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42

燃情咖啡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杨娜心理咨询师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若冰MM

已采纳

《亲子沟通的正确姿势》的作者杨娜,二十余年一线资深教师,童心沃社会与情绪学习课程设计者、科研负责人,童心沃社会与情绪学习家长培训、师资培训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冲突是关系的必然产物 分歧、资源短缺和争夺权力是产生亲子冲突的主要原因。理解了这一点,才能正确理解冲突。 处理冲突的错误方式 三种不正确的处理冲突的方式:强迫和屈服,回避冲突,互相指责。 冲突本不可怕,错误处理冲突的方式才具有破坏性。 用沟通解决冲突 在理性状态下的沟通才是正确的沟通方法,可以是:争执、说服、协商。其中协商是站在双方利益基础上展开的,是沟通的最高境界。 情绪失控阻碍了沟通 先关照孩子们情绪,解除情绪造成的沟通障碍才是第一步要做的。 情绪失控下的防御行为 情绪失控的防御行为有三大类:逃跑、攻击和木僵。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容易产生这些应激行为反应,说明此时孩子正被情绪所困,沟通也是无效的。 沟通前先疏通情绪 这里给家长三个建议:第一,通过看表情、观察身体动作和用给情绪命名的方式,帮助孩子识别情绪;第二,与孩子的情绪保持协调,用同理心感受孩子的感受;第三,相信,孩子情绪一定可以恢复平静,耐心等待并给予时间。 共情是情绪的协调 共情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内在的情绪体验,是与生俱来的能力。但要想发挥共情的积极作用,家长必须要理智脑参与进来,有意识地与孩子的情绪达到协调。 这些行为不是共情 家长在实践操作时,请注意,有三种行为不是共情。一种是就事论事讲道理,对孩子的情绪反应过小;一种是对情绪事件过度反应,夸大对孩子的情绪反应;还有一种,同情不是共情,同情是知道对方的遭遇,但并没有体会和他一样的感受。 感受他人的感受 做到共情有三个步骤:第一步,观察孩子的表情和动作;第二步,体会与孩子相同的情绪;第三步,用与孩子相同的表情、动作和语气语调表达出来。 Chapter 4 平等——沟通的“驱动器” 平等是对人格的尊重 平等是沟通的基础,家长相信,孩子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尊重他们的决策权,这样才能有助于沟通的展开。 亲子关系不需要绝对平等 家长想要与孩子沟通,就要做好平等的准备。如果有些事不能平等沟通,也不必强求。一般来讲,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平等沟通的机会要越来越多,孩子自己能够承担的责任也需要逐渐增加。千万不要打着沟通的幌子命令孩子。 有些事情最好不要平等沟通 孩子还小,不能事事平等沟通。涉及安全底线的不能沟通,父母自己的事情不需要沟通。 言语化是心智成熟的重要标志 孩子心智成熟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用言语化表达,但这不单单指会说话。言语化能力需要理智脑把很多无意识的情绪、想法识别出来,并分析、整合成语言符号表达出来,达到内在感受与外在表达的统一。 言语化的多种表达方式 言语化表达可以有三种形式:口语表达、文字表达和自我表达。在与孩子沟通时,家长要把语言和非语言信息结合起来判断。往往非语言信息传递的才是孩子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 培养孩子的言语化能力 培养孩子的言语化能力,主要有三个步骤:第一步,识别情绪和想法;第二步,用逻辑组织成语言;第三步,创设输出的机会练习。 游戏是沟通的极好机会 游戏为亲子沟通穿上了一件“糖外衣”,这样有三个好处:一是在游戏中有利于发现沟通的话题;二是在游戏中的沟通更自然;三是游戏可以促进孩子学习沟通技巧和方法。 游戏的形式 孩子的游戏形式可以分为观看式和参与式的。他们在观看式的游戏中,利用视觉和听觉进行学习和模仿;在参予式的游戏中,身临其境的体验和练习。 如何利用游戏进行沟通 不会和孩子做游戏也不用怕,注意三个原则即可:第一,尊重和相信孩子的选择;第二,用观察代替评价和干预;第三,带着“万事皆游戏”的心陪伴孩子。 带着共赢的期待协商 家长和孩子站在一起面对问题,才能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在沟通的过程中,除了“赢”的显性的结果,亲子间的爱、好的关系、理解、快乐、信任等,是“赢”更深层次的意义所在。 如何协商共赢 和孩子协商共赢,需要注意三点:第一,清楚双方的利益点到底在哪里;第二,沟通是对自己和孩子的上线和底线做好评估,在可接受的区间进行协商;第三,共赢不等于条件交换,不是为了达到自己目标暂时的妥协和让步。

