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91

木易小青争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游戏牌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黑马胖子666

已采纳

终于,K社算是放出了DL的八月相关活动预告,其实对于这种“官方千里眼”的形式我是非常欢迎的,毕竟这样的做法能够让玩家们对于接下来即将推出的内容做好准备,俗话说:“有计划不忙,有原则不乱。”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即将登场于DL的那些新活动吧!

龙亚和龙可的决斗嘉年华

这个活动算是个近期才出现的新型活动,大致的玩法就是在活动开始的时候龙亚和龙可会带来两个“吉祥物”怪兽,然后玩家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取阵营,加入阵营后会根据当天怪兽的种族等获得类似于攻击力加成之类的BUFF,然后就是不断地进行PVP决斗了,但因为主要机制是阵营对抗类型的积分赛,所以如果输了也并不会有什么损失,记得当年我是用科学怪人卡组征战四方,反正打得快,要么我投要么对面投,2分钟结束一局,但现在怕是不行了(为科怪上香),总之是一个相对比较轻松的活动,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活动的相关卡片。

隼骑士

效果:这张卡在同1次的战斗阶段中可以作2次攻击。

感觉并没有什么用,本来1000的攻击力就不高,即使是两次全部直接攻击也就2000点伤害,收藏吧!

绝对防御将军

效果:这张卡召唤·反转召唤成功时,变成守备表示。场上表侧守备表示存在的这张卡可以在守备表示的状态攻击。那个场合,攻击力的数值适用进行伤害计算。

可以守备表示攻击,和水召比较类似,但这个效果在特殊召唤的情况下似乎并不适用,而且攻击力1550并不高,一般都是拿来防御使用,感觉作用不大。

死亡导游的宾果任务

这个活动已经举办过N次了,具体的活动内容和玩法大家应该都很清楚,那么我就不再赘述了,只要完成几个简单的任务就能拿到包括宝石和限定卡片在内的各种奖励,非常轻松!我们再来看一下可获得的活动卡片。

心理咨询师 莉莉

调整/效果:这张卡被同调怪兽的同调召唤使用送去墓地的场合,可以通过支付500基本分让这张卡为同调素材的同调怪兽的攻击力直到这个回合的结束阶段时上升1000。

这张卡终于可以满三了(其他的可以通过龙可的升级奖励获得),看起来是不是很像“注射天使 莉莉”长大之后的版本?虽然说效果相对来说比较一般,但毕竟是妹卡,收藏价值大大滴有(滑稽)!

.城堡攻略篇

这是一个最近才出现的新活动,简单来说就是爬塔,花费挑战券不断地往高层爬,每通过一层都会获得不同的奖励,对面的卡组都比较弱,难度相对较小,同时还会出现“突发事件”,虽说不怎么肝但实际上我感觉挺无聊的,不过看在有奖励的份上还是要打的,然后是活动卡片。

黑暗破坏神

效果:这张卡不能特殊召唤。这张卡向守备表示怪兽攻击时,若攻击力超过那个守备力, 给与 对方基本分那个数值的战斗伤害。这张卡在同1次的战斗阶段中可以作2次攻击。

7星,上级召唤要2只祭品,完了居然还不能特招,而且攻击力2300也不高,即使是能攻击两次,但如果对面把一个高攻怪放那里你咋整?感觉效果整体比较拉胯。

茧状体面纱

效果:把自己场上表侧表示存在的1只名字带有「茧状体」的怪兽作为祭品才能发动。这个回合效果的对玩家的伤害变成0。那之后,作为祭品的名字带有「茧状体」的怪兽记述的1只名字带有「新宇宙侠」的怪兽从手卡·卡组·墓地特殊召唤。

感觉没什么用,不再多说,拿了看看就好。

决斗任务

又是一个举办了N多次的活动,而且现在应该还在举办,完全不需要肝,每天清路人的同时就能顺便完成 探索 ,非常轻松和简单,通过活动还能拿到宝石和卡片兑换券等多种奖励,还是比较不错的!

