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41

danyanpimmwo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唯心主义吗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喜欢小吃

已采纳

1.有效的心理咨询师有很好的同一性。他们知道他们是谁,他们能够成为什么样子,他们的生活中想要什么和什么是最基本的。

2.他们尊敬和欣赏自己。他们在自己的自我价值感的强度之外,能够提供帮助和爱。

3.他们能够认识和接受他们自己的能力。他们和其他人相比感到有胜任感,也允许他人觉得他们是有能力的。

4.他们是欢迎改变的。他们对“不满意”显示出主动性和勇气。他们做出希望怎样改变的决定,并朝着他们喜欢变成的样子去努力。

5.他们出作塑造他们生活的选择。他们懂得所作的有关自己、他人和世界的最初决定。他们不是这些最初决定的牺牲品,如果必要他们会修正这些决定。

6.他们感觉是活着的,他们的选择是生活导向的,生活得充实而不只是存在。

7.他们是可信的、真诚的和诚实的。他们不隐藏在面具、防御、贫弱的角色和假象后面。

8.他们有幽默的感觉。他们能够观察到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他们没有忘记如何笑,特别是关于他们的弱点和矛盾之处。

9.他们有错误,并乐意承认它们。他们不忽略错误,也不想详述悲惨的事情。

10.他们通常生活在当前。他们不沉溺于过去,也不固着于未来。他们能够体验“现在”并能陈述给其他人听。

11.他们欣赏文化的影响。他们懂得自己的文化影响他们的途径,他们尊重其他文化造成的价值观的多样性。他们对社会阶层、种族、性倾向和性别所造成的独特性、差异性非常敏感。

12.他们对其他人的幸福有诚挚的兴趣。这主要是基于尊重、关怀、信任和对其他人真正的重视。

13.他们对他们的工作有深层次的投入,并从中得到意义。他们能够接受工作带来的报酬,他们不是工作的奴隶。

14.他们能够维持健康的界限。尽管他们努力地为来访者考虑,但是他们不会把来访者的问题带到他们自己的时间里面。

心理咨询师唯心主义吗

122 评论(8)

