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9

  • 浏览数

    107

达达1110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写给伤害者的话

9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WeiXin呵呵呵

已采纳

在生活的过程中,我们总是会在不经意之间伤害到别人,有的时候会留下很深的回忆,也会留下很深的伤疤。我也不知道你到底伤害他人有多深,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我就来讲下我以前无意间伤害我老爸的经历吧,以及我是如何道歉的。

因为我老爸其实在某种意义上算是我的养父,但是他从来都不会亏待我,别人有的东西,我从来就不会缺少。而且他是一名老师,特别注意对我的教育问题。在我的印象中他从来就不舍得骂我,更别提打我了。可能他就是那种小孩子心中的别人家的爸爸吧。对此我也觉得特别幸运。我也很尊重他,不和他争吵,有事情就心平气和的解决。但是有一次我却伤害了他,我现在都十分后悔。

可能是处于青春期,心里多多少有点叛逆吧,有一次,老爸在公共场合说了我一句,就是开玩笑吧。但是我有点接受不了,我就直接没良心的说,我果然你是你亲生的,你对我就是区别对待。说完后我带着仅有的自尊跑出去了,那还是在晚上。接着哥哥姐姐们就追出来了,一直喊我回家。我犟的和头牛一样就是不,我觉得自己被伤害了。其实事后我才知道老爸有多伤心,我说这种没有良心的话,从来不流眼泪的老爸,在那个时候眼角都是泪珠。几十年的感觉就换来这么一句话。况且整个村子里的人都知道我老爸比心疼亲生女儿还要心疼我。

事后,我流着眼泪和老爸道歉,老爸只是说你长大了。听到这个我心里更是内疚的要命,我觉得自己无法原谅自己。虽然事后老爸没有怪我,但是我知道他心里一直有个梗。第二天,我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给老爸写了很长的一封信,我告诉他,自己很后悔,老爸看了信也没什么反应,但是我知道,他也心疼我。也会原谅我,所以我觉得道歉一定要真诚,不要随口一说。可以通过写信的方式来道歉,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知道老爸还保留着那封信,因为对他来说,那是我的第一个道歉,是心塞,更是一种纪念。对我来说我知道说话不能随便伤害他人,没有人可以一直原谅你的,除非是亲人,但是对亲人也要重视,伤害多了自然就心寒了。道歉的话也许很难说出口,我们还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来道歉,你可以用一段视屏来进行真挚的道歉,这样彼此都有感觉,也可以显示出自己对于他人的重视,视屏也可以长时间的保留。道歉最重要的是态度,态度一定要真诚。道歉也是一门艺术,也要认真,用心对待。对不起,这几个字很简单。但是想要人家的原谅却是不易的。希望你好好把握吧。

心理咨询师写给伤害者的话

207 评论(9)

大庆张总

道歉啊,有诚意。

106 评论(15)

lavenderheyijun

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脆弱时刻往往是我们受伤的时刻,内心翻涌着无力,疲惫,痛苦,孤独等等复杂的情绪。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归属和爱的需求是人类本能需求之一,这种需求的满足可以使我们免于孤独和冷漠的侵扰,获得温暖和宁静。如同缺乏食物会感到饥饿一样,我们的身体进行了这样的生物设定。

我们体内有一个“依恋系统”,它的正常运转能够帮我们应对危险和压力。关于依恋,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刚出生的恒河猴们在面对用毛巾包裹的机器人妈妈和冷冰冰的可以喂奶的妈妈时,会喝完奶后紧紧地抱住比较温暖但不会提供食物的那个。科学家们发现不安全依恋的个体的心率和“压力激素”的水平高于安全依恋个体,就是说,对身边信赖人的依恋,以及来自他们的安慰能抚平我们内心的伤害。