组队决斗锦标赛

老活动了,内容大概就是玩家和电脑组队进行决斗,依然是每通过一关就能获得奖励,分为5D’s杯,GX杯和DM杯,随着活动进行依次开放,要说好玩之处的话就是可以通过电脑体验到一些没有登录DL的卡片,我永远忘不了小表的那套重坑,麻烦把里面的所有卡都给我来一打(滑稽)!然后是活动卡片方面。

星级爆破

效果:支付500的倍数的基本分才能发动。选自己手卡或者自己场上表侧表示存在的1只怪兽,那只怪兽的等级直到结束阶段时下降支付的基本分每500分1星。

感觉应该算是比较有用的一张卡,支付500的倍数基本分能完美配合很多需要扣血发动的技能,同时可以对手牌或场上的怪兽进行“等级降低”,使用起来比较灵活,对于同调和不久后的超量应该都有不小的作用,值得稍微期待一下!

圣地的守护结界

效果:岩石族怪兽召唤·反转召唤成功时,那只怪兽变为守备表示放置一个守护力指示物。放置有守护力指示物的怪兽被破坏的场合,作为代替去除一个守护力指示物。

这是一张未O化的卡片,单看效果的话似乎很不错,可以利用指示物对岩石族怪兽进行代破,但在我印象中DL里的岩石族主轴卡组似乎并没有特别强力的存在的样子……

任务赛道

每次决斗后自动结算分数并给与奖励,又是一个每天清路人就能顺便完成的活动,也是非常的轻松和简单!那么我们直接看活动卡片。

兽神机王巴尔巴洛斯Ur

效果:这张卡可以从自己的手卡·场上·墓地把兽战士族怪兽和机械族怪兽各1只除外从手卡特殊召唤。这张卡的战斗让对方受到的战斗伤害变成0。

乍一看,不能造成伤害,似乎没什么用,但也许在部分特殊卡组当中会用到。毕竟3800的攻击力还是很可怕的,而且因为除外的范围比较广,所以召唤条件并不算特别苛刻,也许某些堆墓卡组可以稍微考虑一下?

获得传奇决斗者——蓝神!

这应该是整个8月份最重量级的活动之一了,通过活动可以解锁蓝神,活动内容应该跟以前举办过的“地缚神”活动类似,全服玩家共同讨伐超高LP的怪兽,不过由于这个特殊的“次元领域决斗”上级召唤不需要祭品,所以刷起来相对比较轻松。而关于蓝神具体会给什么卡还不太清楚,如果K社没有明说的话感觉可能是之前已经给过的卡(狗头),同时鉴于方界系列在DL当中的表现比较拉胯,感觉暂时应该达不到主流卡组的水准,所以,还是把他当成一座新矿看待吧!

KCGT决赛:最终决赛阶段

大家应该都知道,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 游戏 王》的官方赛事WCS没法如期在线下举办,所以也就安排了在线上进行的比赛。在今天(7月25日)晚上将进行决赛前的最后一次选拔,来自全球各个地区的100多位顶级高手将角逐出进入最终决赛的名额。与此同时,目前国内有至少4名玩家在这场比赛当中,如果有直播的话,感兴趣的玩家可以关注一下,在这里也希望他们能够打出自己的风采,挺进决赛!

心理咨询师游戏牌

277 评论(11)

枫月絮影

上周我们在后台收到一位妈妈的留言:

这位家长,你这个问题问的太好了,太有代表性了!

据我所知,大部分的寄宿学校里面的学习生活安排都是非常的紧凑, 不会给孩子太多的自由思考和做决定的空间。

好处就是它强制孩子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弊端就是孩子的学习动力已经习惯是来源于外在的压力~纪律和规则,而不是自己内在的动力和兴趣。

作为一个青春期的孩子,不断成熟的不单止是他的身体发育,还有他的心智也开始有一些狂乱且充满想象力的想法。有关友谊、性、竞争力、攻击性……

如果亲子关系足够好的话,这些议题可以被带到家庭中和父母亲去 探索 。

相反,如果亲子关系是有些疏离甚至是不够好的话,那孩子只能把这些迷惑的部分藏在心里。

而这些不能以言语的方式表达的迷惑,有的时候会让孩子感觉像是走进了的迷宫,大量耗费他的心神。

当然,高中的学习一定是比初中难很多啊。孩子在学习当中所要承受的挫败感和压力也会加倍。

此时,如果他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小伙伴、寻求老师的帮助,或者能跟父母亲谈一谈这方面的挫败感,或许他就感觉没有那么的孤单和无力。

