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我家小乖
在感情生活中,你和你的另一伴吵过架吗?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难免会有磕磕碰碰,产生争执;
一个人在生气的时候,是最容易暴露本性的时候。
你是否发现,两个人许多的矛盾,以至于后来的吵架常常是由一件很小的事引起的。
在吵架的时候,女生的想法往往是,“他一点都不懂我,竟然看不出我为什么生气。”;
而男生想的却是,“她怎么这么无理取闹,我明明已经跟他道歉了啊。”
彼此放大了对方的认知。
很多情侣都浪费了太多时间在这无谓的吵架上。
在争吵当中,控制情绪多数人是选择忍耐,忍耐就是增加水库的水,水越多,危险的力量就越大。
当失去理智爆发时,常吼叫到“我已经忍耐很久了”!
当情绪到极点爆发时:则更像山洪,像泥石流,有一种似乎可以摧毁一切的力量,这就是情绪失控。
很多情侣刚开始的时候,都觉得对方温柔善良善解人意,或者帅气潇洒风度翩翩,等真正在一起时间长了,才发现男朋友(女朋友)吵架的时候喜欢砸东西,怎么办?
看到一个故事:
说俩人逛街,看上一个小挂饰想买下来,女朋友嫌贵不让买,他坚持掏钱买了。
结果,女朋友一下子把挂饰抢过去,当着许多人的面把挂饰砸得粉碎。
他一下子吓懵了。
回去的路上,他试图跟她沟通,没想到女朋友大发雷霆还打了他的脸。
后来每次吵架女朋友都会摔东西,不管是锅碗瓢盆还是手机电脑,不管是桌子沙发还是书桌宠物,拿到什么摔什么。
他们的关系也是吵架-打架-分手-道歉-复合-吵架,往复循环,竟然也在一起了几年,最后分手的时候,彼此都伤的很深,最初的那一点点美好早已消磨殆尽了。
一切的发生,没有没有原因的行为(这句话细品)
对方这种方式的背后是想要什么?
心理学上说,没有一种行为会无缘无故的,行为背后都是有它的动机的。
就像小孩子哭闹一样,他一哭准是想要什么东西,或者是想要通过哭达到某个想法。
有句俗话:有粉谁不涂在脸上,非要擦涂屁股上。
就是这么个理,如果一个人内心有需要,当然是先用正常的诉求方式来获得,只有尝试多次未果之后,才可能采取非正常的方式。
吵架时核心的能量是攻击,只是攻击的方式不一样。
有的人是火力全开的炮轰对方,而有的人采用的方法是默不出声的发出攻击,一般而言火力全开的炮轰对方是我们比较会看得出来他的攻击模式。
但其实我们在生活里的给对方脸色看,不答腔,冷漠,抽离都算是一种攻击的模式。
有的人会用“主动攻击”的形式来表达,包括指责、怪罪、贬低、肢体攻击等等。
这种表达形式是很明显的,同时,还能一股脑地将错误归咎在对方身上。
有的人会通过“沉默”的方式来表达。
比如争吵时,面对对方的大喊大叫,摆出很委屈的样子,用冷战来回应对方。
还有的人会通过“被动攻击”的行为来表达,比如看起来好像毫不介意,但是言语中却满是讽刺、嘲笑、批评或指责。
这种人自己本身厌恶暴怒和暴力,但暴怒和暴力却令自己兴奋。
只要摔破几个盘子或者花瓶,他就觉得好过些。
因威胁恐吓而获胜,对手则因害怕而屈服,然后就得逞了。
努力像英雄一样,想在争执中获得自尊和自信,可是,想证明自己是正确的欲望却使他表现得像个婴儿。
犯罪心理学时候讲犯罪的「原始冲动」,也就是「动物属性」。
任何一个人气急了,都有可能杀人,不管他是大学教授,还是高中毕业生。
因为那一瞬间,他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他了。
这和狗急了跳墙没有多大的区别。
弗洛伊德老爷子提过,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共同作用的。
用通俗点的话理解,就是每个人在现实世界里显示出的样子(自我),都是经过恶魔(本我)和天使(超我)博弈的产物。
恶魔(本我)就是「动物属性」,是生物性冲动和欲望。
想想原始社会里的愤怒状态,暴力解决,直接动手揍你的!