安慰是一种能力,是心与心之间力量的传递

说到安慰,就不得不提心理学中另外一个重要的概念——共情,这也是情商的核心能力之一。如果没有共情就没有安慰。共情包括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前者是对他人目的、企图、信仰的理解;后者指的是对他人情绪状态的感受。人人都有共情的能力,这是进化的选择。有共情障碍的人往往出现交往困难,甚至反社会行为。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那些缺乏准确了解对方观点和情绪的人已经在一轮又一轮的战斗中倒下了。他们或者不能找到盟友,或者不能很好的判断形势。

在脑成像的研究中,情感共情的发育很早,伴随情绪相关脑区的成熟而成熟,比如边缘系统和杏仁核。而认知共情则与顶额叶的发育一致,顶叶额叶是与高级认知功能相关的脑区。科学家们还在大脑中发现了一种“共情神经元”——镜像神经元,这些神经元会在我们看到他人悲伤的时候被激活,并且和我们自己悲伤时激活的脑区部位一致。

在安慰人这件事上,情感共情能够让我们对对方的情绪感同身受,认知共情则告诉我应该选择哪种方法去帮助对方。镜像神经元就是最小的共情单位。

共情让我们摆脱孤独,参与维系着人与人之间各种复杂的关系,不过,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天生具有共情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是存在个体和性别的差异的。给予相同的情绪刺激,有些人的情绪相关脑区的激活程度明显要低一些。而且从日常经验来看,似乎女性更容易对人产生共情一些。因此,也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扮演安慰者的角色,当然,总不能给你做一个脑成像扫描再判断你适不适合安慰别人,可以想象一下,当你看到那些比你不幸的人时,你的感受是怎样的。你是否能够感同身受而且完全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理解问题。如果内心有些幸灾乐祸或者觉得又到了展示自己高瞻远瞩英明神武的时候,内心好为人师的念头蠢蠢欲动。还是先打住,因为这可能会适得其反,让朋友离你更远。

好,现在假设我们的共情系统已经被激活,正在待命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从对方身上传来的浓浓的悲伤气息,而且打心底想要帮助他而不是想显示自己优越感的小火苗越烧越旺。接下来该怎么做呢?

第一步,先判断他需要怎样的安慰:空间 vs 陪伴

在希伯来人的语言中,安慰是对心说话的意思。人伤痛时,未必需要听一番大道理,可能需要的是自己的心与自己说话,需要一个人走到空旷安静的地方跑步、思考,听一听内心最深处的细微话语。当你察觉出你的朋友突然不愿意说话,或者情绪有些低沉时,可以先试探性的问一下:“发生什么事了吗,需要我帮忙吗?”。表示自己的关心以及愿意提供帮助的意愿,但不要强求对方,更不要因为好奇而打探。如果他表现出回避的态度,或者没有倾诉和寻求帮助的意愿,那就克制住自己想要帮助他的心情。他可能仅仅需要一点空间来想清楚一些事情而已。

第二步,倾听与表达

心理咨询师的共情水平都非常高,我们可以向心理咨询师们借鉴一些小技巧,来学习如何在对方需要我们的时候合适的表达自己的安慰。陪伴和理解是安慰的基础,当然我们的最终目的,不仅仅在于“你的伤痛我都懂”,也可以尝试超越情感共情的水平实现成长的目的。

下面这些技巧,是心理咨询师在面对来访者时常用的倾听技术。

1.耐心而积极的倾听。所谓积极倾听,即指有明确的目的定向,不断获得信息作出判断、决定反馈,并且保持有持续的高度注意。直接表达积极倾听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种:语言和非语言方式。

(1)语言方式:补充说明、提问、提出共同点、简单重述对方谈话的内容、表明自己的见解、尝试性地以完全符合或相似的语言反映对方的陈述内容。

(2)非语言方式:点头、手势、目光接触,身体前倾,伴随非语词性的“嗯”“哦”、“噢”等。

2.情感反映。它是指咨询师理解并反馈来访者所表达的情绪情感,是一种重要的参与技术。情绪情感以言语或非语言的方式来表达。言语主要是指言语表情,而非言语则主要指面部表情和身段表情(即体语)。言语表情是指通过词语(名词、副词、形容词、动词等)、语气语调等方式表达的情绪情感,如“美好”、“可爱”、“伟大”、“向往”、“战斗”、“伤害”、“厌恶”等。面部表情是指肌肉变化、眼神变化而表达的情绪情感,如高兴时,嘴角上扬;烦恼时,眉头紧锁;吃惊时,眼睛瞪大等。身段表情在日常生活中是人们识别情绪的重要方向,如愤怒时,身体僵硬;害怕时,全身颤抖;沮丧时,摇头叹气等。