杨娜心理咨询师

274 评论(9)

雾都下的吃货

掩藏是他的沧桑感 ,以及他心里的落寞 ,之所以戴着帽子一直不摘下来 可能是因为他现在悲伤极了 ,他不想再露出真容 。

320 评论(9)

applealing

刀郎内心充满痛苦和沧桑,他不摘下帽子,也是为了不让人看清他忧伤的眼神,偶尔眼睛饱含热泪。

246 评论(10)

小兔斯基801110

“2002 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晚一些,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带走了最后一片飘落的黄叶”

相信这首刀郎原唱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大家是耳熟能详。

十几年前的大街小巷,都可以听到这样一首歌曲。

而且专辑一经发行之后,在全国都有了非常高的销量。

虽然歌曲早已经火遍大江南北,但刀郎却一如既往的神秘。

在当时的乐坛来说,刀郎就好像是一个另类,和其他的歌手还是有着非常大的区别。

很多人都有一个想法,就是很想揭开他神秘面纱下的面孔。

说到这里,应该很多人都知道,他常年戴着一顶帽子。

很多人不知道他的这顶帽子为什么从来不摘?

背后又隐藏着什么秘密?

01

刀郎的原名叫做罗林,是出生于四川内江的一个小县城。

因为受到父母的影响,所以从小就喜欢上了音乐。

之后一直自学音乐,包括一些乐器,全靠天赋自学。

不过他家里并非他一个独生子,刀郎还有一个哥哥。

当时因为父母工作繁忙,所以管教弟弟的任务自然是落在他哥哥的头上。

加上刀郎小时候特别顽皮,所以经常惹哥哥生气。

哥哥为了教育弟弟,从来不来软的,一般都是用拳头来征服弟弟。

这就让刀郎非常不服气,兄弟俩的矛盾也日益加深。

刀郎唯一的愿望就是自己快点长大,这样就可以打赢哥哥了。

不过他不断长大的同时,哥哥也在长大。

所以他永远都不可能打赢哥哥。

不服气的刀郎甚至还跪在地上祈求老天,让他快点去死。

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念头,在他15岁那年变成一生的遗憾。

当时哥哥有一个女朋友,这个女朋友长得十分漂亮,且是那种一看就不是乖乖女的那种。

刀郎在暗中打听之后才发现,果然这个女孩有非常丰富的恋爱经历。

这下刀郎就沉不住气了,回到家就对着哥哥说了一句:

“绿帽子”

哥哥听到之后非常生气,抡起拳头就要打他。

母亲在这个时候站出来袒护刀郎,说了哥哥一顿。

哥哥一气之下就离家出走了。

没想到却酿成了一场悲剧。

02

哥哥在离家出走之后,刀郎并没有什么感觉,反而是觉得耳根子清净了很多。

母亲却依然是很担心哥哥,一直嘱托刀郎不要关门,哥哥没带钥匙。

但没想到的是,永远都等不到哥哥进门,也等不到他再打他一次。

因为在几天之后,有人找到刀郎的父母,跟他说刀郎的哥哥因为车祸去世了。

当时犹如晴天霹雳一般打在父母的头上。

刀郎也是一下愣住了,没想到自己就这样与哥哥永别了。

所以从那之后,刀郎一直觉得是自己“害死”了哥哥,成为了他一生的痛。

如果当时不是自己和他发生矛盾,也就不会发生之后的事情。

不过时间已经过去,遗憾永远是遗憾,时间不可能回头。

他也只能带着这种遗憾前行。

这件事情就被联系到刀郎不摘帽子的原因,有人说他是为了怀念去世的哥哥。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足以见得他内心的愧疚之感。

