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71

cloverEcho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壹点灵心理咨询师蓝奥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金吉小酉子

已采纳

本文首发于新浪博客心理师金尚、公众号金尚小时空。每个人都是强者 何谓坚强?坚为坚持,强为强大,坚强就是坚持强大。实质是让生命继续流动,持续地自我成长、自我信任,不因艰难而停住脚步,不因痛苦而止步不前。 我们活着,就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事情,这些事情可能会增强我们的对自己的信任,也可能会破坏我们对自己的信任。然而,我们终归要通过这些事情,来历练我们的信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越来越自我成长,越来越自我信任。 一粒种子,经历了地下的沉睡,喝饱水、接受了充足的阳光之后,在地下生了根。哪怕是地面上有块石板,它也能冲破阻碍,长出新牙。这个刚从泥土里冒出来的新牙,看似脆弱,但强而有力的根将其牢牢地固定在泥土里。一阵大风吹来,周围的很多刚强之树应声而倒,而这棵新牙却因为外面的柔弱与根部的坚实,形成了刚柔并济,恰巧避过了劫难。 很多人不知道,那些真正强大的事物,大都有一个强大的内核,隐藏在事物的深处。能历经沧桑的植物,都会有一个深埋于地下的坚实有力的根系。真正强大的人们,心灵深处都有一颗无所畏惧的坚强内心。 其实每个人都是强者,只是很多人强大的部分,被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所掩盖了。就像是一颗金子掉进了沙砾,金子不在了吗?不,它仍存在,只是不容易寻找。可能在历经几场风暴之后,这颗金子就出现了。 有些人在历经岁月的艰苦磨难之后,那些表面的浮华、泡沫、沙砾被冲走了,留下的就是强大的金身,任尔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每个人都是弱者 小时候,在我们摔倒、受了委屈的时候,父母会告诉我们,“不要哭,乖啊,好孩子不哭”、“都怪这张桌子,撞疼宝宝了,妈妈打它”、“再哭,警察就来抓你了”。这招数,哄孩子很有用。 很多家长的逻辑是这样的:小孩哭,代表问题没解决;小孩不哭了,就代表问题解决了,父母就可以不用焦虑了。但是,不哭就代表没事了吗? 如果你安慰过人,也被人安慰过,一定有这种体验:安慰者说的那些道理,有说到你心坎的,也有说不到你心坎的,但无论如何,你还是很难受,总得还是哭一场来得爽快! 事实上,当一个人遭逢大变,家破人亡,你叫他“不要哭了”、“别伤心了”、“人总要向前看”。让他硬生生把情绪吞了回去,这是堵,不是疏,是把悲痛和哀伤憋回到了心里。你不能要求一个人经受了不幸,还得独自在心里承担一切。 一个人能哭出来的是悲伤,哭不出来或是不允许哭出来、不让哭出来的是抑郁。悲伤容易通过,而抑郁却很难渡过,如果一定要渡,那也是泅渡、是历劫。 每个人都是脆弱的,你可以哭,你可以悲伤,你可以不坚强,你可以诉说你有多难过、多害怕、多委屈。我们都一样,坚强又脆弱 当路边的小草被人踩踏,被割草机切割,它是软弱的。但是,当它找到自己的力量后,就会越来越茂盛,越来越翠绿。因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当坚强挺拔的橡树,遇到大旱、寒冷的时候,承认自己的脆弱,向人类求救。在人类给予了橡树一定的照顾和保护之后,橡树依然可以是挺拔笔直的橡树。 发现自己的力量的小草,纵使柔弱,亦有坚强;承认自己脆弱的橡树,依然坚强,却更有弹性。 我欣赏坚强,它是我们在面对困境时候的一个定力,一种坚信,可以让我们坚持去做一件事情;同时,也是鼓励自己前进的能量,鼓励自己再次去尝试。 然而,当我们遇到困难,遇到挫败的时候,我们也一定会体验到自己人性中的脆弱,比如:伤心、痛苦、失望、悲伤、哀鸣、担心、无奈、无助、绝望、疲惫……所有这些,我们能忽略吗? 如果我们忽略了这些,还一直往前冲,一直坚强,那么我们的生命能量就会过度耗竭,我们的人生势必要跌入一个不可预见的深渊。这个深渊是什么呢?可能是抑郁,可能是恐惧,可能是绝望…… 而如果我们能够看到自己的脆弱,承认自己的脆弱,接纳自己的脆弱。在人生的路上,停下来,休整一下,去聆听自己内在的声音、安抚自己、陪伴自己、理解自己,然后调整自己的心态及情绪、目标及策略。等身心全都调整好了,再整装待发,就又可以重新斗志昂扬了。 脆弱不是消极面、不是负能量、也不是你玻璃心。脆弱,只是你对自己人性的真实体验,它提醒你,在某些时候,你的精力、能力、情绪不太好,需要稍事休整,充一下电量,畜一下能量,调整一下身心。等你休息好,补充够营养,调整好状态,就又可以坚强了。 坚强或脆弱,是人性的一体两面,无关乎好坏。看见它们,理解它们,接纳它们,就是对自己的了解、接纳、肯定。 你可以坚强,你也可以脆弱!金尚,壹点灵平台心理专家、心理健康教育硕士、国家首批认证心理督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校心理教师。2018年1月出版《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壹点灵心理咨询师蓝奥

