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喜lucklily
Billions 《亿万》从第1季到第5季,剧情设计越来越精彩。它不仅是了解金融投资的一部好片,同时也是人性博弈的大片,个体以及交互的。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本剧两大男主Axe和Chuck一个是华尔街的神,一个是天生的政客,Axe的原型很多人说就Steve Cohen, 而Chuck的原型则是Preet Bharara, 甚至剧中很多人物身上都可以看到似曾相识的点。这部剧在情感关系,权利争斗,心理博弈,自我探求等方法都给了很多深刻的启迪。情感关系 说这部戏好看但高冷大概是因为剧情的主角都是在权贵的顶层阶层,跟大众的生活还是有段差距,但不妨是一个好的对照的机会。在剧中可以看到两大男主都是有家庭的,虽然后面也都经历了一些风波,这个跟东方大部分顶层企业家也都是有家庭的一致。再看他们的伴侣,基本上都是能量场相当的人(用能量场是因为这种同频兑等不一定体现在单一金钱方面)。想起有位Uncle十多年前说过,国内的顶层社交圈,出席的时候是带着齐头并进的原配还是年轻小三大家也是心照不宣的,虽然场面上依旧会打招呼。福布斯曾经对于排名前400的富豪进行过一个调研,其中115人离过婚,当把这个调研集中Top 50的时候,其中离婚的就非常少了。大部分顶级富豪的配偶主要来自三类人群,同学同事,上流名媛和同行。最顶层的人群大多找的势均力敌,门当户对的伴侣。那么大部分人认为的精英➕美女模式呢,我们可以在Wags, Bryan, Ira,和男主老爹Charles 这些人身上看到,他们应该也就是大众视力范围可以看的到的成功人士了。本剧两位男主在遭遇婚姻问题的时候基本上还是比较冷静的,原来在美国的时候,身边也有些中高阶层的家庭遭遇典型的中年离婚,他们大部分也都比较冷静,没有太多drama,用他们的话来说the only thing we fight for is money,当然这部分大多也是由律师在处理,对于孩子家庭关系本身的影响并不大。这可能跟西方人的婚姻是建立在关系而非爱情之上有关,既然是关系就会时好时坏,所以发生问题更能以客观的,动态的视角去看待和处理。就是关于这两位主角,其实在剧中我们都可以发现啊,他们的婚姻也是出了一些问题的,就是符合人之常情嗯,感情的东西很难说没有起伏,但是呢,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会把还是以比较理智的方式来处理。 好的关系是一面明镜,让你看到自己,同时也是一种疗愈,好像Chuck的受虐倾向,Wendy并没有去责怪而是尝试帮助他去揭开心结,直到她觉得超出她的能力和承受范围。 智力博弈 除了男主Axe的各种智商碾压各种人,从第2季出场的Taylor也是本剧一大亮点,一出场就说Ta是少数无性别人群,希望别人用they来称呼她,这个演员据说是导演面了无数候选人而选定的,她本人的情况跟角色可谓完美匹配。光头造型似乎有点外星人的feel,让我想到最近看的《海奥华的预言》,在海奥华星球,不分男女,虽然外在看起来更具地球人女性特质,这或许是人类今后演化的方向。Taylor身上兼具女性的敏感和男性的冷静客观。用东方智慧来解释,就是真正干大事的都是男人女相,女人男相的。修行到了最后,不管是性格还是长相上也会朝着这个方向变化。剧中Taylor和Axe,Wendy,硅谷男友,黑珍珠的对手戏都很好看,反倒是她跟Byran那段有点逗,稍微过两招就知道完全不在一个智力水平,后面也就没什么必要再多啰嗦了。Wendy在剧中是心理医生的角色,虽然不直接参与交易和政坛,但却是两大男主背后的重要智囊,Axe甚至为了把她找回来还设计了一个大戏。一般人可能觉得厉害的人不是去做了金融就是去做了律师之类的,而实际是各个领域都有顶尖的聪明人,越是顶尖,越清楚自己要什么,天赋是什么,做天赋所长才能让能量完全释放出来,而不会像普通人那么思考哪份工资高那么一点,或者去勉强读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仅仅因为它看起来出路会好一些或者它是个热门专业。