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00

曾涛~家居建材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媛媛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y2009Jason

已采纳

有人问我,这样做值不值的?我微笑着摇着头,没有值不值,只有愿不愿。老班对我说,暂时什么都不要想,也不要跟后面的那些人鬼混,专心学习。我答应了,可我自己心里清楚,就算我答应了,我也不会专心学习的,我只会在那无聊的课上继续发呆而已。老班说他这几天一直在观察我,我听过之后的这几天里,就一直翘课往网吧里跑,不想葬身在把闷热的教是里,也不想让自己成为课本的俘虏。有一次在网吧里遇见一初中好友,问我为什么会在上网,我说没心情就逃课来了,她说我现在应该抓紧时间好好学习了,我拒绝了。说等心情好了再说,她叫我别太自信了。我呆了,思绪被封住了,或许我真的是太过于自信了吧?我自问。毛菜和我算是彻底迷失了,我们一起逃课上网,我依然沉浸在他的劲舞世界里,而我特依然对CS情由独钟,在CS的暴力世界里,我找到了自我,他也在劲舞世界里找到了一丝的安慰。我却不知道自己是为何而迷失的,或许的为了学校的黑暗,又或许是为了老师的言行,总之,我过的,我习惯。我承认我是一个没心没肺的人,我不会去刻意的记住过去,也不会去怀念过去。对于我来说,过去的事没有什么值得怀念的。有时候我甚至会很快的忘却,有时候在路上遇见以前的同学,彼此不说话,只是笑着点一下头,有时甚至会因为忘记对方的名字假装看不见。我的记性是很差的,记不住什么事,自我感觉还是蛮好的,就是有点对不起朋友。眼镜?不知道是我抛弃了它,还是它抛弃了我,已经很久没有去碰它了。喜欢上了模糊的看世界上的人的和事。有些事看的太清楚了,反而会让自己受到伤害。就像做人一样,凡是都不要太执着,过于执着到最后只会在伤害了别人的同时伤害到自己。朋友问我为什么会这么伤感,害的他现在也变的伤感了。一个人要是连心都死了,剩下的那没有灵魂躯壳是不会有快乐的。

心理咨询师媛媛

123 评论(14)

旋转吧陀螺

我去过北京会明心理,参加了张蕴波老师针对咨询师的成长小组,对我个人的提升很大,其他的老师也很专业,望采纳。

140 评论(15)

JasonZhou520

今日说法迷失的青春期观后感2015年3月1日凌晨,海南三亚的街头聚集了两群男女,双方发生冲突,疯狂厮打在一起。看到警车经过,斗殴人群迅速散开逃离现场,一小青年命丧街头。警方当场抓获一名涉嫌参与斗殴男子。警方深入调查发现,命丧男子年仅14岁,事件系两女子产生矛盾引起, 警方抓获24嫌疑人,其中竟有18人未成年。 (《今日说法》 20150422 迷失的青春期)1.《少女为什么跳河》观后感生命,是一切的基础。没有生命,就意味着失去了一切。然而,不珍爱生命的现象却时有发生。徐安琪是一名高三学生,18岁,成绩在班里中上等。她曾屡次在服装店偷衣服,她最后一次在格仔店偷过后,店主晓青在网上发起“人肉搜索”。然后,安琪被迫到服装店道歉、还钱。她对家长、同学隐瞒真相,最后,她跳河自杀。关于自杀的原因,众说纷纭。也许是临近高考的 心理压力,也许是在同学和家长的疑惑下觉得无脸见人,也许是“人肉搜索”后社会人士的评论更使她羞于见人。值得注意的是,非警方同意的“人肉搜索”是侵权行为,它使人们的姓名、照片、电话、住址等几乎一切信息暴露无疑。无论如何,最后的结局是可悲的。由于她的心理承受力差,对生命的漠视,给亲人留下了无边的悲痛。珍爱生命,不仅是不妄意轻生,还是做一些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事情,体现自己生命的价值。2.《少女遗书》的观后感2015年2月6日13点35分,根据节目预告,我依然守候在电视机前,开始聚精会神地观赏《今日说法》栏目连续播出的《匆匆那年青春期的真实惨剧》之《少女遗书》。观看完毕,心情郁闷,闭目遐思。这个真实的案例让我感触颇深,一种莫名的感觉油然而生。首先容我把故事的梗概向大家介绍一番:事情发生在2013年11月10日下午,四川省达州市渠县卷硐乡,一个就读初二级的文笔细腻、感情丰富的13岁少女媛媛留下两封充满绝望文字的遗书后离家失踪,经过亲戚四处寻找,最终于次日上午,在离家约一公里的马家水库内找到了尸体。警方通过调查已经排除了他杀的可能,媛媛的死因系意外溺水身亡。具体详情请大家阅读文末附录一:《少女遗书》的剧照及其文字说明和附录二:《达州13岁少女留下两封遗书:写下绝望文字 水库溺亡》。一个正处于豆蔻年华的13岁少女自杀身亡,着实使人感慨万千。我总是在寻思着:这为何那般,悲剧还会重演吗?追根溯源,几个源由瞬间涌现出来。首先,板子要打在“留守儿童”现象引发的问题上。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与城市的差距甚远,为了谋生,农村里有不少父母远赴他乡,把自己的儿女托付给他人照料。远离父母缺乏关爱的孩子,容易产生学习和心理(性格、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其实孩子是舍不得离开自己的爹妈,媛媛曾表示:她会理解大人挣钱,但不愿让父母走。其次,学校教育也难辞其咎。当今整个教育体制的导向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重智育,轻别育。衡量好坏学生的唯一标准是:学习成绩的高低。有道是: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家长的命根。在这样的学校教育背景下,成绩中等偏下且自尊心强的媛媛自然深感自卑,其原因不言而喻。她害怕同学们的嘲笑甚至恐惧去学校,在校则经常以撕纸条等异常方式宣泄自己烦闷的心情。再次,青少年的心理疏导不容忽视。面对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感情问题,成年人有时也力不从心,剪不断,理还乱。而正处于青春期这个多事之秋的少男少女,要妥善解决各种情感(诸如:亲情、友情、恋情等)瓜葛,实非易事,尤其是青少年的早恋问题。涉世未深的媛媛有她懵懵懂懂的小爱恋,并且还是网恋。她怕别人玩弄她的感情进而伤害她,但现实总是在抓弄她,与她无话不谈的男网友X,在交往一段时间后突然从网络中消失。她伤心欲绝,认为X是彻头彻尾的骗子,她只向闺蜜——欢子倾诉。当少女的情绪极度抑郁以致自我世界崩溃坍塌时,向好友的诉说显然无济于事。这时,若有心理咨询师帮她及时疏理或许还有挽救的余地。故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必不可少,心理咨询室设置和开通情感热线不可或缺。最后,良好的社会氛围会给迷途的青少年带来温暖和希望。假如有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多去关心“留守儿童”;假如这个现实社会和网络世界少一些尔虞我诈;假如校方考虑到她家与学校仅一墙之隔,同意媛媛不住校,没造成媛媛的“被留守”;倘若假设的条件成立,也许悲剧就不会上演吧!期待着……

338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