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说114
你的症状是恐惧症中的动物恐惧症有几种治疗方法1系统脱敏治疗2家庭治疗3支持治疗4药物治疗 用抗抑郁制剂或抗焦虑药方法在网上很难找,还好我是学心理学的有好几本书都介绍了上面的具体方法 如<心理医生>等十几页我是打不出来了下面是一些资料和一个系统脱敏治疗的列子,希望能给你帮助恐怖症是一组以对某种特定物品、情境或活动产生过分的、不合理的恐惧,并伴有回避其所惧怕的对象或情境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动物恐怖症多起病于少儿期,表现为对蛇、蜘蛛、兔子、猫、狗等的恐怖,部分动物恐怖症患者在进入成年期后自然缓解。 动物恐怖症的临床特征主要有:1.由某种特定的客体引起的强烈的恐惧;2.恐惧时常伴有植物神经症状,如心悸或心慌、出汗、震颤或发抖、口干、呼吸困难、胸痛或胸部不适、恶心或腹部难受、头晕或站立不稳、寒战或燥热潮红、针刺或麻木感等;3.预期性焦虑,就是在即将面对恐惧的客体之前所出现的焦虑;4.对所恐惧的客体或情景极力回避;5.患者知道所存在的恐惧以及回避行为过分、不合理、不必要,但又无法控制;6.对某些客体的恐惧和回避给患者带来明显的精神痛苦,或妨碍其工作、学习、生活和社交等方面的正常社会功能动物恐怖症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实习报告孔凡彪 (淮阴工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摘 要:通过对怕蛇例动物恐怖症当事人咨询案例的分析研究,结合咨询过程,主要运用行为疗法中的系统脱敏疗法,严格按照统脱敏疗法的步骤认真实施,对当事人的心理问题进行矫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关键词:恐怖性神经症;系统脱敏疗法;认知疗法;恐怖症;恐怖症病因学 一、 导语 背景资料时间:2007年6月15日星期四地点:工学院社科系社工心理实验室当事人:蒋XX,女, 20岁,工学院学生,身体健康,无重大躯体疾病史,无家族精神疾病史。当事人诉说:特别害怕蛇,无论看到实物还是看到模型、图片甚至听到别人提到“蛇”字,她都会感到恐惧、紧张、心跳加快,躲避甚至逃跑。对于可能出现蛇的地方,尽量避免前往。由于对蛇的恐惧使其深感痛苦,和同学的关系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造成当事人恐怖的主要原因是过去恐怖的经历:大约在六、七岁时,由于一些原因被毒蛇缠住脚, 看到蛇昂着头,吐着信子,她大叫着昏倒了,之后蛇咬了她,幸好抢救及时,得以幸免,从那以后,当事人就对蛇产生了异常的恐惧感:一看见蛇就双手伸直、发抖,不能合上和握拳。在上生物课时,只要讲与蛇有关的内容,她就逃课,不能听到有关蛇的描述,同学建议她去看心理医生,说这是心理疾病,她马上走进咨询门诊,强烈要求治疗,她认为自己没有必要怕它们,但控制不住自己,急切要求心理咨询师给她帮助和指导。二、 主题(一)观察评估与诊断诊断依据:当事人对蛇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恐惧与处境不相称,并且对当事人的学习、生活有影响,使其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下降。当事人对蛇有回避行为,明知恐惧没有必要,但自己无法控制,不能摆脱,只能借别人帮助或处境改变才能摆脱,当事人很痛苦。 病程近14年,当事人有良好的自知力,主动要求治疗。方法:本个案观察采用了观察法、谈话法、认知疗法及行为疗法中的系统脱敏法等方法对恐怖症个案治疗过程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总结。目的:通过对恐怖症患者心理咨询的个案观察,分析造成恐怖症状的原因,探讨矫治恐怖症的方法和步骤。根据以上评估与诊断,与当事人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不害怕、不回避各类蛇,学习、生活不受影响。 长期目标与最终目标:完善当事人个性。