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9

  • 浏览数

    130

快乐@天使33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检方邀请心理咨询师涉案

9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大璐璐131483

已采纳

作者一直关注着这个案件的进展,看到袁某由死刑改为死缓后,心情五味杂陈。庆幸的是,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给了这位年轻人一次重生的机会。担忧的是,袁某因表白不成预谋杀人,明显的存在性格缺陷,监狱生活能让他学会遵纪守法,是否能够治愈他的心理疾病?他刑满释放后是对这个社会心存感激,还是满腹怨恨?作者更多地去思考了,在青年男女恋爱过程中,如何摆脱偏激之人的纠缠,而不至于伤及自己?作者考虑的还不成熟,现分享给大家共同讨论。

这个案件发生在四川巴中市的一所中学。高三复课生袁某,喜欢上了同班女生小李。当他鼓起勇气向小李表白后,小李以高考后再谈此事为由,婉言拒绝了。此后袁某又多次纠缠小李均被拒绝,袁某甚至当着小要的面用美工刀将自己左手割伤。班主任得知这一情况后,也及时对袁某进行了开导。袁某表示自己已二十岁,会正确处理。袁某请假调整自己心情时,袁某的父亲也从外地赶回老家,对袁某进行疏导。当大家认为事情就样平静下来时,惨案却发生了。

想也没有想到,在袁某向小李同学表白之后的第八天,他做出更为偏激之事。深夜二点多钟,袁某使用购买来了断线钳和锯条,破坏了女生寝室阳台上的护栏,将熟睡中的小李当场杀害,随后用同一把刀自杀,经当地医院抢救生还。

巴中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袁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随后,袁某提起上诉。袁某称自己有精神疾病、该案为感情纠纷引起、有坦白认罪悔罪情节、愿意赔偿被害人家属经济损失等数项理由,要求法院从轻处罚。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袁某无精神疾病,作案手段极其残忍、社会影响极其恶劣,袁某与小李二人为同学关系,将多项上诉理由驳回,认定在审理期间,袁某有认罪悔罪表现,并愿意赔偿家属经济损失,宣判撤销原一审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袁某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我国死刑政策是:严格控制死刑、慎重适用死刑,对于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案件适用死刑要慎重。袁某表白不成,持凶器进入女生寝室预谋作案,残忍将一名未成年人女生当场杀害,罪当处死并不冤枉。二审之所以改判死缓,主要还是袁某的家人对被害女生家人进行了赔偿,取得被害女生家人的谅解,这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也就是说,是被害女生父母给袁某留下了一条命。如果被害女生父母坚持要处死袁某,他的命是难保的。

此案发生,涉及到在校生、未成年人、年轻男女恋爱等问题,不得不让我们反思,找出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尽量避免此类惨案的发生。

1、心理健康问题不能忽视。

现在政府、社会、学校都已重视了心理健康问题,但相应的设施建设仍存在差距。例如学校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师。此案发生之前,他们的班主任还是很负责任的,专门对袁某进行了开导,联系了双方家长,并在缺课时带领同学到网吧寻找。所有的努力,都没有阻止惨案的发生。我们不能说学校有心理咨询师就能避免惨案发生,起码是又加设了一层安全网。案发之后,同学们都反映袁某沉默寡言,不善于交往,有一次还在教室内吼叫,这种明显带有偏激性格的学生,学校是否应提前加以防范?

2、监狱能否改造好袁某?

在监狱改造,本身是一种人身自由罚。能否减刑,是看他在监狱里的劳动、表现。能否释放,是看他的刑期是否执行完毕,而无法判断他是否已改造成“好人”,即便监狱发现他仍存在心理上的问题,只要刑期一到,监狱也权再关押他,只能释放到社会上来。如果袁某能对被害女生父母“刀下留人”心存感谢,可能矫正他的心理。如果他怨恨社会呢?

3、如何摆脱“偏激狂”的纠缠?

在此案件中,被害人小李同学还是比较成熟的。在袁某第一次表白时,并没有直接拒绝,而是婉转地推说高考完之后再说。袁某纠缠后,小李和其它同学也报告给了教师。小李同学也及时给自己家长说明了情况。从这些情况来看,小李同学处理还是比较得当的。让魔鬼爱上自己,是自己的错吗?如果说小李接受了袁某的表白再分手,可能存在处理不当。小李同学婉转拒绝总不是她的错吧!

