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雯雯777
你好,高新人力资源培训中心是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批准的心理咨询师职业培训机构。中心具有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和三级培训资格,以及企业高级EAP执行师,继续教育,企业管理课程。而且还是杭州市政府的就业再就业定点培训机构,凡符合条件的学员均可享受政府补贴的100%或50%。师资方面:理论教学师资由浙江大学心理系、浙江大学医学院、杭州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副教授组成;技能由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浙江省中医院、新华医院、省立同德医院等机构的精神科主任带教。职业技能实习基地设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等专业机构,有多名富有实践经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带教。报名地点:文三路199号高新管委会二号楼创业大厦1402室。公交路线:290、82、527、179、74、57、58、156、24、B2路,上宁桥站或教工路口站。咨询电话:88002155/88002166/88002177,心理热线:85861010望楼主采纳!
呼伦小贝尔
比较同意木棉的看法,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长就真的没责任了吗?那孩子已经14岁了,有了自己的思想,可这一切都需要正确的引导。学校教育仅仅是个大方向的群体效应,引导孩子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至于对个别孩子的精雕细琢,还是需要家长的努力。真对孩子的行为和心理特点,反思一下当初的家庭教育。溺爱?放任?或是原本就缺乏教育?不要放弃,“家长真的是招数用尽,山穷水尽了”不该从家长那里说出来,孩子的自己的,他在这个世界上唯一亲近的就是你们,同样,他也是你们的希望,就这么轻易的放弃自己的希望了?对了,还要注意,多和学校沟通,我见过一种学生,在家和在学校是完全两种人。他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老师和同学是最了解他的,一定要多和学校交换信息。
月球的球球
那应该用鼓励式教育法,加强身体锻炼也是很好的方法,可能是他和陌生人接触的太少了,多和家里的男人在一起户外活动,最好不要让家里的老人长期带孩子,老人虽然可以很细心,耐心地照顾好孩子,但是他们多少有点溺爱,因为老人的身体逐步走向衰弱,就不知不觉会庸懒下来,还有对新生事物的恐惧感也遏止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不会让小孩有冒险精神,久而久之就会让你的小孩缺乏朝气和拼搏向上的精神。四个字,以身作则。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在上位的人,自己做好了,不用命令,下面的人都会跟从他正确的做法。如果自己做不好,虽三令五申,也未必有用。 这里当然不是说,父母做得不好,只是强调了身教比言传更有力量,更有效果。
南瓜囡囡
对付“不听话”的孩子有办法了 日期:2005-11-18 来源:杭州网 “这个孩子我管不了,从小让他老妈给宠坏了。不但和同学打架,还跟老师顶嘴,我骂也骂过,打也打过,照样一点用也没有。”在杭州市第七医院医学心理科,不时碰到这种无奈的家长。 但市七医院心理咨询 询中心说,对这些“不听话”的孩子,他们有一整套的方案,有针对儿童本身的,也有给父母进行培训的。通过授课、讨论、演示、家 庭作业等方式,帮助这些孩子能健康成长。10周后,家庭就可以从战场变为避风港。 “不听话”的孩子有下列行为 儿童心理学硕士、市七医院医学心理科唐光政医师介绍,如果你的孩子有下列行为中的一部分,管理可能就会有困难。 1.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时不能专心听课,做事情丢三落四。 2.多动:上课时坐不住,喜欢干扰别人,专心做一件事的时间非常少。 3.好冲动:做事不经思索、不顾后果,爱发脾气,易与同学发生冲突。 4.学习困难:上课、做作业、考试时注意力不能集中,但平时脑子转得很快,成绩与智力水平不平衡。 5.攻击性:打架斗殴、毁物、辱骂他人、以破坏性行为发泄内在的矛盾。 6.不服从性:经常与大人、老师顶嘴,漠视命令、违纪、不接受批评、逃学、夜不归宿、酗酒。 7.活动性增高:烦躁不安、无恒心、易激惹、冲动。 8.自我中心:好惹人注意、好指责或支配别人、自私、为自己的错误辩解。 不是只有你的孩子不听话 如果一个孩子总是不听话,家长就很容易认为只有这个孩子才如此行事,或者认为他至少是情况最糟糕的一个。很自然,这种感觉使得家长责备自己“为什么我管不住自己的孩子?” 有研究表明,美国有5%至8%的儿童有对立、不服从和违抗行为,并且这一数据只包括了那些符合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孩子。还有多得多的孩子是“困难”儿童,虽然他们的父母可能会称他们是“令人难以忍受”的孩子。 这些孩子拒绝按大人的要求或期望行事,与人争吵和发脾气,破坏或忽视常规,把父母(有时候也把其他大人或孩子)气得发疯。因此,他们很难与他人相处。他们的行为方式可能阻碍其学业成功和正常的社会生活。最糟的是,其行为严重损害了亲子关系,削弱了这种孩子健康成长所需的情感纽带。这种状况会使家长沮丧,觉得自己管不了孩子。 对于这些孩子我们怎么办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理咨询中心采取由美国人创始的父母培训八步法,称之为“社会心理治疗”。 针对患儿的训练和父母的培训,教给父母正确关注孩子及奖励和惩罚的办法。教会家长如何用一套极为系统的代币方法奖励或惩罚孩子,如何在公共场所监管孩子,如何纠正孩子在学校的不良行为,适用于2至12岁儿童。这套方法已有医生和家长用书,可操作性很强,大量的研究证实这一方案有效,疗效达50%至65%。 心理咨询中心说,这套培训每一期限5至6个孩子,对家长每周一次培训,每次2至3个小时,共10周。通过培训,可改善儿童的行为和家长对孩子的态度,提高家长管教儿童行为的技巧,使家庭关系更和睦。 家长要多找孩子的优点 这套治疗方案成功的基础,是要重建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良好关系。所以家长一开始要学习不戴有色眼镜关注孩子,并要表扬他的良好行为。换句话说,就是要找孩子的优点。然后家长会很惊讶地看到,孩子经常做出令你叫好的事,他看到你注意到他的优点时会有多高兴。 一旦你们有了这种合作基础,家长可以通过提出不会惹他反对的小要求,养成他的服从习惯。表扬是一种很大的动力,但并非天下无敌,因此,家长的下一步就是学习使用奖励,以作为孩子更加持续合作的动力,并用于激励孩子完成他更讨厌的任务。比如一小时内完成作业奖励20分,自己整理房间奖励10分,而看电视1小时花费15分等等。只有在采用所有这些公正性方法让孩子做该做的事之后,家长才能转而使用温和、公正的惩罚手段,包括因为违抗而撤销奖励及有效使用禁闭法。 唐光政医师介绍,平时家长也会通过奖励孩子的方法,让他完成一些家长希望他完成的事情,但有时往往不能奏效。主要原因是这些家庭奖励没有系统性,随意性大,或者设定目标太高,奖励的内容过多或过少。在专家指导下,家长可以不断调整,寻找到合适的“家庭奖励系统”。 希望对你有帮助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