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lisha0221
我是心理咨询师,不主张你强行这样做,弄不好孩子会出现心理问题。建议你给孩子一段时间,再加上你的努力,逐步实现你的目标。1,与孩子睡同一房间,但是分床睡;2,过一段时间后,你可以睡在孩子房间外面,开着房门;3,过一段时间后,你继续睡在孩子房门外,房门半闭;4,过一段时间后,你睡孩子房门外,关闭房门;5,过一段时间,让孩子单独睡。祝你成功!
群群群群超爱吃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迷恋玩游戏,家长不妨试试这几点
妞妈教育心得
发布时间:01-0222:02教育家,教育达人
男孩的青春叛逆期比女孩来得晚一点,一般是在初三或者是高一这两年,叛逆期的孩子什么样的表现都有,简直是五花八门,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叛逆。叛逆的孩子往往不计较行为后果,有的甚至做出极端的事情。
如高一的孩子学习态度不好,学习成绩差,把精力很大一部分用在玩游戏上,就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在我周围中就有很多这样的孩子,玩大型网游,有的到了痴迷的程度,家长的话根本听不进去,甚至忘了吃饭、熬通宵等等。
朋友家的孩子小雨,在小学阶段是个品学兼优的孩子,但是在上初三时迷恋上了游戏,到了不能自拔的地步,严重影响了学习,中考成绩一塌糊涂,勉强上了当地的一所普通高中。
品学兼优的小雨是如何迷恋上游戏的呢?
小雨在上初三的时候,班里转来了一个外地同学,班主任安排这个同学和小雨同位,这个新同学学习习惯不好,喜欢炫富,穿名牌,特别喜欢上网玩游戏。
这些对于小雨的影响很大,有一次他跟着这个同学来到网吧上网玩游戏,去了一次就上瘾了,以后经常偷偷的去玩游戏。很快就到了迷恋的地步,无法自拔。
小雨的父母发现后非常着急,和老师沟通过,效果不是很明显,然后又找到一心理专家,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在上高一的小雨,成绩慢慢提高了,一个学期下来,提升了100多名,家长和老师看到小雨的变化,感到很欣慰。老师又用同样的方法,转变了好几个喜欢玩游戏的学生。
那就是要对症下药!
孩子玩游戏为什么上瘾呢?是什么导致了孩子如此着迷?这是家长首先搞清楚的问题。很多家长谈网色变,孩子一旦拿起手机或者打开电脑,家长精神就高度紧张。
正确的做法是:
1、家长不能一味的抱怨,也不能放纵。
家长要更新观念,提高对网络时代的认识,定期和孩子交流,创造一切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环境,以满足孩子正常的人际交往和游戏等方面的需求。
2、家长也要学会玩游戏。
看到这个小题目,你不要惊讶。为了戒除孩子的网瘾,家长玩和孩子同样的游戏,玩的过程中研究孩子上瘾的原因,正确引导孩子上网、健康上网,游戏不是不可以玩,而是要适度、适量,给孩子定时,玩得恰到好处。起到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放松心情的作用是最好的。
3、慢慢地间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利用周末节假日带孩子外出旅游,开阔孩子的眼界,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联合其他的家庭,进行健康的文化交流,组织孩子参加有益的网络竞赛,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
4、家长要掌握一些心理学治疗知识。
很多家长面对孩子玩游戏,先是苦苦口婆心的劝说, 然后是打骂,最后是束手无策。家长应该多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网瘾是一种心理疾病,必要的时候用药物配合心理治疗。
