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99

Nicole20041414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反问来访者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是睡觉大王

已采纳

凡欲证明某时代无某历史观念,贵能指出其时代中有与此历史观念相反之证据。若因某书或今存某时代之书无某史事之称述,遂断定某时代无此观念。

此种方法谓之“默证”(Argument fromsilence)。是一种实质谬误,是指由于论点的主张者没有论证该论点从而推论该论点为假的逻辑谬误。

扩展资料:

心理咨询师并没有从心理科学的角度向来访者论证“打错的字是潜意识真正想要表达出来的内容”这个论点,而是通过反问来访者,让来访者无言以对,并根据来访者的无言以对,来证明自己的论点是正确的。

来访者无法回答“为什么会打错字”,并不代表咨询师的论点就是正确的。此外,论点是咨询师提出来的,论证的责任也应该在咨询师身上,所以咨询师除了犯了“诉诸沉默”的逻辑谬误外,还犯了“转移举证责任”的逻辑谬误。

心理咨询师反问来访者

106 评论(14)

纳殇誰鯟

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脆弱时刻往往是我们受伤的时刻,内心翻涌着无力,疲惫,痛苦,孤独等等复杂的情绪。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归属和爱的需求是人类本能需求之一,这种需求的满足可以使我们免于孤独和冷漠的侵扰,获得温暖和宁静。如同缺乏食物会感到饥饿一样,我们的身体进行了这样的生物设定。

下面这些技巧,是心理咨询师在面对来访者时常用的倾听技术。

1.耐心而积极的倾听。 所谓积极倾听,即指有明确的目的定向,不断获得信息作出判断、决定反馈,并且保持有持续的高度注意。直接表达积极倾听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种:语言和非语言方式。

(1)语言方式:补充说明、提问、提出共同点、简单重述对方谈话的内容、表明自己的见解、尝试性地以完全符合或相似的语言反映对方的陈述内容。

(2)非语言方式:点头、手势、目光接触,身体前倾,伴随非语词性的“嗯”“哦”、“噢”等。

2.情感反映。 它是指咨询师理解并反馈来访者所表达的情绪情感,是一种重要的参与技术。情绪情感以言语或非语言的方式来表达。言语主要是指言语表情,而非言语则主要指面部表情和身段表情(即体语)。言语表情是指通过词语(名词、副词、形容词、动词等)、语气语调等方式表达的情绪情感,如“美好”、“可爱”、“伟大”、“向往”、“战斗”、“伤害”、“厌恶”等。面部表情是指肌肉变化、眼神变化而表达的情绪情感,如高兴时,嘴角上扬;烦恼时,眉头紧锁;吃惊时,眼睛瞪大等。身段表情在日常生活中是人们识别情绪的重要方向,如愤怒时,身体僵硬;害怕时,全身颤抖;沮丧时,摇头叹气等。

咨询师反馈来访者表达的情绪情感,有助于增共情和双方感情疏通,有助于来访者对情感的自我理解和对问题的深入探索,有助于咨询师对来访者表达的准确理解。

3.总结和探索。 简短总结谈话要点,引导对方的注意力,保证谈话按一定方向进行,同时也有利于从更深层次、更新角度分析对方所处环境。

4.自我表露。 从对方需要出发,与其分享自己的个人情感、态度、观念、经历,即心理学上所说的“自我开放”或“自我暴露”。“自我开放”(self—disclosure)在心理咨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使来访者感到晤谈中双方地位的平等可以使来访者感到咨询师的真诚、坦率,从而增强对咨询师的信任;可以增加来访者的自我开放程度。

5.解释。 它指咨询师运用某种咨询理论或自身的经验,观察、描述、分析来访者心理问题的实质、原因和发展过程。运用解释时应注意要适度,解释方式要因人而异。咨询师解释的理论依据应尽量与来访者已有的理论取向吻合,这样有助于来访者对解释的理解和认同。

6.对质。 它是指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感觉、经验与行为深刻了解后所作出的反应。咨询师就来访者言行中的矛盾、歪曲及逃避的部分,通过询问技术,向其提出问题,协助来访者觉察自己的感觉、态度、信念和行为上不一致或欠协调的地方。对质技术强调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咨询师采用对质式询问时,应注意,①对质应在高度共情的基础上进行,②对质应该用投入的态度,③对质应该是试验性的,即要用假设的态度,用和缓且具有弹性的语气来提问,④对质要用渐进的方法,从来访者能接受的层面开始,再缓慢导入更深的层面。

总之,安慰这件看似简单的事也是需要练习的,但基本的原则不外乎尊重、共情、理解和支持。更多时候也是一种人格魅力的自然流露。

258 评论(9)

水之云端

般情况下,应使用开放式提问,不使用封闭式提问。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半开放式提问我们在给来访者做咨询过程中同时重要的也要注意我们在咨询时谈及一个问题时来访者的表情变化和所给与的不合常理的回答方式及答案。例如,当她总是在说自己的孩子和自己对这干,而让自己感到无措,我们问及:“你们夫妻感情一直很好怎样?”而来访者的回答却是:“我和他爸爸在孩子教育上的观点和方式不一.”这句无形不在给我们透露这夫妻之间的关系不太好的信息。而来访者在说话的同时且脸朝下,则很可能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导致自己的孩子和自己对着干的原因。可能是她们夫妻之间经常吵架。而是否给与“你们夫妻之间多久吵架一次”或者“你们夫妻之间仅仅在孩子教育问题和方式上观点不一?”的问法,则取决于咨询师在这个问题之间所做出的咨询问题!而一切都要以好好实践和不断学习来完善自己在咨询中的不足。主要是好好实践。

200 评论(8)

qq1138566105

一般情况下,应使用开放式提问,不使用封闭式提问。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半开放式提问,如“除了在孩子管理方面,你们夫妻之间还有什么矛盾?”。为了弄清孩子学习不好与夫妻吵架这两者的关系,可使用这类半开放式提问。有时为了确证某种现象是否存在也可以用封闭式提问。如:为确定是否有家庭暴力,可用封闭式提问“你丈夫打孩子吗?”以我个人经验,开放式询问能打开来访者话匣子,收集的信息量大,但是当来访者无话可说时,可提些封闭式提问推动来访者回答。

330 评论(8)

joannekaka

明显的理论与实践的差异

272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