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泥娃娃
广州。你上广深这四个城市总体素质最高,不管心理咨询还是培训市场都最活跃,医生是一个很好的专业,一般在大城市做比较好。因为大城市的人压力比较大,经济条件比较好,心理压力大了就会找心理医生解决麻烦,而小城市或者小城镇的不管哪里的人有多少烦心事儿,他们也不会去花钱去看心理医生,就算想看也会觉得看了以后没有多大帮助。
大旺旺。
国内咨询行业目前比较混乱,特别要注意:1.防骗,2.(想入行的话)一定要有足够的决心、毅力和精力。 原有的国家心理心理咨询师证被取消了,然而新的职业认证资格标准也没出台。这就导致: 1.培训:各种培训,各种证书层出不穷,都说自己是官方的、正规的、被全国(乃至世界)认可的。各种收智商税,各种割韭菜。(比如 ACI国际心理咨询师,ITF国际心理咨询师………,很多韭菜培训都还是一些有头有脸的科研机构做的,心寒!) 2.成长:既然培训都混乱如此,新人的成长更不用说,坎坷异常。一方面要防交智商税,另一方面心理咨询师的成长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大量的实践操作,专业的督导………这些都要钱要时间。 3.市场环境:国内盛传“防火防盗防心理咨询师”,有很多民众由于受过 社会 派“心理大师”的毒害,对心理咨询师产生了“骗子”“神棍”这样的刻板印象。所以完全靠心理咨询来吃饭的话,在中国不是很好养活自己。(除非有很好的平台,我自己热爱咨询且心理本硕出身,也算是国内名校,依旧只能选择主业做人力,副业做咨询) 4.江湖斗争(行业竞争):有人就有江湖,咨询的江湖更是门派林立:a.江湖派(非科班出身,接受 社会 培训,半路出家);b.学院派(科班出身,受过比较好的学习训练,但 社会 经验不足);c.医疗派(往往是医院精神科医生出身,擅长药物结合咨询)。各个门派都说自己才是名门正派,业界良心,咨询正统,然后抱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精神相互拆台,好不热闹。甚至可以说,咨询圈的瓜不会比 娱乐 圈的少。 今天你说我培训圈钱,明天我爆你招摇撞骗。此处@某科院 @某协会 前面说了那么多“行业丑闻”,现在说点正能量。有一说一,国内咨询行业发展现状是真心一般,但这并不代表这个行业已被宣判死刑,恰恰相反,现在业界内还是有非常多的有良知的咨询师和机构在努力改善这个行业的方方面面,比如在“新冠”疫情中有很多咨询师自愿投身各种公益抗疫活动,有了这样的“新力量”,这个行业也必定有新的面貌。心理咨询师这个行业怎么样,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吗? 不了解心理咨询师的普通人,往往认为心理咨询师学历高,知识渊博,能察言观色,洞察人的心理,给人以高大上的感觉。但是很多有心理问题,长时间没有康复,不止一次的做心理咨询的人及其家属,可能就有了另外的评价,什么高大上,什么都不懂,说不出什么,说不到点上,说这些,是因为咨询没效果。 任何行业基本都是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比如一个地方居住了很多人,附近就会吸引来卖菜的,胡乱摆摊,时间长了,有关部门管理规范,就成了菜市场。 有市场的前提是有需求,现在有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人很多,据说全国有一亿多,还有3亿人睡眠不好,还有2亿学生有学习障碍,这些都需要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帮助,所以技术好,人品好的心理咨询师肯定会抢手。但有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就是很多有证书的心理咨询师不做咨询,造成市场缺口更大,一方面是有需求的人得不到帮助,另一方面是有证书的心理咨询师吃不饱饭。 有关部门给出的原因是现有的心理咨询师能力差,实战经验少,不能帮助人家解决问题。所以提高技术能力,能高效解决问题,是心理咨询师的出路。你好,国外水平是平均每1000人比例一名心理咨询师,目前我们国家如果按照这个比例来计算的话,目前缺口在130万人,且心理咨询师兼职费用在200到1000元每小时,前景是非常不错的。目前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已经取消,但是这个行业在,如果参加考试可以考虑国际心理咨询师 首先从心理学定义的角度看,并没有一个完全心理一点问题都没有的人。但是区别在于,有些人可以带着问题很好的生活,并不影响工作爱情和生活,而有些人则因为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生活和社交等。比如拖延、亲密关系恐惧等问题就足以让自己无力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更不要提抑郁和焦虑症强迫症等更为严重的心理疾病了。另外给你一个数据,就是全球每年自杀人数60到70万,而中国则有25万之多,除了 社会 压力等因素以外,我们的心理 健康 支持系统也非常的不完善,人才缺口很大,成熟的收过良好心理咨询训练的人才也不多,所以可以说这个行业,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质量要求的提升,只会越来越被需要。只是需要注意的是,心理咨询和心理科学研究需要区隔开,另外市场上热门的 情感 挽回和咨询等,这个只能算心理科学的应用,不能完全等同于心理科学,也不能完全等同于心理咨询,所以在学习时候,要加以辨别。
Sophie小蕉
其实,不管是广州还是成都,都有很多好的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最重要的是看您如何选择,是否合适自己。由于一个咨询师不仅在咨询的不同阶段水平会有波动,而且不同的咨询中其发挥也会有所变化,所以我们很难完全客观的去判断一个咨询师的水平。在此提供两个简单的标准供您参考:1.客观标准:学历+长程培训+督导+个人体验。虽然不能完全证明咨询师所学的结果以及其能力是否胜任,但至少证明咨询师有学习的经历和学习的意愿;2.主观的标准:设置(如咨询时间、咨询频率是否固定、知情同意书的签署等)+和咨询师交流的感受+咨询师是否认真倾听。这些都是主观的,即使设置相对有规定,但也可能存在变动。设置是否稳定,考验咨询师是否有能力保护来访者,也反映了咨询师内心的稳定性。其次,多关注和咨询师直接交流的感受,如果咨询师说话的方式或者回答问题的思路让你感到很难接受,至少说明你和这个咨询师在咨询风格上可能不是很匹配;最后,如果咨询师没有认真倾听,甚至经常想不起你说过的内容或者急着和你讲他一肚子的想法,也会让人感觉不舒服。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