上热搜那位重庆保时捷女车主,因为违规在斑马线上掉头与另一位车主发生争执,情绪爆发,冲上前掌掴另一位车主,没想到却被反扇耳光。
生气可以推开两个人的距离,两个人的距离一拉大,碰触到心碎的机会就下降,就像我们跟陌生人生气的机会比跟伴侣生气的机会少非常多。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的关系会逐渐变得疏离,表面上好像是因为我们无法沟通,因为对方让自己很生气,事实上是因为我们利用这些距离和生气,让我们不再碰触过去那些心碎的体验,但这却是一个非常可惜的方法。
婚姻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已经不再是拘束,而是一种表达感情的形式。
吵架为什么会越来越升级呢?
经常是翻旧帐,而且贴标签“你总是这样”。
吵架的时候要做到一点:
要澄清对方的想法,也要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举例来说,对方说:“我觉得你真的很自私”。
你千万别急着反击:“那你呢?你又好到那边去?”
你应该静下心来,问一下对方:“为什么你这么觉得,我做了什么事情让你感觉这样子?”
这就是在澄清对方的想法。
在吵架的过程中有一个沟通艺术就是不以“你”来开头,不说你,而说“我”,说自己的情绪不会让对方抗拒的,多说感受,少说认识,我们好多人往往自己的感觉已经麻木了,经常一说就是自己的想法。
表达你的感受再加上“你觉得呢?”
指责别人,永远都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看清自己,也很容易,只是不给自己机会。
征询的口气,这是一种开方的语气不是绝对的,要给人一种回应感,等待对方的回应,给对方辩解的机会,所以不用你开头,而是以我而开头说“我觉得……”
“我认为……”其实这是一种探询的一种方式,是澄清问题,你到底吵半天是为了什么?
需要澄清问题。
赶伴侣出门,你在撮合他们吗?
要知道,赶伴侣出门,那就是给了他们更多的相处时机,本来还没什么大事,也很少会选择放弃婚姻的,但是只要你这个时候给伴侣添柴加火,那就是赶伴侣选择离婚。
你想一想,你赶伴侣出门,那么离开家还能去哪?
那就是找TA的“红颜”,深夜还能发生点什么呢?
东西摔完了可以再买,感情破裂了就很难补救了。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没有收拾残局的能力,就别放纵自己的情绪。
关于吵架这件事,我觉得吧,要吵就吵得专业一点,别一言不合就开砸,动嘴就好,动手动脚就算了。
一旦因为吵架等原因,感情出现了一时的裂痕,就会想到要离婚,这一点与老一辈人的观念是不同的。
两个人在一起,意见不一致吵架是在所难免的,不是有这么一句话么,再恩爱的夫妻,一生中也至少有100次离婚的念头和50次掐死对方的冲动。
人的行为,尽管错综复杂,但却是可以解释、可以预测、可以调整的。
愿所有的苦难,都是虚惊一场。
愿所有的生命,都被温柔以待。
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小贤心理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塔罗牌占卜师、行星能量颂钵疗愈师,自由码字人,培训师。
体会爱的老灵魂,人生路的探索者
三观比五官更正,思想比套路更深
重要的是:一个认真热爱生活的心理师
以有限文字,写无限可能
倡导以爱为本质的精神生活,一起感悟生活的真谛,生命的真意
我遇见你,然后遇见我自己!——实用心理学
如需心理咨询、塔罗牌占卜、商务合作,请私信
天天天晴9080
《这个杀手不太冷》里面有一句话,说我们总是把最坏的脾气留给了身边最亲近的人。情绪失控的人有很多种,今天我们来聊其中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情况——对所有人都保持冷静,只有跟恋人在一起的时候才会情绪失控。我曾经接待过一位来访者,她表示说自己的男朋友是个非常奇怪的人,在外彬彬有礼,对什么人都很客气,很有耐心。就包括她的父母也觉得这个男朋友是一位可靠安稳的人。但是却只有她自己知道,这个男朋友经常对她发脾气。有时候两个人在家因为收拾家务的问题有一些分歧,男朋友就冲她大喊大叫,如果她同男朋友吵上两句,那男朋友甚至会摔东西砸门来发泄自己的情绪。