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糊1011
<活得明白> 贾杰著 读书笔记 1、北斗七星阵(不同视角看问题) 2、关于如何决策(明确时间底线、明确决策权、探究个人观点、跨越选项看目标) 3、什么是烦恼(换个视角,把当下的每一个困难都看做是为未来理想的实现做准备) 4、什么是脾气不好(你在哪些人面前脾气很好,在哪些人面前脾气不好?只要你有脾气好的时候,就可以肯定你是有情绪管理能力的。可以做些尝试,把这个能力迁移过去) 5、钻牛角尖:人际关系中我们是否执着地向别人索要他们根本没有能力给予我们的东西呢? 6、痛苦:有哪些痛苦折磨了你很久,之所以一直没有采取行动去改变痛苦这背后的获益有哪些?你选择接纳还是增加有效行动?持续痛苦的背后一定有获益。 7、他人评价:一个人的内心强大,不是说他没有情绪反应,而是他能够根据自己的标准来合理应对外界的评价。这份从容是来自自我标准,客观而坚定。 8、临场发挥:你如何看待每一次考试?从来就没有什么发挥失常,那就是你的真实水平。在今天的学习和工作中,你如何可以做到“正常发挥”呢? 9、犹豫:能力足够、目的明确、方法清晰,为什么就是没动力去做?答案就在自己的心中,不要多想,你最想听到我跟你说什么,你就能开始咔咔咔地往前走了? 10、兴趣:把兴趣转化成能力,才有可能优雅转身,否则只能华丽撞墙。 11、制定不现实、不合理的目标,没有实现,这是需要接纳的现实,不必自卑(比如,选错了参照系,和章子怡比美;比如,记忆力就是不如XXX,还要和他比记忆)。如果制定了现实、合理的目标,没有实现,感到自卑是正常的,即多大的自卑,背后就隐藏着多大的自信,化为行动去努力。所以,首先确定,你要达到什么目标之后,就不自卑了。你为什么认为自己可以达到这样的目标? 12、快乐:领导不表扬,是现实问题,还是心理问题,先排查。对现实问题,快乐=能力-期待。提高能力,包括提高综合能力,可以将来跳槽,提高自己合理应对外界评价的能力,建立客观、坚定的自我标准,提高找乐趣的能力,业余时间合理安排休闲活动,让自己工作的压抑随时得到释放,获得平衡状态。所以,要先区分,哪些烦恼是能力不够引起的,哪些烦恼是期待过高引起的。 13、意志力:改变和维持现状都会痛苦,改变带来的痛苦不能大于维持现状的痛苦,而且从过往的经验和对自己个人心理素质等的了解,制定的计划至少可以坚持3个月的可能性在80%以上。目标明确、目标可实现、动力足够、计划可实现、过程有激励(正刺激、反刺激、做得好有奖励)。 14、自由与责任:现在面临最大的困难和挑战是什么?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有哪些该做的事情之前没有做?有哪些不该做的事情,之前做了?通过这件事情的发生,你认识到了什么?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为出发点,此刻必须接纳的是什么?为了降低自己的压力,或让事情不再朝着更糟糕的方向发展,或为了让事情有所转机,你当下可以采取的行动有哪些? 15、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同时准备考研、考教师证、考公务员的学生)。职业价值观和当前的需要有关,它是变化的,如果条件不一样了。但人生的价值观从小开始就在你的潜意识里扎根了,如果探讨当前的职业价值观无法帮助你做出选择,不妨探讨一下人生价值观,来判断当前你应该要做什么(面对待着原岗位、调岗、辞职帮老公打理公司三个选择的女白领)。 16、拒绝:别拿自己当唯一。助人为乐本质上是为了维护关系。但如果有不合理的请求,也就是超出我们能力范围的,在时间和精力上需要我们做出巨大牺牲,而且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感受到助人为乐,反而有助人为苦的感觉,这样的事就要拒绝,否则我们自己在心理上就远离了我们帮助的人,反而没有维护关系的作用。同时也要学会调整距离,该远离的要远离。拒绝三步法:表示理解、合理解释、适当承诺。 17、没有底线就没有尊重。 对孩子来说,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成长任务,如果某个年龄阶段的成长任务没有完成好,他没有得到成长,现在我们就要像对待那个年龄段的孩子一样对待他、引导他,帮助他完成成长。 比如,1~3岁是建立规则的年龄阶段,这个时候的孩子既希望自由又希望你经常关注他。这个时候要建立相对自由的概念,即确立底线。其中的尺度要父母把握。对敏感的孩子, 可能瞪一眼就足够了,而对比较调皮的孩子,也许需要给点教训。 成人之间的相处或管理也是如此。最好是用有原则的民主,即,我尊重你的感受,考虑你的需求,设身处地为你着想,但我一定有底线,有些事情绝对不允许越雷池。如果你践踏了底线,那你就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18、示弱 示弱这章其实讲的是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需要,希望得到安慰、感到委屈、需要帮助等等的需要。为什么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需要叫做“示弱”呢?因为我们往往因为自尊、不信任、好强、任劳任怨等的心态,表现得“表里不一”,让别人感觉不到。 所以如何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需要?如何让别人感觉到被需要? 本书的推荐:《活得明白》这本书作者是咨询师贾杰。他写本书时已有10年的咨询经验。 书中用二三十个案例从不同角度阐释了18个我们绝大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可能遭遇的困惑。 读完这本书,无论是作为一个专业咨询师,还是作为一个普通人,对这18个困惑都有了更深的理解。值得推荐。
