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65

瞳言無忌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曹怀宁头条号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辛巴在深圳

已采纳

有人问我,总是会喜欢上朋友喜欢的人,存在这一心理缺陷该怎么办?

文/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在咨询中,我遇到过一类这样的来访者,其中以女生居多,她们总是会喜欢上自己闺蜜的男友,并因此而深受困扰,感到满满的罪恶与愧疚。为什么会这样呢?

据我的探究,她们常具有以下两种心态, 一是模仿趋同的心态 。

这类女生往往比较不自信,缺乏主见,对自己评价不高 。她会因为羡慕和欣赏而与其他女性结交,并无意识地模仿她们,希望能够拥有闺蜜的某种特质。

因为这种模仿与趋同的心理,于是在闺蜜沐浴爱河时,她们也会不自觉地感到自己爱上了那些男生。

另一种是竞争的心态 。

这类女生有的显得很优秀很强势,有的表现得很弱很无害,但她们的内心深处都对同性保持着一种竞争的态度 。

赢过同性是她们获取价值感和成就感的方式,甚至是获得安全感的方式,因为对于她们而言,世界的资源是有限的,只有成为强者才能活得更好,人与物都可以被视为资源,占有越多的资源就意味着越多的安全、保障与价值。

因此,当闺蜜与男生交好时,她们内心争夺占有资源的机制就会启动,而潜意识需要给意识一个合理的解释,好树立这场行动的正义性,于是,“爱”就成为了合理化的理由——我爱他,所以我想得到他,这天经地义。

但往往这类女生会发现,当她得到了这个男生的那一刻,他的光环就消失了,关系变得索然无味,而对闺蜜的愧疚与罪恶感则会爆棚。

如果发现自己具有以上这两种心态,都意味着我们内心自有的价值体系尚未健全,还没有找到适当的价值立足点。

这时,拘泥于当前的问题死命寻找解决方法,有可能会越发迷茫, 也许把目光从问题转向外界,去尝试探索自己在生活中获取价值感的新方式,会是思考、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

微信公众号:心理咨询师曹怀宁(caohuaining)。

心理咨询师曹怀宁头条号

249 评论(11)

小梅0429

有人问我,为什么没有底线的人对别人的要求很高对自己放任自流?

文/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我们都明白,人际交往是相互的,我们在要求某种权利之时,也必须承担某些责任和义务。只有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这段关系才会相对平衡长久地维持下去。但所谓的“没有底线的人”,其实往往是个人界限不清之人。他们在与他人相处时,心里缺乏清晰的权利与责任的评判标准,常常对他人要求得很多。比如,如果他人没有及时回复自己的微信,他就会心生不满、悲伤甚至愤怒,但他人的微信,他却也不会及时回复,而且觉得理由十分充分。

为什么他们“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我想,深层原因是他们的内心还是个处于自恋阶段的孩子。

年龄很小的孩子是天然自恋的,他认为世界理所应当围着自己转,他人就应该满足自己的需要。满足孩子幼年时的自恋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是他建立起对这个世界安全感和信任感的重要步骤。如果孩子没能在这一阶段得到充分的满足,就会形成匮乏,而如果被过度满足,就会形成固着,二者都会导致孩子停留在“要求他人满足自己”的状态之中。但区别是,匮乏型的人,他提出要求时是痛苦煎熬的,提或不提,都会让他深深害怕对方不喜欢自己,而固着型的人在提要求时则表现得理所当然。

只有成功“自恋”了的人,才能渐渐将爱的范围扩展到身边的他人他事。但如果过度匮乏或过度满足,都会使得一个人过分关注自己的需要,从而忽略了身边人的需要。

如果一个人有明显的“双重标准”,但他不是故意要欺负、剥削他人,而是出于不自知,那么如果他是我们的重要之人,也许我们可以在理解他的基础上,给予他一些帮助,而不是单纯反馈给他负面情绪。

作者简介: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实践超千小时,主擅领域包括婚恋情感、人际交往、两性心理、人生规划、家庭关系等。自2011年开通新浪微博以来,粉丝六万多人,坚持定期回复私信,无私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咨询,咨询解答超千万字。《婚姻与家庭》杂志特邀专家,多家媒体签约撰稿人。

微信公众号:心理咨询师曹怀宁(caohuaining)。

新浪微博、知乎、头条号:心理咨询师曹怀宁。

284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