在第5季,从Taylor和黑珍珠的对话我们也可以再次确认Wendy的智力水平是在top 的。一位企业家朋友曾经说过,顶层就好像是圆锥体的顶端,所有的面都成了一个点,行业和行业的差异其实也就不存在了,万事万物都是想通的,行业的鸿沟往往都是在底端的。自我探寻 本剧从一开始就可以看到各大佬冥想的场景,Axe capital还有专门的冥想室。剧中多次出现他在做重大决定的时候为了维持清晰的判断,在冥想室冥想或者找Wendy 聊的场景,他太知道在欲望的驱动下可能把他带到失控的地方,所以会在自己生命中安装这些安全阀。其实不只是他,Chuck也是如此,他的父亲,Wendy 和副手Sacker也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从Taylor身上可能更容易看到内在两股力量的博弈,对于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如此,欲望的正向趋势促就了今天的财富地位以至于社会发展,欲望一旦失控就好像心中的魔鬼占了上峰,为了达到目的和享受“赢”的感觉,一切又慢慢走向毁灭。所谓中庸之道,大致就是保持一种平衡,做事的平衡和内在的平衡。 第5季有非常多心理咨询的场景和新花样。可见这方面美国确实比较先进和前沿,目前亚洲在心理诊疗方面相对滞后。去年在家办的峰会有新加坡的投资者也提到了这个领域,希望亚洲的大多数人也能有心理咨询的机会跟权利,至少可以进行线上心理咨询。前阵子朋友来看我也提到在香港很多人心理压力非常大,工作节奏快,空间压抑,但心理咨询在香港都没有本土官方认证资质。国内目前这方面倒是发展得挺快,不过因为处于初级阶段,诊疗手段还是有些差距,并且普及率还是比较低,比如在剧中华尔街这些高压工作地公司都会配这样专业的心理诊疗师,帮助大家快速从工作和生活中的挫败恢复。 这部剧由始至终贯穿了很多金融知识和实景,比如并购,尽职调查,期货炒卖等等,是很好的学习机会,对于专业的投资,还是那句话找专业的人。很多做实业的企业家都想到一定年限后改做资本市场运作,其中很多都失败告终,把以前赚的钱都给亏回去了,用这几年流行的一句话来说,曾经靠运气赚的钱最终都靠实力亏回去了。在本剧中可以清楚看到资本市场的凶险,可能你还在经营小本生意的时候,别人已经开始在资本市场玩了,所以等你一知半解入场的时候,只能成为别人口中的猎物。
小梅子zh
这片子好看,并不是完全因为演员演得好,而是剧中发生的事情都是真实的事情,只不过把公司名字改了一下,人物场景变换一下。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啊。
首先,看了第一集就知道这男主角完全就是Steve Cohen啊。Steve Cohen是谁?有兴趣可以查一下SAC这个公司,这公司以前常年雄踞对冲基金业绩榜最前列,当年因内幕交易被美国司法部和SEC调查,最终达成和解协议,SAC向SEC支付了6亿美金罚款以了结指控,SAC被迫转为family office,更名为Point72。这家屌炸的公司的创始人,旗舰,灯塔,牧羊犬,启明星,话事人,就是Steve Cohen。传奇华人交易员江平就曾供职于SAC。还要补充一点,剧中有一个被男主角炒鱿鱼的角色,最终被心理治疗师摆平了那个,长得简直是Mathew Martoma的翻版嘛。Mathew是前SAC的交易员,在这场内幕交易纷争中被判9年有期徒刑,当替罪羊了。而同时,Cohen也是一位狂热的艺术爱好者,他收藏了许多大家名作,比如毕加索的Le Rêve。他还有一个以他和他老婆命名的基金会,主要致力于医疗,儿童健康、教育,退伍老兵服务,艺术保护之类的。剧中Axe Capital的墙上挂了许多画,他还给博物馆捐款了,还给911罹难者家属提供大学奖学金,是不是很像。传闻Cohen现在还时不时地亲自trade一下,希望有在Point72工作的大神求证一下。