面对这样一位“情绪失控”的恋人,这个女生心里觉得非常害怕,不知道她男朋友是怎么了,为什么她的男朋友是个“两面派”,也困惑自己到底还该不该继续这段感情。其实,站在理性的角度,我们或许明白,难以控制情绪会伤害身边最亲近的人,甚至导致关系的破裂,但是当事情真正发生的时候,所有感觉涌上心头,我们会不自觉地重蹈覆辙,非要搞到两个人都崩溃不可。为什么内心的凶兽会不时地就释放出来,伤害到自己最亲密的人呢?首先,在心理学上有一种原因是,造成情绪失控可能是由于“模糊的边界感”决定的。当两个人的关系越发亲密,认为成为一体的时候,我们感觉另一半已经是自己人了,就很容易在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把另一半当成自己的出气筒,不用像再对待外人那样小心翼翼,亲密关系很容易失去分寸感。有时,恋人的忍让不断的增强我们的安全感,上文提到的那位女生,她的男朋友就会有一种心理,觉得“无论我怎么发脾气,怎么闹,她都不会离开。”结果就是,那个男朋友越来越变本加厉,完全意识不到自己应该控制情绪,尊重自己女朋友的底线。其次,情绪失控的原因也可能是“我们把太多的心思放在对方的身上了”。回想小时候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小伙伴,在外闯祸,被老师责骂也一直嘴硬不敢反驳,但是回到家被父母教育上两句,马上就开启了“顶嘴”模式,边冲父母嚷嚷边说“谁都可以骂我,但是你们不可以!”实际上就是因为内心过于在乎谁,就受不了谁来说自己。对于外人,可以怎么说都行,反正自己心里不把那些人当回事,那些人并没有什么分量,一切都无所谓。但在亲密关系里,他们把情感需要都寄托在恋人身上,把他看成唯一的指望,当另一半占据了如此重要的位置时,我们也就赋予了对方伤害自己的权利。此时,另一半任何一句轻飘飘的话,都能重重的地落在我们心上,穿透我们的防御,伤害我们。这也是为什么越爱的一方,越容易被另一半牵动情绪,失去控制。因此,要改善恋爱中情绪失控的问题,我们需要走的路有很多,保持自我边界,在感情中把握分寸;寻找更多的情感支点......多个核心共同运转,我们不会总担心失去另一半,也就不会每天生活在焦虑和恐惧中。
长腿蚊子
这种情况很让人头疼,住一个宿舍容易波及到自己,情绪失控的人会乱发脾气,逮到谁就把气撒到谁那儿,是个危险因素,这个时候也不要硬跟她对着干,等她冷静下来大家聊一聊,都是成年人处理问题不能太幼稚,讲道理都能听进去,所以多说几次她就能慢慢收敛自己脾气。
北极星爱吃鱼
我们常在电视上看到这样的镜头:某个人因为压力太大或受到刺激,整个人突然崩溃,不断咆哮、怒吼,摔东西、抓头发,甚至伤害自己有人给这样的人起了个形象的名字咆哮帝。 这样的咆哮帝、咆哮姐在生活中也并不少见。特别在生活节奏紧张、压力大的现代社会,很多人感觉自己好像会间歇性地出现情绪失控,受到刺激就会变得特别烦躁不安,像着了魔一样,控制不住地想大喊大叫、摔东西发泄,或者撒娇、哭闹,直到自己慢慢冷静下来,或者有人不断安慰、劝说自己。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这种瞬间出现的情绪失控被称为歇斯底里或者癔病发作,属于一种神经官能症。它主要由两方面原因引起,一方面是受到外界强烈的精神刺激,可以是工作压力、家庭不和、婚姻不满、人际纠纷等难以解决的矛盾,也可以是个体的自尊心、人格受到了打击或侮辱,从而带来强烈的愤怒、委屈和恐惧等情绪。另一方面,是由自身性格特点所致,如情感反应强烈、容易受周围人或事的影响、以自我为中心、过分敏感、自尊心过于强烈等。 一般情况下,通过合理调整,多数人可以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首先,平时生活要注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当受到挫折和刺激时,能及时得到有力的情感支持。当感觉自己情绪就要控制不住时,可以换一个环境,分散注意力,把不良情绪发泄出来。当然,如果情绪失控的情况频繁出现、每次持续时间较长,或者已经明显影响你的生活、学习或工作,则需要寻求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的帮助,通过心理治疗等方法帮自己恢复。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