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若冰MM
《亲子沟通的正确姿势》的作者杨娜,二十余年一线资深教师,童心沃社会与情绪学习课程设计者、科研负责人,童心沃社会与情绪学习家长培训、师资培训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冲突是关系的必然产物 分歧、资源短缺和争夺权力是产生亲子冲突的主要原因。理解了这一点,才能正确理解冲突。 处理冲突的错误方式 三种不正确的处理冲突的方式:强迫和屈服,回避冲突,互相指责。 冲突本不可怕,错误处理冲突的方式才具有破坏性。 用沟通解决冲突 在理性状态下的沟通才是正确的沟通方法,可以是:争执、说服、协商。其中协商是站在双方利益基础上展开的,是沟通的最高境界。 情绪失控阻碍了沟通 先关照孩子们情绪,解除情绪造成的沟通障碍才是第一步要做的。 情绪失控下的防御行为 情绪失控的防御行为有三大类:逃跑、攻击和木僵。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容易产生这些应激行为反应,说明此时孩子正被情绪所困,沟通也是无效的。 沟通前先疏通情绪 这里给家长三个建议:第一,通过看表情、观察身体动作和用给情绪命名的方式,帮助孩子识别情绪;第二,与孩子的情绪保持协调,用同理心感受孩子的感受;第三,相信,孩子情绪一定可以恢复平静,耐心等待并给予时间。 共情是情绪的协调 共情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内在的情绪体验,是与生俱来的能力。但要想发挥共情的积极作用,家长必须要理智脑参与进来,有意识地与孩子的情绪达到协调。 这些行为不是共情 家长在实践操作时,请注意,有三种行为不是共情。一种是就事论事讲道理,对孩子的情绪反应过小;一种是对情绪事件过度反应,夸大对孩子的情绪反应;还有一种,同情不是共情,同情是知道对方的遭遇,但并没有体会和他一样的感受。 感受他人的感受 做到共情有三个步骤:第一步,观察孩子的表情和动作;第二步,体会与孩子相同的情绪;第三步,用与孩子相同的表情、动作和语气语调表达出来。 Chapter 4 平等——沟通的“驱动器” 平等是对人格的尊重 平等是沟通的基础,家长相信,孩子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尊重他们的决策权,这样才能有助于沟通的展开。 亲子关系不需要绝对平等 家长想要与孩子沟通,就要做好平等的准备。如果有些事不能平等沟通,也不必强求。一般来讲,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平等沟通的机会要越来越多,孩子自己能够承担的责任也需要逐渐增加。千万不要打着沟通的幌子命令孩子。 有些事情最好不要平等沟通 孩子还小,不能事事平等沟通。涉及安全底线的不能沟通,父母自己的事情不需要沟通。 言语化是心智成熟的重要标志 孩子心智成熟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用言语化表达,但这不单单指会说话。言语化能力需要理智脑把很多无意识的情绪、想法识别出来,并分析、整合成语言符号表达出来,达到内在感受与外在表达的统一。 言语化的多种表达方式 言语化表达可以有三种形式:口语表达、文字表达和自我表达。在与孩子沟通时,家长要把语言和非语言信息结合起来判断。往往非语言信息传递的才是孩子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 培养孩子的言语化能力 培养孩子的言语化能力,主要有三个步骤:第一步,识别情绪和想法;第二步,用逻辑组织成语言;第三步,创设输出的机会练习。 游戏是沟通的极好机会 游戏为亲子沟通穿上了一件“糖外衣”,这样有三个好处:一是在游戏中有利于发现沟通的话题;二是在游戏中的沟通更自然;三是游戏可以促进孩子学习沟通技巧和方法。 游戏的形式 孩子的游戏形式可以分为观看式和参与式的。他们在观看式的游戏中,利用视觉和听觉进行学习和模仿;在参予式的游戏中,身临其境的体验和练习。 如何利用游戏进行沟通 不会和孩子做游戏也不用怕,注意三个原则即可:第一,尊重和相信孩子的选择;第二,用观察代替评价和干预;第三,带着“万事皆游戏”的心陪伴孩子。 带着共赢的期待协商 家长和孩子站在一起面对问题,才能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在沟通的过程中,除了“赢”的显性的结果,亲子间的爱、好的关系、理解、快乐、信任等,是“赢”更深层次的意义所在。 如何协商共赢 和孩子协商共赢,需要注意三点:第一,清楚双方的利益点到底在哪里;第二,沟通是对自己和孩子的上线和底线做好评估,在可接受的区间进行协商;第三,共赢不等于条件交换,不是为了达到自己目标暂时的妥协和让步。
小兔斯基801110
“2002 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晚一些,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带走了最后一片飘落的黄叶”
相信这首刀郎原唱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大家是耳熟能详。
十几年前的大街小巷,都可以听到这样一首歌曲。
而且专辑一经发行之后,在全国都有了非常高的销量。
虽然歌曲早已经火遍大江南北,但刀郎却一如既往的神秘。
在当时的乐坛来说,刀郎就好像是一个另类,和其他的歌手还是有着非常大的区别。
很多人都有一个想法,就是很想揭开他神秘面纱下的面孔。
说到这里,应该很多人都知道,他常年戴着一顶帽子。
很多人不知道他的这顶帽子为什么从来不摘?
背后又隐藏着什么秘密?