安徽一名大学男老师当街杀害大学生、慈溪前男友闹市杀害网红女教师等等,因为“偏激狂”引发的惨案太多了!如何摆脱“偏激狂”的纠缠?这个问题没有统一可行的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名心理分析师的比喻说法大概能让大家明白一二:

如何摆脱“偏激狂”的纠缠?请有经验的朋友在评论说说,给年轻朋友支支招,以免她们受到不必要的伤害,谢谢大家了!

检方邀请心理咨询师涉案

199 评论(11)

大乱乱小乱乱

自古以来“杀人偿命天经地义”,如果凶手在行凶时有其他的特定条件,或许还可以谅解轻判。但是该起案件的性质非常恶劣,造成的负面影响严重,且凶手人性扭曲,道德沦丧,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都已经构成死刑的标准。

01

小悦(化名)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性格单纯,是家里的独生女。

小悦出生在四川巴中花丛镇,由于家庭条件不好,父母常年要外出打工。

自从生下小悦后,夫妻俩把她视为掌上明珠。担心把她留在家里没人照顾。

十几年前,父母一直把她带在身边,小悦在父母的务工地江苏上学,一直到初中三年级。

直到2015年中考时,小悦的父母得知只能在本地参加中考,因此将她送回老家。

中考成绩下来以后,小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四川省巴中中学,该校是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每年都会输送本科学生上万名。

同时,小悦还是该校“珍珠班”的学生,珍珠班的宗旨是重点扶持成绩特优,且家庭贫困的学生。

全校仅50名“珍珠生”,选拔对象都是中考在全县名列前茅的同学。

上了高中以后,小悦的父母就一门心思赚钱,供女儿考学,一家人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这名独生女身上。

在父母眼里,小悦非常单纯,不喜欢攀比,每次买衣服都挑选一些非常普通的学生装,给人的感觉有些保守。

而且小悦非常害羞,很少跟异性同学交往,从来没谈过恋爱。

在家里,小悦很懂事,每次回家,都会帮父母打理家务,买菜做饭。

由于小悦的爷爷长期患病,父母忙不过来的时候,小悦就会主动给爷爷擦洗身体,陪老人聊天。

就是这么一位品学兼优、纯真懂事的17岁小女孩,不幸成为凶手袁某喜欢的类型,招来杀身之祸。

02

2018年高考,小悦发挥不好,只考了512分,离一本线还差30分。

由于小悦平常学习成绩优异,这次高考发挥失常,没有考上重点大学,因此很不甘心。

她有奋斗的目标,——即考进“厦门大学”,她一直把厦门大学的标志性建筑用作微信头像,时刻提醒自己。

高考刚失利那会,小悦的父亲建议她到一所私立学校复读。

那样的话她就不用住校,每天亲戚接送孩子时,也可以顺路把她一起接走。

但是小悦本人不愿意,表示对巴中中学有了感情,希望就在这里复读。

因此,小悦进入了巴中中学复读班。

彼时的她,心里面只有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向心仪的大学努力奋斗,从来没想过谈恋爱的事。

可偏偏她不想恋爱,恋爱却来找她,凶手袁某也是该复读班的学生。

03

“双面”袁某,求爱不成,痛下杀手。

袁某的父亲在外地打工,母亲是一名超市员工,袁某之前也在外地读书。

中考时,袁某回本地参考,考进了巴中二中。第一次高考失利,袁某在巴中二中复读了一年。

第二次高考再次失利,袁某于是转学到巴中中学复读。再次参加高考,以470分的成绩考上二本。

但不知何故,袁某仍然未走,继续在巴中中学复读,这次与小悦在一个班级。

开学不久后,袁某便盯上了小悦,并决定对她展开追求。

就在案发前,袁某主动向小悦表白了,但遭到小悦的拒绝。后来袁某又纠缠多次,均遭到拒绝。

当时小悦并没有说什么过激的话,只是告诉袁某自己现在只想学习,还不想谈恋爱。

听小悦这么说,袁某则非常激动,当着小悦的面划伤自己的手臂,要求小悦答应他。

这件事在学校传开了,班主任通知了双方的家长到校。

经过班主任的开导与教育,袁某口口声声承认了错误,并表示以后会把精力都放在学习上。

11月14日,袁某请假表示要回家,但经其父亲证实他并没有回家,16日,袁某返回学校,很快,悲剧就发生了……

04

蓄谋已久,潜入女生寝室,当场将小悦捅死!

