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圆圆1980
引言什么?连个咨询师都不是的你,居然写了一篇文章叫“如何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没错!而且,您看了之后,绝对会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找到动机我觉得在探索“如何成为一名心理师”之前,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动机。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找到动机。动机是激发我们朝着目标行动,并维持这种行动的动力。我写过一篇“我为什么想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的文章,详细介绍了我的动机。探索动机的过程,是曲折的。找到动机的结果,是明确的。我的动机是:l 帮助别人,让爱人康复;l 个人成长,让自己快乐;l 自我实现,登天的感觉。第一步,盲目一点如何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呢?在找到动机之后,一定要盲目一点!一、预警信息好多!相信大家一定已经接触了很多预警信息。我梳理了一下,成为一名咨询师所要面对的挑战。1.政策问题2017年国家取消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现存的、有证的,只有5~10%在从事这个行业。拿了二级证相当于幼儿园毕业,可以去参加义务教育。入行需要有大学文凭。行业不规范……结论,那么没证、没文凭的,您就别来了吧。2.金钱问题有人4年花了40万。培养一个精神分析师至少要70万。读个MAP(应用心理学硕士),平均每年学费10万,还要参加其他培训,也要花钱。入行后也要接受督导,做个人体验。3.时间问题培养一名精神分析师,要7年。就算成为精神分析师了,个案量不到3000小时都算新手。前十年基本都是入行初期。4.投入产出问题真有迫切的想法和快捷的需求,不如去找一个咨询师,这是最较经济的。5.职业规划问题建立理论体系,培养临床心理咨询能力,选择什么疗法?6.专业成长问题需要实习,参加工作坊,学习微课。同时要读各种题材的书,且是大量的读。7.入职之后的问题咨询师可以看作计时工或计件工,大多数咨询收入低,钱景不明朗。工作辛苦,头发白的很快。需要建设人脉。需要寻找个案!二、如何对待这些预警信息?首先,摆正态度!这些专家的观点都是对的!是看信息的我们,错了!我们在错误的时间,看到了正确的信息。那么,应该什么时候,接受这些预警信息呢?我认为是应该入行之后,有些飘飘然的情况下,需要降降温的情况下,来看这些信息。专家说的都是实话、真话、对的话!曾奇峰老师在《幻想即现实》里有一篇文章的题目是“别说太正确的话”。这些话的特点是,“说的人越说越高兴、越过瘾,听的人越听越难受,最难受的是,不舒服了,连反击的可能性都没有”。其次,正确解读。成为一名咨询师,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是的,我没有时间。大家都很忙,谁有时间?成为一名咨询师,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钱。是的,我没有钱。谁觉得钱多?不差钱的,也不用自己爬楼、搜索帖子、找答案了,直接把最顶级的专家叫到家里,一对一的培训,多好?!君不见多少已经入行的,要转行,你还要杀进来?什么行业不都是进进出出吗?我们的本科同学,有多少在干本专业?退一万步,你入行了也养活不了自己。退一万步,不管什么行业,从业了,进单位了,不都得先实习,跟着师傅吗?哪个上来就财务自由了?多少年之后才能财务自由?此时的你,财务自由了吗?相信大家已经明白了。这些问题是进入大多数行业,都会面对的问题,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进入任何行业,都需要投入时间、投入金钱、投入精力,承担刚入行的压力。这个世界没有谁能给谁保证,如果全盘考虑清楚了,怎么做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人生会不会有点乏味?因此,成为心理咨询师的第一步,盲目一点!你可以!第二步,自信一点被誉为“精神分析播种机”的曾奇峰老师,劝伍罡老师入行的时候,给了伍老师一个评价“老伍有天赋,赶快改行吧”。几年后,伍老师才知道,曾老师一共对七万多人说过同样的话,只有他当真了。新精神分析主义的代表人物,爱利克·埃里克森大学预科毕业后,他违背继父要他成为一名医生的愿望,从事艺术专业,并周游整个欧洲大陆。