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客C
他这么回答你是因为在治疗期间,你们只能是医生和患者的关系,这个确实也是心理医生的职业道德。(一)总则 1、心理医生在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时,应遵纪守法、遵守心理医生道德准则,在其工作中建立并执行严格的道德标准。 2、心理医生应注意加强自身的修养,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3、心理医生应不断学习本专业的有关知识,通过不断改善自身的工作实践、教学和科研水平,以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提高专业服务水平。 4、心理医生应明确了解自己的能力界限和专业职能的界限,不作超越自己能力和职能范围的事情。 (二)对来访者的责任 心理医生的工作目的是对来访者负责,使他们获得适当的服务并由此获益。 1、心理医生不得因来访者的性别、民族、国籍、宗教信仰、价值观等任何方面的因素歧视来访者。 2、心理医生在治疗关系建立之前,应使来访者明确了解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的性质、工作特点、收费标准和这一工作可能的局限以及来访者的权利和义务。 3、心理医生在对来访者进行工作时,应与来访者对工作重点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必要时(如进行实地冲击疗法)应与来访者达成书面协议。 4、心理医生应明确其工作的目的是促进来访者的成长、自强自立,而并非使来访者在其未来的生活中对心理医生产生依赖。 (三)与来访者的关系 心理医生应尊重来访者,按照本专业的道德规范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 1、心理医生应对自己所处的位置对来访者的潜在影响有清楚地认识,不得利用来访者对自己的信任或依赖谋取私利。 2、心理医生应努力保持和来访者之间客观的治疗关系,为此应避免在治疗中出现双重关系(即应避免与熟人、亲友、同事等建立治疗关系);一旦业已建立的治疗关系超越了客观的界限(例如发展了异性之间的亲密关系),应采取适当措施终止这一治疗关系。 3、当心理医生认为自己不适合于对某个来访者进行工作时,应对来访者作出明确的说明,并且应本着对来访者负责的态度将其介绍给另一位合适的专业人员。 (四)保密 心理医生应尊重来访者的个人隐私权,无论是在个体治疗或是在集体治疗中都有责任采取适当的措施为来访者保守秘密。 1、心理医生有责任向来访者说明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的保密原则,以及这一原则在应用时的限度;在集体治疗时应首先在治疗集体中确立保密原则。 2、当心理医生在工作中发现来访者有危害其自身或危及他人安全的情况时,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必要时应通知有关的上级主管部门)。 3、心理医生工作中的有关信息,包括个案记录、测验资料、信件、录音、录像和其它资料,均属于专业信息,应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保存,不得列入医院或单位的病历和其它资料之中。 4、心理医生只有在来访者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对治疗或咨询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在因专业需要进行案例讨论,或采用案例进行教学、科研、写作等工作时,应隐去那些可能会据以辨认出来访者的有关信息(在得到来访者的书面许可的情况下可以例外)。
执念梦浮生
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道德 1 心理咨询师不得因求助者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国籍、宗教信仰、价值观等任何方面的因素而歧视求助者 2 心理咨询师在咨询关系建立起来之前,必须让求助者了解心理咨询的工作性质、特点,这一工作的局限性,以及求助者的权利和义务 3 心理咨询师与对求助者进行工作时,应与求助者对工作的重点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必要时(如采用某些疗法)应与求助者达成书面协议 4 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不得产生和建立咨询以外的任何关系。尽量避免双重关系(尽量不与树人、亲人、同事建立咨询关系),更不得利用求助者对咨询师的信任谋取私利,有其不得对一行有非礼的言行 5 当心理咨询师认为自己不适于对求助者进行工作时,就应对求助者做出明确地说明,并且应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将其介绍给另一位合适的心理咨询师或医师 6 心理咨询师应始终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具体保密措施如下: (1)心理咨询师有责任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工作者的保密原则,已经应用这一原则的限度 (2)在心理咨询工作中,一旦发现求助者有危害自身和他人的情况,必须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必要时应通过有关部门或家属),或与其他心理咨询师磋商,但应将有关保密信息的暴露程度限制在最低范围之内 (3)心理咨询工作中的有关信息,包括个案记录、测验资料、信件、录音、录像和其他资料均属于专业信息,应在严格保姆的情况进行保存,不得列入其他资料之中 (4)心理咨询师只有在求助者统一的情况下才能对咨询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在因专业需要进行案例讨论,或采用案例进行教学、科研、写作等工作时,应隐去可能据以辨认出求助者的有关信息 (5)心理咨询师对于心理咨询服务的记录、开具的诊断、照会或医嘱,应指定适当场所及人员保管,并负有保密义务。 (6)心理咨询师有卫生、司法或公安机关询问时,不得作虚伪的陈述或报告。
偶是吃货范范
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双方各自的责任、权利与义务求助者的责任、权利与义务责任: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权利: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义务:1)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咨询师的责任、权利与义务责任: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权利: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义务: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2)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蓝梦与信
社区心理服务指导师——是由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社区工作委员会主办的,由中科博爱(北京)咨询有限公司承办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近年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正在蓬勃发展。十九大提出的“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决策部署。 2018年,10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开启全国55个试点的社会心理服务建设工作。国家战略高度重视社会心理服务建设,唯有心安,才有民安,方有国安。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而且关系社会的安定和谐、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2020年12月,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印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基层人员培训方案》,聚焦基层人员的心理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街道(乡镇)和社区(村)居委会人员、网格员、民警、民政干事、残疾人专职委员、社区救助站、职业康复站工作人员,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基层人员、教师、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工会(共青团)等基层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心理服务基础知识和能力培训。为积极推动社区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缓解社区心理服务人才短缺现象,提升社区心理服务专业水平,助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社区工作委员会针对基层社会心理服务实际需求,整合国内多方心理服务等专家资源,推出《社区心理服务指导师》培训项目。什么是社区心理服务指导师?社区心理服务指导师,是立足城乡社区开展社会心理服务的专业人员,是以社区为主要服务场域,以社区居民,尤其是困难群众、老年群体、困境儿童、社区矫正人员、失独家庭、社区戒毒人员等社区特殊群体为服务对象,提供心理科普、心理疏导、心理援助、矛盾调解、危机干预协助、社区心理文化活动等综合社会心理服务,营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社会心态的心理服务人员。1.工作场所:城乡社区各类服务机构和服务组织。2.服务内容:心理健康科普、心理问题识别与一般心理疏导、社区心理援助、社区危机干预辅助和各类心理服务相关的社区文化活动。3.工作机制与角色定位:社区心理服务指导师基于社区特定人群的具体需求,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区别于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在工作过程中,经常扮演八种不同的角色:1、问题识别和需求评估者;2、直接服务提供者;3、心理服务转介者;4、特定人群利益维护者;5、社会资源链接者;6、服务活动策划者;7、危机干预的协助者;8、心理服务政策倡导者。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