兔兔我要幸福

社会心理服务师应该秉持什么样的理念工作,这是原则性的一个问题。 理念,就是指导思想,是一个原则。 社会心理服务师的全称是“青岛市社会心理服务师”。我们将要培养的社会心理服务师是青岛市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部分,我们这些培训师将服务于青岛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这是一个总的理念。 这个理念的提出,其时代背景是我们应该非常很熟悉的。 宏观方面就是总书记提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 现在全国都在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按照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和我们省里面的相关文件安排,我们青岛市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称为20号文。 这是一个时代背景。 在此总理念之下,我们有一个总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我们在这个20号文当中提出来的:我们要深刻认识我们国家当前的这种主要社会矛盾的变化,然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这样一种社会治理的格局。然后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还有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塑造公民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亲善友爱的社会心态。 青岛市要求在2021年底,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心理服务机制。如此,社会心理服务专业化、市场化、制度化、规范化的体系就会逐渐的完善起来。我们全市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争取走在全国的行列,现在我们已经走在全国的行列了。 只有明确了目标任务,我们的内心就会敞亮。只有我们站的有高度、看的有境界,认真琢磨一下这些宏观的东西,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不能只顾低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走路方向错了,走的越远,错的越厉害。大海上航行,没有目标,往哪走都不会是顺风。只有做的符合政府要求,才能对社会锦上添花,而不是添乱。 我们这次师资的培训,借鉴的是心理咨询师的服务理念,这已经是一个比较成型的,在我们国家已经实行了多年的一个体系。 我们是借鉴不是复制,也不是移植,有一些嫁接。 心理咨询师应该秉持的理念之一:我们帮助的是活生生的人。这句话是相对于医学专业来讲的。 社会心理服务也好,心理咨询也好,我们的服务对象是人,我们的服务是科学,艺术,人文三位一体。那么科学艺术人文使得我们作为一个社会心理服务师,作为一个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者,求真、求美、求善。并要求每一个社会心理服务师理智,不但理智,还要有激情。,对我们所从事的这份职业虔诚。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求我们得有感性反应、理性反应、悟性反应三位一体,不能够偏颇,不能够缺席,要把它整合起来理解。人文,要求我们眼中一定要有人的概念。社会心理服务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心理咨询师的服务对象是求助者。 二者的服务模式不一样,对于心理咨询来说,咨询师是被动模式,有求才有帮。服务对象是少数心里不健康甚至心理不正常的人;对社会心理服务师来说,是咨询师主动模式,服务对象是心里正常甚至心理健康的普罗大众。 无论哪一种服务模式,面对的都是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人意味着什么呢? 一,是作为人的求助者呢还是作为求助者的人? 一个人出现在我们年前的时候,是首先看到人还是看到病?医学模式是病的人,社会心理服务及咨询是人得意的病。并与人不是孤立的。 举例一:作为妈妈的老师还是作为老师的妈妈? 例二:医院看病于门诊心理咨询的区别。 病的人和人的病。 例三:咨询门诊露阴癖病人的例子。 孩子的问题——父母的问题——家庭的问题(关系的问题)——成长的问题(社会化的问题)。我们可以这样说,孩子心理问题都是养出来的,而不是生出来的。那谁养出来的呢,当然是孩子爸爸妈妈,就是说孩子问题,是家长的问题,至少和家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说现在大家都知道的,动不动大家提到的所谓的原生家庭。 这样说理论上没有错,但是实践上不好操作。比如说一个孩子有了问题,你和他说是你的原生家庭问题,你和他说是你的爸爸妈妈的问题则往往会激化矛盾,往往会使得这个爸爸妈妈这些个原生家庭的人,处于极度的困境当中,当人在愧疚当中的时候是没有力量的。理论上都懂,他们心里都像明镜一样,什么都明白,他不是不知道他是做不到,他为什么做不到呢?方法有方式他为什么做不到呢?是因为他们没有力量,为什么会没有力量呢?是亲情,亲情使得我们很多的人做事情的时候,投鼠忌器。 二,理念不同,效果就不同,转归就不同。 把一个人当人看的时候,就是看一个人的人性,涉及人性观,价值观,世界观,就是我们常说的三观。 那我们谈到世界观的时候,就不得不说,我们的哲学观,可以说哲学观是世界观的一个组成部分。哲学观包括三个方面:一元论、二元论、结合论。这就是在讲灵魂和肉体的关系,或者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或者再讲精神和躯体的关系。 灵魂和肉体是两回事,是说什么呢? 肉体死了的时候,灵魂就跑了,因为灵魂肉体是可以分开的,这就叫二元论,基督教是非常典型的二元论。 那么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灵魂与肉体是一回事,没有离开灵魂的肉体,也没有离开肉体的灵魂,这是一元论。 但是它俩谁也离不开谁,可是有一个谁为主的关系,到底是谁来决定谁呢?有一种观点认为是肉体决定灵魂,或者说是物质决定的,称为唯物论、唯物主义。 那反过来说,有人说灵魂和肉体是一回事,但是灵魂决定肉体或者说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唯心论、唯心主义。 那么还有一种观点认为。 说灵魂和肉体是两回事,但是呢,这两个东西能够结合起来,在哪儿结合呢?在我们头大脑当中有一个地方叫松果体,能够在这结合。 结合起来,那我们暂且把它叫做结合论。提出这个说法的是一个哲学家,也是一个数学家,叫迪卡尔:我思故我在。 这就是世界观。这种的对自己的反思是为了引导服务对象做这样的理性思考。 人性观:人之初是善还是恶、既善又恶? 对人性的看法直接决定一个人的认知。 人生观:一个人青春期人生观就基本形成了。你认为人生在世是享福的还是遭罪呢? 当你明天早上醒来的时候,这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情,为什么这样呢?就在你睡觉的这8个小时的时间之内,有很多的人正在经受的痛苦,也有很多的人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了。 说你每天睡觉的时候,你可能从来没有想过,用那些鸡汤话是这样说的,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当你能够那么安全的躺在床上睡觉的时候,我们这个国家在为你做了什么,付出了什么,这些都在反映着我们的人生观。

99 评论(14)

