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03

himawari30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陪写作业的心理咨询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原来我在这里8

已采纳

经常听到有家长抱怨孩子没有学习动力,什么都不爱学,试了好多方法,报了各种班都没有效果,问我到底该怎么办才好。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对学习充满兴趣,但求知欲和探索精神都是建立在“想”和“要”的基础上的,如果孩子没有兴趣,就谈不上学习了。

今天为大家分享刘称莲老师的一篇文章,关于如何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如何陪伴孩子快乐学习的方法,刘老师总结了三个技巧,我们来看一下吧~

刘称莲: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她的女儿高考时同时被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录取,之后又去了美国的范德堡大学留学。著有畅销书《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和《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

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孩子学习的基本动力。所以,我们首先要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用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1、认真对待孩子的问题。

当孩子问我们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回答。不知道答案要诚实地告诉孩子,并和孩子一起想办法找到答案。如今网络和图书极大丰富,也可以教育孩子使用字典等工具,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

2、让学习变得随时随地。

这种心态很重要。不是在课堂上抑或写作业的时候孩子才是学习,孩子从事的每一项事情都是在学习。带孩子爬山,可以让孩子了解大自然,种植和养殖可以让孩子了解生命的神奇。

12岁之前,孩子的认知能力还没有那么强,要多让孩子在体验中认识这个世界,让孩子通过体验来学习。

有心理学家认为,孩子12岁之前有个非常重要的心理营养就是“玩”,如果小的时候玩不够,长大会继续想玩,这大约是有些大人几十岁了,还贪玩的原因。大家想想,是不是有些爸爸玩电脑游戏比孩子还厉害。

所以,小的时候玩物不丧志,大了再玩就危险了。

3、让孩子爱上阅读。

老师和家长不可能回答孩子所有的问题,却可以借助书籍让孩子自己找到答案。

小的时候读图片多的书籍,上小学以后逐步让孩子阅读文字多的书籍,并且注意多元阅读,让孩子的涉猎面尽量丰富。家长要根据自家孩子的特点帮孩子选书,让孩子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可以在书里获得答案,满足他的好奇心,从而喜欢上学习和探索。

满足孩子的成就感

小孩子都喜欢被夸奖和鼓励。他们需要的是知道自己怎么做,而不是知道自己哪里没做好!所以家长在孩子做好的时候夸奖,在孩子没做好的时候告诉他如何做,把焦点放在解决问题上,而非抓住孩子的问题不放。这很关键哦~

很多时候,孩子心理的这种满足,比你给个实物还要有效。所以,多夸孩子是省钱省力又最有效的方法。

有心理专家把这种心理的满足叫做心理营养。如同孩子成长需要生理营养一样,孩子也需要心理营养来满足他心智的成长。

给孩子一个好心情

主要是寻找让孩子喜欢上学的“吸铁石”,那么哪些是“吸铁石”?

1、让孩子渴望和小伙伴交往。

对于孩子来说,同伴的吸引力很大,他们可以从同伴那里获得认可,或者学到自身没有的东西。跟同伴之间的交往和做游戏是孩子非常向往的。

小学时,在同班同学中有几个这样的好朋友,就如同有了几块孩子上学的“吸铁石”,让孩子每天都渴望去学校见到这些同学。对于家长来说,让孩子喜欢上学的第一步便完成了。

2、让孩子渴望见到老师。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小学生很听老师的话,简直视老师的话为圣旨。如果能让孩子喜欢上老师,那么他就愿意学习老师教授的东西,并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

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孩子喜欢上学的一个原因。如果家长不喜欢老师,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讲老师的坏话,因为这会影响孩子对老师的看法,影响孩子对学科学习的兴趣。

一时的好心情,对孩子的学习一定会有帮助。持续的好的心境,则可以持续让孩子保持学习兴趣和动力。

3、要想让孩子有好的心境,一个和谐的家庭关系更加重要。

家庭关系包括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亲子关系也包括孩子的父母和祖辈的关系。一个孩子生活在和谐的家庭关系里,感受着亲人之间的相亲相爱和亲人们对他的爱,他的内心会很和谐。做事情的时候便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能够做到最好。

有的时候,我们的孩子不学习,不是他不愿意学习,而是他不能学习,不能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没准就是有一个很糟糕的家庭关系。孩子都是上进的,不过他的上进心有时候会受到外部各种因素的干扰。

好奇心,让孩子想学习;成就感,让孩子爱学习;好心情,让孩子愿学习!

如果说好奇心、成就感和好心情是孩子爱上学习的内在驱动力的话,那么要想让孩子的对学习充满兴趣,家长们该做的,便是想办法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成就感和好心情,家长们所做的事情大约可以叫做外驱力了。

微信公众号 【娟子妈妈讲故事】

陪写作业的心理咨询师

174 评论(10)

Nichkhunnie

主持阿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三级婚姻家庭咨询师)

诉山梨32岁职员

昨天我又把女儿的作业本撕烂了,半年来这已经是第三回了。尖锐的哭声钻进我耳朵里,一下子浇灭了我刚才的暴脾气——作业本一分为二的残骸还在我手里呢,我一阵鼻酸,也掉了眼泪。

好像每次和女儿闹别扭,都以我们俩各哭各的告终。一开始孩子他爸还过来问问情况,现在倒好,坐在电视机面前纹丝不动,继续当他的甩手掌柜。特别是我气不打一处来,想找他念叨念叨时,他竟然说我小题大做,是破坏家庭团结的始作俑者。

我好冤啊。谁不想一回到家就其乐融融的。可作业要不写不完,要不瞎胡写,这样的孩子不管行吗?

