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73

LiangJin0727
首页 > 武汉中专 > 武汉前十名中专学校有哪些专业男女比例是多少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蛋的故事

已采纳
武汉排名前十的职校如下:1、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是武汉最好的专科学校,而且在全国专科学校中都能排上号,每年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热门专业的分数线比本科线还要高,王牌专业有电子信息工程、空乘、会计、计算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在武汉专科学校排名第一。2、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武铁成立的时间比较长,这个学校的铁道运输管理学院、铁道通信与信号学院、铁道机车车辆学院都是很有名气的,主打的是这类专业,在武汉专科中排名第二。3、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在武汉专科中排名第三,学校名气是比较大的,因为就业率非常高,现在计算机软件的工资非常高,只要认真钻研,技术过硬,一定可以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专科毕业也不比本科差,王牌专业有计算机、会计、电子信息工程。4、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这个学校又被称为和尚庙,因为男生太多了,他们的王牌专业是船舶技术工程、机械设计与制作、电气自动化技术。这个学校出来的学生工作不怕找不到,就怕找不到老婆。在武汉专科中排名第四。5、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武交是一所以主打交通运输类专业为主的独立专科院校,位于武汉白沙洲黄家湖大学城,地理位置相对其他学校有些偏僻,旁边就是武汉科技大学,学校的王牌专业有传播工程技术、物流管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在武汉专科中排名第五。6、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这所学校在武汉有两个校区,分为南北两个校区,是由张之洞创办的一所综合专科院校,武城职最王牌的专业是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专业,其次是汽车专业,在武汉专科中排名第六。7、武汉工贸职业学院武工院建校有30几年,位于武汉光谷腹地,依靠东湖风景区建校,周边著名高校林立,地理位置可以说是武汉专科中相对最好的,主打的王牌专业有计算机、电子商务、会计、建筑,在武汉专科中排名第七。8、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湖科职位于光谷地区,有两个校区,一个在光谷软件园,一个在民族大道鲁巷,学校近几年发展还不错,在武汉专科排名中直线上升,主打的王牌专业有机电工程、经济贸易类的专业,在武汉专科中排名第八。9、长江职业学院长职在武汉也是一所老牌子的专科学校,老校区是位于关山大道上面,地理位置还是不错的,现又建了一个新校区,位于葛店校区,距离武汉有一定的距离,主打的王牌专业有动漫设计、会计,在武汉专科中排名第九。10、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武汉电力是武汉最早的一所电子专科学校,以培养电力系统工作人员而开办的一所专科学校,学校位于洪山区珞南街道上,地理位置还不错,就是学校面积偏小,只有200余亩,主打的王牌专业有电力工程、动力工程、机电工程,在武汉专科中排名第十。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职校生可保送本科 让年轻人多一条赛道

武汉前十名中专学校有哪些专业男女比例是多少

312 评论(15)

开心往前飞tt

5比1左右吧.

248 评论(8)