后来成为了美国神经病学家、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我也分别跟一位心理治疗师和一位心理咨询师,介绍了我的情况,表达了我想转行,跟他们学习的意愿。没有人说,你的专业不对,你的年龄太大,你有没有时间,有没有钱,敢不敢承担压力。感谢这两位老师,给了我巨大的支持!成为心理咨询师的第二步,自信一点!你可以!第三步,勇敢一点相信大家都经历过挫折,经历过担心、害怕,但我相信,我们都勇敢过!回忆一下,我们的前半生,是不是也有过,好像怎么都过不去的坎呢?结果呢?我们勇敢的做了,事情解决了!不用件件如此,一件就够了!记住这种感觉!成为心理咨询师的第三步,勇敢一点!你可以!第四步,行动一点带着我们的盲目、我们的自信、我们的勇敢,行动吧!因为,如果不向着目标行动,我们就永远也实现不了目标。怎么行动呢?我想分两种情况讨论!第一种,年轻的或者愿意all in的!读全日制的学位吧!找能考上的、最好的学校,读个学位,好好学习,一步步的来!相信你在读学位的过程中,就会慢慢找到方向,找到感觉。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咨询师。第二种,年纪大的!再分一下吧。1)经济宽裕点的。读个在职学位。有个专业的学位挺好,而且在拿学位的同时,还能把基础打好!2)经济不那么宽裕的。以我为例,谈谈对学位和报班的一些想法吧。学位我之前想读个在职的学位。延缓我念头的原因有二:(1)在职的学位也得考试,还得找导师。针对我这还没入门的小白来说,考试有压力。没有人脉背景,找导师估计也费劲。(2)有大拿告诉我,可以自考个心理学本科。我一开始不大接受自考本科,后来接受了,发现北京的自考终止了!又一个霹雳!培训本来已经打算报个班了,而且准备初、中、高,一路学下去。后来有老师说,培训参加太多也没用。要先把基础打好。而且我找学习资源的能力还不错,何不自己先学学,看对哪个感兴趣,再具体的学?因此,我现在正在打基础阶段。一方面按自考的要求,学本科的课程。一方面按咨询师的培训,学培训的课程。虽然,我还没有成为一名咨询师。而且,前方的路可能还很长!但是,我相信我一定能成为一名咨询师!早晚而已!成为心理咨询师的第四步,行动一点!你可以!
万涛空间设计
您好!您可以超职教育了解下。目前心理咨询师报考条件是以下:对于考心理咨询师费用相对比较不唯一,因为心理咨询师会受到报考地区的、报考类别的影响(心理咨询师可以分为心理咨询师三级和二级),导致收费标准也是存在差异的,一般这种不会超过1000元左右,如果需要补课的也就到月几十到几百块钱不能的价格.还有一点就是专业是否对口,如果你之前学过心理相关知识,直接通过机构交报考费用即可,如果不是可能通过平台机构进行报名学习,这样可能想多比较高,大约三四千左右不等。报考心理咨询师需要什么条件:心理咨询师报考不限于一定是心理学相关的专业,非心理学专业满足条件者依旧可以报考。(满足其中一条即可)1、专业不限,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经过心理咨询师培训的;2、医疗、心理等相关的专业专科学历,经过心理咨询师培训的;3、医疗、心理等相关专业本科学历的。考试时间为每年的3,6,9,12月心理咨询师考试内容理论部分:1、普通心理学2、社会心理学3、发展心理学4、异常心理学5、健康心理学6、心理测量学7、咨询心理学技能操作部分
素雪清芳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如果稍加注意你就会发现在与人的互动中到处都充满了恶意。可怕的是我们都不曾觉察到自己是充满恶意的。
它就像一个恶性的循环,在人与人之间彼此流传,并且习以为常。你能够轻易地感受到来自彼此之间的恶意,它时常无差别地攻击每一个走近他的人。
学会尊重自己,在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你制止了他人对你的伤害,也制止了恶意,让他人不敢再随意地侵犯你,教会别人用尊重你的方式对待你,和你交往。
你的善良值得被尊重,哪怕你只是一个孩子
惩罚式的教育方式,是对孩子的伤害和不尊重,它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健康和成长。
我认识一位心理咨询师。一天,她和我聊起儿子在学校里的遭遇。
孩子刚考上高中,开学不到两个月,就被学校告知,孩子将被学校劝退的消息。夫妻俩吓坏了,找到儿子了解事情的经过,孩子才敢将实情告知父母。
事情的起因是,一堂英语课,临时改成了英语自习。监督同学们自习的班主任却要求同学们做语文自习,孩子下意识地问了一句话:不是英语自习吗?为什么要做语文自习?