你对孩子要求应该挺严的吧。

女儿早产两个多月,从小身板儿就挺弱的,我当时唯一的夙愿就是:女儿健康就行,以后的问题肯定就无关紧要。正是出于这种指导意见,女儿上学第一年来都是放羊,只要孩子开开心心的就行。可升入二年级之后,情况急转直下,班上排名公布了,女儿处于中下游,甚至还有一门成绩排在了倒数后五名。

我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我开始给女儿每天安排一个多小时的课外练习。每天晚饭后,全家进入安静状态,我就坐在女儿对面看书,心思却牢牢挂在做各种课外练习作业的女儿身上,随时注意做题进度,关注女儿表情。

陪写作业你发现了什么?

半小时能完成的作业,女儿两个多小时都写不完。我以为是吸收率不够高,想改进下学习方法,可想到她的班主任的点评——你们家姑娘上课时虽然爱交头接耳接下茬儿,但脑子足够灵活啊,一被提问站起来总是回答得头头是道的。

这就是态度问题了。

这才是我忍无可忍的。你知道我上学时,我爸怎么要求我的吗?前面的题一定不能扣一分,最后一道大题能得几分尽量得几分。而且每天的功课根本就不用家长提醒,哪次考试错了一道不该错的题,我都能难受到哭!想想自己,在看着女儿现在这种吊儿郎当的样子,我就气不打一处来——看见她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我呵斥;她对作业量讨价还价的时候,我怒吼??一次次分贝不断上调的对话中,结果都是女儿抽泣着只留给我一个背影,好像她受到了天大的委屈。我也在哭,一是讨厌自己又没控制住自己的暴脾气,二是难过我最终成为了我父母的翻版。

我想知道,你父母是如何要求你的。

我从小被父亲严格要求。即便一路走来,我都是老师同学们眼中的学霸,可极少得到父亲的表扬。反而每次都是在众人面前指出我的不足,弄得我面红耳赤,尴尬至极。这种人生永远要努力的价值观,深深刻在了我的骨子里,以至于我学习、生活还是就业,从来没有真正的放松过——我必须全情投入,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才不负父亲的期待。即便如此,我依然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

另外,我从家乡考到这座大城市后,我内心深处总回荡这样一种声音:这里节奏快、压力大,想不被淘汰,就得快马加鞭。这又同时佐证了父亲对我严格要求的正确性。最终我把这种紧张感贯彻始终,并且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有这样一种可能:因为自我认同的偏差,

导致你的内心深处,安全感没有那么多。

你很富足,却不快乐。

其实在结婚前,我和丈夫畅想过以后的生活:我希望孩子能选择自己的人生,起码不要像我,一辈子活在父亲给我营造的紧张感中。我甚至想过,如果孩子只是一个普通人会怎样,我当时的答案是:只要快乐没有什么不可以。

可是为什么,孩子刚上二年级,我就坐不住了——当我看到孩子没有养成我所认为的好习惯,没有形成我所要求的自律时,我就坐立不安。我担心自己如果不管束教育好孩子,任由人性中懒散随意的一面发展,以后她如何应对自己的人生?面对机遇时她如何有能力抓住?

原来我不能容忍我的孩子不优秀。

【阿德说】完美主义的严苛

阿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三级婚姻家庭咨询师

倾诉者把内心阴影归咎于父亲的严苛要求。如果这个假设成真,可以再次证明,作为家长自身的焦虑以及完美主义倾向,对于孩子是多么大的杀伤力——不仅造成了孩子的自我认知偏差,孩子还会把这种偏差变本加厉地传递给下一代。而对于孩子的苛责,其实也反映了这些家长对于自己的苛刻要求——我的孩子不够完美,就是我的不完美。

不过我想说的是,这种假设容易陷入一种合理化的思维惰性——都是原生家庭的错。在长期咨询当中,我发现了另外一种可能——家长对倾诉者影响的本质可能并不在于严厉,而在于关怀,以及学业之外的包容,或者在其他许多细节的方面,这些方面使你产生了一种“如果我努力,就能有回报”的信念,但对于有些孩子来说,在获取这些信息时小小的偏差,就会产生“我做什么都没有用”的无助感,他们将彻底失去努力的内在动机。

对于第一种假设,有两句话送给家长:1,勇敢承认孩子是不完美的,可能比追求完美更难。2.不能容忍不优秀,就是不能容忍孩子犯错。请问什么又是错呢?而对于第二种假设,我只能说,父母也不容易,别总难为他们。

新报记者刘德胜

新媒体编辑姜晓凤劳韵霏徐丹

新报精华文章导读

今天最高气温飙到27度!但周一起天津重污染天气预警升级为橙色,这些车单双号限行??

“这房我不喜欢”!视频看,天津动物园这只熊将自己的"精装房"拆成了“毛坯”

免费修理骨灰盒灵位牌今年清明本市推出10项免费服务措施

你注意过天津的“3D立体斑马线”吗?最近又有一批新上岗,它是做什么用的呢?

每日新报公众平台

我们了解天津这座城

305 评论(12)

最幸福的米虫

我觉得就是陪同孩子一起学习,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老师让家长陪同孩子写作业,然后家长很好的践行了老师说的,后来老师问学生爸爸妈妈都是怎么陪你们的啊,大部分的人都说我在旁边写作业,爸爸妈妈在一边玩手机

这样的陪同有作用吗,这不把孩子教坏产生对作业的厌恶情绪已经很好了,所以要想好好的陪伴孩子学习的话,就不如陪孩子一起学习,一起回顾一下你当年是怎么学的,发生了什么好玩的事情,这样子孩子的兴趣就会被调动起来,真的兴趣是驱动孩子学习的最好的因素。

122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