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佳妮625
面对不爱自己的父母,我觉得不一定要与他们和解,而是要跟自己和解。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经历,小的时候父母的一些语言、行为、暴力,曾经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伤害,甚至到了成年仍然觉得是一辈子的伤痛。即使父母开始老去,他们依然不爱自己,在与他们长久的相处中,那些好像早已痊愈的伤口,稍有风吹草动,还是会隐隐作痛。很多心理咨询师都认为80%儿童的问题缘于他们的父母,而他们父母的问题,又有80%缘于他们本人小时候自己父母的问题。难道这个循环任谁都无法摆脱吗?是不是一定要与他们和解,自己才能够释怀?我觉得不一定,真正的和解是跟自己和解,我们不可能让不爱我们的父母突然爱我们,也不能违心地去缝补与父母之间的裂痕。我们要做的不是逃避,不是抱怨,而是面对,然后原谅,这才是真正的和解,与自己的和解。对于不爱自己的父母,我们可能对于父母的抱怨和隐忍,有说不完的委屈。以至于长大后,每每生活中遇到难题的时候,也很有可能会觉得是因为父母对自己太忽视、对自己的教育成长的教养方式的失败才导致自己的现状。但是,为什么我们可以轻易原谅其他伤害过我们的同学、同事、朋友甚至陌生人,却唯独不肯原谅父母呢?这也许只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摆脱掉“父母就应该无微不至地爱护我们”的想法。因为我们与父母之间天然的血缘关系,会让我们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我们应该得到父母的尊重和爱,应当得到他们的庇护和物质保障。但是我们可能忘了,父母都是有缺陷的父母。他们不过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身上具有各种各样的缺陷与不足。他们在当子女的时候也体验过痛苦和埋怨,在为人父母之后也已经尽其所能。实际上,他们做到了能够做到的最好。为人父母,不可避免地会在孩子面前犯错误,甚至是非常严重的错误。要知道,即使是提出“幼年经验影响一生”的弗洛伊德本人,也是一个被自己的孩子责难批评的父亲。所以,不管你有没有在父母身上感受到爱,都要学会积极地面对这样的亲子关系,让自己做一个内心富足的人,学会原谅,不掉进情绪的泥淖,如此才能让自己在父母亲情中自我成长和强大。
家军小太郎
我们每个人都想要有一个完美理想的父母,让我们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他们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这是作为一个生命的本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小时候父母的一些言语,行为暴力等等,都给我们内心造成了很大的伤害,甚至成了我们内心不可磨灭的痛苦。我觉得不一定要去和父母和解,也不能违心的去弥补父母之间的裂痕我们要做的不是逃避,不是抱怨,而是面对,然后原谅,这才是真正的和解,与自己与父母的和解。对于不爱自己的父母我们更多的是抱怨和不理解,以至于长大以后不愿意过多的和父母去交谈,因为放不下内心的怨恨。但我们可能忘了父母都是有缺陷的父母,他们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身上具有各种各样的缺陷和不足。所以不管你有没有在父母身上感受到爱都要学会积极的面对这样的亲子关系的让自己做一个内心富足的人,学会原谅自己,去坦然面对自己的父母,只有这样才能够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让自己更懂得父母的不容易,只有换位思考才能够读懂他们的内心。
勿忘我1239
面对不爱自己的父母,我选择和自己和解,所以父母随意,他们的什么做法都无法影响一个和自己和解的人为何说自己和解呢?对于有些人来说,他们父母的做法已经不能提原谅了,父母的行为再过分,为了不给自己添堵,也为了放过自己,让自己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值得被爱的人,只能去无视父母的任何行为,狠狠爱自己。毕竟不和解又能怎样呢?看他们生病老死没人陪伴会让你不被爱的心更舒服吗?答案肯定是不会最后我要说,我依旧相信,这个世界上爱孩子的父母还是居多的,父母把自己带到这个世界上来,无论最开始出于什么目的,只要你是从小在父母身边长大的,都应该感谢,感谢父母的不抛弃之恩,感恩父母对你除了语言上的暴力、偶尔身体上的暴力之外,依旧把你抚养长大,毕竟我们又能多爱父母呢?我们对父母的爱有时也不是等价付出的啊对于不爱自己的父母,尽自己的能力报答养育之恩(切记是能力之内),自己先吃饱了之后,才能去满足父母的需求
Bohollsland
如果你活着就是为了取悦父母,就是为了得到父母的认可,那就放弃吧!怕是你最爱的人,父母不喜欢你也放弃吧!哪怕是你的亲生儿子,如果父母不喜欢,你也还是放弃吧!因为你把父母当成了上天,当成了你活着的意义。但如果你活着不是为了取悦父母,你活着主要是为了发展自己,享受你的人生,那就坚定地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古今中外很多牛人都是无视父母的反对,才走出了自己光辉灿烂的人生之路。另外时代发展太快了,很多父母,特别是农村的父母的很多经验教训根本就用不上,他们也无法与时俱进理解现在这个时代。所以他们在孩子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面根本就没有发言权。拿我来说,别说一辈子都呆在农村的父母,就是我的那些长辈亲戚们(不少人很多年前就是市民了),也都几乎完全无法理解我做过的那些工作(自由撰稿人,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他们只会说:你找个正经工作吧。不管多少,每个月都有稳定的收入……父母不理解,反对我们的职业,我们可以先尝试解释一下,解释无效就选择无视好了。还有更可怕的是:强迫子女继承他们的意志,做他们希望子女做的工作。这种爱太窒息,父母只是陪伴孩子走他人生其中一段的旅程,在适当时候,要懂得优雅退场,父母轻松,孩子放松,皆大欢喜。父母那一辈的人生长在一个纷飞的年代,奇花异草遍地开,他们的经验可以作为孩子的参考,但并不一定适用。我们生存的年代不同,我们面临的机会、变化都不相同。父母承担了我们人生幼时的那段路,我们就要承担起父母将来老去的路程,假如我们一味的听从父母的安排,自己不独立自强,那么我们拿什么来供养父母呢?沙拉斯特曾说过“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命运建筑师”。生而为人,应当把选择权握在自己手中。外界的一切声音、父母的所有想法,对于我们来说,它应该起到的是参考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你,要懂得遵从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