早在袁某第一次被小悦拒绝的时候,他就萌生了杀念。

大约案发前一个月,袁某走进一家五金店,购买了一把钳子,表示要能夹断小拇指大小的钢筋。随后还购买了两根锯条。

准备好作案工具后,袁某再次向小悦表白,不想频繁遭到拒绝。于是他当面自残,却仍然未打动小悦。

10月18日晚,袁某又到学校对面的文具店买了一把水果刀,带着之前准备好的作案工具准备作案。

由于小悦所在宿舍恰好在一楼,无形中又给袁某作案创造了条件。

当晚,袁某一直注视着小悦的寝室,待到学校熄灯后,他再等了一会,直到所有人都熟睡。

10月19日凌晨2点多,袁某动手破坏寝室的防护栏,使用钳子与锯条,小心翼翼地生怕吵醒小悦等人。

原本几十分钟就可以剪断的护栏,袁某足足用了三个多小时。小悦同寝室6名女生均未被吵醒。

破窗成功后,袁某迅速跳窗进入,并压在小悦身上不断捅刺。

同寝室女生发现后,喊了好几声,袁某完全听不见。

几名女生惊恐地跑出宿舍,去找宿管阿姨过来帮忙,回来时,袁某已经刺了自己倒在地上。

宿管阿姨拨打了报警电话,受害人小悦当场死亡,袁某经抢救生还。

05

一审判决死刑,二审改判死缓。

该案一审2019年10月在四川省巴中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检方指控袁某涉嫌故意杀人罪,法官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生。

但袁某不服此次判决,法官当庭宣判判决结果后,袁某立即提出上诉。

袁某表示,自己有精神疾病,该案属感情纠纷,且自己有坦白认罪悔错的情节。

同时,袁某表示,愿意赔偿被害人家属经济损失,希望法庭从轻判处。

该案二审由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经鉴定,袁某无精神疾病,袁某自称有精神疾病的上诉理由不成立。

且该案手段极其残忍、社会影响极其恶劣,袁某与小悦实为同学关系。袁某自称“感情纠纷”的上诉理由不成立。

但鉴于袁某有认罪悔罪表现,并愿意赔偿被害人家属经济损失,经该庭裁决,决定撤销一审判决。

2020年11月,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宣判,嫌疑人袁某,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345 评论(10)

绝色经典

一富家子弟开跑车撞死一浙江毕业车,交警对车速的鉴定为70码,引起很多人的质疑,而且开跑车的那些富家子弟并没有悔改之意,在网上引起公愤。现交警已重新鉴定,而且已经判刑。

84 评论(12)

qianting13

那个张兵真是胆小到极点,抢他老婆还不干死他,留着过年哪。

290 评论(9)

WeiXin呵呵呵

家属一定要给受害人讨回一个公道,拿起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给受害人一个交代。

131 评论(15)

大庆张总

“四川高中男生表白被拒捅死女同学案”二审结束,二审认定,袁某没有精神疾病,作案手段极其残忍,社会影响极其恶劣,但审理期间有认罪悔罪情节,也愿意赔偿家属经济损失,经四川高级人民法院审理,驳回原巴中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的死刑,改判犯罪嫌疑人袁某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袁某家属起诉的理由是袁某自称有精神疾病,有坦白认罪悔罪的表现和态度,并愿意赔偿受害者家属经济损失等多个理由,要求法院从轻处罚。

此前,四川省巴中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时已经以袁某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之后,袁某随即就以各项理由提起上诉。

2018年8月,袁某因为高考成绩不理想,随即决定到巴中高考复读班复读学习,在校复读期间,袁某喜欢上了自己的同班女同学李某(化名),并在双十一的当天向李某表白,但李某以高考之后再谈论此事为理由拒绝了袁某的深情告白,当时的袁某表白被拒绝之后,还一直站在那里不动不走,还是李某的另一位同学劝他之后他才走的,在此后的几天里袁某还有多次纠缠李某的现象,但均都遭到李某的拒绝。

直到11月18晚上九点左右,袁某从学校对面的文具店买了一把水果刀,并带着一个月前买的断线钳和锯条,来到女同学李某的宿舍外观察,当晚袁某在李某的宿舍等到熄灯后,次日凌晨,也就是11月19日两点,袁某用断线钳和锯条开始破坏李某寝室的护栏,三小时后打开护栏进入寝室,将正在熟睡中的李某当场杀害,之后用同一把凶器选择自杀,但没有成功,被当地的医院抢救生还。