359 评论(13)

安妮宝贝88

心情压抑通常是指主观性感受,每个人感受点差别非常大,有时别人很难完全体验到自己心情压抑的程度。

调整方法如下:

1、丰富日常生活内容,进行一些体力相关活动,让身体动起来,加强运动,比如户外爬山、到公园走走,都会对缓解压力有一定的帮助;

2、如果上述方法都没有效果或者感到无能为力,要及时就医找精神科医生帮助判断,做出后续处理。

3、学会从不同角度理解事物,压力来源或许是事物某一方面所导致,可换个角度进行分析,调整对事情本身的理解。

336 评论(8)

Rita泱泱

当我知道很多人对家暴的概念如此的无知的时候,我的脸上被狠狠地扇了一个耳光,啪!感觉就是这样。当我知道了很多人对家暴的态度的时候,我更是感觉自己像被扇了一连串的耳光,啪啪啪啪!

我从小被家暴,一回到家里就特别压抑,被父亲训斥的站也不是,坐也不是,躺着更不是。三天两头一顿胖揍,有的时候揍我还有个由头,有的时候简直莫名其妙。回想起以前的画面,除了委屈和愤懑,我找不到任何父亲教诲的良苦用心和成长的快乐。

具体家暴的过程我就不描述了,我曾经至少两次想过自杀。头撞墙和割腕,但因为太疼都放弃了。幸亏当时我是个意志力不够坚定的孩子,放弃的比较及时,要不然也没有今天我们之间的对话了。

高三的时候,我代表中学去参加市里的一个宣传娘子关旅游的征文活动。和一群热爱写作的孩子,免费出去玩了一整天,大车接送,还有警车开道。感觉自己好有成就感。满心喜悦回到家里,却看到父亲又在打母亲。我上去一拳就把父亲打翻了,他刚要起身,我又狠狠地踹了他一脚。这个画面现在想来还很清晰,我依然清楚的记得,当时我的感受是,父亲老了,打不过我了。

父亲当时估计也是懵了,还在那发楞的时候,母亲赶紧把我推了出去,使得这一幕家庭冲突得以沿着原来的剧本发展下去。

那一年,是我第一次没在家里过年。

年后,父亲叫我回家,和我坐在一起喝了顿酒。两个月后,我的父亲因为转移性淋巴癌去世。

大学的四年里,我每天晚上都会梦到父亲回来了,说他是个特工,为了执行国家的秘密任务而假装死去的。白天醒来要好久才能分得清现实和梦境。

这个就是我亲身体验的家暴的感觉,委屈,愤懑,不知所措,累积到最后也用暴力表达了出来。而家庭暴力对我的影响不仅仅是大学里分不清现实和梦境的四年,还会影响我一辈子。

而在今年的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让我觉得社会层面终于开始正向引导人们对待家暴的态度了。

从2016年3月1日开始,你发现任何一个男人在公众场合殴打女性,都是一种违法犯罪的行为。不管他说是他女朋友还是他老婆,法律上已经明确界定出这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当我们看到这样的行为的时候,起码应该像看到小偷和抢劫犯一样有个基本的善恶判断。最好立即予以制止,录像或者报警也都可以。当然,如果你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害怕自己也被伤害的话,我可以告诉你另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但在这里就不做表述了。

特别需要注意的一条是,家庭暴力不仅仅指殴打自己的配偶,还包括打孩子。很多家长借着爱的名义对力量不对等的未成年人实施暴力的时候,应该意识到一点,在《反家暴法》实施的今天,你殴打自己的孩子,不管是因为孩子做错了事,还是因为你想发泄,你都有可能被剥夺监护权。

监护人实施家庭暴力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单位和人员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另行制定监护人。

你当然会想,借他两个胆子,小兔崽子他敢不认我这老子?我想说,你重点又搞错了,不是他敢不敢的问题,是你配不配的问题。你生下了孩子,只是生理上,血缘上是孩子的父母,但是如果教育的时候没耐心,用打孩子来掩饰你对家庭外部的懦弱,那你真的不配做孩子的父母。

社会一直在进步,也许五年之后,我们每个人在公共场合看到有男性殴打女性都会挺身而出。那么,在家里被家暴了怎么办呢?在一次文化沙龙上,我就这个问题请教了一些女权专家,特别感谢一位义工的帮助,整理了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1、如果报警,由警察直面告诉施暴者行为是错误的;2、出境记录写清楚谁对谁施暴造成了什么结果;3、如果有人受伤害,请帮忙拍照,如有需要开具司法鉴定单;4、如有必要请一定发告诫书;5、如果受害者不愿意离开,请收留她或者把她送到安全的地方;6、受害者可以申请人身保护令,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相关亲属,责令被申请人牵出申请人住所。

如果,谁都想拥有一个完整、幸福的家庭。那么,从今天开始,请不要再借着爱的名义去伤害你所爱的人。你觉得很小的伤害能够给对方带来很大的教育和收获,这个道理是不成立的。如果暴力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手段,不可避免的话,我只希望在使用它的时候要慎重,要对外,而不是对内,否则只能说明自己的懦弱。

文/壹点灵心理咨询师 乔瑞峰

332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