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44

诺仔滴麻麻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引导回忆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老鼠笨笨

已采纳

不能!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其实,心理咨询师,和各行各业的“师傅”一样,哪怕是鹤立鸡群的“大师”,其中那些不合格的或假冒的,不仅不能治愈人,还会治死人的!而那些合格的,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向导、路标、灯塔或领路人,只起一个帮助的作用,而到达目的地的路,还需要每个人自己老老实实、规规矩矩、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去走,少一步都不能到达目的地的!心理咨询师的(合格的)作用是这样,医生、教师,等等,各行各业的“师”的作用,合格的都是这样,无一例外!这也是国际歌里的歌词“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的真正含义!不是没有“救世主”,更不是不靠“神仙皇帝”,而是说你自己若不努力,谁也救不了你,谁也帮不了你!因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连天也只助自助者!没有外人可以治愈有心理问题的人。能解决心理问题的,只有他本人。心师,只是一个比父母师长和朋友更为友好的陪伴而已!心师会帮助所陪伴的人理清情绪和逻辑思维方式而已!心师,不会将所陪伴的人视为“有病”,也不会高高在上地指导对方,更不会建议对方做什么! 遇到真正专业有经验的咨询师,犹如遇到好医生一样幸运,而心理咨询师更需要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专业的技巧,更需要有非商业性的灵魂,如果你有幸能够遇到,他/她能够引导你启发你陪伴你,帮助你找到自我治愈的途径。 心理咨询师是协助来访者自我觉察、调整认知,从而改变行为方式,是一种助人自助的互动。从心理的角度说,每个人都有自我调整情绪和自我疗愈的能力,来访者自我改变的动力是最关键的,咨询师只是引导者和协助者。 您好, 您这个问题我考研期间遇到过一个老师讲过 , 心理问题的治愈, 自愈和心理治疗起到的效果是五五开, 懂我意思吧。 建议您多和他人倾诉沟通, 要是能找到一个愿意听你的倾诉的人就更好了。 我非常理解和支持您愿意走出或帮人走出痛苦的心情,您热爱生活,很向往幸福生活,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一些用。 心理咨询是助人助己的阳光行业,合适的心理咨询对当事人有很大的帮助,它可以帮当事人走出痛苦,获得走向幸福的能力。当事人本身是 健康 的,只是因为各种原因被心理问题困扰攻击而痛苦,影响了生活,工作,学习交往等 社会 功能。“治愈”这个词一般用于得病或受伤后的不 健康 ,所以我起到帮助人的作用更合适一些。 如果您觉的我说的有道理,给个好评,鼓励一下,好吗? 心理咨询师的目的是给求助者引路,让求助者回忆自己的痛苦经历,告诉求助者正确的做法:接受自己。心理咨询师并不知道求助者过去发生了什么,具体的每一个细节是怎样的,求助者当时的心理是怎样的,所以,解铃还须系铃人。心理咨询师的作用仅仅是聆听患者的声音,给与同情与安慰,再告诉他正确的做法。像灯一样照亮路,路还得自己走。 其实,心理咨询更像是陪伴一个人,然后把咨询师当成镜子,在陪伴的过程中让来访者通过咨询师这个镜子看到真实的自己。因为咨询师的无条件积极关注,共情于来访的感受,中立原则不评判来访者,在这个包容和理解,真诚的陪伴加之专业的心理技术指导和干预。 在以上的过程里面,来访者变得更加有力量,更加了解自己,更加愿意去面对真实的生活和自己,比以前有了更多应对的勇气和方法。所以,最后疗愈自己的是来访者,只是咨询师暂时陪伴了一段路程。 其实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或者不良情绪,心理咨询师也不例外,因为他们也是人,不是机器。但是他们学习并掌握了调节自己情绪,解决心理问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方法,所以当你无助时,他们会通过专业所学,帮你梳理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让你更清楚更全面的看待人或事,使你重新面对自己,你慢慢会释然很多。但心理咨询师和临床医生一样,不是任何疾病、任何心理问题都能保证一定治愈。我们进行每件事情之前不要总想着完美的结果,只要努力去尝试,去配合,学着接受任何结果,可能心情会更坦然一些。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其实能完全治愈自己的只能是自己,心理咨询师只能是看到问题所在,然后去疏通郁结,全靠自己加油。

