不免生病、衰老;无论我们怎样精心筹划,人生总有不测风云、旦夕祸福,但是,这样一个多灾多病、充满不确定性且烦恼重重的人生,却是我们解脱的最好的机缘。人生的苦难,可以让我们生起对解脱的向往,人生的乐,又使我们不至于无力无暇朝解脱的方向努力。
月想月乐
您好!目前越来越多的家长懂得了阅读的重要性,从小开始重视培养孩子好的阅读习惯,这是进步的表现。阅读对一个人自然是很有益处的,可以直接向大师们学习,尽情吮吸精神、思想的营养,给人以前进的动力。我自身受益良多,也很感谢爸爸从小培养了我痴迷阅读的习惯,不仅对我的学习,对我的人生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很多家长看重阅读,还是注重阅读对于学校学习的推动作用。但盲目“崇拜”阅读,夸大阅读对学校学习的推动作用,也是不可取的。对于阅读对学习的作用要客观地看待。 首先,阅读的确对学习是有不少益处的。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而言,有些孩子感觉数学应用题比较困难,这通常与阅读能力不足有关系,而如果阅读能力强这些应用题就显得简单了。语文更不要说了,从作文到阅读理解,再到识字,好的阅读习惯会奠定好的基础。而到了初中,有些课程,包括物理、政治、地理、生物、历史等课程,很多题目文字表述比较难理解,所以首先需要的就是能够理解好题目的意思,如果阅读理解功力深,做起来自然轻松些。 因为阅读是比较有趣味的,能通过这种形式吸引住孩子,家长也落得个轻松,不知不觉中就把学习成绩提高了,自然是大家愿意看到的。 但是,也不要夸大阅读对于学习的作用。有的家长盲目乐观,好像只要阅读好,学习就会好,这也是不切合实际的。在我这里长期咨询的一位五年级的孩子痴迷于阅读,可以说为了能多读会儿课外书,电脑可以不玩,电视可以不看。但是他的学习也很成问题,成绩一般,作业磨磨蹭蹭,写起来常常烦燥。 这是因为阅读和学校学习虽然是相联系的,但毕竟是两回事儿,有着各不相同的规律。学习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阅读的基础只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而已。 即使是语文,阅读也只是基础,提高成绩还要另外下功夫。以作文为例,我以前读书很多,作文虽然不错,但并不令我满意。后来为了提高稿件的中稿率,下了功夫专门训练才突飞猛进。对于语文的阅读理解题目,更需要专门的训练和积累才能提高分数,不是阅读好了分数就自然提高了。 学习的兴趣、习惯也是需要专门培养的,很多很喜欢阅读的孩子,并不喜欢学习,相反觉得学习枯燥无味,做作业的时候会偷偷看书。 客观看待阅读的作用,这样可以合理安排孩子阅读所占时间,并且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地改善孩子的学校学习状况。本条经验由心理咨询师维尼编写希望我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祝您生活愉快!
大白包小白
阅读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一个重要基础,是人们继承文化遗产、学习科学技术知识、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基本途径之一。 通过阅读前人留下来的各种资料,可以使我们避免许多重复的试验和无效的劳动,直接在前人的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从事高起点的研究和创造。读是听、说、写的基础,它对听、说、写的培养和锻炼,起着示范、点拨、促进和检查的作用。据专家调查测定,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大约有70%的时间用在阅读上,阅读不仅仅是学好语文的基础,也是学好各个学科知识的基础。了解了阅读的重要性,还要进一步了解快速阅读的重要性,才能增强提高阅读速度的自觉性。“一个谙熟精读、略读、速读技巧的人,不论学习哲学、社会学,还是学习自然科学,他都能获得优异成绩,高速地建造具有深度和广度的知识结构。”换言之,一个只会精读,不会略读和快读的人,其知识结构的深度和广度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在阅读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阅读目的,或读物的深浅、难易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需要深刻理解的,用精读;需要深刻记忆的,用快读;对艰深的,用精读;对浅显的,用快读。根据阅读目的的不同和读物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才是科学的合理的阅读。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