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食的飘飘
王占郡先生,是亲子教育微信平台《百家谈》创始人,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平衡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1、王占郡简介:
王占郡曾就读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后南下深圳,后移居北美留学,获美国大学MBA学位。回国后,致力于改变中国家庭教育现状,创立中亲联教育科技研究院。
2、王占郡作品介绍:
《父母皆祸害?》,是一本父母反思、孩子自立、父母子女共同成长的启蒙手册和工具箱。编者走进“父母皆祸害”小组,在帮助小白菜(小组成员)的同时近距离感受到了备受折磨的两代人心灵之痛。
为了寻找原因和方法,编者针对这个话题独家访谈了孙云晓、卢勤、丛中笑、司马南、赵忠心、杨东平、信力建、袁岳、梁志燊、齐大辉、徐景安、黄沧海等20余位专家学者,第一次全面披露了中国当前家庭教育的痼疾,以及中国家长假爱、溺爱、伤爱、罪爱的根源,同时,为关注解决亲子关系问题的父母和孩子,提供了一系列的宝贵建议和有效方法。
书中引用了大量小组中典型、鲜活的家庭教育失败案例,并请专家一一做了点评。有意做好爸爸好妈妈的父母们,可以用这些极端的案例做镜子,更好思考自己的教育方法,更容易避免自己的失误。希望改善自身生活和父母关系的孩子们,也可从中拨云见日,找到方法,并早日摆脱纠结。
他的观点:
孩子的生理青春期在8到21岁之间,但心理青春期与年龄并不同步,很多人一生都没有顺利地度过心理上的青春期。
青春期是孩子要为自己争取自主权利和空间的人生阶段,挑战父母,摆脱父母的控制,是成长的正常需要。青春期不仅是检验家庭教育的试金石,更是父母自我纠偏的末班车,父母干扰孩子的青春期将会付出巨大的代价,没有叛逆的乖孩子往往会受更重的伤。
lunaseayoyo
这位知友,现在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其实是欠缺专业的知识的,因为受到错误育儿理念的影响,觉得孩子不听话打一顿就好了?那么打完孩子真的就解决问题了么?更多时候你会发现,孩子越大越不听话!
值钱认识一个妈妈,总是觉得儿子不听话,这位妈妈脾气也比较暴躁。每次孩子不听话的时候都是采用打骂的方式,结果打完当时孩子确实老实了,但是没过几天会发现孩子更加不听话,甚至是对自己都产生了距离感。有什么话也不愿意和妈妈说。
不听话,打孩子,更加不听话,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对于教育孩子来说,刘勇赫老师比较崇尚的是给孩子足够的温暖和正确的引导。有温暖的家庭他们的孩子往往自制力都比较好。小丸子是我以前一位老师的女儿,是个快乐的小女孩,她的父母从没打过她,那是因为他们知道,暴力不是教育的正确方式。他们经常的教育细节,大多数包含“温柔地告诫”、“平静地建议”、“微笑着监督”,小丸子从不会用哭闹要挟大人,也没有蛮不讲理,相反,她大多数时候会接受父母的建议和忠告,她有时也会告诉父母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耐心的父母有时也会采纳,还称赞小丸子有主见……
和上面打骂孩子不一样的是,好的家庭孩子的成长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快乐越来越多,麻烦越来越少。父母也就越来越省心,这就是正确育儿,温柔的力量。
纵使有时也会见到温柔教育的父母反映养孩子不容易,那么有谁养孩子容易呢?暴力还是温柔教育,唯一的差别只是多些麻烦还是少些麻烦,以及孩子是越来越懂事还是越来越肆意妄为,仅此而已。
温柔教育的核心就是正确的亲子沟通,和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这样慢慢的你会发现,孩子其实是愿意和家长沟通的,也完全能够听明白家长说的话。很多时候你觉得孩子不听话并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你和孩子沟通的方式不对,孩子听不明白你在说什么。要想孩子听话,首先家长就要做到用孩子听得懂的方式来做亲子沟通。
刘勇赫:巴小象课堂亲子沟通主讲老师,出生于北京,著名亲子教育专家、作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家庭教育学会顾问,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委员,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会员、北京市海淀区作协成员。著有《挠脚怪来了》、《让孩子快乐的亲子关系》等多部亲子教育专著。研究独立教育和潜能阅读。现从事儿童阅读推广及亲子教育培训工作。2016年“首都最美家庭”获奖者。因为为女儿发明150种亲子游戏,并乐于分享,被网友亲切称为“猴爸”、“勇赫大叔”。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