虎虎生威2015

问题1:考试项目及每门满分多少 问题2:7门主课每门的考试范围 问题3:中上等学校的分数线 回答好了再给30分 项目: 实验区,和非课改实验区总分值580分、475分有所区别,课改实验区的考试科目总分为600分。 除政治依旧采用开卷考试外,今年历史科目也开始采用开卷考试。 据了解,政治由原先满分100分变为70分,化学与物理由原来的40分和60分,分别变为50分和70分。 非实验区普通高中招生工作仍按《河南省教育厅关于2004年普通中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执行。据了解,非实验区的考生考试科目按总分值580分与475分两种方案进行。 方案一:“3+综合”方案,即语文100分、数学100分、外语100分(其中笔试80分、听力20分)、综合150分、体育25分,总分为475分。 方案二:单科考试方案,即政治100分、语文100分、数学100分、外语100分(其中笔试80分、听力20分)、物理60分、化学40分、历史50分、体育30分,总分为580分。 考试范围:按教学大纲 分数线:要根据当年的情况定,在没有考试结束之前不会出台 录取最低分数线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划定,由于条件各异,分数线的分差可能很大,最高与最低相差超过100分。如2004年山东省最低分数线理科为374分,同年青海省最低分数线理科是240分,相差140多分。 无论差距多大,但是各地确定分数线的办法是相同的,都是根据当年招生计划和考生成绩,依据人数来划定。一般按略多于计划数划定,多数是计划数的1~2倍,全省考生按考分的高低排下来,排到该人数时的分数,就是当年该省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只有达到该分数的考生才有资格被录取。例:某省2003年理科计划招生人数为34780人,根据全省考生的高考成绩排队,如按1∶1比例划定的话,则从高分到低分排到第38258名,最后一位的高考分数为359分,则359就是该省理科最低分数线,也就是我们在报上见到的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通常最低控制分数线分文科和理科线。 重点线与本科线 录取工作是分批进行的,各省市根据本地实际,将志愿录取划为不同的批次,多数省市分为4批,也有的省市分为6批或8批。我们在这里以分4批录取为例进行说明,依次进行录取的是提前录取院校、第一批录取院校、第二批录取院校和第三批录取院校。 提前录取院校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将一部分招生类别、性质、专业基本相同或相近的学校和国家批准提前录取的一些学校集中起来,在大规模招生之前进行提前录取,这部分院校即提前录取院校。主要包括解放军院校、武警院校、公安部所属院校以及少数经批准参加提前录取的院校和专业。对提前录取的院校,按照不同层次和特点,分别确定每个学校的控制分数线,招生学校按有关规定确定调阅考生档案数,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第一批录取院校,主要是全国重点大学,还有部分经批准的院校,如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外交学院、西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北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招收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院校(专业),以及各省所属的师范院校。第一批录取的院校实行“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 第二批录取院校,主要是一般本科院校。该批录取院校,专业数量多,招生数量也最大。第二批录取院校实行“根据志愿,按比例投档”的录取办法。 第三批录取院校,主要是专科类院校和本科院校中的专科类专业。有些省(区、市)还将面向地区(市)招生的专科学校、职业大学、电大普通班等也并入第三批录取院校。第三批录取院校实行分段录取的办法。 这四批院校在录取过程中是四个互不影响的独立过程。也就是说,从提前录取的院校开始,在每一批录取工作结束后,对未录取考生档案再重新整理,然后才开始下一批的录取工作,上一批录取没有结束,不得进行下一批录取。不同批的录取学校,考生在报考志愿时相互间没有联系,也互不影响。国家规定在录取时分批进行,但对每一批院校中可以选择几个志愿学校及专业,各地可以有不同的规定和要求,有的省市还设计了几个平行志愿来方便考生,考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严格按志愿表设置栏目进行填写。 各批录取院校都有各自的控制分数线。控制分数线是由各省(自治区、市)招生委员会在政治思想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的考生中,根据本省(自治区、市)考生文化考试成绩,按略多于某批院校计划录取总数划定的一个“分数”。 提前录取院校的控制分数线 招生的院校及招生人数都比较少,主要是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学校及专业,其中有本科也有专科,按计划招生数与报考人数的一定比例确定分数。