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08

小喵呜777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圈妈心理咨询师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鲁鲁鲁德林

已采纳

喜欢一个人,会在乎,会吃醋,会想要为对方付出,会想念对方习惯一个人,一般表现不出多少在乎,也不怎么会吃醋,大多数时间总想着索取,而不是付出。最大的区别在于,一个是付出,另一个是索取。习惯和喜欢不一样,喜欢久了,会有习惯,但习惯中还是有喜欢,但习惯上了,可能永远都不会喜 欢,习惯永远只是习惯

圈妈心理咨询师

285 评论(10)

星星星kooo

不是的喜欢短暂,习惯长久

325 评论(11)

追梦的风筝123

习惯和喜欢的区别:指代源不同、用法不同、侧重点不同一、指代不同1、习惯: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2、喜欢: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二、用法不同1、习惯:郁达夫 《沉沦》一:“这也是他近来的一种习惯,看书的时候,并没有次序的。”2、喜欢:赵树理 《登记》:“孩子!再不要别别扭扭的!要喜欢一点!”三、侧重点不同1、习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2、喜欢:喜欢是一种感觉,包含欣赏、仰慕、钦佩、倾心爱慕、爱、崇拜。

81 评论(9)

KingkonG19870210

只能用点名留住学生虽是现在老师的痛,却也是他们进步的起点。

整个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该位老师正好教授的是周易,而原本教室座位是60个座位,空了5个座位。总共该班本应该是58人,那么自然而然是少了3人。学生让老师算算,看看谁没来。该位老师只用了一个简单算卦就将没来的同学学号算了出来。该位老师的课其实在学校还是挺受欢迎的,只要是他的课,大家都很有兴趣。所以他其实没有点名,而只是简单的推演。

但现在大学存在用点名的方式让学生来上课是屡见不鲜的。答主在大学的时候,也同样被各种点名,无论选修课必修课老师都是要点名的。我想说如果是老师的痛,老师是否要反省自己,自己教授的课要靠点名留住学生,是不是课程本身太枯燥无味,自己的授课水平有待提升了?

如果你的课很好,让学生受益,花钱他们都会过来学。如果课程枯燥无味,倒贴钱给人家,人家也不会来上课的。就算用点名把学生都困在教室里,他们的心不在课堂上又有何用呢?所以老师一切都得向内求,要想着不靠点名照样留住学生。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做的就是,打造自己的核心课程,让它变得生动形象有趣,同时在这种寓教于乐的环境中,让学生好好得学习。

140 评论(10)

兜里五块糖

我认为用点名留住学生不应该是现在老师的痛,老师要痛的是“为什么要用点名留住学生”。

当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本人不禁想起了那年青葱校园。在我的校园时光之中,也有一部分老师是靠点名在留住我们,而也有另一部分重来不去点名,而我们却从未缺课,甚至还有别系旁听的同学坐满了教师。

我在读大一的时候,曾经有一名讲师来带我们的英语课。不得不说这名讲师很漂亮,但讲课的声音也如淑女一样,有的时候坐的稍微往后一点就听不太清楚。按照课本讲下来一堂课,平淡无奇。有的时候,都会在想我自学好了,干嘛还来听这堂课?我班同学也时常开玩笑说“听之无味,弃之可惜”。

在我读大二的时候,带我们英语课的老师成为了一名副教授。这名教授和那名讲师的风格完全不同,从走进教室的那一刻起,仿佛就是一部戏的开始,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一堂课下来很少拿课本,却将这趟课的知识贯穿其中。时常逗的同学们哈哈大笑,欢乐不断。同学也时常会说:如果不好好听课,笑都不知道在笑什么。

这就不难看出,其实讲课也是一门表演艺术。正如表演一样,讲课的风格、语言的组织、板书的排列、内容的安排、课堂的互动等都将成为决定讲课效果的因素。

如果一堂课讲下来,同学表情呆板,甚至还有人昏昏欲睡,我想这堂课必然是失败可,可能效果还不如让学生去自学来得好。

相反,如果一堂课讲下来课堂气氛活跃,那知识点必然是讲清楚了。

这个时候必然已经无需靠点名来留住学生了,如果依然有学生经常缺课,那必然是学生在某些方面出了问题,而不再课堂之上。需要更加深入的关注学生。

153 评论(10)

jiangyue514悦兔

高校老师只能用点名的形式才能保证学生的出勤率,这种现象在大学很常见,当然作为授课老师也是很心痛的。毕竟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做的东西无人问津时,还是会失落,会伤心。

面对这种情况,如果仅仅靠点名保证学生的出勤率的话,显然是靠不住的。老师们若想改变这种情况,就要采取改革课程的形式来增加,学生的出勤率。那么不如从以下几点做到

01.分析学生的需求

其实当代大学生很多人逃课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自己特别讨厌这个课程。而是他们不知道去上这些课程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因为现在大学的很多课程都是与社会脱节的,也就是说这些课程在大学里面上完,当学生走入社会之后,并没有太大的用处,那么学生不知道课程的价值在哪里,自然也就没有了上课的动力。

02.增加课程的趣味性

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一门课程叫做当代世界经济与贸易。初看这门课的名称,很多人都忘却止步。当时我选择到这门课程的原因是因为选课比较晚,只有这种课程还有名额,于是选择了这门课。

但是当我去上这节课的时候,发现老师是一个十分幽默的人,他把要讲的知识点融入到故事中,通过人物对话的形式,声情并茂地将知识传递给大家。

他的授课方式轻松幽默,所以大家很喜欢他的课程,最后他的课程都是人员爆满,报名的有一百人,结果来上课的有将近二百人。

03.增加与学生的互动

我们应该都有过这种体验,在一堂课上一旦我们发言,那么这堂课我们发言的部分就会记忆深刻。现在很多人的课程还是以填鸭式的方式进行着。上课时学生坐在那里,老师不停的讲,这种方式很快就会让学生产生困意,最终逐渐失去兴趣,如果增加课程的互动性,让学生参与进来,每节课他们都有自己的收获,每节课他们都觉得自己是这节课的主人,那么他们就会喜欢上课。

所以面对学生逃课这种情况,老师们要去学着改变,让学生喜欢上课,而不是单单的通过点名留住学生。

93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