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39

爱上家装饰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英国著作的心理咨询师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站在时光深处

已采纳

2014年4月7日凌晨,英国名媛皮驰斯·盖尔多夫在家中意外死亡,死亡原因是海洛因吸食过量。她的尸体被发现时,她不足一岁的小儿子单独待在家里,无人照料。 让英国民众人们震惊与哀悼的,是盖尔多夫这个英国第一个名流家族的悲剧再次上演——14年前,也就是2000年,皮驰斯·盖尔多夫的妈妈——著名的英国主播宝拉·耶茨被发现死于家中,死因也是海洛因吸食过量。而宝拉·耶茨死亡时,她3岁的女儿,皮驰斯的妹妹泰格·莉莉也一样是单独待在家中,无人照看。 皮驰斯从小就由保姆带大,跟她的妈妈宝拉·耶茨并不亲近。同时,经历离婚、再婚、第二任丈夫自杀的宝拉·耶茨终日沉迷于毒品,常常对这个并不亲近的二女儿实施身体和精神上的虐待。 皮驰斯一生都希望挣脱母亲给她留下的阴影,但她本身又与妈妈极其相似:都从事新闻电视工作;都十分聪明、口才了得;同时私生活又非常的丰富;都死于毒品吸食过量,同样的痛苦又再一次降临到她的两个幼子身上——悲剧再次重演就像命运之轮不能阻挡。 英国国民心理学家奥利弗·詹姆斯在他的著作《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一书中指出: 父母通过各种特殊的方式对待孩子,造成不同的言传、身教及身份认同作用,通过特定方式来虐待或关爱孩子。在某些情况下,这些行为模式已在家庭中相传数代。童年的遭遇如同致命的鸡尾酒,让灾难的发生几乎无可避免。 奥利弗·詹姆斯是作家、记者,也是一名儿童心理医生,被《泰晤士报》誉为“国民心理学家”,他的出版作品包括《青少年的暴力倾向》和《沙发上的不列颠》。 在《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一书中,奥利弗·詹姆斯详细的论述了我们跟自己的父母相似并非因为先天的基因,而是由于后天的培养。并通过大量的例子层层推进,从孩子、自己、父母和天才四个角色来论述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巨大影响,最后总结出一个重要的结论: 幸福和不幸的培养模式会像基因一样在家族中世代相传,而想要改变这一切,为自己、家庭还有孩子带来幸福,就要从自身做起,改变这一切。 奥利弗·詹姆斯在《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一书中提出: 我们与父母相像的关键因素就是言传、身教、身份认同,以及关爱和虐待。 很多人都喜欢《奇迹男孩》这部电影:奥吉天生脸部畸形,一直在家中和妈妈自学。后来在妈妈的坚持下他开始进入学校上学。但他非同一般的外表让他成为同学们讨论的焦点,这让他很困扰。最终,通过周围人的帮助和奥吉自己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克服挑战、融入了集体,获得了成长。 为什么奥吉最终能够走出阴影,在阳光下获得成长呢?最重要的原因来自于他的家庭:他出生在美国一个富足的中产家庭,在富人街上有一栋大房子;他有一个贴心、知性、又富有决断力的妈妈;有一个体谅他、把他当成好朋友的幽默的大鼻子爸爸;还有一个愿意以他为重、关心和帮助他的姐姐。在这样一个父母恩爱、阳光积极又充满爱的家庭当中,孩子会获得巨大的能量,他们更能够克服生活中的困难,获得积极健康的生活。 艾德瑞克·泰格·伍兹,美国著名高尔夫球手,在2009年前高尔夫世界排名首位,被公认为是史上最成功的高尔夫球手之一。 2009年,媒体曝光了泰格·伍兹的多次婚外情,与此同时,泰格同时几名女性保持性关系的事实也浮出水面,泰格的形象一落千丈、自此跌下神坛。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在重大比赛中获胜过。 而这些问题的根源就是他的家庭教养问题——泰格的父亲厄尔是个无情、易怒的人,他将巨大的压力施加给泰格,不断逼迫他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种虐待会导致精神疾病,也会导致出色成就。更重要的是,厄尔一辈子都是个花花公子,父子双方甚至达成了默认的协议:出轨和滥交是可以接受的。 幸福和不幸的培养模式就是家庭教育中的天使和魔鬼,他们不断的重生,在家族中世代流传。受到细心的、回应式照料的孩子极有可能成为回应式的父母,而被虐待的孩子则更可能受到精神疾病和生活感情问题的困扰,最终变成像父母一样的人。 了解家庭的教养方式,弄明白这种方式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我们就能够清楚很多困扰我们的问题来源是什么,学着正确解决这些问题。也能够主动地改变这种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为自己的孩子带来快乐,改变子孙后代的命运。 不久前高晓松首次在《奇葩大会》上公开提及自己和父亲的关系,提到自己的原生家庭。 他直言他从小没有问过父亲任何一个问题(这句话他重复了好几遍),并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讨厌别人干预自己、爱较劲等。 直到40岁之后,他才慢慢地学会直面这个问题,真正摆脱了原来的东西,真正地走了出来。 几乎每个孩子都会受到后代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影响:孩子会努力地模仿父母的性格特征,以此来向父母建立情感联系并试图获得他们的喜爱。所以,孩子总是倾向于认为“父母爱我”,很难接受自己曾经受到过父母虐待这个事实。但接受这个事实,才是心灵疗愈的开始。 《心灵捕手》中的数学天才威尔因为小时候生活颠沛流离还受过养父虐待,所以性格叛逆不羁,到处寻衅滋事,甚至进过少管所。心理咨询师桑恩花了非常长的时间来倾听,不断地鼓励和引导,威尔才被治愈。 最后一次治疗时,威尔询问桑恩有没有受过虐待,桑恩跟他讲了小时候自己父亲虐待的经历,并一次又一次告诉威尔:“这不是你的错!这不是你的错!” 听到这句话,威尔很激动,他的表情也从一开始的愤怒、羞愧变成最后的委屈、泪流满面。幸运的是威尔最终得到了治愈,走出了困扰他多年的阴影,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光明前途。 我们总是想办法将财富留给孩子,但是基本的财富得到满足之后,我们会发现,比起财富和所谓的抱负,更重要的是将爱和情绪健康传递给子孙后代。只有拥有了这些,孩子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幸福。 值得一提的是, 就算一个人的家庭模式决定了他极有可能虐待孩子,但是如果他有一个体贴的伴侣、和自己的伴侣拥有和谐的关系,那么即使孩子很难管教,父母的情绪控制能力也会增强、对孩子充满耐心和理解,孩子也能感受到更多的幸福 。这也和现在很多人都说的“ 最好的家教就是爸爸爱妈妈 ”不谋而合。 奥利弗·詹姆斯在《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中系统的阐述了家庭教育模式对一个人的巨大影响,这本书可以说是既是父母的自我疗愈手册,也是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指南。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在家庭当中遭遇过虐待,我们也不可能最是随地都保持对孩子的耐心呵护,但我们可以通过努力,最大程度的摆脱家庭教育中的魔鬼,治愈自己、让自己、让伴侣、让孩子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英国著作的心理咨询师