咨询师反馈来访者表达的情绪情感,有助于增共情和双方感情疏通,有助于来访者对情感的自我理解和对问题的深入探索,有助于咨询师对来访者表达的准确理解。

3.总结和探索。简短总结谈话要点,引导对方的注意力,保证谈话按一定方向进行,同时也有利于从更深层次、更新角度分析对方所处环境。

4.自我表露。从对方需要出发,与其分享自己的个人情感、态度、观念、经历,即心理学上所说的“自我开放”或“自我暴露”。“自我开放”(self—disclosure)在心理咨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使来访者感到晤谈中双方地位的平等可以使来访者感到咨询师的真诚、坦率,从而增强对咨询师的信任;可以增加来访者的自我开放程度。

5.解释。它指咨询师运用某种咨询理论或自身的经验,观察、描述、分析来访者心理问题的实质、原因和发展过程。运用解释时应注意要适度,解释方式要因人而异。咨询师解释的理论依据应尽量与来访者已有的理论取向吻合,这样有助于来访者对解释的理解和认同。

6.对质。它是指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感觉、经验与行为深刻了解后所作出的反应。咨询师就来访者言行中的矛盾、歪曲及逃避的部分,通过询问技术,向其提出问题,协助来访者觉察自己的感觉、态度、信念和行为上不一致或欠协调的地方。对质技术强调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咨询师采用对质式询问时,应注意,①对质应在高度共情的基础上进行,②对质应该用投入的态度,③对质应该是试验性的,即要用假设的态度,用和缓且具有弹性的语气来提问,④对质要用渐进的方法,从来访者能接受的层面开始,再缓慢导入更深的层面。

总之,安慰这件看似简单的事也是需要练习的,但基本的原则不外乎尊重、共情、理解和支持。更多时候也是一种人格魅力的自然流露。

本文只是简单地介绍朋友之间的相互支持的策略,不能完全等同于亲密关系中的支持,因为后者要涉及到不同的依恋类型。

心理咨询师认为,助人其实也是一个自助的过程。我们对自己理解的越深刻的同时也会对他人的处境有越深刻的理解,而通过对身边人事的理解,又能反过来帮助我们理解自身。互助的过程是一起成长的过程。而我所能想象的最美好的事情之一就是,这些年来,我们彼此陪伴,共同成长,从陌生到熟悉到分离也不再使我们恐惧。相互的安慰和支持,是我们行走四方的力量。

(撰文:余舟)

298 评论(10)

bonbean棒冰

真事 ` 发生在我朋友身上 `我朋友爸爸带我朋友去一个知名心理学科的专家那里.想解决我朋友的心理问题 专家简单的问了一些类似于网上测试的这种类型的简单测试心理的题目后告知确定是心理疾病 当时我朋友急了起来要打人 被父亲拉住 我朋友问医生 你凭啥说我有心理问题 医生说通过测试 我朋友很无视那种简单的 测试题 所以不承认有心理问题 结果 专家说了一句 一般有病的人都说自己没病 重点来了 我朋友一听马上说 好吧 那我有病 结果专家欠揍的来一句 你看 没病能说自己有病么 `我都觉得他欠揍

105 评论(13)

