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1

  • 浏览数

    223

罗夕夕1976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小学心理咨询师教案范文

1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松涛学大教育

已采纳

一年级小学教案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在理论与实践的揣摩中,更能促进教师呈现出一节好课。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小学一年级心理健康 教育 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小学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过程 方法 :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帮助别人和被人帮助的快乐。 情感态度:通过体验,使学生树立乐于助人的情感,初步了解 人际交往 的相互性。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体验,能体会到帮助别人与被人帮助的快乐。 教学准备:课件,蒙眼布,书包。 教学过程: 暖身活动:你拍拍,我拍拍。 一、预习提纲: 同学们,你接受到别人的帮助吗? 说说 你当时的心情? 二、情境 故事 。 1、看书上第19页的情境故事,说一下,是什么样一个故事?指名学生发言。 教师引导:如果当时你也在旁边,你会怎么做呢?为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展示汇报,并表演出来。 教师 总结 :看来,在适当的时候,伸出你的手,帮助别人,既能使别人获得帮助,你自己也会感到高兴,因为,你是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及时鼓励,反馈,强化良好行为的形成。 2、教师引导:同学们,生活中,你接受过别人的帮助吗?谁来说一说? 学生发言,教师引导:你当时是什么心情呢? 教师总结:被别人帮助也是件快乐的事情。记得,要礼貌的说一声:谢谢1 3、那么,生活中,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也帮助过别人,给大家说一说吧。 学生发言,教师引导:在帮助别人时,你的心情怎么样呢? 教师总结:主动帮助别人也是件愉快的事情。因为,你助人为乐了。 以上环节,使学生意识到:帮助别人也意义重大。 三、游戏体验。 游戏:“找香蕉”又称“盲人”旅行。(背景音乐) 要求:1、两人一组,一位同学蒙住眼睛,扮演“盲人’,另一位扮演“拐棍”,由“拐棍”帮助“盲人’,完成“找香蕉”的任务。 2、完成后,互换角色,重新体验。 教师在此过程中,观察:学生摘下蒙眼布第一句话,或者当时的面部表情,适时总结,比如:谢谢你,感激的表情.......及时点拨。 引导学生体验:(1)信任与被人信任的欣慰与快乐。 (2)自己在帮助与信任他人中的不足。 教师总结:伸出你的手,给需要帮助的人,虽然只是举手之劳,却能给别人带来光明,给自己带来欣慰与快乐。使学生体验助人为乐带来的积极情感。 四、教学反馈。 既然同学们已经体验到了帮助别人与被人帮助的快乐,那么,: (1)想一想:你身边有没有需要帮助的人呢?(课件展示),学生发言。 (2)如果,你能体会到他们的难处,你能否立刻帮助他,关心他? (3)你准备怎么做呢?; 1.小组讨论,交流;2、班级汇报,3、展示表演汇报。4 、畅谈自己帮助别人的感言。 教师小结:伸出你的手,给需要帮助的人,不仅温暖了他人,也是自己内心欣慰快乐。 四、总结。 同学们的感言也是老师想说的,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每个人,在生活中,都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帮助他人与被人帮助都是快乐的,那么,就让我们一起:“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让我们成为朋友,快乐就会天天有“。——背景音乐:《伸出你的手》。 小学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篇2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知道不能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不接受陌生人的东西。 过程方法: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判断,懂得进行自我保护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懂得防范坏人,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点:帮助小学生学会思考判断,提高分辨能力。提高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难点:知道从陌生人的话语中辨析好人坏人的方法。