心理咨询师引导回忆

220 评论(10)

曼丽nilei

席慕蓉说:“记忆是无色的蔷薇,永远不会败落。”记忆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丰富的记忆编织成多彩的人生,我们的人生需要记忆,也离不开记忆。记忆是什么?它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所谓过去的经验是指对事物的感知,对问题的思考,对某个事件引起的情绪体验,以及进行过的动作操作。这些经验都可以以映像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映像又可以从大脑中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就是记忆。所以,记忆不像感知觉那样反映当前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而是对过去经验的反应。因此,记忆可以将人过去经验和当前心理活动联系起来,在时间上把人的心理活动联系成一个整体,甚至人可以把自己一生的经历都联系起来。人们通过记忆不断地积累知识和经验,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也通过记忆积累自己所受到的各种影响,逐渐形成自己的人格。可以说,记忆是人类智慧的根源,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奠基石。 根据信息储存时间长短的不同,我们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信息保持在一秒之内),短时记忆(信息保持在一分之内)和长时记忆(信息保持大于一分)三个不同的记忆系统。另外,记忆又可分成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我们可以记为躯体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这类记忆往往需要多次尝试才能逐渐获得并且印象深刻,只要记住了就很难忘掉。陈述性记忆可以记为大脑记忆,是指对有关事件和事实的记忆。它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它的提取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如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各种课本知识和日常生活常识都属于这类记忆,大脑记忆相对来说不够深刻,过段时间很容易忘掉,需要人们不断地重复学习才能记住的。这里有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让我们区分这两种记忆:当我们学习游泳之前,我们可能读过有关的一些书籍,记住了某些动作要领,这种记忆就是陈述性记忆;以后我们经过不断练习,把知识变成了运动技能,真正学会了在水中游泳,这时的记忆就是程序性记忆。 有些求助者对过去很久的一些心理伤害总是记忆很深,怎么也忘不了,一直很痛苦,这都是因为他们将这些心理伤害形成了躯体记忆,才难易忘怀。作为心理咨询师,对这些有心理问题的人要进行引导、启发、支持、鼓励他们,帮他们尽量减轻这心中的痛苦,从中走出来。 记忆中有一个“系列位置效应。”是干扰对记忆效果造成影响的非常明显的例子。它是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系列两头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忆的效果好。即一系列的条目中,人的记忆效果最好的是位于开头和末端的条目。这说明要想在学习中能记住更多的东西,就要试着多打断几次,记得就会更多。 我们都知道记忆非常重要,但人们总是苦于遗忘。1885年,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提出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这条曲线告诉我们,人们应该怎样去学习。联系到实际,平时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并不一定是天赋异禀,成绩差的也不都是不够聪明,他们之间的差异往往是学习方法的不同。有的同学课后先完成作业,巩固好知识再休息,而有的同学先去撒野玩个过瘾,再做功课温习知识,而这个时候发现,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再去复习就是事倍功半,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成绩不断下滑。从遗忘进程的规律我们应该得到启示,为了取得良好的记忆效果,我们应该及时复习,这样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我们可以用自己习惯的方式去提高记忆效果,比如多记录,不管是电子笔记还是书面笔记,都可以帮我们将记忆符号化,以文字形式呈现,更加直观与深刻。这让我想到:为什么穷人什么苦也能受就是受不了学习的苦,而富人什么苦受不了就是能受学习的苦。学习的苦是主动的吃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去激发自己的心理能量,积极主动地去记忆,记住生活中的美好和快乐中的点点滴滴。人是活在记忆当中的动物,一个生活丰富的人,就是因为他的记忆比别人好,并记住了那么多的丰富多彩,让自己的人生丰富起来。生活中不是你实际做了什么,而是你能记住了什么。记忆是一种相聚的方式,每一次的回忆都是一次重逢。它们又很任性,一句话,一首歌曲,甚至一种味道都可以将它勾起。记忆,让一个人不再孤独,让一个人拥有独属于自己的世界。

224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