班主任听后,认为这位同学挑战了她的决定和权威,立刻愤怒地呵斥孩子说他:不尊重老师,不服从安排,是在故意挑衅老师。
孩子不敢反驳,只能站在那里,低着头默默不语,任由班主任发泄着她心中的怒火。
可是,班主任依然觉得怒气难消。随后,又将孩子扭送至学校教务处,要求教务主任对该学生进行退学处罚,并且全校通报批评,还要当着全校师生的面公开向她道歉。
教务主任听信一面之词,认为是孩子的品行有问题,错在孩子。便做出通知孩子父母,让孩子退学的决定。
夫妻二人,在了解基本事实后,带着孩子来到学校找到教务主任,同时请来了其他科目的老师,和事情发生时在场的每一位同学。
经过一番了解和询问,其他科目老师对孩子的评价都很高,勤奋好学,对老师也是彬彬有礼,在班级里经常主动承担劳务活动,乐于帮助同学,很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同学们说事发当时,孩子就只是问了一句:不是英语自习吗?为什么要做语文自习?
听完这一切后,作为心理咨询师的朋友怒了!立刻找到学校校长,投诉班主任的行为伤害了自己的孩子,提出了对这位老师品行的质疑,要求校方对此事做出正确的处理,并公开道歉。
事后,这名女教师被停职处理,面对全校师生公开承认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
听后整件事儿,我不由得为这位心理咨询师鼓掌、喝彩。她没有因为害怕得罪学校老师,选择忍气吞声,低声下气地去求饶。
而是为孩子的善良争取到了足够的尊重,保护他免受伤害。这也给孩子的人生上了很重要的一课 ,你的善良无论在何时都是值得被尊重的,哪怕你只是一个弱小的孩子。
面对同事的恶意,勇敢地做出回应
有时一味地善,反而纵容了他人的恶,换来的是漫天的恶意。勇敢地做出回应是对自己的尊重和爱护。
朋友兰子在一家报社做编辑,是个佛系,为人乐善好施,乐于助人,谁有事儿都喜欢找她帮忙。
编辑工作常常需要加班到深夜,和兰子一组的同事玲却时常找各种理由借故离开,要兰子帮她改稿件。
起初兰子想,每个人都会有遇到难处的时候,还有各种烦心事儿,能帮一把就帮一把,毫无怨言地帮她把事做完。
时间一长,玲甚至直接将稿件扔在兰子的桌上,就走人了,连招呼都不打。
渐渐地兰子也看出了问题。有一次,她气不过,将玲的稿件全部丢回她的桌上,不再帮她改稿子。
第二天,因稿子未完成,延误了发稿,玲被主编怒批了一顿。于是,她怒气冲冲地跑去质问兰子:“为什么没有帮我把稿子改完,让我被主编训斥?”