01
刀郎的原名叫做罗林,是出生于四川内江的一个小县城。
因为受到父母的影响,所以从小就喜欢上了音乐。
之后一直自学音乐,包括一些乐器,全靠天赋自学。
不过他家里并非他一个独生子,刀郎还有一个哥哥。
当时因为父母工作繁忙,所以管教弟弟的任务自然是落在他哥哥的头上。
加上刀郎小时候特别顽皮,所以经常惹哥哥生气。
哥哥为了教育弟弟,从来不来软的,一般都是用拳头来征服弟弟。
这就让刀郎非常不服气,兄弟俩的矛盾也日益加深。
刀郎唯一的愿望就是自己快点长大,这样就可以打赢哥哥了。
不过他不断长大的同时,哥哥也在长大。
所以他永远都不可能打赢哥哥。
不服气的刀郎甚至还跪在地上祈求老天,让他快点去死。
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念头,在他15岁那年变成一生的遗憾。
当时哥哥有一个女朋友,这个女朋友长得十分漂亮,且是那种一看就不是乖乖女的那种。
刀郎在暗中打听之后才发现,果然这个女孩有非常丰富的恋爱经历。
这下刀郎就沉不住气了,回到家就对着哥哥说了一句:
“绿帽子”
哥哥听到之后非常生气,抡起拳头就要打他。
母亲在这个时候站出来袒护刀郎,说了哥哥一顿。
哥哥一气之下就离家出走了。
没想到却酿成了一场悲剧。
02
哥哥在离家出走之后,刀郎并没有什么感觉,反而是觉得耳根子清净了很多。
母亲却依然是很担心哥哥,一直嘱托刀郎不要关门,哥哥没带钥匙。
但没想到的是,永远都等不到哥哥进门,也等不到他再打他一次。
因为在几天之后,有人找到刀郎的父母,跟他说刀郎的哥哥因为车祸去世了。
当时犹如晴天霹雳一般打在父母的头上。
刀郎也是一下愣住了,没想到自己就这样与哥哥永别了。
所以从那之后,刀郎一直觉得是自己“害死”了哥哥,成为了他一生的痛。
如果当时不是自己和他发生矛盾,也就不会发生之后的事情。
不过时间已经过去,遗憾永远是遗憾,时间不可能回头。
他也只能带着这种遗憾前行。
这件事情就被联系到刀郎不摘帽子的原因,有人说他是为了怀念去世的哥哥。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足以见得他内心的愧疚之感。
不过,刀郎始终还是要面对自己的生活。
在初中没有毕业的时候,他就跑到内江一个歌厅里面学习键盘乐器,之后又去了成都、西安等地“浪迹天涯”。
当时他一边漂泊一边学习乐器。
在内江、成都等地的音乐厅唱歌的时候,还组建了一个乐队,叫做“手术刀”乐队。
那时候,他的音乐才华逐渐显现出来。
不过那时候歌厅生意不好,有时候一晚上才挣20元钱。
之后他又辗转到海南唱歌,还和几位乐手一起组建了“地球之子”乐队。
虽然在当地是非常有名气,但最无法逃避的就是逃不了生活的困境。
于是迫于生活之下,乐队就解散了。
03
虽然乐队解散,但幸运的是,他遇到了自己的爱情,也就是现任妻子,现在的妻子、新疆姑娘的朱梅。
遇到现任妻子,也算是他一生的幸福。
不过早在20岁的时候,他也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
前妻是一个舞蹈演员,两人认识没多久之后就结婚了。
本来是浓情蜜意的生活,最终还是回归到了柴米油盐酱醋茶,可偏偏那个时候,刀郎没有什么名气。
所以生活过得并不是很富足。
尤其是在女儿出生之后,本就不富裕的生活更是难以维持生计。
女儿出生40天的某天早上,刀郎睁开眼睛醒来发现妻子不见了,于是就打电话给妻子。
结果妻子给他来一句:
“我现在要离开你,给你八天的时间考虑”
从那以后,妻子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这件往事在他的生命中留下了伤痕,同时也留下一辈子无法愈合的痛。
从那之后,他辗转全国各地,并且非常努力的做音乐。
事业有了很大的突破。
当时在几张专辑推出之后,名气响彻大江南北。
直到朱梅的出现,让他有了生活的希望。
那段时间,为了生活他也会迷茫,会对未来不知所措。
朱梅经常在他心情低落的时候站在他身边鼓励他、安慰他。
正因为有这样坚强的后盾,才让刀郎有了放心去闯荡的信心。
如今朱梅和刀郎生活的非常幸福,也有了自己的女儿。
加上刀郎和前妻生下的女儿罗添,一家四口其乐融融。
刀郎的大女儿罗添长得十分漂亮,尤其是眼神也非常迷人。
04
在刀郎走红之后,朱梅经常告诫刀郎要有平和的心态。
对于有着如此名气的一个明星来说,依然抱有这样的想法,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
不过这也是他的想法。
因为他觉得自己对于成名根本没有这个概念。
唯一的想法就是能够做好自己的音乐。
朴素、简单是一个音乐人最难能可贵的品质。
这或许也是他还一直很神秘的原因。
在那顶从来不摘下的帽子下,其实更多的是掩盖令人迷失的浮华。
如今的娱乐圈,都是颜值当道,没有人会去在意最纯粹的本质。
曾经在一个节目上,主持人说:
“你敢不敢现在把帽子摘下来”
刀郎是这样解释的:
“我希望舞台上面大家看到的是这样一个人,这样我把帽子摘了之后,以后我去菜市场买菜,不好跟人家砍价。”
这个说法才真是让人忍俊不禁,不过听起来更像是一句调侃。
不管是玩笑话也好,真是如此也好,这正是他对生活的解读。
结语
现在说到刀郎,唯一想到的就是“消失”。
虽然如今很难再看到他的身影,但悠扬的歌声依然留在我们的心里。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