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38

别惹阿玉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写给孩子的心理咨询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注定孤独终X

已采纳

文|弥小木

曾国藩几次沉浮,从一开始的情绪外露,到后来的和气,是自省及改变的心态,让他像变了一个人。

之前在看的《家庭心理百科》这本书,提到一个人普遍面临的情绪问题,比如愤怒,相关话题有很多。大人对情绪的处理,可以说是一个需要终生学习的方面,更别提小孩。最近给孩子入的《 探索 不可思议的心》,深得我心。如果孩子从小就明白情绪的力量,懂得如何与自己的情绪和解,那么,在成长的道路上,走的弯路要少很多。

《 探索 不可思议的心》是日本的心理咨询师平木典子,写给孩子的了解情绪的书。《 探索 不可思议的心》的内容,分成两部分,一是认识自己,了解情绪,二是让孩子明白,面对具体情境,如何运用。

1.学会独处

我家老大,2年级假期时,无聊到抓心。嘴里一直喊着“好无聊啊,没人玩啊”。一边无奈地躺在地上。那时的她,还没学会独处。

《 探索 不可思议的心》中讲到对独处的处理:

一个人有了独处的能力,也就能耐得住寂寞。还记得曾经教过的一位老师,他靠自学成了英语老师。在自学的过程中,对他来说,最珍贵的经验是: 一个人耐得住寂寞,成才的可能性会更大 。

对孩子来说,学会独处,能动能静,成长的路,有更大的可能。

2.学做人

美国前第一夫人芭芭拉·布什曾给毕业生的演讲中说道:“你们将成为医生、律师或商业精英,然而,与你们所肩负的责任同样重要的是, 你们首先应学会做人 。”

比起成绩,更重要的是注重孩子的品格教育。而品格,体现在生活的细节,比如面对犯错时的态度。

之前看过新闻,有小孩因为打碎教室玻璃,害怕被责骂,留下纸条,结束了宝贵的生命。看着歪歪扭扭的字迹,令人难过,如果在平日的生活中,有人告诉孩子,“ 犯错并不可怕 ”,或许能挽救一条鲜活的生命。

《 探索 不可思议的心》中,提到了不小心打碎宝贵花瓶的场景。事后,也许会有紧张、想要隐藏的心态,但是 更好的做法,是坦诚面对,勇敢承认错误,并且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

别小看每一次犯错,也许就是建立孩子正确三观的好时机。

3.对学习的正确认知

对孩子来说,另一件最重要的事,就是学习。而学习是有技巧的。《 探索 不可思议的心》中提到,面对学习,懂得分析原因,并且做出努力。当然,对成绩也要有正确的认知,除了成绩, 生活还有很多种可能 。

学会独处,学会做人,对成绩有正确的认知,从小学会与自我和谐相处。

与他人的关系,是与世界产生联系的一种方式。《如何活出自主人生》这本书中,提到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构成一个人高自我价值感的一部分。

我家老大喜爱交友,对如何交朋友,似乎有天然的感知力,她的好友还曾请教她,有什么交朋友的秘诀吗?有意思的是,她现场演示了一遍,去找隔壁班不认识的同学,从如何打招呼开始示范。朋友越多越好吗?为了交到更多的朋友,要取悦他人吗?对于这些问题,《 探索 不可思议的心》中,都有提及。

当和同伴有了争执该如何处理?我家老大在学校里,就曾被同学恶语相向。嘲笑她的身高,进而攻击家人。别看小孩子的嘴巴,厉害起来,也是能伤人的。当被同伴欺负,《 探索 不可思议的心》给出的意见是,尝试去了解为什么会被欺负?同时要懂得说“不”,觉得有顾虑,那就向外界寻求帮助。

如何与同伴相处,有很多的细节,《 探索 不可思议的心》中都有分享。孩子间难免会有争执,如何去面对,家长不可能陪伴一生,最终孩子是需要在不断地练习中,学会如何处理。

读《 探索 不可思议的心》其中一部分内容时,我家老大直呼:妈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场景吗?

比如,做家务的时候,她不耐烦的回应,我的反应,就如《 探索 不可思议的心》的场景再现一般。看完内容,再看解读,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又比如,当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时。小孩的正确应对,不是撒泼打滚、生气,而是尝试去了解原因,和父母沟通,明白有些东西,不是想要就能得到。

再比如因为贪玩,忘了回家,也忘了提前和家长打招呼,让家长满世界地找。这种事,当家长的一定不陌生。大人会情急下,责怪孩子,但通常不会表达,这是因为担心。《 探索 不可思议的心》中,比较直白地说出了,父母可能会有的心情。

再有就是当父母吵架时,孩子的正确认知是:这是父母之间的事。建立这一观念很重要,不然,孩子天然会觉得,这是他们的责任。

了解家人,理解家人的定义 ,真正体会“家人”这两个字的重量。

让孩子了解情绪,学会表达,看电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比如《头脑特工队》。然而情绪的表达,需要不断地练习,直到形成肌肉记忆。面对不同情绪,知道识别、疏解,学会悦纳自己。个人更倾向于阅读的方式,《 探索 不可思议的心》,可以当成一本给孩子的工具书,平日时常翻翻,加深印象,有困惑的时候,去书中找找答案,看是否有适合的方法值得一试。

了解自己,学会情绪的表达,是一门从小就需要的能力,越早开始越好。

写给孩子的心理咨询师

157 评论(11)

江南装饰

考试总是紧张、焦虑,这是否不需要找心理咨询师,不一定。因为适度的考试焦虑让学生复习、考试会恰当的投入,方能把试考好。1 首先得评估孩子考试焦虑水平。2 当考试焦虑达到影响考试发挥时,才需要进行心理咨询。注:评估考试焦虑的工具可自己找,找不到再联系。

287 评论(10)

香雪海Jackie

推荐燕园博思心理咨询,专业、有效,正规机构,工商注册,8年专业品质,在北京和深圳口碑非常好,可以向周围人打听一下,是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心理机构之一。

124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