俗话说得好:“强扭的瓜不甜,强求的姻缘不圆”,感情不是一厢情愿的,爱情不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就可以追求到的,面对爱情永远不要太随性,太任性,面对感情永远不要太把自己的情感逻辑强加于别人,因为感情是你情我愿的,因为爱情是互相吸引,强迫,威胁,伤害永远得不到真正的感情和爱情,只会给双方带来无情的伤害和灾难。

90 评论(8)

lavenderheyijun

胡斌将马路当成赛车道严重超速将一名路人撞死,事后胡斌态度恶劣丝毫没有当一回事,胡斌被判3年有期徒刑,但是受害者家属觉得不公平。

304 评论(11)

bonbean棒冰

截止到2021年,案件还在调查中,陈国星并未被起诉。

林奕含在其处女作《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出版后不久,于2017年4月27日自杀身亡,年仅26岁。《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一书中,描述了13岁女生遭补习班老师诱奸的经历。书中故事疑似影射她遭到性侵害,引发广泛关注。

在接受调查时,陈国星否认性侵一事,只承认在“不是师生关系”之下,与林奕含发生婚外情,交往过2个月。2017年8月,陈星因罪证不足,未被起诉。

扩展资料:

台湾台南地检署(南检)调查4个月,传唤陈国星、林奕含家人、闺蜜、医师等证人,并参考双方通联、林奕含病历、心理咨询记录等对此事进行调查。2017年8月22日,南检召开记者会称,林奕含家属表示不愿对陈国星提告,此案是由多名民众告发,从“未满14岁或16岁为性交”、“利用权势或机会为性交”、“强制性交致被害人羞忿自杀”3项罪嫌进行侦办。

南检称,据林奕含的闺蜜与补习班班主任等人证述,可确认她满16岁后才认识陈国星,就算两人发生关系,也难认有罪嫌。根据相关证述,检方认为双方最可能于2009年8月发生关系,那时林奕含已结束补习,与陈国星不是师生。另据闺蜜称,林奕含曾将陈国星介绍给她们认识,当时两人互动如情侣,林未提到被性侵。陈国星强制性交罪名也难成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国星

277 评论(9)

维尼达熊

2010年5月7日晚8点左右,年仅20岁的胡斌驾驶大红色三菱跑车在杭州繁华的街头与朋友“飙车”,将看完电影、正在穿过斑马线回家的25岁青年谭卓当场撞死。事发路段标明限速为每小时50公里。

经鉴定,胡斌当时的行车速度在每小时至公里之间,对事故负全部责任。

法院认为,被告人胡斌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规,驾驶机动车辆在城市道路上严重超速行驶,造成一人死亡并负事故全部责任,其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被告人胡斌肇事后及时报警并在现场等候,该行为属于履行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义务,且刑法已将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规定为加重处罚情节,依法不应当将肇事后报警并在现场等候的行为重复评价为自动投案,故不能认定被告人胡斌有自首情节。

被告人胡斌案发后虽未逃避法律追究,其亲属也能积极赔偿被害人家属的经济损失。但胡斌无视交通法规,案发时驾驶非法改装的车辆在城市主要道路上严重超速行驶,沿途时而与同伴相互追赶,在住宅密集区域的人行横道上肇事并致人死亡,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犯罪情节严重,应从重处罚。

但被告人胡斌的行为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关于交通肇事罪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具体规定,认定其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缺乏法律依据。最后以交通肇事罪判处被告人胡斌有期徒刑三年。

针对这一结果,受害人谭卓的父亲谭跃在接受本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对于这个审判结果他很失望。之前公诉机关在庭审时已经指出胡斌的行为是比较恶劣的,不应该只判了三年。

“我会向高一级法院申请审判监督程序。”谭跃认为,杭州中院可能也会得出同样的结果,所以他准备向浙江省高院或者最高人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目前他正在向有关律师咨询相关事宜。

谭跃认为量刑过轻,而被告人胡斌的父母也同样觉得不公平。

胡斌母亲庭审出来后一直在哭,对记者说,“太不公平了”之后再也没说什么。胡斌的爸爸也告诉记者,他现在心情很不好,他们只能听天由命了。

272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