懂得运用防范坏人,进行自我保护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暖身活动:Seven Up(增强学生注意力,进入课堂准备状态) 一、导入。 好,同学们,经历了刚才紧张的活动,我们的注意力高度的集中,现在请大家保持你们神经紧绷,认真听这是哪里传来的、什么声音?(课件播放《小兔子乖乖》的音频)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引导,如果你遇到了陌生人敲门,你会怎么做呢? 导入课题——面对陌生人。(课件展示) 二、情境故事展示。 请大家看下书上25页的情境故事,小组交流,表演。 游戏:《小兔子乖乖》(课件展示) (通过角色扮演,初步体验怎样对待陌生人)。 (1) 小组交流,分角色扮演。 (2) 班级汇报展示,到台前请6-8名同学展示。(兔妈妈采了满满一筐蘑菇回来了,边敲门边唱:“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快点开开,我要进来。”小兔子们从门缝里向外瞅瞅,看见妈妈回来了,高兴地打开了门。躲在大树后的大灰狼瞧见了,咧着嘴跑了。第二天,兔妈妈又去采蘑菇去了,大灰狼藏起了大尾巴,装着兔妈妈的样子,来到小兔子家,学着兔妈妈的声音唱着:“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快点开开,我要进来。”小兔子们从门缝里向外一看,不对呀,妈妈可没有大尾巴,连忙唱道:“不开不开就不开,妈妈不回来,谁来也不开。”) 教师引导并点评,谁表演得最好。同时提出问题: (1)小兔子为什么不开门? (2)假如你是小兔子,你开门吗?为什么? 师生共同小结:如果小兔子开门了,就会被大灰狼吃掉,所以,小兔子说什么也不开门。如果我们遇到有人敲门,要先看看,是不是认识的人,如果是不认识的人就不要开门。 教师总结:遇到不认识的人敲门时,我们要沉住气,不要害怕,不要吭声,坚决不开门。(课件展示,齐读) 三、创设情境,体验感悟。 好,同学们,我们刚才已经帮小兔子解决了问题,那下面来看一下,我们的同学们遇到的问题吧。 1、 上门服务(课件展示)(通过表演,巩固刚才所学过的内容) 师生共同表演,老师通过不同的角色( 修理 工、邻居、推销员、送东西的等)扮演,观察学生的反映。 老师(修理工)站在门外,试探地问:“刚才,某某的妈妈打电话说,某某家的电灯坏了,让我来修一下。” 学生的反映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情形:A.开门让老师(修理工)进来。B.打电话向爸爸妈妈核实,问是否真有其事。C.家里的电灯没坏,不开门。D.家里的电灯坏了,也不开门。 师生共同分析:刚才哪些做法是对的?哪些做法不对?应该怎样做?1、小组讨论,班级汇报。2、指名学生回答,共同总结。 师生共同小结:当我们遇到有陌生人敲门时,正确的做法是:(1)先看一看,千万不要吭声,不要紧张(2)先看一看,然后大声喊:爸爸妈妈,有人来了(3)小声打电话告诉爸爸妈妈(4)即使是熟人,也要打电话告诉爸爸妈妈(5)不管门外的人怎么说或者给你拿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你都不要开门。(学生齐声诵读)(课件展示) 好,请同学们把大家共同想出的好方法,写在书上27页,并记在心里。 四、情景表演,教学反馈。 同学们,刚才我们是在家里遇到陌生人,请大家想一想,在其他地方遇到陌生人,我们应该怎么办?(通过角色体验,使学生认识到不能轻易相信别人) 1、公园里,陌生人送你东西吃,或给你水喝。(不贪占小便宜,以免上当受骗)(课件展示)2、商场里。陌生人和你搭话。3、学校门口,陌生人说你的爸爸或者妈妈让他来接你回家。(遇到问题要多动脑筋,不能轻易听信别人。请求老师同学和其他人的帮助,打求助电话。) (1)小组讨论,分角色表演。(2)班级展示汇报。 学生发言,共同总结。 教师小结:当看到陌生人的时候,不要紧张,不要害怕,要多想办法,多动脑筋,不能完全听信别人。请同学们记住家里的电话,爸爸妈妈的手机电话,亲戚的电话和好朋友的电话。还要记住110、120、119等急救电话。(课件展示)(学生诵读) 五、结束语。 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表演,同学们表现非常好,请你们把今天的一起探索的东西讲给你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亲戚朋友们听一听,看谁讲得最好。 1、下面我们一起把刚刚探索的再回顾一下:(课件展示) (1)遇到陌生人敲门时,坚决不开门,并巧妙与家长联系。 (2)即使是热人,也要打电话告诉爸爸妈妈。 (3)遇到问题要多动脑筋,不能完全听信别人。 (4)不贪占小便宜,以免上当受骗。 (5)请求家长老师同学和其他人的帮助,打求助电话。 1、学生齐声诵读,强化记忆。 2、让学生口头表述自己的收获。 3、防范意识时刻有,自我保护最重要 小学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该怎样回报父母的爱。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了解父母养育我们的辛苦,体会父母的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谅应该敬爱父母,做尊敬父母的孩子。 重点: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该怎样回报父母的爱。 难点: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谅应该敬爱父母,做尊敬父母的好孩子。 