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马胖子666
沪上有很多的心理机构。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有心理咨询师可以预约,华师大心理咨询也有专门的儿童心理咨询师,还有各种各样的机构,包括我们同德。要判断一个咨询师是否合适你需要从正面几个方面来评估
KauluwehiS
你好,我就是心理学特殊教育方向毕业的。首先,澄清一下这个专业的设置,它是设在华东师范大学的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里特殊教育系下面的一个专业,所以严格来说,应该叫特殊教育(心理学方向)。该专业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并不存在直接的关系。如果硬要说有关系,那只能说心理系(该院的前身)毕业的博士或者一些教授会到特殊教育系从事教学工作。所以,如果你仅仅是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话,请三思而行。其次,该专业毕业以后的就业方向主要是特殊教育学校、自闭症训练机构等。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主要包括智力障碍、自闭症、言语听觉障碍、脑瘫以及其他类型的障碍。就业面相对狭窄,但是如果你一心想要进特殊学校,那么这个专业正适合你,况且,薪酬待遇等对于特殊学校老师来说也不是什么问题(仅对上海市特殊学校而言)。另外有一个对外地同学的优惠政策(至少这几年是的),毕业于该专业的外地生只要选择上海的特殊学校就业,你的落户几率就非常大(可想而知,这是因为很少有人愿意去特殊学校)。第三,在宣传的时候,你可能会听说以后可以去普通学校做心理老师或者心理咨询师。没错,我的同学就有去做心理老师的,但是你要意识到一点,心理学院同样也有大批的毕业生毕业后回去从事心理教师这份工作,所以不如直接考心理学院(当然,分数线会提高很多)。第四,我想说一下这个特殊教育系的历史,她的前身是南林师范学院,应该说是大专。后来与华东师范大学的学前教育系合并成立了一个学院。所以该系的教师队伍有一部分是从南林师范转过来的,另外一部分则是原华师大心理系毕业的博士组成的。也有一些心理系的教授或者本系毕业的博士直接从事教学的。所以从教师的组成来看,较少有从其他大学或者海外直接引进的人才,视野的广阔度有待提高。最后,提一点,如果你对特殊教育还是有点感兴趣的话,请不要因为我上述的一些介绍而放弃原先的选择。因为,该专业实属稀缺型专业,如想在该领域有一番成就,不妨可以选择它。原因很简单,在一个相对不成熟的领域,你更容易发现新的东西,这对于喜欢挑战的人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机遇!
左左颜色
原因一:生理原因上海华师大心理咨询中心特聘儿童及青少年教育咨询专家陈默认为,拖延有可能是天生的,“一部分动作慢的孩子可能存在先天性的神经协调缺陷”。陈默认为,熬夜过多、年龄偏大或有过多次人流经历的母亲,子宫环境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也有可能影响孩子的运动协调能力、注意力及反应能力。美国心理学家、《教养你失控的孩子》(《Parenting Your Out-of-Control Child》)一书的作者George M. Kapalka博士认为,孩子一直拖延、抗拒写作业,很可能是学习困难症的信号。后天成长环境同样可能引发生理原因的拖延。中医大夫李辛认为,长期不好好吃饭、不好好睡觉,孩子也会变得拖延。“因为TA的精力都流失掉了,做事当然提不起精神。”原因二:害怕做错著有《拖延心理学》的美国资深心理咨询师简·博克认为,“拖延的毛病,既非恶习,也非品行问题,而是由恐惧引起的一种心理综合症”。孩子很可能拖延去做、学一些新的东西,即使这件事是TA感兴趣的,因为他们害怕做得不完美。所以,即使是你的孩子自己强烈要求学钢琴的,TA也仍然有可能拖延练习,因为TA演奏得不像TA想象可能的那么好,或者认为应该的那么好。原因三:缺乏信心如果是个你知道TA能做的工作,比如清理房间、收拾玩具,那拖延有可能是因为这任务看上去困难得吓人,让孩子感觉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开始。原因四:不了解做事的目的如果一个孩子不了解TA的角色和做事的目的,TA就倾向于不想做。但孩子很难对抗家长的意志、拒绝家长的安排,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拖延。原因五:习惯依赖在很多独生子女家庭,很多本来可以由孩子自己去做的事都被家长代劳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连学习、玩乐都有人“侍候”,甚至很多应由孩子自己做的选择和决定都被家长“代理”了。