95 评论(8)

奇异果香

2006年4月15日,受复旦管理学院邀请,我有幸与近百名同学聆听了英格丽·张的课程--在此之前对其人竟然一无所知,汗^^英格丽·张的演讲题目是《如何体验女人生命的价值》。拥有多项硕士头衔的英格丽·张倒也不是浪得虚名,她知道怎样调动课堂氛围来吸引并与她的听众互动。听英格丽·张的课是一种享受,她的讲风颇佳,语言幽默而极具感染力。三个小时的课程,我是从心里到脸上都挂着笑听完的……■英格丽·张简介商务形象设计与人格心理咨询师。1983年毕业于天津大学自动化系,获工程学士学位。1989年获天津大学人文系历史学硕士。1991年获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城市规划硕士,之后在加拿大获环境工程硕士学位。1997年获加拿大国际形象设计所“商务形象管理”咨询师证书。2002年任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客座教授。2003年9月进入英国伦敦大学心理学系。目前就读于世界著名的英国星象学研究院,是该院唯一的华裔专家。著有《你的形象价值百万》、《星相与成功》。英格丽·张,英国伦敦心理星相咨询师。就学于世界著名的“英国星相学研究院”、英国伦敦星相学校,在那里研究心理星相学、心理学、星相与预测、古代心灵炼金术,并在该研究院的大师班修炼。她是星相研究院唯一的中国人。网上有〔英格丽.张〕诸多照片,我唯喜欢这张,传上来与鼠友分享英格丽·张在复旦讲堂上英格丽·张送我的智慧果(还有给儿子及先生的,一共三颗哟)我与英格丽·张(偶与先生儿子从共和森林公园分手后直接赶到课程,张穿着高跟,偶穿着平跟,一般高哟)

231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