维尼达熊

1、东西虽然丢了,就算它再珍贵又有何防,毕竟咱人是好好的,懂吗?这叫"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希望这件事情不会再影响到你的心情。2、几乎所有事情都是两面性的,如只看消极的一面,心情自然会低落、郁闷。让自己换个角度,从积极的一面看待问题吧,那样会让你走出心情低谷的。3、赶快让自己乐观快活起来吧,只要你的心理一改变,身体、精神也会随之变化。那样你会得到一种永远向上的力量,这种力量会使你健康而充满活力!4、不必遗憾,也不必惆怅,一切顺其自然。5、我知道你的麻烦,心情可能也不舒畅,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吧!把烦人的事慢慢地淡忘,让痛苦烦闷逐渐减弱、消退,相信你的心情会变得开朗起来。6、当你收到这封短信时,同时也收到我送给你的忘忧草与幸运草,忘忧草能让你忘记烦恼,幸运草能带给你幸运与快乐。会心地笑一笑吧,好吗?7、太过美好的东西从来都不适合经历,因为一旦经历便无法遗忘。

88 评论(14)

三月女王Amanda

因为有些人确实是需要这样子,只有你受到伤害之后才会慢慢的去成长,然后越来越懂事。

348 评论(10)

美食界女王

患者(十分苦闷、抑郁):我有一段特失败的感情…… 我失恋了。 一想起她,我……我就忒伤心……咨询师:那就赶快忘记她呀!患者:是我不想忘记吗?是我根本忘不掉啊!……咨询师:要忘记一段感情,我倒是有办法!患者:那就快告诉我啊!咨询师:那得先看看你是哪种人?患者:我是哪种人?咨询师:是呀,我好对症下药嘛。你是勤快人呢,还是个懒人?患者:勤快人?懒人?这跟我……我的病有啥关系嘛。咨询师:相信我,我的治愈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九!言而有信,无效退款!患者迟迟疑疑交了就诊费。咨询师:你若是勤快呢,那就赶紧去找个新欢!你若是个懒鬼,就再拖一拖吧,时间是你最好的良药!……

231 评论(10)

伊斯忐忑

从对方受伤的角度去用心安慰就可以千万不能在伤口上撒盐最好扯开话题

259 评论(8)

盖世在在

作为一名专注于自恋障碍、关系创伤和修复的心理咨询师,我想和正在伤痛期修复的你说几句话,我承认,这一辈子如果你遇到了一个自恋者,并且和他产生了感情,进入到一段亲密的关系,在这段关系里面你被伤害了,然后你离开这段关系,或者你是被迫离开这段关系,你一定都会伤痕累累。

很多人几年甚至十几年仍然沉浸在这个伤痛当中,无法自拔。我理解这种伤痛。因为曾经的这个人和这段关系,被我们视为比自己生命还重要的。最后,你发现,你如此珍惜和重视的人,居然可以这样无底线的算计你,背叛你,伤害你,你会觉得你一无是处,你没有任何的价值,是因为你不好,他才这样对你。可是亲爱的小伙伴们,这个世界上本就是有失有得,本就是因为缘分而聚在一起,因为缘尽而分开。

今天我问你一句话,在这种自恋关系创伤当中,你有没有一点收获?你有没有被迫成长?原来你是如此的依恋和依赖这段关系和这个人,甚至你会觉得离开他你都不能生存,你现在不还是活得好好的吗?你有没有发现,离开他以后,你的智慧在增长,你的财运在变好,你在变漂亮,你在变瘦,你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独立。你有没有发现,这段关系和这个人如同一面镜子,它照亮了我们人生当中的一些盲区,让我们不断的修复和完善自己?你有没有发现,这段关系,它好像是一个激发我们不断成长、强大和优秀的导火索?你会不会发现,你比自己想象的更优秀,更强大?

原来离开一段关系,离开一个人,你也是可以独立的,你也是有能力把自己照顾的很好,生活的很好的。原来很多的困难是我们自己吓唬自己的,离开一段糟糕的关系。是因为上苍觉得你太善良而不忍心继续让他来欺骗你和伤害你,那就和曾经的过去好好的告个别吧,成长的路上我们一起走就不孤独。

289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