看了第三集,男主角用尽各种手段强行进入那个零食公司的董事会,挤掉CEO,要求公司换回曾经的配方,削减开支,这故事似曾相识?这不就是另一位基金大佬Carl Icahn嘛!Icahn最为人称道,却使上市公司胆寒的就是他惯用的手段:二级市场增持股票,达到一定百分比后强行进入董事会,要求董事会炒掉不合格的经理人,然后使公司业绩上升,抬升股价,套现走人。他用这种手段对付过yahoo,摩托罗拉,Apple等。
看了第四集,男主角被short squeeze,到处借票,等一下,是不是也似曾相识?这难道不是Bill Ackman做空康宝莱(ticker:HLF)吗?Ackman认为康宝莱的运作模式违法,这种直销模式是一种骗局,最终会失败,所以做空做空坚决做空,而跟他对垒的正是前面说到的Carl Icahn。他俩曾经在CNBC的直播节目中电话对骂半小时,针尖对麦芒,最终Ackman的Pershing Square Capital在这场做空中损失了10几亿。最终Ackman还因为被怀疑在这场多空大战中涉嫌操纵股价,遭到了FBI的调查。想补充一点:剧中男主角在说话语气、肢体语言、身高体型、形态气质等方面极像Bill Ackman,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一下Ackman的采访视频对比一下。
男主角在前四集就集三位金融大佬于一身,对于后续会有什么故事上演更加期待。
Oo炼狱天使oO
一、《亿万》 美国少有的金融题材美剧,联邦检察官大战对冲基金大鳄,虽然看第一集的时候,断断续续看了三次才终于看完,但是到第二集就一发不可收拾。故事原型貌似是SAC公司,SAC是华尔街最赚钱的对冲基金之一,它的专长是交易内幕消息。这部电视剧涉及到资本市场、金融工具、证券法律、对冲基金等金融知识,监管机构和金融企业,如同猫鼠游戏的感觉,比的是谁更棋高一着,谁更有能耐站到最后。 男一号亿万富翁鲍比·阿克塞尔罗德,对冲基金老板,他的成功和敏锐的投资视角,强大的冒险精神,靠谱的团队员工,作为上千亿美元公司的第一号人物,他的领导力充满了霸气,强势,有时蛮不讲理,粗俗,当下属遇到问题又会第一时间去解决,对家庭负责,但对于对手丝毫不留情面,综合性的性格让他总能打擦边球或者用极冒风险的方式躲避监管。他有左臂右膀,左臂帮他负责运营,右膀帮他管理HR事宜,顶尖的律师帮他负责所有法务相关事宜。鲍比·阿克塞尔罗德超强的消息来源,是他屡次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男二号美国纽约南区检察官查克·罗兹,制裁华尔街的金融犯罪就是该区检察官的重要职责之一。我本人不太喜欢男二,但他身上的正义感、执拗、让人又爱又恨这个角色。他认为那些在金融街成为暴发户的人都是有弱点的人、实现法庭上的胜利,胜利即是正义。 女一号温蒂,阿克斯资本的心理咨询师,温蒂之前是心理医生,跟鲍比一起创业多年,有种相互依赖的感受,但互相有彼此不能说的秘密。温蒂的亮点在于作为一个HR如何进入企业的核心管理层,虽然不接触业务,但也大权在握,得到敬重,这个是每个HR从业者应该琢磨的,如何帮助公司一把手更好的经营和管理公司,让自己的价值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女二号Lara,是鲍比的妻子,有一定的经商头脑,思想独立,相夫教子的同时,也在打理和丈夫完全不同的事业,虽然她对温蒂有一种难以描述的厌恶,不信任情感,可能因为温蒂和丈夫走的太近,丈夫对温蒂的依赖情感超出了朋友,但Lara还是很有分寸,选择信任自己的丈夫,这也是精神很独立的表现。现代女性,不乏有家境殷实,老公收入丰厚的女性,愿意做全职妈妈,是否把自己沉迷于相夫教子,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还是自己也好学上进,有独立的状态,即使是一个人独身也能过得很好的状态。我看到周围有很多女同事,家境很不错,但依然坚持工作,加班加点家常便饭的日复一日,究其原因,是因为想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而不是依靠他人,这样的女性都值得点赞。仿佛告诉所有女人:“最好的婚姻不是你负责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而是我们势均力敌,你很好,我也不差。” 