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dp我做主
随着春运的到来,汽车客运站、火车站挤满了回家的旅客。客流的增多、人群拥挤的环境、回家心切的焦急心情,加上睡眠不好,很容易让人焦虑而导致心理失衡。在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一些旅客很容易突发“旅行性精神病”。心理专家提醒:春运期间出行,旅客要尽可能调整心情,避免“心病”发作。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云南省心理学会咨询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朱艺新介绍,旅客在长途旅行中,发生急性精神障碍的并非少数。在这些人中,少数人可能由于旅途中的一些应激因素而诱发癔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朱艺新表示,旅行性精神病的发病原因很多,一般与列车上的拥挤、空气污浊,以及乘车时间过长引起的疲劳、睡眠不足、营养与供水缺乏、焦虑、紧张等有关。由于病人丧失了辨别和控制能力,给自己和周围旅客的安全都会造成很大威胁。“在拥挤的环境中,大家回家心切。这种心切会转变为一种焦虑,同时还会传染给其他人,导致出现一种公共情绪。”朱艺新说,人在空气不好、拥挤的环境下,大脑会出现缺氧,导致精神迷糊,意识、自主性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人会做出一些不自主的行为,比如突然情绪失控、嚎啕大哭等。这些都是初发时的表现,但往往由于初发时,车厢内条件有限,患者不能及时得到调整和改善,情绪失控会加剧,严重时会出现自杀、暴力等行为。长途旅行前如何预防旅行性精神病?朱艺新表示,首先,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如备足食物、水,整理好行装,旅行前充分休息,切忌仓促上路。其次,在旅行途中,不妨多与身旁的旅客闲谈,或是准备一些自己喜欢的音乐,以排遣单调的旅途生活所带来的焦虑不安情绪等。
老余popopxm
李春,是我去年夏天认识的朋友。在一起学习两天,各自回到自己的生活轨道,除了微信中的点滴信息,几乎再无交集。忽有一日,她说自己出书了。才发觉,去年已经很遥远,才发觉那个柔弱的女子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和李春一起学习,纯属偶然,朋友推荐我去学樊富珉老师的团体辅导课,我就稀里糊涂的去了,去了才发现60多学员只有我没有心理学背景,带着好奇,我们一起学习了两天。机缘巧合,和李春老师在一组。 挨着我的就是李春老师。她的身上奇妙的混合着柔美与硬朗,面部线条和眼神是柔和的,但是挺拔的身姿,坚定的语调,又告诉我们,这是个经过训练的、有人生阅历的职业女性,只有短短两天,但是我仍然还记得她喜欢散步。 (上述文字在双11的早上写就,诸事繁杂,暂时搁笔,但是总是有没有倾诉出去的不畅快,今天在去盘锦讲课的路上,坐在火车上,有了不带有任何负担的时间,我可以静下心来把这篇观后感写完)《幸福是尘埃里开出的花》这本书不是很厚,也很易读。它不是一般的心理学书,更不是艰涩的心理学书。里面是一个个普通人做心里探索的小故事,这还是一个不为我们所熟悉的群体的故事-石油人。但是并不因为写了石油人的群像,而远离我们,因为说到底,说的都是人,而当我们都被抽象成“人”的时候,就没有了社会身份、地位的限制,大家都具备了共同的特质。这本书通过对一个个独立个体的心理追寻,其实探索了所有人的困惑。 人是一个最奇特的物种,吃饱穿暖对动物来说,幸福就是找个有阳光的地方晒太阳、挠痒痒;吃饱穿暖对人来说,痛苦就来了,我为什么活着?我的人生价值在哪里?我到哪里找寻我的存在?等等诸如此类的哲学命题就开始跳出来,折磨你的幸福。于是,一种高级动物特有的优越感就转化为忧郁、痛苦。这恐怕也是自然界的平衡吧,让你无所不能,就让你痛苦不已。 人类为自己的痛苦解脱找了很多办法,心理治疗是其中之一。李春老师尝试用叙事疗法,走近那些痛苦的灵魂,帮助他们自己寻找痛苦的源头,摸索出走出困惑的道路。而这背后是一颗爱与悲悯的心。 我一直不敢走近心理咨询,也有意屏蔽掉心理、灵性的东西,因为,我即害怕走进自己的心灵,更害怕走进别人的心灵,于是选择逃避。这也是我非常佩服李春老师在内的心理工作者的原因。 在书中,我看到了一个心理工作者的强大和弱小。强大是因为她们敢于与那么多不完美的灵魂共舞,弱小是因为面对那些不完美的灵魂她们也会有无助,无力感。因为没有人能救别人,有的只是自救。心理咨询师不过是用一双温柔的手,帮助你在黑夜中一点点找到道路,走出黑暗,走进黎明,放下担子,轻装前进的那个人。总是有些人因为心墙太厚,因为执迷不悟,而始终徘徊在黑夜。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李春老师在温柔背后的力量,也深深感受到她不能引导成功的叹息。 所以,这本书也不仅仅做了心理探索,它是李春老师的心路,也是对所有心理工作者的致敬!致敬所有工作在爱与怜悯岗位上的心理咨询人。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