有的院校专业上线人数录取不满的,可适当降低分数要求录取。由于这部分人数比较少,有时不在社会上公布分数线。 第一批录取院校的控制分数线,又叫重点线 由于第一批录取主要是全国重点大学,因此其录取控制分数线,又叫重点线。根据规定,按计划招生数与考生数的比例1∶2来确定。分数线的划分是按文、理、外语三类分别划分的,考虑到志愿兼报等因素,因此分数线确定时并不是机械进行的,而要考虑各种因素的作用。 第二批录取院校的控制分数线,又称本科线 第二批录取院校主要是一般本科院校,因此划定的控制分数线又叫本科线,本科线一般按略多于计划招生数来确定,其计算办法是包括第一批的余数在内从第一批控制分数线往下测,直到人数比第二批计划招生数有一定余量时,这个分数就是控制分数线。总的原则是同样要考虑到不同科类志愿的兼报等因素。 第三批录取院校主要是专科院校,本科院校的专科类专业以及专科类高职专业。其录取分数控制线就是前面提到的录取的底线,也叫最低控制分数线。 学校调档线和录取最低分 院校调档线是各高校录取考生时对某地报考该校的考生在文化成绩方面的最低要求。院校调档线是在该批院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基础上,根据当年考生报考本校志愿情况、分数情况和本校在该地招生计划数确定的,每年都会不同。 一般来说,同一批录取院校之间的调档线是有很大差别的。而且一个学校在一个省(市)招生,每年都有差别,有的院校在一个省(市)的分数线可能很高,而在另一个省(市)可能较低。这是由当地考生第一志愿报的多少决定的。考生第一志愿对某一院校报得较多,这个学校录取的分数就高。相反,这个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就要降低些才能完成录取计划。例如北京大学2003年在天津市录取的理科最低分为597分,而当年天津市第一批录取的分数线为477分,两省相差120分之多。重庆大学在天津录取的理科最低分为492分,与天津市第一批录取分数线只差15分。可见,同一批录取院校在同一省市的调档分和录取分是不同的,各校的录取最低分与各批分数线也不同,有些学校两者间分差可达百余分,有些可能只差几分,十几分,甚至完全相同也是可能的。如青海省2003年第一批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8分,中国农业大学在该省录取的理科调档分、最低分也是338分,三者分数一样。 怎样使用各高校近几年录取分数线 前面我们已经给出了录取分数线的制定方法,在高校录取大小年中也提到了高考分数线,从中可以看出,在收集和利用各高校近几年(至少3年)的录取分数线时,一定要通盘考虑,切忌死搬硬套。 对于考前估分填报志愿的考生,要参照近几次的摸底考试成绩和自身目前的状态,对自己的高考成绩做出合理的估算,并大致确定自己的录取批次,在此基础上,再将自己的成绩与心仪高校近几年的录取线出对比。对比时要注意高校在当地招生量的变化,以及高校的大小年现象。招生量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2005年是这所高校的“大年”还是“小年”等,会对志愿的填报产生很大的影响。 由于考前估分误差较大,高考能否正常发挥等不确定因素多,所以利用高校近几年的录取分数线时,一定要考虑周全,填报志愿时也要留有余地,求稳求准。 对于高考后出分前填报志愿的考生,要对照答案,仔细回忆,把分估准;然后准确给自己定位,列出适合自己的高校,根据各高校近几年的录取分数线,按照合理的梯度,在志愿表上排出高校和专业的顺序就行了。 目前全国大多数的省市是在高考后出分前填报志愿,在这种情况下,将自己的成绩与心仪高校近几年的录取线做比较时,我们仍需考虑高校招生量和“大小年”的变化。 知道高考成绩后填报志愿的考生,拿到成绩后,与心仪高校近几年的录取线稍加比较,一般都能很快的明确自己的目标,甚至有的几个好朋友一商量,大家去一个学校吧,这样的后果是:一些受欢迎的重点高校的录取线就被抬得很高,好学生“撞车”;而一些不出名的高校则被冷落,很少有学生去报。 其实这部分考生应该充分利用已经知道高考成绩的优势,除了和上面的同学一样要注意招生量和“大小年”的变化外,还要在对比录取分数线时,把志愿放在自己的成绩位于录取线中等位置的高校上,和去年相比刚压线却一心想跳一跳“摘苹果”,很可能会落榜。 关注录取规则关键条款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各高等学校应将招生章程公示,学校在招生录取中以已定的录取规则为依据,不能另加附带条件。高等学校的招生章程一般包含以下内容:总则、学校性质和校址、招生组织机构、招生专业、人数和收费标准、录取规则、附则等。其中的录取规则对考生来说特别关键,其中列出了录取原则和限制条件或优惠条件。譬如是否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志愿级差和专业级差、对加分优惠政策的执行,对单科成绩的要求,男女生比例,专业对身体条件的要求,奖贷条件等,对考生是否填报该校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考生在选择志愿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以免造成无谓的失误。 