教学准备: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照片、课件。 预习提纲: 1、比较爸爸妈妈年轻和现在的照片,你发现了什么? 2、为爸爸妈妈设计一个生日Party。 一、导入。 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由弱到强。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大家会唱的一起唱吧!(课件播放) 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 2、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 3、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4、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导入新课:谢谢爸爸妈妈。(课件) 二、活动体验。 活动:照片对比。 1、同学们,看看老师手上的照片是谁的妈妈?(出示一位同学妈妈年轻和现在的照片,对比)。 学生自由发言。 2、请大家把自己父母的照片拿出来,比一比: (1)说一说父母以前的样子,现在的样子,发生了哪些变化? (2)说说父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小组交流,班级汇报。 教师引导同学认识到:父母的变化来自于辛苦的付出。 3、说一说:父母是怎么辛苦的付出,关心爱护我们的?(课件) 教师引导:我们的父母为了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谁能用具体的事例说一说,你父母让你最感动的事情呢? 小组交流,班级汇报。 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及时点评。引导学生认识到要感恩父母。 4、怎样正确看待父母的爱? 老师听到有的同学说,有的家长会打骂自己的孩子,那么,这是不是说明他们的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呢? 小组交流,班级汇报。 老师适时点评:应该正确看待父母的爱。 三、创设情境,体验反馈。 刚才我们通过活动,认识到父母的辛苦,对我们的欢爱,那么,如何回报父母的爱? 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及时引导:从现在做起,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 情境:今天是你的生日。(课件) 同学们,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日,你们的生日都是怎么过的?谁给你们精心准备的呢?(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父母给你们过生日,可是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日,他们能记住你们的生日,给你们准备生日,你们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引发学生思考,创设情境) 学生自由发言。(及时表扬)并将父母的生日写在书上吧。。 1、假如今天是你父亲或者母亲的生日,你准备怎样给父母过一个有意思的生日呢? 2、教师引导:一束鲜花,一句祝福等等。 3、把你设计的爸妈的生日Party,画下来或者写下来吧。 4、小组交流,班级展示。 学生展示,教师及时评价、鼓励,让别的同学也学会表达自己的爱。 5、情景表演。(课件) 同学们,下面的情况下,你会怎么做呢?你原来做的了吗?以后呢? (1)妈妈买菜回来,手里拎着菜篮子,你会? (2)爸爸下班回家,疲倦的坐在沙发上,你会? (3) 父亲节 了, 母亲节 了,你会? (4)爸爸或妈妈的生日到了,你会? 小组讨论,交流。 班级表演展示。教师及时点评。 (5)同学们,看看书上35页的情景,你们做到了吗? 如果你做的很好,或者准备做得好的,请把他们图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吧。 (6)暗示导行 同学们,如果你的爸爸妈妈现在就在你的面前,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呢?写在你的书上第36页吧。 写完后,找同学来和全班同学分享一下。 四、结束语 同学们,爱是一种付出,更是一种享受。希望大家不要放弃任何机会来表达对父母的爱,更希望大家能够在爱的阳光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让我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回报我们伟大的父母吧。 父母养育不能忘,感激之情要表达。(课件) 师生一起哼唱——《妈妈我爱你》。(课件) 板书设计: 谢谢爸爸妈妈 教学 反思 :孩子们是家长的宝贝,他们已经习惯了被家长照顾、宠爱,把这些当做理所当然。通过本课的学习孩子们了解到,家长也同样需要他们的爱。在为父母唱支歌,给父母做爱心卡的过程中,学生把满满的爱送给了父母,学会了感恩。

小学心理咨询师教案范文

234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