长此以往,日久天长,孩子就形成了强烈的依赖心理和习惯,对自己的事缺乏参与感,总是很有“耐心”地等着家长“解围”。原因六:孩子和你的优先事项不同心理学主张,缺乏兴趣是造成拖延的重要原因。和写作业相比,玩游戏、看电视当然更有吸引力,更重要。没有积极性,拖拖拉拉当然在所难免了。原因七:“时间有的是”对孩子来说,如果事情不紧急,就很容易拖延,比如睡觉。七大原因,逐一解决生理原因,怎么办?因生理原因造成的拖延习惯,父母可以帮孩子进行适当的补养。比如,让孩子早点睡觉,增加体育锻炼,适当食补等等。孩子身体强壮了,精力充沛了,做事自然更有劲头。孩子怕犯错,怎么办?《正在拖延的孩子》(《The Procrastinating Child》)一书的作者Rita Emmett认为,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犯错是做好任何一件事的一部分”。“孩子要知道,犯错是OK的,不完美和失败是有区别的。与此同时,父母则要避免把结果看得比过程还重要。”此外,父母应更多注意孩子做了什么,而不要老注意孩子还没做什么,否则会蚕食孩子的信心。孩子每按时做完一件事,父母就可以在日程表上贴一个小星星,如果孩子收集了足够多的星星,就给予奖励。此外,赞美孩子的计划、打算,激励TA按时完成。缺乏信心,怎么办?Rita Emmett认为,家长应教会孩子怎样把一件事拆成多个小任务,逐一完成。“所以,不要说‘清理你的房间’,而要帮TA定义每一步:整理床、收拾桌子等等。然后让孩子专注在每件小事上,忘记其他直到手头的事已经做好了——如果你正在整理衣服,就不要考虑收拾书柜的事。”让事情变简单的方法还包括,建立目标、制定计划。简单的开始对一个爱拖延的孩子来说是最难的部分。所以愿景要清晰,要让孩子清楚地知道该做什么、什么时间开始、什么时间结束。不了解做事的目的,怎么办?安排任务的时候,要花时间告诉孩子怎样完成任务,回答TA的任何问题。让孩子对计划的事感兴趣,可以和孩子一起定计划。要考虑到课后活动、孩子最爱的电视节目、宝贝的脾气等等。有些孩子倾向于一次完成任务,有的则需要每隔一会儿休息一下。给孩子选择,但不要太多。如果孩子想先看电视,再写作业,也是可以的,但一旦达成约定,就要执行。习惯依赖,怎么办?家长应尝试走下“火线”。如果你总是冲上去救火,孩子就会明白,拖延到最后一刻就能“被解围”。而且,“救火”太过频繁,也等于在向孩子发送信息——你不可能独自做好。孩子和你的优先事项不同,怎么办?想办法,把你认为重要、必须的事情,添加到孩子的优先任务名单上,George M. Kapalka认为,可以让任务和特权产生链接。“如果你允许孩子做完作业再看电视、玩游戏,孩子就会明白特权是伴随着负责任的行为而来的。”同时,让孩子每天都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如果孩子已经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了作业,家长又紧追着安排各种其他任务,孩子就会产生抗拒心理,干脆故意拖延进度,应付家长。“时间有的是”帮孩子设定一个deadline,提早完成的话,发放额外的奖励。美国芝加哥DePaul大学的心理学教授Joseph R. Ferrari博士说:“我们倾向于惩罚拖延行为,而不是表扬提前完成的行为。”“如果你期望孩子8点上床睡觉,7点45分TA就做到了,你必须说,我们可以再额外读一段故事了,因为今晚你这么早就上床了。最终,孩子会明白按时完成是好的,早早做完就更好了。”
cn是一颗溏心蛋
您好!您可以超职教育了解下。目前心理咨询师报考条件是以下:对于考心理咨询师费用相对比较不唯一,因为心理咨询师会受到报考地区的、报考类别的影响(心理咨询师可以分为心理咨询师三级和二级),导致收费标准也是存在差异的,一般这种不会超过1000元左右,如果需要补课的也就到月几十到几百块钱不能的价格.还有一点就是专业是否对口,如果你之前学过心理相关知识,直接通过机构交报考费用即可,如果不是可能通过平台机构进行报名学习,这样可能想多比较高,大约三四千左右不等。报考心理咨询师需要什么条件:心理咨询师报考不限于一定是心理学相关的专业,非心理学专业满足条件者依旧可以报考。(满足其中一条即可)1、专业不限,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经过心理咨询师培训的;2、医疗、心理等相关的专业专科学历,经过心理咨询师培训的;3、医疗、心理等相关专业本科学历的。考试时间为每年的3,6,9,12月心理咨询师考试内容理论部分:1、普通心理学2、社会心理学3、发展心理学4、异常心理学5、健康心理学6、心理测量学7、咨询心理学技能操作部分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