这部剧告诉我们成功的几个要诀:1、思维缜密 2、人脉强大且靠谱 3、超强自信 4、身体健康、精力旺盛 二、《代班》 仅仅3集的英剧,有点悬疑,又显得那么真实。英剧的代入感很强,女主演的非常贴近现实,虽然结局仓促,但不得不说还是一部好剧。从《代班》看职场人物关系,三期女性如何捍卫自己在职场的地位,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是很多女性朋友关注的话题。剧中的女主艾伦因为怀孕即将生产不得不找人backup自己的设计工作,在代班期间发现自己遇到了阴谋,女老板的被害,老公被挑拨离婚等等,虽然早已察觉并知道凶手是谁,但无法证明给别人,家人因为她的精神病史也不相信自己说的话。一切的一切挑战着自己的职场发展、家庭地位、人身安全等等。 现代社会,很多女性因为职业发展的原因,不愿意在事业上升期生孩子,因为竞争的激烈,怕自己好不容易争取的职位地位受到影响,确实在我们周围看到女同事产假回来,岗位被人替代,被迫换到其他的部门或者转岗,或者失去本来应该有晋升机会,要生还是升,困扰了很多人。 对于女性而言,如果已经是30+的年龄了,建议还是尽快解决生育问题。从招聘角度,每家企业对于大龄未婚女青年的招募都相对谨慎,如果不是非常着急的岗位,很难考虑这样的员工。 从职业发展角度,从怀孕到生完孩子,休产假,大概要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建议能选择已经升职后的时点。如果计划生完孩子就跳槽,什么时候都适合先生。 对女性身体而言,30岁之前是最黄金且恢复最快的时间段,建议能生则生,毕竟工作机会的选择性还是很多,如果自己比较踏实肯干比较努力的话。三、《名姝》 第一季仅8集,故事发生在1763年,那是英国历史上因淫乱而闻名的乔治王朝时期,男人嫖妓、养小三都是家常便饭,如果想了解曾经真实英国妓女的生活,可以看看此剧,污而不黄,能看到处于底层社会的女人,即使为了生存出卖身体,但仍旧充满理想和正义。截至目前,豆瓣评分,将近90%的人给这部剧评了4星及以上。 女主的人格魅力在于不断的反抗压迫,从不认输,无论遇到何种打压都能化险为夷。这也是一步女性意识觉醒的片子,但是在当时那个社会却显得无力。妓院的管理和竞争,类似目前的小微企业,为了生存,如何避免大于吞小鱼,如何做出自己的特色,不被市场所淹没。剧中的妓院经历过恶意诽谤等,竞争对手明显走的是高端路线,但也进行着人才抢夺战,对于核心人才,每家企业都想法设法的抢夺,希望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机会。 女主老鸨威尔斯的精细化和特色化管理是亮点之一,用主题Party的方式,吸引来不少顾客,让竞争对手反派奎格利嫉妒不已。但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是一场善与恶的交锋,私欲与良知的激烈碰撞。四、《越狱》第五季 豆瓣给出了分的高分,看这部剧似乎在找寻十年的青春,虽然演员们都已少了当年的青春,但是这部剧依然让我心潮澎湃,虽然没有当年才看第一部美剧《越狱》时的烧脑和出乎意料,但是happy ending的感觉让内心得到了些许安慰,因为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好人胜出。 探究Michael Scofield如何成功越狱,离不开自己的精心策划,朋友的冒死相助,告诉我们职场也需要有这样能在关键时刻帮自己的兄弟。我们在职场中经常能看到有些人,对领导唯唯诺诺,对下属张扬跋扈,虽然这种人一时间混的比较好,但如果涉及到背对背考核等,或者站错队,就会让自己的下场比较惨。所以积累人脉,人品,在职场中也相当关键。每个人都不要轻视,不需要对每个人都表现出过分热情等,清高有时候也不是一种错误,关键要把握住度,损人害人的事情不去触碰,不是说做职场老好好,而是一个有自己性格特征,又充满善意的人。可能有时候会吃一些亏,但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