如果这些挫败感和无力感日积月累一直没有得到恰当处理的话,有可能会让一个人感觉到窒息,为了逃避这种被淹没的窒息感,孩子有可能就会逃到 游戏 世界里面。

因为在 游戏 中,得到成就感的几率要比学习来得容易。(这在成人世界也是一样的)

所以,现代人之所以沉迷手机 游戏 ,除了好玩,更是缓解内心焦虑的一种方式。当然,它也成为了未来的麻烦制造者。

总结以上的内容,家长当务之急可以做的事情是反思,反思的内容大致有以下几点:

1)评估一下你们的亲子关系,是否好到可以让孩子足够坦诚的跟你讲讲他内心的想法和困难。如果不可以的话,就需要反思: 什么样的障碍影响着亲子关系的亲密,以及如何去解决它?

2)你们全家人都需要去思考和讨论: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有的家长会简单的说:为了他以后可以自立啊,他的生活有好的品质。

现实生活里,如果家长给出的物质支持还不错,甚至是有“过”的话,在这样的情境下,通常会让孩子失去拼搏的动力。

有的家长会自恋的觉得自己蛮成功的,希望把自己认为好的品质都复制到孩子身上。他就不会看到孩子的个性, 他只希望孩子模仿自己,如鹦鹉学舌般的粘着式的学习。

这种孩子处于完全依赖所依附者的思考和观点来生存。

家长总要求孩子的行为要适应 社会 的需要,但她的代价是牺牲了孩子内在的发展。

他难以拥有有意义的友谊,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是很有限的。以死背和鹦鹉学舌般左耳进、右耳出的学习方法,走完其教育的过程。

这种方式使孩子没有信心能拥有任何属于自己的知识,导致他确实学到了知识也无法与自己内在的人格产生关联。

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 这类孩子会越学越迷茫。

因为 他不知道怎样学以致用,慢慢的他就会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还有一种类型的家长,通常会很焦虑地企图把孩子培养成为自己所不是的人。

例如:郎郎、哈佛女孩……被这么对待的孩子,内心是非常郁闷痛苦的。

他感觉自己是长期被忽略、被否定的。感觉到自己在父母的心里也是透明的,无价值的。

当孩子看到自己与父母理想中的自己有非常大的距离的时候,会增加孩子的自卑感和挫败感。

哪怕孩子在外在的学业上,能够努力达到父母要求的目标,但是这种外在的成功也无法填补内在痛苦及情绪的空虚感。

有没有家长意识到:我们关心孩子的学习,大多时候只想到 社会 价值观的评价系统和有关竟争优先级,也就是衡量一个人外在成功的标志,而忽略了关于个人内在的特定议题。

孩子从早年开始,我们是否着重强化他的性格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关于内在成长的这个部分,其实是没办法换算成数字来衡量的。

在学校里各个科目的学习可以用数字来表示,自己的孩子擅长哪一科,哪一科学不好。

我们习惯了着眼于一些可以看得到可以量化的内容。

而忽略了关注孩子内在的心智发展, 家长似乎不太在意孩子是怎样看待学习的。

当孩子可以进入到重点学校,并且成绩还不错的时候,家长会觉得这是一件很安心的事情,似乎他已经可以进入到优秀人群的最大公约数里面。

当孩子的学习成绩有起伏的时候,这会让家长的安全感被扰动了。

因为家长想着为了孩子好,除了在可看得见的分数上面去紧抓不放,已经不知道有什么可以做的。

在孩子成绩不如意的时候,家长的焦虑如果可以转化为自己学习的动力,腾出内在的空间去思考,反思到底这个过程(包括整个家庭)发生了什么,那真的是一件绝好的事情,因为这个事情不再是孩子一个人的失败事件。

它可以转变成是 一家人团结一致的连接节点。

如果你不太了解孩子的个性,不知道如何增进亲子关系的亲密度,不太懂得怎样支持孩子内在心智成长,这并不是一件很羞耻的事情。

知道自己有不知道的事情,总比之前的不知不觉有进步。

知道自己的不足才有提升的可能嘛。愿意给点耐心给自己,让自己也敞开心扉慢慢学习,去了解孩子的内在个性和学习如何支持他的心智成长,让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动力,这是事半功倍的工作。

这样做的家长也会让孩子感受到温暖与支持,总比只会焦虑之下斥责孩子,让孩子因为你不能理解他支持他,而导致更多的恨意的家长来得要高明。

204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