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53

virgoleegoon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防御来访者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uxinchen008

已采纳

楼主,我和你一样遇到同一个问题。我都蒙了。我记得是社交距离的,可这里说是个人距离!还有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之间的距离怎么会是与朋友之间的关系是一样的呢?简直是害人

心理咨询师防御来访者

243 评论(12)

yellowmoon27

14坦然面对自己的幻想    这其中一部分是被来访者激起的,一部分是分析师自己的移情。否认幻想,会使幻想以其他不利于分析的方式表现出来。恰当的方式是坦然面对,并在意识层面防止见诸行动。 15对强烈情绪的承受能力。在受到强烈情绪冲击时,我们要有意识地恢复思考 16保持和处理设置的能力。 17精神分析理论和技术 18创造力。创造力来源于基本满足后的不满足。 19换位思考和体验的能力 20捕捉内在信息(语言行为)的能力,语言行为的时间和空间上的纵深感(潜意识,旧的体验和新的体验) 21共情的同时具有反思的能力(讨论症状的象征意义) 22对自己的认识 23在小组中独立思考的能力 24接纳别人的能力(不接纳别人可能是自我不接纳向外投射) 25对别人和自己的情感有敏感性(压抑中无法体验情感) 26价值感的稳定(表现在对不同人的不同标准,受环境影响,价值观形成中)会使来访者没有安全感 27忍受沉默的能力(防御,要看到防御后面的东西,感受沉默中的反移情。以此来了解两人之间或者来访者内心发生了什么,)如果不能忍受沉默, (1)没有从日常聊天转化为谈话治疗 (2)分析师自我边界不清 (3)分析师内在客体不稳定,焦虑 (4)分析师赋予很来访者的关系某种敌意 (5分析师赋予很来访者的关系某种色情的意义)

197 评论(10)

迪士尼0918

因为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在咨询时的距离最好保持在一米左右,一米在交往距离里面属于个人距离。且个人距离是朋友之间的交往距离,而社交距离多放生在商业交往中。所以选B

208 评论(11)