家长正确面对孩子玩游戏,适当引导,转移孩子的兴趣,对孩子的管理宽严有度。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了一定成效,家长也不能放松,遵循教育规律尝试不同的方法,耐心打开孩子的心结。
近些年来青少年网瘾问题日趋严重,上课偷偷玩手机、躲在被窝里悄悄玩手机,无数的家庭因为子女网络成瘾而头疼,找不到合适的防范措施。于是应运而生出现的行业治疗网瘾,但是这些机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机构甚至采取触目惊心的治疗措施,收费也相当高。但是家长戒除孩子网瘾心切,不明真相,上当的也不在少数,希望家长擦亮眼睛,发挥聪明才智,找正规的心理咨询师来戒除孩子的网瘾。
最后希望所有家长高度重视孩子的青春期,及时发现不好的苗头,早恋、玩游戏等,对孩子科学引导,使孩子顺利地度过青春叛逆期。
飞天大圣朱七
题记: 如果你现在舍不得对孩子狠下心来,将来孩子踏入社会,有的是人对TA更狠。 -01. 这已经是半年多前的事了。 过年回老家,发现亲戚家一个男孩子俨然长成了英俊帅气的大小伙子。 他只有不到15岁,身高已经将近1米8,喉结也凸显出来了,声音也变了。我不由得感叹,时光匆匆,还来不及细细品味,孩子们都长大了。 我们去他们家拜年,进门发现他穿着睡衣,慵懒地躺在沙发上玩着手机,见我们来了,头也不抬一下,妈妈让他叫阿姨好,他全当没听见一样。 他妈妈虽然生气,但没多说什么,只是叹气。 开饭时间,大家都等着他,喊了好几遍,人都爱答不理地,既然聚精会神地玩着手机,好像跟手机融为一体了。 他妈妈终于忍不住了,很生气地吼了一声,儿子很淡定,吊儿郎当地来到桌前,看了一眼桌上的菜: “这都是什么啊,我不爱吃。 ” “那你爱吃什么? 你说! ” “我噻,你是我妈,我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你不知道吗? 行行我再说一遍,你竖起耳朵听着,没有土豆和藕,你做什么我都不吃! 烦死了! ” 说完,他转身回自己屋里继续玩手机。 作为客人的我们觉得气氛有些尴尬,这时候孩子妈妈说: “这都什么孩子啊,养这么大给我甩脸子,我欠你的啊? ! ” 见她眼睛里有一丝要哭的迹象,我们赶紧安慰了几句,坐下一起吃饭了。 后来我们打算去公园走走,大家都准备好了,唯独那个男孩儿,还在玩手机。 这时他爸都看不下去了,冲着孩子屁股就是一脚: “去! 快去换衣服! ” “你干什么啊! 我怎么知道衣服放哪了? 我怎么知道穿什么? ! ” 我看着眼前这个“稀罕物”,心中有些无奈: 十几岁的大男孩儿,连自己衣服放哪儿都不知道,真想象不出来他家长平时怎么教的怎么管的。 他妈妈虽然念叨着生气,行动上却已经回屋帮孩子找衣服了。 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说: “你们就这样一直惯着他,说句不好听的,父母不能跟孩子一辈子,迟早一命归西,到时孩子照顾不了自己怎么办? ” 女人说,她也是现在才明白过来这个理,如果能早一点明白,孩子也不至于变成今天这个样,真的很伤心,也很懊悔。 -02. 他们家就这一根独苗,对孩子真的是万般宠爱。 他哭了、闹了、生气了,父母就紧张得不得了。孩子耍脾气,他们也照单全收,明知道这样对教育孩子不好,也狠不下心来。 就好比吃饭方面,孩子偏食挑食,只吃土豆和藕,要是餐桌上没这两样,他扭头就走也不吃了。 有人给夫妇两个提建议,不能由着孩子使性子,再不吃就饿着他,饿急眼了甭管桌上有什么菜,他都会吃了。 他们尝试过几次,每次都以失败而告终,孩子一哭闹,他们就心软,颠儿颠儿地去给孩子炒他爱吃的菜去了。 这让孩子更加的肆无忌惮,稍有不顺就大发雷霆,简直就是一混世魔王。 再就是穿衣服这件事,刚开始学着自己穿衣服,顺利就开心,不顺利就哭闹,妈妈每次都赶紧帮他穿好,而不是鼓励他自己穿。 这样下去,孩子永远尝不到胜利的喜悦,对新鲜事物不会有期待,不会有热情,对自己独立完成一件事也不会有信心。 现在,孩子15岁了,正值青春期,脾气暴躁,一言不合就要离家出走。 不爱学习,不爱劳动,没几个朋友,唯独手机天天陪着他,天天混日子。在学校,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亲近他;回到家,爸爸妈妈也头疼。 