其中的分数级差包括学校分数级差和专业分数级差,具体含义是高校在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和非第一志愿考生时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分数差。 学校(又称志愿)分数级差 高校在招生章程中一般都表示不拒绝招收非第一志愿报考本校的考生,但同时又作了一些限制性规定,这些规定通常有: (1)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时,招收非第一志愿考生,有些高校预备一定名额(或在该省、市招生计划的约5%名额)招收非第一志愿考生; (2)设志愿分数级差。对志愿分数级差的表述不尽相同,大致有如下几种: ①未明确具体分数,如北京大学规定:在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分数不低于已投档的第一志愿考生的平均分(北大最低分与平均分之差在20分左右,文、理科不同,不同年份也不同)。 ②公布志愿级差分,通常级差分在30分~50分之间,但也有些高校的志愿级差分为0分,也有高校的级差分达90分。规定非第一志愿考生按减去学校志愿级差分后的分数作为学校排分数来确定录取专业。 专业分数级差 专业分数级差一般在3分~10分之间。进档考生录取专业时第一志愿考生,以实考分排队,若考生的第一志愿专业未满额则将该生录取为该专业;若考生的成绩未达到其第一志愿专业的录取分数,则其总分减去专业级差分后参与第二专业志愿排序;若第二专业志愿仍不能录取,再减去一个级差分参与第三志愿排序,如此依次类推。对于非第一(学校)志愿考生则先减去一定分数后参与第一专业志愿排序,专业确定办法同前面所述。 分数级差的作用 设置志愿级差强化了志愿功能,增加了志愿的分量,使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多了一分理智,恰如其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即使分数考得不太理想,也有一个弥补的余地,适当减弱了分数的作用,“考得好不如报得好”。实行分数级差,对于高分考生来说一方面是机会,另一方面又会吃点亏,因而导致“考得好不如报得好”的想法。而对于高校来说,可满足其招收最好考生的愿望。所以提醒考生一定要重视第一志愿、第一专业的填报。 高校录取大小年 高校招生中,存在一种所谓大小年的现象,就是某个或某些学校的招考人数很不稳定,起伏很大。某一年填报该校的人数比计划招生数高出许多倍,直接结果是当年的录取分被抬得很高,这一年称之为大年。由于上一年录取分高,竞争异常激烈,使下年许多考生望而却步,不再报考该校了,带来的结果是参与竞争的人少,录取分相应就降下来,我们将其称之为小年。再下一年的考生看到头一年的录取分不高,可能报考的人又多了…… 如此循环,报考人数和录取分起伏十分明显,就形成了所谓的大小年现象。 出现大小年的学校一般都是考生比较向往的学校,这从其每年的高考录取分中便可看得出来。不是每所学校都会有大小年现象,同一所高校在某省市可能有大小年现象,但在另一些省市就未必有大小年现象。像北大、清华等名校每年报考的人很多,录取分也最高,就不存在大小年现象。据报道,2004年四川省报考北京邮电大学的人很多,该校在四川的录取分比其他同层次高校的录取分高出许多,这对2005年四川报考该校的考生人数或许会有影响。哪些学校出现过大小年现象,或已出现大小年的趋势,考生可从《高考分数线》或其他相关资料中查到各高校近3年的录取分数线,并从中得到启示。 一般说来,高校招生录取有无大小年,考生应该关注。如果某校大小年现象明显,2004年恰遇大年,2005年报考的人数可能就会少些。相反的,上一年是小年的话,今年可能会是大年,但不绝对,考生可作为参考。 上线考生未必能录取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方面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自己喜欢的专业在各个高校是否有特殊要求,如身高、视力、五冠等方面,否则的话即使上线也可能被拒录。这里就有一个失误的案例: 2003年,江苏一理科考生的高考成绩为530分。志愿情况是:本科第一批第一志愿是四川某大学,专业第一志愿是法医学,第二志愿为法学,不服从调剂;第二志愿填报南京大学。结果第一批录/取时退档。 本来2003年四川某大学在江苏的调档线(不分文理)为503分,该考生的考分高出调档线27分,所以其档案顺利地投到了四川某大学。考生所报学校的第一志愿法医学专业在江苏的最低分为529分,该考生的分数已经高出了最低录取分数线,按理说该考生应该被法医学专业录取,但是该校对报考法医学考生的身高有特殊要求:要求男生不低于70米,女生不低于60米。由于该考生是女性且身高没有达到60米的要求,所以 该考生无法被法医学专业录取。第二志愿法学专业最后的实际录取分数为550分,但考生的成绩又没有达到该专业的分数线且不服从调剂,所以该考生的档案最后被退回。530分显然不够南京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最后该考生的档案落到了本科二批。 所以,上线的考生也不一定百分之百地能被录取,忽视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是致命的,考生一定不能大意。

262 评论(9)

相关问答