不是我的白云
榜样人物身上所见就是你所期待成为的自己。所以,通过我们喜欢的榜样,去分析和感受我们想活出的理想状态,罗列TA的哪些经历和特质是我们想拥有的,并进行提炼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
现阶段我的三个榜样人物是:王潇、贾杰、meiya。我最高版本的自己,已经就被我的榜样活出来了。
王潇:趁早的创始人,美好肉体的代言人,独立,自强,自律的代表。 我通过她的日常,她的文字,她的话语,了解她,认识她。
1. 她的什么经历是我想拥有的? ①定期健身的习惯, 健康饮食的习惯, 写作记录的习惯, 读书学习的习惯, 每天有独处的时间, ②用微博记录和分享自己:记录多面的自己,记录孩子的成长,记录家庭生活的日常……剪辑出自己这部人生电影的美好镜头。 ③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 ④幸福的三口之家 ⑤有榜样,有闺蜜 ⑥有生之年尽可能体验最大化:比如生娃,出书,每年去不同的地方旅行,住不一样的酒店,看多彩的风景,体验马拉松,跳伞,热气球,冲浪……录视频比如《大姐不知道》,录音频比如《十个一生》,做直播比如“每周读书1小时”,拍平面广告比如给三亚瑞吉酒店拍的一组平面广告,带娃参加真人秀…… ⑦已出版:《和潇洒姐塑身100天》《女人明白要趁早》《米字路口问答》《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
2. 她的什么特质是我想拥有的? ①对自己有深刻地自我认识 ②自律 ③爱自己,做自己, ④不断学习成长,追求更好的自己 ⑤思路清晰 ⑥专业能力优秀(创业者) ⑦经济独立,人格独立 ⑧最大化生命体验,收集世界,扩大自己的认知边界,更深刻地认识自己。
PS,我们的共同点: 认同: 先有我才有我们,最爱的是自己,想成为心中期待的自己,认为自己给的才是安全,相信会成为注定成为之人。 信念: 人生就是体验,体验要淋漓。要扮美些,强大些,看得更多,走得更远。结婚生子,爬起跌倒。在镜中注视自己的苍老,好好活过,不辜负这一场。是狂热的故事爱好者,喜欢小说和电影,想成为一个好故事,想成为好故事本人,期待自己的人生,就如同好电影一样。
贾杰:著名心理专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北森生涯教育培训师、中国本土心理联盟讲师、督导。 我通过他的朋友圈、微博、公众号,了解他,认识他。
1. 他的什么经历是我想拥有的? ①咨询师、培训师,咨询领域的专家级人物。 ②坚持阅读专业书籍,精进专业知识。 ③有独处阅读的时光 ④做咨询的同时,听到了更多的故事,更多不一样的人生,能增加人生体验。 ⑤出差培训时,有工作也有休闲,去更多的地方,看更多的风景,有更多的体验。 ⑥有幸福的三口之家 ⑦用朋友圈记录和分享自己:分享工作,分享知识,分享生活,分享自己做的美食,分享对工作、生活的思考 ⑧已出版:《活得明白——生涯咨询的十八个典例》,《别装了,其实你没病——生涯微咨询欢乐答疑》。
2. 他的什么特质是我想拥有的? ①逻辑思路清晰 ②专业能力卓越(专家级咨询师、培训师) ③不断精进专业的匠人精神 ④持续学习,不断提升 ⑤是神一样的存在,但又让人感觉平凡而真实
PS,最羡慕贾杰老师的一点:专业,专家
meiya:心理咨询师,自由职业者 现在我通过她的微博和公众号,了解她,认识她。
1. 她的什么经历是我想拥有的? ①通过阅读和写作,不断成长,持续记录。 她学习认识生活,也看到自己,把美好的生命体验记录下来,也把自己时常会有的压力、焦躁、急迫感和不安全感写下来,她总会引起我强烈共鸣。她活得真实而努力,温暖又励志。 从她的文字里总能获得正能量,获得启发、思考和方法。 ②做自己,遵循自己的心。 特别是职业生涯的努力和转换:从毕业做广告人,开始业余写作,到出书,到辞职成为自由职业者,因为感兴趣心理咨询,于是学习心理咨询,目前是一名执业收费的心理咨询师,已有稳定的咨询收入。 ③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心理咨询师 ④通过阅读学习,不断成长 ⑤幸福的三口之家 ⑥持续写作记录,通过公众号记录和分享自己,分享咨询、阅读、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感悟。 ⑦已出版:《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慢慢来,让灵魂跟上来》等书。
2. 她的什么特质是我想拥有的? ①不断学习成长 ②执着,不放弃:努力追求自己的职业理想,没有因为跨行业,学历不够高就放弃自己的梦想。 ③做自己,真实而努力地活着
PS,共同点: 80后女生,喜欢写作、阅读、跑步、旅行,努力做自己喜欢的职业。
三个榜样人物,他们都活出了我期待中的自己的一些经历和特质,综合起来就是“最高版本的我”变成现实的样子。
个人自我分析总结: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