乱世you佳人

这两天看了在心理学界很火的一本书《意念力》.对人的命运和人生状态有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核心其实是在讲一件事: 世界上存在的任何物质都是有能量的,包括有形的物质,也包括无形的想法和意念.而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对应的能量值,它跟我们每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 (一)意念力:能量值是你命运的体现 具体能量值分级如下图,能量值由低到高,从0-1000,每一层对应不同的人生状态,能量值越高,人生状态越好,境界也越高. 正向积极和负面消极的情绪是以200为分界线,大部分人一般是处在200以下;能量值达到200,整个人的人生状态比较顺遂,基本是吃穿不愁,小康水平;300以上基本就是在不同领域的成功人士,富二代也处在300-350分这个层级;我们历史上能影响到世界的人,比如爱因斯坦、甘地、耶稣能量值在499;700分以上的人目前整个世界也不超过10个,1000分左右的人是能改变世界的,到现在还没有出现. (二)如何感知一个人的能量值:能量值是实际存在的吗 在人濒临死亡的时候,能量值很低,在20以下,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冰冷,没有任何温度.从20-100这个能量级整体是非常灰暗.100-175之间虽然也是非常负面,但是开始有一些能量出现.就像我们在咨询中经常说的,欲望和愤怒也是有力量的,虽然它是破坏性的.从200开始,人的情绪状态和生活状态会越来越好,包含了勇气、安全、乐观、幸福等等积极正向的情绪状态.所以有很多时候我们看到高能量的人都会觉得他们很温和、温暖让人感觉很舒服,如沐春风,而有一些人,特别是一些作奸犯科或者生命垂危、严重抑郁症的人往往给人的感觉就是比较阴冷.我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感受. 这本书并非是唯心主义或者玄学,里面涉及到了非常多的心理学实验,说服力很强.里面有具体的小测试,简单易行,能量的显现也非常形象直观.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接触了很多类型的来访者,我自己对于每个人的状态感知也非常敏锐.这本书里提到的很多状态,我自己也深有体会.大家感兴趣的以后我会专门写一篇文章来进行解读. (三)如何增加自己的能量值,改变人生的命运? 前面的内容属于科普系列,让大家针对能量值有一个大体的概念.但我想大家看这本书或者这篇文章都有一个疑问是,如何增加自己的能量值? 先说一个有点残酷的事实: 绝大部分的人能量值一生中的波动就是在10以内(-5,5),看似能量值好像差距很大,但是每个人想要突破10的增幅还是非常难的,增加10的能量值就相当于改变命运了. 那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应该如何去突破,提升自己的能量,进而改写人生的命运呢? 其实途径只有一个: 改变我们的意识/思维,坚持去做能增加自己能量的事情.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改变自己的思维意识?做什么事能增加我们的能量值呢?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 坚持做一件对自己或者对他人有意义的事情,能给自己带来积极改变的事情,然后坚持下去. 从哪里开始呢? 答案其实就是蕴含在 我们当下的每一个念头和每一个行动里. 在此刻扭转你的负面思想哪怕是一个一闪而过的念头,在此刻决定去做一件对自己有积极作用的事情,哪怕这件事事情再小,我们也要着手开始做. 在心理学中,我们会说思想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当然我们的行动也会影响我们的思维和情绪状态.两者之间会相互影响,而这中间实现改变的开关就是: 立刻行动~ 比如我们厌恶自己的肥胖,那就从现在的这一顿饭开始,注意清淡饮食,从今天开始坚持锻炼;如果我们一直想学习一门语言/画画/钢琴……那就不要犹豫从现在开始去找一个课程/报个班,现在就行动起来,然后坚持下去.用这样的信念和行动去把每一天填满. 在津巴多写的《社会心理学》这本书里,有一段话我觉得特别适合用在这里. “要想养成某种习惯,那就去付诸行动;不想养成某种习惯,那就避而远之; 要想改变一个习惯,那就做点别的事来取代它.”  ——来自希腊哲学家 你会发现,人生的真理其实朴素又简单~ 下面这段话可以让你立刻行动,而不是被负面情绪和思维所束缚: “ 如果我们真的想在某个重要的方面改变自己,最好不要等待灵感或者顿悟.有时真的需要我们做出行动——开始去写那篇论文,去打那个电话,去见那个人—尽管我们非常不情愿那么做.那些有雄心壮志的作家,即使苦思冥想令自己无法理清头绪,那还是要拿起笔来进行写作.” 曾经有一话比较流行: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醒来走原路.所以我们终其一生都陷在自己的圈子里,无法突破.那些能量高的人其实就是一直在行动一直在坚持而已.很多人并不是天才,也会懈怠,也会抵触,但是改变就是发生在这样的时刻,逼自己一把——开始去做,哪怕再细微的一些小事,只要一个开始,然后每天去重复. 从坚持一点小的改变开始,然后发现不知不觉中,我们的生命得到了升华,能量逐渐增加,潜移默化中就改写了命运~ 所以此刻,立即行动起来吧,我们一起改变!

114 评论(15)

猫与老虎

中国哲学是指主要由儒家、法家、墨家组成的哲学流派,分为古代哲学和现代哲学。它致力于研究天人之间的关系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特有的理论形式,表现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心理咨询主要是心理学的范畴,咨询师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与咨询者建立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来帮助咨询者发现自己的问题及其根源。改变原有的认知,来更好的适应社会。

314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