不过,刀郎始终还是要面对自己的生活。

在初中没有毕业的时候,他就跑到内江一个歌厅里面学习键盘乐器,之后又去了成都、西安等地“浪迹天涯”。

当时他一边漂泊一边学习乐器。

在内江、成都等地的音乐厅唱歌的时候,还组建了一个乐队,叫做“手术刀”乐队。

那时候,他的音乐才华逐渐显现出来。

不过那时候歌厅生意不好,有时候一晚上才挣20元钱。

之后他又辗转到海南唱歌,还和几位乐手一起组建了“地球之子”乐队。

虽然在当地是非常有名气,但最无法逃避的就是逃不了生活的困境。

于是迫于生活之下,乐队就解散了。

03

虽然乐队解散,但幸运的是,他遇到了自己的爱情,也就是现任妻子,现在的妻子、新疆姑娘的朱梅。

遇到现任妻子,也算是他一生的幸福。

不过早在20岁的时候,他也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

前妻是一个舞蹈演员,两人认识没多久之后就结婚了。

本来是浓情蜜意的生活,最终还是回归到了柴米油盐酱醋茶,可偏偏那个时候,刀郎没有什么名气。

所以生活过得并不是很富足。

尤其是在女儿出生之后,本就不富裕的生活更是难以维持生计。

女儿出生40天的某天早上,刀郎睁开眼睛醒来发现妻子不见了,于是就打电话给妻子。

结果妻子给他来一句:

“我现在要离开你,给你八天的时间考虑”

从那以后,妻子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这件往事在他的生命中留下了伤痕,同时也留下一辈子无法愈合的痛。

从那之后,他辗转全国各地,并且非常努力的做音乐。

事业有了很大的突破。

当时在几张专辑推出之后,名气响彻大江南北。

直到朱梅的出现,让他有了生活的希望。

那段时间,为了生活他也会迷茫,会对未来不知所措。

朱梅经常在他心情低落的时候站在他身边鼓励他、安慰他。

正因为有这样坚强的后盾,才让刀郎有了放心去闯荡的信心。

如今朱梅和刀郎生活的非常幸福,也有了自己的女儿。

加上刀郎和前妻生下的女儿罗添,一家四口其乐融融。

刀郎的大女儿罗添长得十分漂亮,尤其是眼神也非常迷人。

04

在刀郎走红之后,朱梅经常告诫刀郎要有平和的心态。

对于有着如此名气的一个明星来说,依然抱有这样的想法,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

不过这也是他的想法。

因为他觉得自己对于成名根本没有这个概念。

唯一的想法就是能够做好自己的音乐。

朴素、简单是一个音乐人最难能可贵的品质。

这或许也是他还一直很神秘的原因。

在那顶从来不摘下的帽子下,其实更多的是掩盖令人迷失的浮华。

如今的娱乐圈,都是颜值当道,没有人会去在意最纯粹的本质。

曾经在一个节目上,主持人说:

“你敢不敢现在把帽子摘下来”

刀郎是这样解释的:

“我希望舞台上面大家看到的是这样一个人,这样我把帽子摘了之后,以后我去菜市场买菜,不好跟人家砍价。”

这个说法才真是让人忍俊不禁,不过听起来更像是一句调侃。

不管是玩笑话也好,真是如此也好,这正是他对生活的解读。

结语

现在说到刀郎,唯一想到的就是“消失”。

虽然如今很难再看到他的身影,但悠扬的歌声依然留在我们的心里。

212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