佛系的兰子,第一次被激怒了,反问她:“凭什么你的稿子要我帮你改?你要搞清楚那是你的工作不是我的,你扪心自问一下你有多少稿件都是我帮你改的,你良心给狗吃了吗?”从此,二人再无交集。
在那之后,报社开始有关于兰子的谣言传出,说她的稿件都是玲帮她改的,甚至玲还经常替她顶班,兰子经常找各种理由逃班等等。
这样的谣言也传到了主编的耳朵里,于是把兰子叫到办公室问她是否有此事。
此刻兰子才意识到自己的不回应和害怕与人起争端,反而助长了小人的气焰,让谣言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于是,兰子将事情的是非曲直如实地告诉了主编,还叫来和她一起加班的排版师和打版师,才自证了清白。
因为这件事儿,兰子苦恼纠结过好一阵子。一方面想要当众揭穿玲卑鄙无耻的行径,另一方面又害怕与人起争执。兰子甚至想过干脆辞职不干算了,省得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起纠纷。
但最后,她还是决定尊重自己的内心,鼓足勇气在员工内部群里,当众揭穿玲的无耻行径,澄清了所有关于她的谣言。这时,大家才看清玲的真面目。
很多时候,包括我自己在内,总想着忍一时之气,免百日之忧。但一味地容忍,往往助长了他人的恶意,让他们变得更加的肆无忌惮。
这时的你更应该懂得尊重自己,拿出勇气为自己做点什么,比起委屈求全,忍气吞声,你更多了一份自信,敢于为自己争取,为自己活的勇气。
别用恶意的方式去爱,那是一种伤害
用恶意的方式去爱,是企图撑控一个人,让她按照你想要的方式生活,这是极端自私的。
晴儿我见过她两次,是朋友带来的。原因是她正经历一段痛苦的婚姻关系,想要离婚,但又害怕对方的威胁和报复,令她倍受煎熬,心灵千疮百孔。
晴儿是一个优秀的女人,能力强,收入高,还长得美。有一个6岁的女儿美得像天使,比起同龄人,她多了少有的成熟,既乖巧,又懂事儿,谁见了都喜欢得不行。
听她倾述,和丈夫刚结婚头两年,丈夫就一改恋爱时的态度,对她进行各种人生限制,不准她和朋友来往,社交,不准穿感觉暴露的衣服,不准她画妆,更不准她与任何男性有接触,下班后必须立刻回家。
有时回家稍晚了一些,对方就对她进行谩骂和语言上的羞辱,事后却又下跪认错,说是因为太爱她,害怕失去她,才会如此失控。
虽然也想过离婚,但发现自己怀孕之后,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心想有了孩子对方也许会就此放心她,不会再如此疑神疑鬼。
可是,女儿出生后。与丈夫的关系变得更加恶劣,稍有不如意对方就暴跳如雷,极致的谩骂和羞辱她,有时甚至家暴她。
为了不让女儿受到伤害,晴儿几乎是对丈夫言听计从。每一天都活得小心翼翼,胆颤心惊。
当孩子渐渐长大,丈夫却连带孩子一起谩骂和家暴母女二人。
晴儿再也无法容忍,为了女儿,提出离婚。对方却威胁她说道:”要是敢离婚,就杀死母女二人“。
趁丈夫不在家时,她将女儿偷偷地带走,寄养在父母家。然后,独自回到家中与丈夫继续抗争,直至对方同意离婚为止。
晴儿的遭遇让人感到心痛。从中我们也看到她因为缺少对自我的尊重,让她一度失去保护自己和女儿的勇气和能力。
不过所幸的是,最终她能够重新站起来为了自己和女儿去抗争。除了心理疗愈之外,她更需要懂得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和女儿的人身安全,尽早地从这段不幸的婚姻关系中解脱。
结尾:
与人为善是一件好事,这个世界也鼓励与人为善。但是在面对来自他有的恶意与不公时,就应该拿出勇气来及时制止这种伤害性的行为。
只有懂得尊重自己,你才有能力保护好自己和你爱的人。
善恶一念间,要分得清辩得明,不要善恶不分,因为你的善,纵容他人的恶。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