这辈子究竟造了什么孽? ! 妈妈常常郁闷地垂泪,爸爸没完没了地抽着闷烟,欲言又止。 其实哪里是造了什么孽,分明是自己没管好孩子,该狠心的时候狠不下心,放纵孩子的个性,太过溺爱他导致的结果。 所以,这事儿怪不得孩子,只能怪父母。 -03. 走出朋友家,回想我自己,我很庆幸自己是个“狠心肠”的妈妈。 儿子不到两岁,我就教他自己吃饭。 虽然他那时候拿勺子别扭,一顿饭吃很久,但我依然耐心鼓励他。 他急哭了,我也坚持让他自己吃饭,时间长了,动作就娴熟了,根本用不着我盯着。 后来儿子上幼儿园,我和老公就跟他分房睡。 第一晚,孩子睡到半夜里发现爸爸妈妈不在身边,嚎啕大哭,跑到我跟老公房间。我狠心把他抱回他自己屋里的小床上,陪在他身边,哼唱着儿歌,或者讲故事,直到他睡着。 反复几次之后,他就喜欢上一个人睡了。他喜欢拥有独立的空间。 后来儿子小学一年级,除了新生入学那天是我接送的,后来就让他自己上下学,不再接送。 起初我跟老公并不能完全放心,所以趁孩子不注意就偷偷跟在后面看着,直到他进校门才放心去上班。 后来觉得他完全没问题了,才不跟踪了。 他能牢记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我们也教过他遇到各种情况需要怎么处理,他显得越发沉稳,我看到了孩子的成长。 不少朋友斥责我,说我太狠心,孩子还那么小,书包看着都比他大,怎么就能狠下心来让孩子独自承受?难道做父母的不心疼孩子吗? 天底下没有不心疼孩子的父母,我当然放心不下我的孩子,可我必须现在狠心,他才能长大,才能把本领学到手,才能独立自强。 儿子小学二年级时,我的“狠心”再度升级。 我带他坐过几趟公交车,告诉他去哪里坐几路车,途径什么站点儿,中途怎么转车,在哪里下车…… 他完全没问题后,我就让他自己去上辅导班,风雨无阻。 孩子18岁那年,节假日我还让他去商场打零工。 看他费力地搬货,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我很心疼,但我装作不知道,狠下心来让他坚持。 直到他领到工资,为我选购了一份精致的生日礼物,成就感给他带来的快乐让我也倍感骄傲。 正是长年累月的磨炼,让我的儿子快速成长。 现在的他非常能干,很独立,是老师同学公认的能手。回到家里,他是爸爸妈妈的得利小管家,非常省心。 -04. 对于教育孩子,古人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比如宋代诗人林逋《省心录》当中的这句: 父善教子者,教于孩提。 善于教育孩子的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就已经开始教育他了。 再比如西汉文学家刘向《战国策·赵策四》当中的这句: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父母不应太过溺爱孩子,一味地娇生惯养,要为孩子的将来考虑。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父母,更要学会对孩子“放手”,不要以心疼为借口,继续惯着孩子。 你现在不舍得对孩子狠心,将来孩子踏入社会,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处理各种各样的事,总会吃亏受苦,任何人没有义务对他心慈手软、无微不至。 而你,不可能照看孩子一生,你能给他的最好的遗产,是让他练就独立生活的能力。 我想没有哪个父母愿意看到孩子生活艰难,处处碰壁吧。 所以,狠心放手吧,还来得及,让孩子坦然面对成长,变得勇敢、坚强、独立,这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秋文心理致力于整合传播国际最先进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培养最专业、品质最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团体,让更多的人看到心理学带来的改变和力量。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