(二)咨询过程1、首先,从认知上改变对蛇的看法(认知疗法):人们对蛇的恐怖感源于在长期的大自然生活中形成的自我保护的一种本能,几乎所有的灵长类动物惧怕蛇类。从自我保护的意义来说,人惧怕蛇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人们提起蛇,或多或少都有一种神秘、惧怕、厌恶、躲避心理,很多人从小就是在这种说教下来认知蛇的。告诉当事人生活中我们接触蛇的机会是很少的。如果不直接接触的话,蛇也不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所以,根本没有必要害怕蛇。即使真的有机会遇到蛇,害怕也是没有用的,反而不利于我们去想办法对付。一般情况下,动物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类的,如果你看见之后,吓得尖叫,说不定反而会招致主动攻击,给自己带来麻烦。2、接下来,笔者主要采用系统脱敏疗法对其进行心理咨询。咨询阶段大致可分为:咨询的第一个阶段设计恐怖对象的分级(方法:会谈法。)主要向来访者介绍行为疗法中系统脱敏疗法的原理和应用方法,帮助来访者掌握应用技巧,增强其治疗信心;按照系统脱敏疗法的恐怖等级层次建立的设计原则给来访者布置作业,要求其将对有关“蛇”的恐怖程度进行分类、排序。找出使她感到恐怖或焦虑的事件,并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将你所害怕见到的与蛇有关的事件按照恐惧或焦虑的程度由低到高排列出来。进行分级脱敏练习时就要按照这个顺序来逐步进行。具体过程:当事人学会放松的方法之后,咨询师和当事人共同设计恐怖对象的分级排列表。根据提供的引起焦虑、恐怖的不同程度,将刺激物依次排列为:1级、可爱的卡通蛇的图片2级、黑白的真蛇的图片3级、彩色的真蛇的图片4级、玩具仿真蛇5级、给来访者呈现实物分级脱敏练习先进行想象脱敏,即先想象各种蛇的形想象脱敏训练。由咨询师口头描述有关蛇的场景,比如:1、现在,你正在参观一个有关蛇的图片展,这里有很多蛇的图片,它们都是静止不动的;2、现在,你来到一个玩具商店,你看见有一个小孩正在玩一个玩具蛇,你也拿起其中一个;3、下班后,你来到动物园里,看见了一条大蟒蛇蜷缩在笼子里。想象训练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想象要求生动逼真,像演员一样进入角色,不允许有回避停止行为产生。实在无法忍耐而出现严重恐惧时,采用放松疗法对抗,同时大声地喊出你的恐惧,比如:“我害怕!我害怕!”(释放对蛇的恐惧情绪。)直到达到最高级的恐怖事件的情景也不出现惊恐反应或反应轻微而能忍耐为止。咨询的第二个阶段根据制定的来访者对蛇的恐怖程度,按照强度顺序,首先安排来访者对恐怖程度较轻的情形进行脱敏治疗,同时配合放松训练。要求来访者的亲属经常在其面前提有关“蛇”的话题,并找些有关动物(内含蛇)的书籍让来访者阅读,反复进行刺激,在来访者感到紧张时,通过放松肌肉、调整呼吸等方法减少焦虑情绪。与来访者谈有关蛇的话题,给其看有关蛇的书籍,来访者没有出现紧张、恐惧情绪,焦虑症状亦不明显,说明治疗效果明显,通过来访者取得的成绩鼓励其继续进行脱敏治疗,坚定其治疗信心。布置作业,要求来访者反复翻看“蛇”的图片,看蛇的标本与模型,让其购买“蛇”的玩具摆放在寝室中,甚至逐渐放置床头,以达到治疗效果,在来访者感到焦虑时,同时进行放松调整。给来访者呈现实物,即各种种类的活蛇。同时观察来访者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引导来访者反馈自身心理行为变化。
建安五金
心理学上说,如果要克服某种恐惧,就要接近这种恐惧,等到认清这种恐惧事物的本来面目之后,恐惧感就会自然消失。所以,你应该慢慢接触蚯蚓,认识自己真正惧怕的原因。其实,从本质上说,对某一事物的恐惧感来自于这种事物对自己产生的伤害。如果你认为蚯蚓对你不会造成任何伤害的话,你就会消除对它的恐惧心理。这种方法适用于很多因为某种假象迷惑而有恐惧感的心理疾病患者。你只要慢慢接近恐惧物,然后一层层揭开事实的真相,恐惧感就会消失了!愿你早日康复!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