坠落的梦天使

生命的游戏是什么?      人生如戏,人生就是游戏的过程,我们怎样玩出生命的特征,玩出生命的华彩,即便是痛的时候,也能让生命有价值。所以在课上,我常说:有觉知的游戏就是疗愈。 如果你玩的不好,就是痛苦,创伤,玩的好就是经验能力,玩的精彩就是才华,玩的爽就是快乐,玩的心跳就是挑战,人们在时时刻刻的玩着人生的大戏。 让大家有觉知的玩游戏,这也是心理咨询辅导的拓展与探索。 不同的心理流派对心理问题有不同的解读:从催眠的角度说:你就是被痛苦催眠了。从认知的角度说:你就是陷入痛苦扭曲的限制性信念的认知里。从本体学上说,你身体陷入了痛苦的细胞记忆。从能量角度说:你的生命能量被卡住了。而从游戏的观点说:你就是被困在这个“游戏”中,你“死机”了。   透过人偶,我们可以看到生命中不同阶段,不同课题的游戏,有效地呈现在眼前,可以把不同生命角色的游戏一一厘清,可以对自己的生命开启有效,直观的探索过程,人偶也成为生命中的“疗愈”天使。                             ——李莉老师                             ——人偶心游      人偶疗法(MPPT)研发背景         在心理咨询行业中,咨询师在与来访者互动过程中,常常因为潜意识庞杂的信息和语言的局限,而要做长时间的沟通,这对来访者和心理咨询师都会产生压力,来访者无法轻易讲述心理困扰的关键点,以及个人,家庭中错综复杂的关系,不能完整描述自己内心异常变化;咨询师缺少实用的心理辅导工具,来帮助不同年龄阶段人士理解,接受心理辅导过程,这既是心理辅导的障碍,也是心理咨询室面临的挑战。     心理咨询行业中,心理咨询师一般以直接提问与来访者互动,对来访者的心理变化进行分析与解读,这种方式容易掺杂咨询师的主观判断,同时,来访者面对陌生的心理咨询师,陌生环境极易产生防御心理,容易产生紧张,焦虑,不信任的心态,不容易打开心扉讲述个人家庭中的隐私。即使来访者有强烈表达欲望,但认知偏差容易造成观念扭曲。局限性的世界观造成心理症结,也会导致心理咨询师难以全面了解来访者的感受和事件真相,带来评估判断的偏差。鉴于上述各种因素,在心理辅导实际工作中,需要一种可以直观地帮助来访者和心理咨询师共同开启工作,可以辅助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辅导的工具。     李莉老师整合了多种心理辅导技术,研发了一套心灵成长的辅导技术及一种新型心理辅导工具————人偶心理游戏疗法。简称人偶疗法。缩写(MPPT)         人偶心游(MPPT)理论基础 MPPT在数百个案例的实践与探索中发现。个案运用视觉,听觉感触觉,将潜意识和感觉投射在人偶上。人偶呈现了案主内在的人际世界。当案主把人偶拿在手里,直接和本体连接,可以直接触发大脑皮层相关的记忆,能够调出内在的记忆,画面,话语,声音以及内心感受等,再透过引导他主动想象和运用创造性象征游戏场景,透过人偶生动直观的自我觉察,追溯潜意识中过往的经历,找寻到生命中的原始创伤事件,在有觉知的游戏中直接通过“心灵对话”完成疗愈性辅导。人偶成了一种实用、经验型的工具,一座从潜意识到意识,从内在语言到外在表达的桥梁。     有时可以把人偶拿在手里,在与人偶的“心灵对话”中通过觉察、修通,开始面对、接受、放下、转化的疗愈历程;有时可以把多个人偶摆放在桌面上,案主内在的人际关系即投射在不同的人偶身上,并通过人偶之间的物理空间来呈现实际人际关系的心理距离,找出深层的心理逻辑,让来访者在不知不觉中层层渐进,渐渐打开深藏于内心的纠结和伤痛。来访者又常常自动引发“心灵对话”,在潜意识意识的过程中疗愈自然显现。   MPPT通过生动直观的自我觉察,在有觉知的游戏中,了解心灵内在动力的运作模式,了解内在困扰源自“爱的盲目”和“良知的纠缠”,并通过运用“爱的秩序”引发的动力使每个人自我的序位恰当和谐,通过整体连接、收付平衡、尊重序位的“良知的工作模式”让案主理顺关系,开启新的内在关系模式,回归觉知的爱中,让心灵有新的信念、能量的流动,疗愈也就自然呈现了。                       ————李莉         玉芙蓉: 时刻提醒自己,学心理学不是为了评判,不是为了更多的发现自己或别人的问题,而是允许,尊重和唤醒,而生命与生命的关系的基石一定是爱与付出,一定是学会从任何事情上去看这件事的正面意义,心理学所有的术都是为了疏通爱的渠道,掌握术是为人所用,不能让术去掌控人,只为成长,只为去面对真实的自己,只为简单,快乐,成功,满足的生活。 我是有资格的 我是被允许的 我是被爱的 我是重要的           玉芙蓉 你是被生活的游戏玩,还是玩着生活的游戏? 人偶心游以大道至简的方式,乘物以游心直辅过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绕过纷繁复杂的假象,帮你将你人生的历程真实地展示出来。 人偶心游理论是建构在创新传承中华文化上的心理模型,生命智慧模型,让我们重新与我们的民族文化链接,从以往只活在现象里走出来,找到我们的根,找到我们心灵的底气。通过做一些练习,将潜意识意识化,就是疗愈。       心理学所有的学习都是改变观的视角,所谓改变观的视角就是调整信念,而人偶心游技术可以让你每做一件事,都去看看自己用了哪几个年龄阶段去做这件事。不用去纠结所谓的灵魂碎片与混乱。你可以运用人偶心游技术,拉开你的情绪圈,一层层的剥开去看,整合你的人格。         创伤是未完结的事件,是资源,是能量,是你的才华,有觉知的游戏,就是成长,就是疗愈。而人偶心游技术就是有觉知的游戏。     今天收获最大的就是人格的学习,自我,本我,超我,下午所有的实操都是围绕着子人格(本我和超我),本我的需要爱,超我的付出爱,本我里的(受伤小宝),超我里的(超级小宝)。以及各自属性,情绪的展现。让我清晰地了解自己平时多属于哪个“我”       通过这个学习会让我更好的爱自己,让自我的转化功能运转自如,爱的进出是流畅的,我的生命是自在的。 今天特别感恩小组同学王艳的支持, 感恩所有的遇见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290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